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TC对大鼠阿霉素心肌病的防治作用观察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阿霉素(ADR)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DR组、ADR+PDTC组和对照组.实验第30天,测定心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阴离子(O-·2)及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测定心肌组织中bcl-2、bax、p53mRNA的表达.结果与ADR组比较,ADR+PDTC组心肌组织T-AOC升高、SOD和GSH-Px活性显著增加;心肌组织(O-·2)及LPO水平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bcl-2mRNA表达显著增加,bax、p53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PDTC对ADR致大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活性氧的产生,进而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着青海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青海省鼠疫疫区范围不断扩大.人间鼠疫呈现上升
目的 观察大鼠长期摄入过量碘甲状腺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用Wistar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碘化钾,分别于实验3、6、12月时处死观察甲状腺质量、组织学变化、阳性增殖细胞数量等指标.结果低碘组大鼠甲状腺明显肿大,呈小滤泡性增生,阳性增殖细胞显著增多.各高碘组甲状腺虽未发生肿大,但发生了明显的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胶质蓄积,大滤泡增多,同时存在小滤泡增生;在5倍和10倍高碘(5HI,10HI)组两种变化均
目的 了解2003年8月~2005年12月巴彦地区布鲁杆菌病(布病)的流行动态及发展趋势,确定防治对策.方法 按全国布病监测方案,对黑龙江省巴彦县人群进行连续监测,并对高发乡镇人群进行了布鲁杆菌素皮试,对阳性者和易感人群做琥红平板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 2003年8月~2005年12月巴彦县共发生布病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10万,其中2004年最高,达8.4/10万
目的探讨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的传播策略和可行性。方法在2个试点村开展为期1年的氟中毒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调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前后病区人群的防治知识知晓
为了更好地完成2005年中央补助地方防治地方病项目,2006年3月16-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病中心)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委托,在哈尔滨市组织召开了“2005年中央补助地方防治地方病项目技术培训会”。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副司长白呼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侯培森、地病中心副主任孙殿军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为防止非碘盐流入市场,了解居民碘盐的食用率,进一步巩固重庆市长寿区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成果,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重庆市碘盐监测方案》的要求,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