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报,承担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的重要使命,党报如何在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喉舌作用,发挥好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党报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地方党报应该长期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党报;新闻;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G2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4 — 0104 — 02
一、党报新闻亲和力
党报新闻亲和力指的是党报新闻在内容选取、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这四个方面都具有亲和力,都为读者所喜欢、所接受,在读者中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和宣传鼓舞作用。其中,内容选取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选材层面;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业务层面。
(一)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构成
党报新闻亲和力涵盖新闻的选材层面与新闻的业务层面。因为在党报环境下考量,较之新闻亲和力更具有针对性。
1.选材层面
放在党报环境下考量,从新闻理论角度而言,在坚持党报党性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党报新闻素材的选取更应具备新闻价值五要素:(l)时新性。选取新近发生的国内、国际的还未被大众所知道的事件,抢在第一时间发布,以把握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与主动权,事件发生的时间离党报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2)重要性。报道国内重大的时政要闻、政治决策、重大经济信息、重要科技发明、重大灾难与疾病、天气的显著变化等等,党报所报道的重要信息越多,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3)接近性。党报上报道的新闻离当地群众越近越接“地气”,报道的新闻越能引起当地群众共鸣,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4)显著性。党报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换届选举、报道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等为国人所瞩目的事件,这类事件关注度越高,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5)趣味性。选取读者喜闻乐见的富有人情味又体现高尚情操的题材,党报一定要保持格调高雅,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这类生动活泼的新闻素材越多,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
2.业务层面
党报因党委机关报的地位使然,在业务操作手法上也有自己的特性。
(1)报道写作。时政要闻、政策文件等硬新闻尽力做好政策解读,让读者看的懂,愿意看;会议新闻尽力跳出八股报道模板,抓取会议中的亮点,结合各地生产生活中实际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写作;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等做好背景穿插与术语解说,避免出现任何引起读者望文生义或晦涩难懂的字、词、句;且党报上要减少官话、套话、训话。
(2)语言文风。党报要尽量改变枯燥乏味、呆板沉闷的党八股的语言文风;要少出现不出现机关用语、專业术语、理论词汇;也要避免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语言干瘪;党报的新闻语言要追求鲜活、生动、通俗、明白、准确与恰当,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写作,要深入群众,在群众中发掘极具亲和力的群众语言。
(二)党报新闻亲和力与“以人为本”
胡锦涛同志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可见,在他看来亲和力是同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紧密相关,互为因果的。我们知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观念,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以人为本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联系到新闻工作,胡锦涛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新闻舆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新闻传媒要大力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这种所用、所系、所谋必须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其目的在于“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又在于“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
由此本人认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人为本的概念,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出发点,又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落脚点。同一切资产阶级新闻传媒不同,党领导下的新闻传媒必须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党领导下的新闻传媒必须以为人民所喜欢,为人民所需要,为人民所欢迎为最高追求,一切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为谋取小团体利益或传媒集团个人利益而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言论都是不允许的。同一切非法经营,商业利益当头的,名义上或形式上也是党领导的新闻传媒也不同。作为一种现代文化产业,新闻传媒固然要谋取一定的利润,尽其所能为国家提供税收和上交利润,为传媒自身的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员工的福利薪水等积累资源,但其第一动力是为人民提供适用的文化信息产品,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增添精神和物质财富,而不能也不允许背离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片面追求物质财富。
二、我国党报新闻亲和力缺失表现
