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专家指出,一方面,高危人群可通过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另一方面必须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医生自身责无旁贷地担任着示范的重任。在这里,我们请心脏病学界的四位名医现身说法,为大家讲述他们自己贯彻医学知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得。
宁可不睡觉,每天也要走1万步
胡大一,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我现在做心脏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自己就要活得健康,事实上每个医生都应该做病人的榜样。回想起来,我在健康的道路上也走过“弯路”。
2000年之前,我在临床主要做心脏介入治疗、射频消融,一天做十几台,经常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10点。生活没规律,吃饭没钟点。可能是在三年困难时期把胃撑得比较大的原因吧,我下了班就去吃羊肉烩面,一吃就是两大碗,同事都觉得很吓人。我当时体重达到92公斤(身高178厘米),当时都两个下巴,第三个都快出来了。可我自认为身体很好,凭着上学时锻炼的那点底子,根本不在乎。
后来在人民医院体检,吓了一跳:空腹血糖处于临界值,餐后血糖升高;血脂异常;B超提示脂肪肝、胆石症。从那时起,我决定改变自己。
首先要减肥。我从健身开始,游泳、爬山、爬楼梯……天天运动,前后折腾了1年半,体重也就掉了3公斤,收效不大。
然后开始吃减肥药,导致腹泻剧烈,那段时间瘦得很厉害,全身无力。一停药体重立刻反弹。于是我下决心管住嘴——饭吃八成饱。
如今,7年过去了,我的体重始终控制在72~75公斤,血脂、血糖都正常。脂肪肝已经不明显了。体检的时候,因为跟以前的化验结果差别太大,化验室的人都以为报错了。
调节心态对预防心脏病也很重要。我始终坚持四点:第一,淡泊名利。第二,广交朋友。第三,多做实事和善事。第四,善待自己。我认为,人活着就是胜利。如果争名夺利,一来没生活质量,二来减少寿命,有什么意思呢?
我还有个习惯:日行万步路。我天天带着计步器,每天走1万步路,如果走不够,我宁可不睡觉。有人问,走路很枯燥,怎么坚持呢?我认为,要把走路和日常工作、生活整合起来,从中找到快乐。比如我去机场,就在候机室里走;出门我尽量坐公交车、地铁,就为能多走点路;参加会议时,我会利用会前、茶歇的时间快步走。
不信大家可以试试,工作特忙的时候,出去快走一会儿,头脑立刻清醒,再工作就有种新鲜感。
一直很知足
石美鑫,1918年1月5日出生,是我国著名医学教育家,中国心胸外科奠基和创始人之一。
现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心胸血管外科学会、中华心脏病学会、中华医学教育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院长等职,担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辞海》、《大辞海》副主编。
2008年1月5日,我过了90岁生日。从医多年,80多岁的时候我还能做手术。如今我不做手术了,但每周坚持参加病例讨论,还出门诊。我的健康首先要感谢母亲,活了105岁的她给了我优良的长寿基因,而我最大的健康秘诀就是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年轻时我也会发脾气。那时正值建国初期,外科领域还是空白。手术方法、器械都需要摸索和创造,甚至连手术缝针都要自己在酒精灯上烤制。手术台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因此急了也会训人。但那时想法很简单:治病救人。
我在生活上一直很知足,没有太多的物质追求,没有太多的名利向往。1954年被评为副教授,1978年才晋升教授,整整24年,我从没觉得心里不舒服。可能有人不相信,我竟然没有经济实力购买理想的住房,现在居住的公寓是小儿子买的。但这样平平淡淡的生活正适合我,简单、朴素、有节奏。
生活中有一位相知的伴侣非常重要。我和夫人陈忠年(原上海医科大学病理系教授)结婚56年了,一直相濡以沫。现在两个儿子都在国外,孩子们不在身边,我们俩算是老来有伴,生活得很幸福。
我不忌嘴,但也不贪吃。不少人为了健康长寿恪守严格的生活信条,过着清教徒一般的生活。我不那样,我对自己很仁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蔬菜、肉类都吃,不过仅吃七八分饱。
我家离医院不远,我步行上班,十多分钟路程,慢慢走过去,一点都不觉得吃力。
现在的年轻人要买房、买车,要晋升、评级;现在的医疗环境也和以往不同,做医生压力更大了。所以不少年轻医生烟抽得凶,酒喝得多,生活节奏紊乱,这些都有损健康的。
坏习惯不可怕,改了就好。
刘梅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教授
作为一名心脏内科医生,我曾终日忙于临床工作,沉浸于药物、介入治疗使濒死的心脏病人转危为安的“成就感”之中,很长时间未关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直到1999年,我去瑞典读博士学位,才有机会思考预防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也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瑞典,无论医护人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很重视健康,当地新闻媒体也经常宣传防病知识。
