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求解,助求实、求用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393761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前,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中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是热点议题,原因是,这时的史学学术发展处于“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主导地位”这样一个特殊阶段,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史分期和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与方向。改革开放后,中国要建立市场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学术氛围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看土地制度的视野更加广阔,注重以科学研究关照现实发展。因而,从历史比较、国际比较等视角总结经验,探索土地制度变迁规律和土地制度科学构建的研究内容逐渐增多。其目的是帮助理解土地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获取改善土地制度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所有制、土地财政以及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等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多方各有主张、各执一词,此时,加强对土地制度史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如何“以史为鉴”和“经世致用”?刘正山博士的《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史》恰好为我们探讨如何改革完善现有的土地制度,检视自身理解和判断的合理性、科学性提供了再认识、再思考的“养料”和机会。
  《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史》一书可以说是刘正山博士2014年出版的《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的续篇。该书通过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土地制度发展的史料进行发掘、整理、再现与解析,对当代中国土地制度模式的演进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对其中重要的土地政策给予评价与解释。尤其是,该书加重了对新中国成立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中国土地思想与土地制度体系重构历程的研究。这种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恰好改善了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重“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经济曲折发展时期”的不平衡现象。而对这两个时期土地制度变迁历史事实的充分了解与比较分析,对今后土地制度的调整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该书的架构具有鲜明的特点。刘正山博士将时代背景、制度目标、主要做法、重大事件、重要制度内容和制度成效作为土地制度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选择了1949年、1958年、1979年、1986年和2007年5个时间点,将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发展历程划分为6个阶段,通过对土地制度改革历程的分期,表达自己对中国土地制度变迁历程的看法和判断。在著述结构上,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架构的演变情况描述土地管理制度的体系演化,真实、直接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情况。
  在这样的架构安排下,刘正山博士对不同发展阶段土地制度涉及到的各类概念、内涵和内容进行澄清,试图厘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前因后果,对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解释,对制度的变革和实践进行分析。从文献引用情况看,为了尽量客观、全面地反映历史,使作品内容详实、可靠,该书使用了大量文献资料、档案,还搜集了事件亲历人的回忆、口述史料,以求引证充分、叙述正确。
  整体来看,该书对土地制度史的研究既有继承又有突破,既是一个具有开发价值的信息库,也为如何做好研究著述提供了经验借鉴,对中国土地制度史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用债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运作下的信用融资、政府隐形信用支持或刚性兑付下的担保融资均会发生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的谬误:一是好项目得不到融资和再融资:二是无效率项目得到融资和再融资。第一类谬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成长型企业生命周期缩短和“破坏性创新”窗口关闭;第二类谬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债务效率低下、债务违约、不良债务积聚和债务风险敞口提升。基于此理论逻辑,本文在分析中国非金融部门债务状况事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资源禀赋视角,考察政府干预和所有制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迟滞的典型性,利用2003—2013年东北三省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非资源型城市政府干预对产业结构具有显著负影响,资源型城市政府干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虽然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没有显著影响,但政府干预通过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因此,对于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政府干预政策。  关键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不同实际控制人性质的股票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将股票价格、实际控制人性质、宏观经济变量及财务指标四种不同频率的数据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分析实体经济波动与股票市场走势相背离的原因。应用SFA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的股价指数在实体经济因子冲击下表现为负向反应,而在利率因子冲击下表现为正向反应。民营企业的股价指数在实体经济因子冲击下表现先为负向反应,后为正向反应,而
期刊
摘要:本文以拓展竞合理论研究为目的,将竞合理论研究从市场竞合推向供应链竞合。通过分析基于“三种优势”和“五力模型”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在系统理论推演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基于差别优势和基于比较优势的竞合效应形成机理。通过运用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验证基于差别优势的竞合效应和基于比较优势的竞合效应的存在与大小,结果表明,企业间基于差别优势能产生最大的竞合效应,基于差别优势的竞合是更高级的竞合
期刊
摘 要:为了研究政府补助与租税奖励这两种政策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将大陆对LED厂商的政府补助政策与台湾地区的租税奖励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台湾地区2010年度取消《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使LED产业所得到的租税优惠金额降低,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绩效;而大陆的政府补助政策却对LED产业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进行T检验发现,大陆的政府补助政策与台湾地区的租税奖励金额预估值相比,更能显著地
期刊
摘 要:笔者以财务柔性理论和企业投资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融资约束理论,将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从财务柔性的视角研究企业的投资支出问题,并以2007—2014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深入分析财务柔性对企业投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柔性对企业的投资支出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事先储备的财务柔性,企业能够
期刊
摘 要:从“暂不受理”到“有条件受理”证券市场中的虚假陈述损害赔偿案是我国司法全面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则是处理这类案件适用法律的依据。《规定》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在程序和实体的规定上仍需根据我国的实际和参照国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以更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缺失;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尽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各国已达成共识,但对产业政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本文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文本和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探究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数量与企业创新不存在正向关联;较分行业政策而言,总体政策下供给型、环境型政策协同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供给型、环境型政策协同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作用会受到地方官员更替的影响:省长更替会抑制政策协同的正向作用
期刊
摘要:财政分权是否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公共经济学文献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上厘清财政分权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从而真正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再分配政策失灵的根源,以公共支出结构作为门槛变量,通过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1995—2012年中国式财政分权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从总体上,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基尼系数呈正相关,即分权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会导致基尼系数增加124个百
期刊
摘要:本文从气候与环境保护视角切入,运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中国能源融资效率问题,得到的研究结论为:财政政策、能源投资等因素对能源融资具有正向效应,货币政策、能源储量等因素对能源融资具有负向效应。能源融资效率受到气候环境保护约束和能源工业经营发展冲动正反两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两者的综合影响为负,这将导致能源融资效率往往偏低且资源型地区融资不足问题更为突出。  关键词:能源融资;货币政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