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与飞秒激光制瓣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对比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KGJBNLRBKJGWI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和评价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 (FS-LASIK)矫正近视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71例患者(142眼)分为2组:SMILE组36例和FS-LASIK组35例.术前及术后1d、7d、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检查记录2组患者的UCVA和屈光度,并用Zywave波前像差仪检查总高阶像差、球差、三阶垂直彗差、三阶水平彗差.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术后1 d FS-LASIK组UCVA较SMILE组好,术后7d、1个月时2组UCVA相近,术后3个月后,SMILE组显示出较FS-LASIK组更好的UCVA,术后不同时间点2组UCVA≥术前BCVA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和6个月时2组等效球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6、0.41,P>0.05);2组术后早期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3个月有所下降,术后6个月SMILE组低于FS-LASIK组;2组术后1d、7d、1个月、3个月球差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6个月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术后2组垂直彗差均较术前增加,术后3个月开始有所下降,术后6个月时接近于术前;术后各时间点2组水平彗差较术前均明显增加.术后不同时间点2组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MILE和FS-LASI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术后均有较好的视力矫正效果;2种手术都会造成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的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及准分子激光角膜前弹力层下磨镶术(SBK)、准分子激光个性化手术(ORK-CAM)治疗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安全性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 采用德国SCHWIND公司生产的爱丽丝准分子激光手术系统对706例患者(1410只眼),其中男290例(580只眼),女416例(830只眼),年龄18~50岁,平均25岁,术前近视屈光度-1.50~-8.00DS,
目的 观察药物和激光治疗无效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施行晶状体摘除联合IOL植入和房角分离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急诊及门诊就诊经药物及激光治疗后眼压不能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3例(25眼),平均年龄(70.6±5.9)岁.根据瞳孔状态分为瞳孔失弛缓组(12眼)和瞳孔正常组(13眼).所有患眼行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IOL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温州医科大学承办的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领域的高级学术性期刊。本刊以广大眼科医生、视光配镜师、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期刊
患者女,53岁.以“右眼渐进性视物模糊2年”为主诉,于2012年12月10日收治入我院.1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左眼白内障手术,术后出现眼痛、视力下降,继发大泡性角膜病变.入院检查:Vod:0.25,Vos:手动/眼前,眼压:双眼均为12 mm Hg,裂隙灯下见右眼角膜颞下象限有一个三角形灰白色混浊灶,余部位角膜透明,前房稍浅,6~9点位置周边虹膜前粘连,粘连区附近虹膜可见萎缩及脱色素改变(见图1),瞳
期刊
无脉络膜症( Choroideremia,CHM)由Mauther于1982年首次报告,是一类少见的X性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眼底疾病.2004年2月至2011年11月我院诊断3例,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年龄17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年,伴夜晚视物模糊”,于2004年2月19日来我院就诊.其母亲为本文报告病例2.其父兄均为正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0.25,双眼视力均矫正不应;眼压右眼
期刊
目的 利用蓝光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hRPE cell)损伤建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实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对hRPE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探讨枸杞多糖防治AMD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蓝光诱导建立hRPE细胞光损伤模型,
下斜肌牵连综合征[1](inferior oblique inclusion syndrome)是斜视矫正术中外直肌术后发生的一种并非罕见的术后并发症,但由于对其缺乏认识,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2008年所遇一例及治疗经过予以报道.患者男,23岁.3年前曾因外斜视进行斜视矫正手术,术后不久出现内斜视和复视.查体:视力:右眼0.6,左眼1.0.右眼内直肌和外直肌区域可见手术瘢痕。
期刊
患者女,81岁.以"左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于2010年4月行左眼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引流管位置正,眼压控制在12~14mmHg,病情平稳出院.2010年8月19日因左眼磨痛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左眼引流阀脱出"转入我院,门诊以"(1)左眼引流阀脱出;(2)左眼角膜上皮剥脱;(3)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双眼人工晶状体眼; (5)右眼粘连性角膜白斑"收入院.眼科检查:VoD∶0.1(矫正不
期刊
目的 探讨在无晶状体眼中前房植入ARTISAN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的术后屈光矫正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9只眼)无晶状体眼患者接受ARTISAN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二期前房植入后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效球镜、术源性散光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经过8~20个月(平均15.3个月)的术后随访,所有病例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术前0.05±0.03,术后0.32±0.19
目的 评价海德堡激光眼底扫描仪(HRT-Ⅱ)对临床可疑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诊断能力.方法 入选临床医生诊断为可疑青光眼患者119人和POAG患者56人,以眼底立体像为诊断的金标准,重新分组为正常眼组和青光眼组.利用HRT-Ⅱ检测各象限盘沿形态,对比两组之间的关系.并且分别评价临床医师诊断、HRT-Ⅱ的Moorfield判别函数、刘杏等建立的判别函数、结合动态反射图的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