在紧张的工作、学习压力之下,我也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尽可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尽量做到吃品种不同的水果、蔬菜,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喜欢吃海产品,尽量不吃油炸和熏烤食品,不喝全脂奶,不吃太咸的菜,少吃甜食,用植物黄油替代动物黄油。每次吃饭,我最喜欢点的是绿色蔬菜,不喜欢多油、多盐和过度烹饪的食物,尽量使餐中蔬菜和肉类搭配合理。我喜欢多样化的主食,有机会尽量多摄入粗粮,如豆类、棒碴等。我喜欢喝茶,但不喜欢吃零食。
由于作息时间不规律,难以坚持每周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我就在平时加快走路速度,以增加锻炼的机会。下班回到家,再抽出10~20分钟在跑步机上快走。若周末有空,还会到室外快走或小跑一阵。
吸烟对身体有害,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我自己不吸,也不喜欢周围的人吸,更反对吸烟者不顾他人释放烟雾。
介入医生的工作如同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我们每天工作面对的是疾病和痛苦,经常要受放射线照射,饮食作息毫无规律,业余时间还要更新知识、钻研业务。如不能保持好的心态,对自己对病人都不利。我赞赏瑞典人的生活理念: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享受自己的工作。
每天至少睡7小时
马长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教授
身为医生,对心脏病预防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知识更加清楚,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不吃红肉,只吃去皮的鸡肉和鱼肉,多吃蔬菜、水果。吃蛋只吃蛋清,再多吃些豆制品,以补充蛋白质。在家吃饭,油和盐都用得少,所以味道比较淡。最近,我在外面吃饭较多,饭菜油、盐重,结果1个多月体重增加了3公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吃饭时准备一碗白开水,夹起一筷子菜,先在水里涮一下,除掉一部分油和盐再吃。
平时,我尽量不喝饮料。喝咖啡时,我都会选择添加无糖糖精;喝可乐时,我只喝无糖可乐。
我很重视睡眠,现在每天确保睡7小时,争取睡8小时。因为工作忙,回家较晚,为了睡够,如有可能宁肯把次日早上的工作往后推一推。
每个人具体面对的挑战不同,但都应该尽可能调整自己的心情。对于中年男性来讲,目标不要订得太高,应该适当放慢生活节奏,才有时间锻炼身体,才能不那么浮躁。
编辑/何炜
专家指出,一方面,高危人群可通过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另一方面必须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医生自身责无旁贷地担任着示范的重任。在这里,我们请心脏病学界的四位名医现身说法,为大家讲述他们自己贯彻医学知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得。
宁可不睡觉,每天也要走1万步
胡大一,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我现在做心脏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自己就要活得健康,事实上每个医生都应该做病人的榜样。回想起来,我在健康的道路上也走过“弯路”。
2000年之前,我在临床主要做心脏介入治疗、射频消融,一天做十几台,经常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10点。生活没规律,吃饭没钟点。可能是在三年困难时期把胃撑得比较大的原因吧,我下了班就去吃羊肉烩面,一吃就是两大碗,同事都觉得很吓人。我当时体重达到92公斤(身高178厘米),当时都两个下巴,第三个都快出来了。可我自认为身体很好,凭着上学时锻炼的那点底子,根本不在乎。
后来在人民医院体检,吓了一跳:空腹血糖处于临界值,餐后血糖升高;血脂异常;B超提示脂肪肝、胆石症。从那时起,我决定改变自己。
首先要减肥。我从健身开始,游泳、爬山、爬楼梯……天天运动,前后折腾了1年半,体重也就掉了3公斤,收效不大。
然后开始吃减肥药,导致腹泻剧烈,那段时间瘦得很厉害,全身无力。一停药体重立刻反弹。于是我下决心管住嘴——饭吃八成饱。
如今,7年过去了,我的体重始终控制在72~75公斤,血脂、血糖都正常。脂肪肝已经不明显了。体检的时候,因为跟以前的化验结果差别太大,化验室的人都以为报错了。
调节心态对预防心脏病也很重要。我始终坚持四点:第一,淡泊名利。第二,广交朋友。第三,多做实事和善事。第四,善待自己。我认为,人活着就是胜利。如果争名夺利,一来没生活质量,二来减少寿命,有什么意思呢?
