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教育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被不同场合、不同程度地提及“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但凡一门学科,其工具性特征都是明显的,但就语文学科而言,更突出具备“人文性”这一核心特征,也即体现“人的价值”。因而,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人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关键词】“人的价值”;语文教学;重视
一、人文精神:新課程理念的内在追求
教育是社会与个人在精神和物质价值方面的投入产出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一种创价活动。”在人类教育实践的历史进程中,教育价值的选择贯穿其中,教育史其实就是一部教育价值的选择和追求的历史。回溯历史可以发现教育思潮的两种存在:一是以实证经验、理性逻辑、实用批判为内涵的“科学主义”思潮,以适应外在的社会科技经济发展为圭臬,教育价值的总归是科学和社会;另一是以意志生命、现象存在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潮,以适应内在的精神道德情感的需要为旨趣,教育价值的意韵是人化和自我。
科学主义虽然凸显了教育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经济的价值,但却往往忽视了人的内在需要,人被视作实现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手段,成为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存在,人被从教育中抽走,教育中的人成为“空心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不能用教育的经济价值和政治、社会文化等价值来完全代替个体身心发展的价值。事实上,教育只有首先注意并实现了每个个体发展的真实价值,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整体价值。教育价值应表现在相互统一、互不违悖的两个方面:推动社会前进主要动力的科学价值和提升个体人存在品位的人文价值。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培养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不同于以往的根本之处,新课改是修正现代社会过分强制教育外在目标时效显现的方法之一。新课程改革明确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个人的情感育成和价值观培养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结合起来,消解学校书本知识对现代儿童生命的钳制,解构强化知识掌握的教学技术对儿童心灵的束缚,让儿童沐浴在人文的阳光里。这样的教育才能使人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同时领悟到人的价值和使命:不仅要在尘世间建功立业,还要享受作为人的欢乐,使人体验到做人的骄傲。教育只有使人感受到了作为人的内心的充实、和谐、光明和快乐,为自己美丽的人性光芒所折服,才是成功的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这一理想充满了无限深情和眷恋。
历史使命落到时代的肩上,新课程改革体现对人的发现和人的解放的教育意蕴,成为今天教育的重托。在学科教育中实现人文的价值理想,是新课程人文理念的直接体现。人文精神与新课程不离不弃,契合时代的精髓和神韵,人文情怀乃是学科教育的应有之意。
二 人文生成:多种途径整合课程的人文资源
(一) 注重文本资源的合理性开发。
语文教学要体现处学生主体对文本的深入阅读,通过主体实践性阅去挖掘文本资源,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同时可以辅之以大量补充材料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自觉主动地生成对文本较为全面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文本资源的拓展延伸必须符合认知规律,必须是文本资源的必然延伸,必须具有资源的相关性和价值性。要鼓励并肯定学生主体的思维呈现出的种种活跃的开放状态,对教学流程中任何预设的可能性被打破时的学生的那一个个有价值的观点要及时予以肯定、放大。另外,在开发文本资源的人文性的过程中,务必要“关注学生读懂了什么,并适时激发、强化他们生成阅读文本的欲望,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须。”
(二)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核心、主体地位。
教育的终极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人才,而是培养有思想的人,这一点西方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提出以人为本,开创了教育现代性的先河,此后文艺启蒙运动的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是社会和教育的目的”。因而今天的教师,更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要简单地只以“成绩”取人,因为单纯的“分数”总是引起“学生群体间的妒忌和个体的自负”,并“迫使每一个孩子只考虑个人的成功”可以说,当今分数对学生和教师的负面影响极大,很多时候不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即不以人为本。
钱理群先生说:“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它”。因此,语文教学过程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心灵绽放、感情表达、精神品格表达。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作为主体表达出的“个人观点”。
(三) 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生活,体现“大语文”观。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塑造学生心灵方面更负有特殊任务。这是因为教材本身就有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鞭辟入里的道理,丰富高尚的感情,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在学生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精髓离不开词句篇章的表达,教学中离开了词句篇章,文章精髓就会失去光泽,失去育人的威力;分析推敲词句篇章,如不充分阐发它们要表达的情和意,当然 也就显不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只有缘文释道,因道解文,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文道结合,才能实现育人目标。而做到这些,就要尽可能联系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挖掘语文素材,从生活中寻找教材内容的“影子”,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散发生活的味道,体现“大语文”的特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都明确了课程的人文目标。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基本理念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人文精神,关键是要寻找、整合和生成新课程教学中的人文资源。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是丰富的,“人的价值”的生成方式、生成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它或者直接提供了相应语文内容的现实背景,或者揭示了实质性的语文思想方法,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探求语文学习方法都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纵观语文教育观》李杏保、陈钟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关键词】“人的价值”;语文教学;重视
