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洲猪瘟防控治理及不利趋势

来源 :畜牧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洲猪瘟源自非洲,且存在时期比较长,具有极高传染性,是一种急性病毒性猪病,其破坏性极大,一旦受到感染的生猪存活率几乎为。%,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2018年8月,我国首次在辽宁沈阳、河南郑州、江苏连云港3处发现非洲猪瘟,且疫情逐步在全国各地局部发生,给我国生猪养殖带来极大威胁,伤害养殖户的养殖信心。目前我国对非洲猪瘟的总体防控工作有了进一步完善,但还有些地区并没有得到真正重视,还需要更多人更多的努力。该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非洲猪瘟发展形势以及防控形势进行分析,为以后猪瘟防控工作作出参考。
  关键词:非洲猪瘟发展趋势;防控问题;防控形势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45
  0 引言
  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国陆续在沈阳、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内蒙古、吉林、辽宁、山西、云南、湖南、贵州、重庆、福建、四川、上海、北京、青海等地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短短1年时间内,我国在半数以上的省市发现非洲猪瘟,这反映了前期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准备有一定不足,同时也反映了非洲猪瘟此类疫情的严重性。目前,非洲猪瘟在我国出现的情况有所好转。对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分析有助于我国猪瘟防控工作办法的总结,提高防范意识,控制非洲猪瘟发生率,提高我国对疫情防控,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1 治理
  在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后,政府部门立即对非洲猪瘟做出治理和防控,主要是通过消灭、消毒、检测和预防的办法进行处理。
  (1)对出现病情区域附近3km内所有生猪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消灭所有可能会产生非洲猪瘟病毒源,禁止该区域生猪屠宰和销售工作。对猪场进行消毒和清理,将生猪饲料以及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场内运输车辆进行检验。
  (2)对其他片区的生猪进行检疫检测工作,将生猪隔离处理,进行短时间内的封闭饲养,对进入饲养区域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测和消毒处理,所有进入养猪场的物料以及物品都必须通过严格检测,避免一切感染的可能性。
  (3)传染源也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通过野猪带入,因此加强对野猪和蜱的监控,从源头控制非洲猪瘟病毒传染。饲养过程中,禁止使用残余垃圾和剩饭对生猪喂养,对生猪餐具进行消毒处理。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生猪体内寄生虫传播,因此需定期对生猪做好杀虫工作。一旦出现生猪非外力死亡的情况,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防止疫情恶化。
  2 不利趋势
  前期面对外来疫情,准备工作尚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防控意识薄弱,有所懈怠。对疫情的不了解导致防控的意识较薄弱,不能理解病毒性猪瘟的传播速度及危害。对于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不重视,同时部分地方基层干部对宣传工作也不重视,导致疫情出现,都归根于对非洲猪瘟了解不够,防范意识过于薄弱,宣传工作只停留在了上级领导机构,而实际应对部门没有动作。
  (2)防控人员不足,经费不够。原有在岗人员随着体制改革而退出地方动物疫病管理岗位,加之经费低,工资待遇不高,人员流失的情况也愈发严重。针对出现疫情地区,国家有所支持,但是并不全面,多数地区并没有得到国家支持,销毁工作难以开展。防控经费还有停留在地方士级部门的情况,下级得不到妥善解决,防控工作难以进行。
  (3)缺乏具体防控方案。在很多基层乡镇,缺乏具有指导性疫情处理方案,尤其是可实践、可操作的方法,当地方出现疫情时,没有具体方案,只能临时抱佛脚,地方基础干部对疫情处理方式的缺乏,导致疫情处理情况不完善,疫情得不到妥善解决。
  (4)缺乏防控技术和科技支持。目前处理疫情的方式比较单一,通常采取销毁的方式处理。但是这种方式给养猪户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尤其是在没有得到政府补偿的情况下,养殖户的防控积极性得不到提高,甚至产生抵触。相关专业部门也不能提供对应的技术支持,找不到合适生猪疫苗,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增加防控难度。
  (5)防控覆盖面及排查情况不乐观。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是一套系统的、统一的工作,从养殖人员到基层干部,到各个部门,再到市级、省级政府部门和单位,都是紧扣在一起的。上層对基层的疫情防控排查工作还不到位,我国乡镇基层工作执行效果一直都不是很理想,这也体现了我国基层工作难以开展的问题,提高群众思想至关重要。
  (6)疫情治理不完整,存在违法行为。地方性出现疫情后及时处理的结果不全。因上级部门财政补偿不符合养猪户心理诉求,或者当地财政经济不佳,补偿工作依赖上级,难以将所有疫区内的生猪进行防控处理。有些甚至借助黑恶势力,故意谎报疫情,对传染生猪不做处理,反而将病猪违法经营以牟取利益。这种行为不仅阻碍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同时也危害社会公共安全,性质极其恶劣。但乡镇干部迫于畏惧势力,包庇疫情治理情况。
  (7)缺乏长时期治疗机制。非洲猪瘟发展历史比较久远,防控工作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长期积累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缺乏实质性的持久战策略,对防控工作人员并没有进行合适的补助以支持他们持续坚守岗位。提高基层防疫工作人员待遇能有效缓解此类问题。
  (8)综合防控意识薄弱。人们群众力量发动不足,不具备防范意识。做好猪瘟疫情的防范工作不仅需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治理,同时也需要人们群众参与,但就目前现状分析,大部分人都只抱着观望态度,互相监督宣传不到位,也没有做到位。致使很多非法以及未作为的情况出现,政府职能下存在诸多不执行行为,汇报工作中却又表明处理了,导致当地疫情再次突发。
  (9)防控要求要从上到下。国家对非洲猪瘟的疫情防控要求一致都是很高,从上级到下级再到基础,要求每个部门每个人对每个环节都不能松懈,坚决控制好疫情发展,尽可能地避免出现非洲猪瘟等破坏性疾病。但地方性的要求逐步被降低,成为告知养殖户,导致防控措施工作不到位。
  (10)需要强化责任和惩罚。在国家系统的宏观调控下,多出现疫情的地区大部分是责任为分配到位的,对懈怠防治工作的人员没有一定的惩罚方案,导致防治工作不到位。其中基层人员的责任需要扩大,加大惩罚力度,提高基层人员责任心,把宣传工作做好,把防治工作做好。
  (11)疫情判断能力有待提高。科学合理的疫情判断,能快速发现疫情,尽可能在没有出现太大损害时进行治疗和防控,通过实事求是的研究,做到精准、科学、细致的防控。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对非洲猪瘟防控的形式还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问题。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还需要有很多的努力,不断加深对防控技术的提升,提高防控意识和技能,引入更多防控人员,做好综合的防控工作,保障我国养殖户的权益,保障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牟联英.浅谈非洲猪瘟防控策略[J].畜禽业,2019,30(7):95.