我还有个习惯:日行万步路。我天天带着计步器,每天走1万步路,如果走不够,我宁可不睡觉。有人问,走路很枯燥,怎么坚持呢?我认为,要把走路和日常工作、生活整合起来,从中找到快乐。比如我去机场,就在候机室里走;出门我尽量坐公交车、地铁,就为能多走点路;参加会议时,我会利用会前、茶歇的时间快步走。
不信大家可以试试,工作特忙的时候,出去快走一会儿,头脑立刻清醒,再工作就有种新鲜感。
一直很知足
石美鑫,1918年1月5日出生,是我国著名医学教育家,中国心胸外科奠基和创始人之一。
现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心胸血管外科学会、中华心脏病学会、中华医学教育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院长等职,担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辞海》、《大辞海》副主编。
2008年1月5日,我过了90岁生日。从医多年,80多岁的时候我还能做手术。如今我不做手术了,但每周坚持参加病例讨论,还出门诊。我的健康首先要感谢母亲,活了105岁的她给了我优良的长寿基因,而我最大的健康秘诀就是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年轻时我也会发脾气。那时正值建国初期,外科领域还是空白。手术方法、器械都需要摸索和创造,甚至连手术缝针都要自己在酒精灯上烤制。手术台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因此急了也会训人。但那时想法很简单:治病救人。
我在生活上一直很知足,没有太多的物质追求,没有太多的名利向往。1954年被评为副教授,1978年才晋升教授,整整24年,我从没觉得心里不舒服。可能有人不相信,我竟然没有经济实力购买理想的住房,现在居住的公寓是小儿子买的。但这样平平淡淡的生活正适合我,简单、朴素、有节奏。
生活中有一位相知的伴侣非常重要。我和夫人陈忠年(原上海医科大学病理系教授)结婚56年了,一直相濡以沫。现在两个儿子都在国外,孩子们不在身边,我们俩算是老来有伴,生活得很幸福。
我不忌嘴,但也不贪吃。不少人为了健康长寿恪守严格的生活信条,过着清教徒一般的生活。我不那样,我对自己很仁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蔬菜、肉类都吃,不过仅吃七八分饱。
我家离医院不远,我步行上班,十多分钟路程,慢慢走过去,一点都不觉得吃力。
现在的年轻人要买房、买车,要晋升、评级;现在的医疗环境也和以往不同,做医生压力更大了。所以不少年轻医生烟抽得凶,酒喝得多,生活节奏紊乱,这些都有损健康的。
坏习惯不可怕,改了就好。
刘梅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教授
作为一名心脏内科医生,我曾终日忙于临床工作,沉浸于药物、介入治疗使濒死的心脏病人转危为安的“成就感”之中,很长时间未关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直到1999年,我去瑞典读博士学位,才有机会思考预防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也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瑞典,无论医护人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很重视健康,当地新闻媒体也经常宣传防病知识。
在紧张的工作、学习压力之下,我也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尽可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尽量做到吃品种不同的水果、蔬菜,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喜欢吃海产品,尽量不吃油炸和熏烤食品,不喝全脂奶,不吃太咸的菜,少吃甜食,用植物黄油替代动物黄油。每次吃饭,我最喜欢点的是绿色蔬菜,不喜欢多油、多盐和过度烹饪的食物,尽量使餐中蔬菜和肉类搭配合理。我喜欢多样化的主食,有机会尽量多摄入粗粮,如豆类、棒碴等。我喜欢喝茶,但不喜欢吃零食。
由于作息时间不规律,难以坚持每周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我就在平时加快走路速度,以增加锻炼的机会。下班回到家,再抽出10~20分钟在跑步机上快走。若周末有空,还会到室外快走或小跑一阵。
吸烟对身体有害,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我自己不吸,也不喜欢周围的人吸,更反对吸烟者不顾他人释放烟雾。
介入医生的工作如同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我们每天工作面对的是疾病和痛苦,经常要受放射线照射,饮食作息毫无规律,业余时间还要更新知识、钻研业务。如不能保持好的心态,对自己对病人都不利。我赞赏瑞典人的生活理念: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享受自己的工作。
每天至少睡7小时
马长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教授
身为医生,对心脏病预防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知识更加清楚,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不吃红肉,只吃去皮的鸡肉和鱼肉,多吃蔬菜、水果。吃蛋只吃蛋清,再多吃些豆制品,以补充蛋白质。在家吃饭,油和盐都用得少,所以味道比较淡。最近,我在外面吃饭较多,饭菜油、盐重,结果1个多月体重增加了3公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吃饭时准备一碗白开水,夹起一筷子菜,先在水里涮一下,除掉一部分油和盐再吃。
平时,我尽量不喝饮料。喝咖啡时,我都会选择添加无糖糖精;喝可乐时,我只喝无糖可乐。
我很重视睡眠,现在每天确保睡7小时,争取睡8小时。因为工作忙,回家较晚,为了睡够,如有可能宁肯把次日早上的工作往后推一推。
每个人具体面对的挑战不同,但都应该尽可能调整自己的心情。对于中年男性来讲,目标不要订得太高,应该适当放慢生活节奏,才有时间锻炼身体,才能不那么浮躁。
编辑/何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