党报新闻亲和力指的是党报新闻在内容选取、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这四个方面都具有亲和力,都为读者所喜欢、所接受,在读者中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和宣传鼓舞作用。其中,内容选取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选材层面;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业务层面。那么我们要展现党报中新闻亲和力的缺失,也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
结合对当前业界从业人员的访谈,发现我国党报新闻在内容选取、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上存在以下新闻亲和力缺失现象:第一、从报道写作角度看——“报道模板程式化”,指党报上的新闻报道像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给读者的感觉老套、陈旧、呆板,可读性差,更谈不上新闻亲和力。第二、从语言文风角度看—“党报语言八股化”,指的是党报上的新闻报道较常使用机关化的措辞、专业性的术语,理论性的词藻,给读者的感觉就像“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八股文。第三、从内容选取和编排设计角度看—“党报面孔严肃化”,指的是党报上的新闻报道以硬新闻为主,且党报的版面编排也多以要闻、政治、经济版块为主,、较少文化、社会版块的新闻,给读者的感觉就像板着面孔在说教,仿佛党报只是办给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看的。 三、改进党报新闻亲和力的初步探索
改进我国党报新闻亲和力可以从体制、理念、内容、业务、新闻从业人员五个方面入手。
(一)体制改革
在坚定不移的坚持党报党性原则的前提下,让党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让政法新闻、会议新闻的写作更加灵活,让舆论监督的力度更为强大,让党报的宣传之味日益淡化。
我国党报要更具有新闻亲和力,要更为读者所接受、所喜欢,应从下述两方面着手:第一,使党报新闻摆脱旧有的宣传本位,回归新闻本位;其二,党委宣传部门转变观念,在强化党委对报纸的政治影响和政治领导的同时,赋予报社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裁量权。
另外,可以建立激励机制,例如设立党报新闻亲和力奖。此奖项的设立可参照我国新闻界的长江韬奋奖,每年或者每两年进行一次,从报道的内容到形式方面皆纳入选评范畴,并且引入读者选评因素。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引导、鞭策新闻从业人员不断为强化新闻报道亲和力而努力。
(二)理念革新
所谓理念是一种意识上的东西,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因此理念上的革新能够使现实中的具体操作得到革新。本文此处所指理念一为新闻的文风,二为报道的视角;所要革新的是党八股的新闻文风及以传者为中心的报道视角。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体制的等诸多原因,党报向来使用传者的视角去报道新闻,即“我报道我的,你看你的”,不管不顾不听读者的意见,时政新闻公文化,会议新闻模式化,要闻新闻也是枯燥冗长的政策堆叠,领导讲话一二三四,经济新闻与科技新闻也是看不懂的专业术语,这样的报道无疑让读者不喜欢,自然也是没有亲和力的。我们要革新,就是革新这种传者为中心的报道视角,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视角,即以满足读者的要求为第一报道宗旨,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这不是简单的把毛泽东的话重述一遍,而是真正的转变观念,真正的以人为本,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深入到群众中来,与群众打成一片。这其实也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深刻体现。
(三)构筑传受互动平台一
大众传播学里有专门的受众研究,研究受众的传播行為、受众的类型和受众的特征,这是为了使大众传媒注重受众的反馈,以便更好的达成传播效果。办报也是一样,也要注重读者的反馈,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修正与改进。在增强党报新闻亲和力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构筑传受互动平台,让党报新闻工作者更能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喜好,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这一点是最切实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构筑传受互动平台的具体操作灵活多变,凡能增强办报人与读报人互动的举措皆是可行的,例如经常举办读者会,倾听读者的心声;经常做问卷调查,看读者觉得党报中哪一版新闻亲和力较强,哪一版新闻亲和力稍弱,等等。
(四)业务改进
主要是指改进新闻写作手法及报纸版面编排。在写作手法上,以改进会议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等硬新闻为主。会议新闻要改变过去那种陈旧呆板的报道模板,不要写成会议总结,要跳出会议写会议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等要注重对专业术语的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专业名词进行解释;要研习新闻标题的写作及导语的写作。在版面编排上,要利用各种不同的版面元素,充分发挥美编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报纸版面,摆脱报纸同质化倾向;要努力做好标题,以标题带栏目,以栏目带版面,以版面带新闻,配发图片,配备新闻链接、编者按、短评等形式,使用多种版面元素让党报的版面充满亲和力。为达上述目标,党报的记者和编辑可同行学习,相互切磋,并大量研习已有优秀新闻作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新闻从业人员再教育
当前我国党报新闻亲和力缺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的原因,即党报记者、编辑与报社领导的个人主观原因,说到底这其实是新闻职业素养不够,想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但也有种种可使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得以提高的路径。新闻业界可借鉴每隔几年举行的党员先进性再教育活动这个做法,在新闻从业人员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新闻从业人员再教育,鼓励新闻工作者进学堂,进图书馆,进资料室,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使政治理论水平走在时代的前端,专业知识水平走在学术的前沿,使新闻理想与新闻追求永不磨灭,并且越发熠熠发光。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方延明在沈峥嵘同志的人物通讯研讨会上说,好一记者名记者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二要有执著的新闻理想,三要有着迷的新闻敏感,四要有快捷的写作速度,五要有开阔的政治胸襟,六要有虔诚的仁爱之心。新闻工作者可把具备这六点素养视为前进的方面。改进党报新闻亲和力是一个漫长的进程,无法一触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理论界与业界共同的不懈努力,不断改革创新,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汲取养分,提出更有用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而本文在此呈现的,也仅是党报新闻亲和力改革探索中的沧海一粟。