  [2]王格.非洲猪瘟的危害性及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兽医,2019(3):45-48.
  [3]肖胜南,王瑾,王淑艳,等.浅析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兽医杂志,2018,54(9):112-114.
  作者简介:沈森优(1981-),男,广东高州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方面工作。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导言   1、为什么要重新梳理汉代的书写  本文标题中用“书写”而不是“书法”或“文字”,正是重要起因之一(本文所指的“书写”,不仅指用笔写字,还包括了刻、铸等文字记载形式)。以往相关此类描述,几乎都是从文字学和书法艺术两个角度,这虽然已经从很多侧面描述了汉代人的书写行为,但很显然,这些描述尚未深入接触到汉代书写的核心内容——汉文字的定型、书写生态的形成以及大规模的公共使用。很多描述更是
期刊
摘要:近年,我国家禽养殖业呈现出科学化发展趋势,这不仅能促使我国畜牧行业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至关重要,但是在家禽养殖中会因为外在因素干扰而导致家禽患各种疾病,对于家禽养殖水平也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首先介绍家禽易发病种类,之后阐述各项防治措施。在防治家禽各项疾病的同时,推进我国家禽养殖行业健康、良性的发展。  关键词:家禽;易发病;防治方案  中圖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通过对永顺县养猪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治疗过程,了解了永顺县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发生情况、危害程度,掌握疾病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2018年11-12月,永顺县万坪镇兴隆居委会佳和养猪场能繁母猪、育肥猪、仔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发病率分别为21.94%、16.1%、48.85%;下坪养猪场能繁母猪、育肥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发病率分别为33.33%、19.36%;二重界养猪场育肥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发病率
期刊
摘要:鸡曲霉菌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它是由致病性曲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其中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临床上,鸡曲霉菌病主要表现为气囊和肺脏受到严重损伤,同时还会导致眼睛、肝脏和脑部等组织受损。该种疾病在世界各地的鸡养殖主产区广泛流行,严重损害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防控,该文主要分析了鸡曲霉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  关键词:鸡曲霉菌病;诊
期刊
摘要:目前西藏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地方较滞后,在历史上西藏畜牧业发展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奶牛业养殖发展较晚,加之受人民生活习惯的影响,不管是奶牛群的数量和质量,饲养管理技术,还是乳品的消费量,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关键词:奶牛;提高产量;饲养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4.014   0引言  
期刊
摘要:青海省位于西北地区,属于整个亚洲大陆的中东部,此地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地域辽阔,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腹地。该文主要通过对不同品种禾本科牧草产草量比较,以为牧草种植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禾草;牧草;产量;种植   中图分类号:S5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4.009   0引言   禾本科牧草简称禾草,是所有众多牧
期刊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仔猪阶段很容易传播流行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的爆发流行具有一定季节性,每年冬春季节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仔猪出生后,由于容易受到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一旦没有做好防护管理工作,猪群会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给某些病毒细菌传播流行提供条件。该文分析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和诊治方法。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诊断;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为探讨溶血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学特征,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经耳缘静脉注射1%盐酸苯肼,复制家兔溶血性黄疸的病理模型,检测其血常规、尿常规、血清胆红素含量,观察临床表现和肝、肾的病理变化。结果:在第3次注射盐酸苯肼后,试验兔出现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外周血液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明显下降,有核红细胞增多,血清胆红素含量明显升高;尿胆红素、尿胆原和潜血阳性;肝细胞和肾
期刊
摘要:从2018年8月爆发的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在中华大地上已经肆虐了一年有余,对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并且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形成巨大挑战。非洲猪瘟这种烈性传染病符合中医药学说里面的疫疠之气致病的特点。实践证明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里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对指导人们对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中医药;非洲猪瘟;五运六气;疫病;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草原监测包括草原返青、监测、生态保护等综合性项目,目的是为了能准确了解草原资源的动态,为草原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有力的方法,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建议,以便能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建立更加合理、准确的相关数据。该文主要就从样地选择、样方设置、草原监测等方面说明天然草原监测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天然草原;监测;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