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合格而稳定的教師队伍,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根本任务。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是农村教育能够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教师队伍;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承担的责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跟随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而不断的成长,对于教师教学的考察与考核,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结果,而是根据教师能否科学有效地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否具备明确的个人发展计划以及能否满足现代化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进行更新和改革,强调教师要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来判断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之间师资水平悬殊,人才资源出现逆流
近几年由于城区学校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名额不断扩大,每年都有一些素质较高、专业水平较强的教师被选招到城区中小学任教,一些音、体、美教师以及乡镇中心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招考到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导致农村学校教师专业结构短缺。这种现象使城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差距逐渐拉大,从而促使大量学生择校才能满足农村家庭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农村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转入城区学校,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生源流失严重,甚至大多数教学点和村级学校由于生源逐年减少面停办被撤并,教师被分流到乡镇学校任教,为农村经济条件差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上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直接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
(二)教师个人缺乏主动,培训意愿不高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个人缺乏主动性和具体行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个人发展缺乏主动的调查来看,主要有两点内容:一方面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受重视,没有相应的资源倾斜。现有的教育模式下教育资源呈现出不均衡发展,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限制,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多方面都处于薄弱环节,可以说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的发展与城市存在巨大的距离,自然也让乡村教师失去了专业发展的意愿。另一方面,近些年乡村学校引入了大量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有拼搏、有干劲,但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是比城市同等教师一倍甚至几倍才能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资源,自然会打消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面对申报中高级教师职称无望的情况下,自然也没有了专业发展的热情。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教师考核、奖励制度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制定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全面地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考察和评定。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修订和制定有利于发挥教师特长和积极性的考核制度和奖励激励制度,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坚持年度考核和平时工作考核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表彰奖励等依据。考核要立足于师德师风、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实绩等方面,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资源倾斜,提升个人发展意愿
基于农村教师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的倾斜应注重以下策略,在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一线农村教师倾斜,通过评定与表彰的方式为农村地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资源,这些资源对教师的个人发展意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对青年教师来讲,由于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一系列的资源倾斜,青年教师愿意主动承担起课题研究,结合农村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工作,在自身工作过程中努力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中年教师来讲,由于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定倾斜和名额的增加,自然也会积极地融入工作岗位当中,在发展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推动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的发展。通过资源等各方面的倾斜,学校教师老带新等培训模式和专业发展等都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此外教育资源的倾斜还应体现在教师生活、待遇上的补助,让农村教师从待遇上不产生落差,在心理上认同农村教育,从而证其真正在农村发展、安教乐教,积极自主提升自身的专业,实现有效发展的教育目标。总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必须要进一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大教育等各方面资源的倾斜,不断提升农村教师个人发展的意愿,让农村教师积极投入农村的教育事业当中,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目标。
(三)着力进行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
新课程标准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保持合理性和准确性,而且在个人素质与能力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加大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这其中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要围绕本学科课程的知识与内容,而教育专业知识则是有关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知识结构网络搭建等内容,更加强调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四)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
一是提高农村教师的农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岗位津贴,边远地区津贴等基本待遇。二是提高农村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和教师编制,使高级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全面提高教师待遇。三是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文学、影视作品等途径,推出一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典型农村教师,并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结束语
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环境中师生角色等都对教师职业和专业发展能力提出新的挑战。致力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只有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好令人民满意的教育,农村教育工作才能得以健康、科学地发展,功在当今,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张文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02).
[2]肖长珊.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
[3]王世军,徐中仁.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0).
关键词:教师队伍;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承担的责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跟随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而不断的成长,对于教师教学的考察与考核,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结果,而是根据教师能否科学有效地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否具备明确的个人发展计划以及能否满足现代化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进行更新和改革,强调教师要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来判断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之间师资水平悬殊,人才资源出现逆流
近几年由于城区学校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名额不断扩大,每年都有一些素质较高、专业水平较强的教师被选招到城区中小学任教,一些音、体、美教师以及乡镇中心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招考到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导致农村学校教师专业结构短缺。这种现象使城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差距逐渐拉大,从而促使大量学生择校才能满足农村家庭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农村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转入城区学校,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生源流失严重,甚至大多数教学点和村级学校由于生源逐年减少面停办被撤并,教师被分流到乡镇学校任教,为农村经济条件差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上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直接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
(二)教师个人缺乏主动,培训意愿不高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个人缺乏主动性和具体行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个人发展缺乏主动的调查来看,主要有两点内容:一方面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受重视,没有相应的资源倾斜。现有的教育模式下教育资源呈现出不均衡发展,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限制,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多方面都处于薄弱环节,可以说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的发展与城市存在巨大的距离,自然也让乡村教师失去了专业发展的意愿。另一方面,近些年乡村学校引入了大量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有拼搏、有干劲,但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是比城市同等教师一倍甚至几倍才能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资源,自然会打消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面对申报中高级教师职称无望的情况下,自然也没有了专业发展的热情。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教师考核、奖励制度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制定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全面地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考察和评定。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修订和制定有利于发挥教师特长和积极性的考核制度和奖励激励制度,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坚持年度考核和平时工作考核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表彰奖励等依据。考核要立足于师德师风、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实绩等方面,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资源倾斜,提升个人发展意愿
基于农村教师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的倾斜应注重以下策略,在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一线农村教师倾斜,通过评定与表彰的方式为农村地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资源,这些资源对教师的个人发展意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对青年教师来讲,由于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一系列的资源倾斜,青年教师愿意主动承担起课题研究,结合农村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工作,在自身工作过程中努力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中年教师来讲,由于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定倾斜和名额的增加,自然也会积极地融入工作岗位当中,在发展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推动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的发展。通过资源等各方面的倾斜,学校教师老带新等培训模式和专业发展等都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此外教育资源的倾斜还应体现在教师生活、待遇上的补助,让农村教师从待遇上不产生落差,在心理上认同农村教育,从而证其真正在农村发展、安教乐教,积极自主提升自身的专业,实现有效发展的教育目标。总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必须要进一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大教育等各方面资源的倾斜,不断提升农村教师个人发展的意愿,让农村教师积极投入农村的教育事业当中,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目标。
(三)着力进行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
新课程标准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保持合理性和准确性,而且在个人素质与能力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加大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这其中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要围绕本学科课程的知识与内容,而教育专业知识则是有关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知识结构网络搭建等内容,更加强调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四)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
一是提高农村教师的农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岗位津贴,边远地区津贴等基本待遇。二是提高农村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和教师编制,使高级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全面提高教师待遇。三是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文学、影视作品等途径,推出一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典型农村教师,并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结束语
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环境中师生角色等都对教师职业和专业发展能力提出新的挑战。致力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只有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好令人民满意的教育,农村教育工作才能得以健康、科学地发展,功在当今,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张文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02).
[2]肖长珊.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
[3]王世军,徐中仁.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