〔责任编辑:谭 蕊〕
[关键词]党报;新闻;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G2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4 — 0104 — 02
一、党报新闻亲和力
党报新闻亲和力指的是党报新闻在内容选取、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这四个方面都具有亲和力,都为读者所喜欢、所接受,在读者中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和宣传鼓舞作用。其中,内容选取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选材层面;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业务层面。
(一)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构成
党报新闻亲和力涵盖新闻的选材层面与新闻的业务层面。因为在党报环境下考量,较之新闻亲和力更具有针对性。
1.选材层面
放在党报环境下考量,从新闻理论角度而言,在坚持党报党性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党报新闻素材的选取更应具备新闻价值五要素:(l)时新性。选取新近发生的国内、国际的还未被大众所知道的事件,抢在第一时间发布,以把握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与主动权,事件发生的时间离党报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2)重要性。报道国内重大的时政要闻、政治决策、重大经济信息、重要科技发明、重大灾难与疾病、天气的显著变化等等,党报所报道的重要信息越多,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3)接近性。党报上报道的新闻离当地群众越近越接“地气”,报道的新闻越能引起当地群众共鸣,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4)显著性。党报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换届选举、报道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等为国人所瞩目的事件,这类事件关注度越高,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5)趣味性。选取读者喜闻乐见的富有人情味又体现高尚情操的题材,党报一定要保持格调高雅,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这类生动活泼的新闻素材越多,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
2.业务层面
党报因党委机关报的地位使然,在业务操作手法上也有自己的特性。
(1)报道写作。时政要闻、政策文件等硬新闻尽力做好政策解读,让读者看的懂,愿意看;会议新闻尽力跳出八股报道模板,抓取会议中的亮点,结合各地生产生活中实际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写作;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等做好背景穿插与术语解说,避免出现任何引起读者望文生义或晦涩难懂的字、词、句;且党报上要减少官话、套话、训话。
(2)语言文风。党报要尽量改变枯燥乏味、呆板沉闷的党八股的语言文风;要少出现不出现机关用语、專业术语、理论词汇;也要避免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语言干瘪;党报的新闻语言要追求鲜活、生动、通俗、明白、准确与恰当,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写作,要深入群众,在群众中发掘极具亲和力的群众语言。
(二)党报新闻亲和力与“以人为本”
胡锦涛同志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可见,在他看来亲和力是同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紧密相关,互为因果的。我们知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观念,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以人为本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联系到新闻工作,胡锦涛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新闻舆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新闻传媒要大力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这种所用、所系、所谋必须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其目的在于“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又在于“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
由此本人认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人为本的概念,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出发点,又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落脚点。同一切资产阶级新闻传媒不同,党领导下的新闻传媒必须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党领导下的新闻传媒必须以为人民所喜欢,为人民所需要,为人民所欢迎为最高追求,一切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为谋取小团体利益或传媒集团个人利益而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言论都是不允许的。同一切非法经营,商业利益当头的,名义上或形式上也是党领导的新闻传媒也不同。作为一种现代文化产业,新闻传媒固然要谋取一定的利润,尽其所能为国家提供税收和上交利润,为传媒自身的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员工的福利薪水等积累资源,但其第一动力是为人民提供适用的文化信息产品,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增添精神和物质财富,而不能也不允许背离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片面追求物质财富。
二、我国党报新闻亲和力缺失表现
党报新闻亲和力指的是党报新闻在内容选取、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这四个方面都具有亲和力,都为读者所喜欢、所接受,在读者中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和宣传鼓舞作用。其中,内容选取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选材层面;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业务层面。那么我们要展现党报中新闻亲和力的缺失,也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