一、人文精神:新課程理念的内在追求
教育是社会与个人在精神和物质价值方面的投入产出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一种创价活动。”在人类教育实践的历史进程中,教育价值的选择贯穿其中,教育史其实就是一部教育价值的选择和追求的历史。回溯历史可以发现教育思潮的两种存在:一是以实证经验、理性逻辑、实用批判为内涵的“科学主义”思潮,以适应外在的社会科技经济发展为圭臬,教育价值的总归是科学和社会;另一是以意志生命、现象存在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潮,以适应内在的精神道德情感的需要为旨趣,教育价值的意韵是人化和自我。
科学主义虽然凸显了教育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经济的价值,但却往往忽视了人的内在需要,人被视作实现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手段,成为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存在,人被从教育中抽走,教育中的人成为“空心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不能用教育的经济价值和政治、社会文化等价值来完全代替个体身心发展的价值。事实上,教育只有首先注意并实现了每个个体发展的真实价值,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整体价值。教育价值应表现在相互统一、互不违悖的两个方面:推动社会前进主要动力的科学价值和提升个体人存在品位的人文价值。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培养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不同于以往的根本之处,新课改是修正现代社会过分强制教育外在目标时效显现的方法之一。新课程改革明确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个人的情感育成和价值观培养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结合起来,消解学校书本知识对现代儿童生命的钳制,解构强化知识掌握的教学技术对儿童心灵的束缚,让儿童沐浴在人文的阳光里。这样的教育才能使人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同时领悟到人的价值和使命:不仅要在尘世间建功立业,还要享受作为人的欢乐,使人体验到做人的骄傲。教育只有使人感受到了作为人的内心的充实、和谐、光明和快乐,为自己美丽的人性光芒所折服,才是成功的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这一理想充满了无限深情和眷恋。
历史使命落到时代的肩上,新课程改革体现对人的发现和人的解放的教育意蕴,成为今天教育的重托。在学科教育中实现人文的价值理想,是新课程人文理念的直接体现。人文精神与新课程不离不弃,契合时代的精髓和神韵,人文情怀乃是学科教育的应有之意。
二 人文生成:多种途径整合课程的人文资源
(一) 注重文本资源的合理性开发。
语文教学要体现处学生主体对文本的深入阅读,通过主体实践性阅去挖掘文本资源,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同时可以辅之以大量补充材料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自觉主动地生成对文本较为全面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文本资源的拓展延伸必须符合认知规律,必须是文本资源的必然延伸,必须具有资源的相关性和价值性。要鼓励并肯定学生主体的思维呈现出的种种活跃的开放状态,对教学流程中任何预设的可能性被打破时的学生的那一个个有价值的观点要及时予以肯定、放大。另外,在开发文本资源的人文性的过程中,务必要“关注学生读懂了什么,并适时激发、强化他们生成阅读文本的欲望,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须。”
(二)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核心、主体地位。
教育的终极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人才,而是培养有思想的人,这一点西方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提出以人为本,开创了教育现代性的先河,此后文艺启蒙运动的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是社会和教育的目的”。因而今天的教师,更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要简单地只以“成绩”取人,因为单纯的“分数”总是引起“学生群体间的妒忌和个体的自负”,并“迫使每一个孩子只考虑个人的成功”可以说,当今分数对学生和教师的负面影响极大,很多时候不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即不以人为本。
钱理群先生说:“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它”。因此,语文教学过程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心灵绽放、感情表达、精神品格表达。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作为主体表达出的“个人观点”。
(三) 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生活,体现“大语文”观。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塑造学生心灵方面更负有特殊任务。这是因为教材本身就有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鞭辟入里的道理,丰富高尚的感情,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在学生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精髓离不开词句篇章的表达,教学中离开了词句篇章,文章精髓就会失去光泽,失去育人的威力;分析推敲词句篇章,如不充分阐发它们要表达的情和意,当然 也就显不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只有缘文释道,因道解文,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文道结合,才能实现育人目标。而做到这些,就要尽可能联系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挖掘语文素材,从生活中寻找教材内容的“影子”,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散发生活的味道,体现“大语文”的特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都明确了课程的人文目标。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基本理念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人文精神,关键是要寻找、整合和生成新课程教学中的人文资源。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是丰富的,“人的价值”的生成方式、生成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它或者直接提供了相应语文内容的现实背景,或者揭示了实质性的语文思想方法,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探求语文学习方法都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纵观语文教育观》李杏保、陈钟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