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其核心内容。由于它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改变了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偏重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被动应用的局面,旨在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为使研究性学习在我校得以更好地开展,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
在传统课程体制下,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向学生传授规定的知识,而学生则习惯于听讲、记笔记、做作业,掌握或再现书本知识,他们视课程为权威,教学过程死记硬背,严重禁锢了师生思维,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为此,我们组织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反思,大家由此认识到: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不是灌进去、背进去的,而应是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学习过程建构起来的;良好的知识结构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教研组在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的指导下,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帮助学生实现了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的模式的转变,成功创造了一套适合探究性学习的课堂学习新模式——五步探究教学法: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需要。②自主探求思考,理清知识脉络。③应用训练,实现对知识重新编码、加工、内化。④探究应用设想,发散思维,激励创新。⑤教师激励评价,引导逐步提高。使学生在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下,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经由网络点激活相应知识点,在综合运用已有经验、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识,获得了新经验,真正实现了创造性学习。
二、由单一的认识性学习转向多维的体验性学习
传统教育重在知识的掌握,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只有少数经常考高分的学生才能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多数同学在名次的强大压力下,由小学到初中逐步丧失了学习兴趣,失去了学习动力,我们借鉴成功教育理论,通过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现代学习新观念,评价时注重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积极的鼓励、肯定的评价为主,让成功的体验为他们逐步找回自信,重新激发学习兴趣,逐步走向成功。一是在课堂教学中,重在学习兴趣的激发,设计问题注意层次性、趣味性、可接受性,为学生创造“跳一跳,摘桃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向已有知识挑战,促使其向“最近发展区”跃进。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自愿选择研究伙伴,自由选择指导教师,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探究知识的主人。三是注重班级学习氛围的建立,不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齐心协力,做好宣传、鼓动、指导工作,在每个班级都形成了互勉互励、互爱互尊、相互信任的良好学习氛围。四是先在班中开展“我最满意的一天”课前演讲活动,引导学生经常反思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在班中同学面前的展示,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进一步成功的信心,也为全班同学在各个方面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有利于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开展交流、互动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教学是一种社会性认识活动,教学交往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发展价值。鉴于此,我们进行了合作学习的课题探索研究,一是成立异质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共同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优生通过给学困生补课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困生则通过同伴帮助获得进步而有了努力进取的信心,也就逐步学得更好,如还可发挥自己动手能力强的长处帮助优生更好地完成实验操作等训练,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二是让水平相当学生之间开展专题讨论研究,通过交流,启发自己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并在不断对自己观点进行反思过程中活跃自己的思维,拓宽其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人际间进行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为以后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获取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进行的一点探索,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还有很大差距,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市泊里镇信阳中学)
一、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
在传统课程体制下,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向学生传授规定的知识,而学生则习惯于听讲、记笔记、做作业,掌握或再现书本知识,他们视课程为权威,教学过程死记硬背,严重禁锢了师生思维,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为此,我们组织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反思,大家由此认识到: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不是灌进去、背进去的,而应是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学习过程建构起来的;良好的知识结构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教研组在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的指导下,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帮助学生实现了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的模式的转变,成功创造了一套适合探究性学习的课堂学习新模式——五步探究教学法: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需要。②自主探求思考,理清知识脉络。③应用训练,实现对知识重新编码、加工、内化。④探究应用设想,发散思维,激励创新。⑤教师激励评价,引导逐步提高。使学生在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下,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经由网络点激活相应知识点,在综合运用已有经验、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识,获得了新经验,真正实现了创造性学习。
二、由单一的认识性学习转向多维的体验性学习
传统教育重在知识的掌握,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只有少数经常考高分的学生才能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多数同学在名次的强大压力下,由小学到初中逐步丧失了学习兴趣,失去了学习动力,我们借鉴成功教育理论,通过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现代学习新观念,评价时注重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积极的鼓励、肯定的评价为主,让成功的体验为他们逐步找回自信,重新激发学习兴趣,逐步走向成功。一是在课堂教学中,重在学习兴趣的激发,设计问题注意层次性、趣味性、可接受性,为学生创造“跳一跳,摘桃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向已有知识挑战,促使其向“最近发展区”跃进。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自愿选择研究伙伴,自由选择指导教师,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探究知识的主人。三是注重班级学习氛围的建立,不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齐心协力,做好宣传、鼓动、指导工作,在每个班级都形成了互勉互励、互爱互尊、相互信任的良好学习氛围。四是先在班中开展“我最满意的一天”课前演讲活动,引导学生经常反思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在班中同学面前的展示,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进一步成功的信心,也为全班同学在各个方面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有利于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开展交流、互动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教学是一种社会性认识活动,教学交往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发展价值。鉴于此,我们进行了合作学习的课题探索研究,一是成立异质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共同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优生通过给学困生补课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困生则通过同伴帮助获得进步而有了努力进取的信心,也就逐步学得更好,如还可发挥自己动手能力强的长处帮助优生更好地完成实验操作等训练,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二是让水平相当学生之间开展专题讨论研究,通过交流,启发自己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并在不断对自己观点进行反思过程中活跃自己的思维,拓宽其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人际间进行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为以后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获取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进行的一点探索,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还有很大差距,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市泊里镇信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