结合对当前业界从业人员的访谈,发现我国党报新闻在内容选取、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上存在以下新闻亲和力缺失现象:第一、从报道写作角度看——“报道模板程式化”,指党报上的新闻报道像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给读者的感觉老套、陈旧、呆板,可读性差,更谈不上新闻亲和力。第二、从语言文风角度看—“党报语言八股化”,指的是党报上的新闻报道较常使用机关化的措辞、专业性的术语,理论性的词藻,给读者的感觉就像“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八股文。第三、从内容选取和编排设计角度看—“党报面孔严肃化”,指的是党报上的新闻报道以硬新闻为主,且党报的版面编排也多以要闻、政治、经济版块为主,、较少文化、社会版块的新闻,给读者的感觉就像板着面孔在说教,仿佛党报只是办给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看的。 三、改进党报新闻亲和力的初步探索
改进我国党报新闻亲和力可以从体制、理念、内容、业务、新闻从业人员五个方面入手。
(一)体制改革
在坚定不移的坚持党报党性原则的前提下,让党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让政法新闻、会议新闻的写作更加灵活,让舆论监督的力度更为强大,让党报的宣传之味日益淡化。
我国党报要更具有新闻亲和力,要更为读者所接受、所喜欢,应从下述两方面着手:第一,使党报新闻摆脱旧有的宣传本位,回归新闻本位;其二,党委宣传部门转变观念,在强化党委对报纸的政治影响和政治领导的同时,赋予报社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裁量权。
另外,可以建立激励机制,例如设立党报新闻亲和力奖。此奖项的设立可参照我国新闻界的长江韬奋奖,每年或者每两年进行一次,从报道的内容到形式方面皆纳入选评范畴,并且引入读者选评因素。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引导、鞭策新闻从业人员不断为强化新闻报道亲和力而努力。
(二)理念革新
所谓理念是一种意识上的东西,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因此理念上的革新能够使现实中的具体操作得到革新。本文此处所指理念一为新闻的文风,二为报道的视角;所要革新的是党八股的新闻文风及以传者为中心的报道视角。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体制的等诸多原因,党报向来使用传者的视角去报道新闻,即“我报道我的,你看你的”,不管不顾不听读者的意见,时政新闻公文化,会议新闻模式化,要闻新闻也是枯燥冗长的政策堆叠,领导讲话一二三四,经济新闻与科技新闻也是看不懂的专业术语,这样的报道无疑让读者不喜欢,自然也是没有亲和力的。我们要革新,就是革新这种传者为中心的报道视角,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视角,即以满足读者的要求为第一报道宗旨,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这不是简单的把毛泽东的话重述一遍,而是真正的转变观念,真正的以人为本,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深入到群众中来,与群众打成一片。这其实也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深刻体现。
(三)构筑传受互动平台一
大众传播学里有专门的受众研究,研究受众的传播行為、受众的类型和受众的特征,这是为了使大众传媒注重受众的反馈,以便更好的达成传播效果。办报也是一样,也要注重读者的反馈,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修正与改进。在增强党报新闻亲和力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构筑传受互动平台,让党报新闻工作者更能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喜好,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这一点是最切实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构筑传受互动平台的具体操作灵活多变,凡能增强办报人与读报人互动的举措皆是可行的,例如经常举办读者会,倾听读者的心声;经常做问卷调查,看读者觉得党报中哪一版新闻亲和力较强,哪一版新闻亲和力稍弱,等等。
(四)业务改进
主要是指改进新闻写作手法及报纸版面编排。在写作手法上,以改进会议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等硬新闻为主。会议新闻要改变过去那种陈旧呆板的报道模板,不要写成会议总结,要跳出会议写会议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等要注重对专业术语的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专业名词进行解释;要研习新闻标题的写作及导语的写作。在版面编排上,要利用各种不同的版面元素,充分发挥美编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报纸版面,摆脱报纸同质化倾向;要努力做好标题,以标题带栏目,以栏目带版面,以版面带新闻,配发图片,配备新闻链接、编者按、短评等形式,使用多种版面元素让党报的版面充满亲和力。为达上述目标,党报的记者和编辑可同行学习,相互切磋,并大量研习已有优秀新闻作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新闻从业人员再教育
当前我国党报新闻亲和力缺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的原因,即党报记者、编辑与报社领导的个人主观原因,说到底这其实是新闻职业素养不够,想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但也有种种可使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得以提高的路径。新闻业界可借鉴每隔几年举行的党员先进性再教育活动这个做法,在新闻从业人员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新闻从业人员再教育,鼓励新闻工作者进学堂,进图书馆,进资料室,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使政治理论水平走在时代的前端,专业知识水平走在学术的前沿,使新闻理想与新闻追求永不磨灭,并且越发熠熠发光。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方延明在沈峥嵘同志的人物通讯研讨会上说,好一记者名记者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二要有执著的新闻理想,三要有着迷的新闻敏感,四要有快捷的写作速度,五要有开阔的政治胸襟,六要有虔诚的仁爱之心。新闻工作者可把具备这六点素养视为前进的方面。改进党报新闻亲和力是一个漫长的进程,无法一触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理论界与业界共同的不懈努力,不断改革创新,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汲取养分,提出更有用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而本文在此呈现的,也仅是党报新闻亲和力改革探索中的沧海一粟。
〔责任编辑:谭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