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广州开发区成功高速的发展模式作了初步的分析,以期对国内其他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广州开发区的概况
广州开发区成立于1984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其位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2小时车程覆盖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城市。为加快实施广州城市发展“东进”战略,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200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广州开发区基础上,整合周边农村地区,设立萝岗区,管辖面积达393平方公里。2009年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1.80亿元,同比增长17.91%;完成工业总产值3437.79亿元,同比增长18.89%;实际使用外资1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2.63%;出口总额102.32亿美元;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64.58亿元,同比增長23.90%;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11.41亿元,同比增长23.13%。全区经济总量、经济效益、经济增速在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全市各区县中名列第一或名列前茅。
二、广州开发区发展模式成功的主要经验分析
作为198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多年来保持了跨越式的发展态势。功能从单纯的“经济功能区”向新颖的“生态新城区”转变,组织结构也从最初的“广州经济开发区”单一结构向包括经济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街道、行政村以及社区居委会的综合性结构转变,形成了广州开发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按照“整合资源、优化功能、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开发区保持了城乡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该区的主要经验为:
(一)打破体制分割,实现功能统一。
200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实行了“一套班子、四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四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功能整合,有效发挥了不同开发区的功能、资源、开发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首先是组织机构的高度精简,该开发区管委会是广州市政府的代表机构,依法享有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其管理层次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把跟企业办事有关的16个单位集中在一个大厅内,使现场办公从每月一次变成了每天的常规工作;学习借鉴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广办公自动化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机关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办事程序进一步规范;其次是“四区合一”实现了政策资源的综合集成。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四大功能区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优惠政策。
(二)提高准入门槛,提升土地效益。
广州开发区1984年成立时,走的也是粗放开发的道路,1993年开始探索内涵和外延两条路互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所谓内涵之路,就是通过产业政策调整,提高企业入住门槛,并对前十年低价值企业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往山区转移,把土地腾出来给高新技术企业。所谓外延之路,即滚动式开发,做好片区发展的文章,做到开发一片,成熟一片。截至目前,广州开发区共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设厂,外商投资项目达2500多个,500强投资项目105个。以不到广州市0.8%的占地面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广州的1/7、工业总产值占广州的1/4、实际利用外资占广州的1/4、工业利润占广州的40%的显著土地产出效益。2009年全年,广州开发区每平方米出让土地创造工业总产值11887元;产出GDP3528元,财税总收入831元、税收收入714元,分别比2008年提高315元、86元、87元,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改变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广州开发区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发展方向,以中心区域、中心村(社区建设)为重点,2004年完成辖区内村民农业户口全部变更为居民户口,2005年使辖区内村委会全部转为居委会;同时保护特色农业,发展都市型农业,推进中心区域农村经济结构向工业、第三产业转型;逐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建设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形成城乡一体化,促进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超过100亿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村庄搬迁改造,启动了16个新村建设。
三、广州开发区发展高速发展模式的启示
1、理顺体制、优化功能、自主创新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模式成功的首要关键。该区实行的管理模式,拥有我国对外开放最完整、最系统以及最丰富的政策体系,可供外商选择的投资领域的最宽、政策空间最大,非常有利于产品加工链条长、产业关联强、辐射带动效益大的产业发展,可以充分满足和适应各类投资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同时具备较好的硬环境,充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专业化优质服务体系。广州开发区还在近年倾力打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载体,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学研机构有机合作、良性互动的三螺旋创新网络系统,制定科技配套政策,实施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到成熟期的全过程多样化持续性解决方案。
2、统盘规划、城乡一体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模式成功的重要举措。广州开发区由“经济功能区”向“新城区”转型,开发区按照广州的新城区以及最适宜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的绿色生态新城的战略发展规划,经过2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推进广州东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要力量。该区工业化的发展对周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加快了区域城市化过程,由于在这过程中措施得当,有效化解了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有力促进了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一是对开发区管辖的经济功能区以及周边农村统一规划,整体发展;二是以中心区域、中心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以机制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引导失去土地的农民向配套设施齐全的农民公寓集中;三是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解决失地农民的经济来源。
3、优势互补、相互辐射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模式成功的有效途径。四区合一优化了结构,四个国家级功能区由开始的恶性竞争转为统一协调,最大地利用了不同开发区的资源,节约了大量人力财力,发挥了最大效益。首先一套管理机构,覆盖四个区域,机构高度精简。其管理层次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有146个行政许可项目的新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理时限缩短968天,平均压缩6.63天。第二是法规体系完备严格。该开发区已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法规体系,保证了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严格执法,依法办事方面,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行政复议等相关制度,强化对执法机构的监督约束。积极建设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将全区保留的21个部门的167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监察范围。通过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强化部门内部管理,促进行政效能建设,提升行政执行力。第三是信用体系完善有效。开发区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和“外资企业维权中心”,建立了知识产权办公联席会议制度,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事件及时处理,维护了开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信用体系。最好是市场开拓积极有力。
4、集约资源、合理利用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模式成功的必要手段。广州开发区集约资源,合理利用,尤其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开发区整合优化了招商资源,建成了成熟、高效的网上招商系统,完善了产业化招商、集群化招商、代理招商等策略,围绕高度关联的龙头项目重点攻关,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继续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开发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等指标挂钩,让每一寸土地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设置准入条件,保证引进项目的质量;是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等指标挂钩;三是供地量与建筑密度、容积率挂钩,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
(作者单位:广州开发区、萝岗区联和街道办事处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胡新智.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效果分析. 管理评论. 2005.(07)
[2]季崇威. 我国经济特区、开发区的概况、特点和经验. 科技导报. 1992.(01)
关键词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广州开发区的概况
广州开发区成立于1984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其位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2小时车程覆盖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城市。为加快实施广州城市发展“东进”战略,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200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广州开发区基础上,整合周边农村地区,设立萝岗区,管辖面积达393平方公里。2009年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1.80亿元,同比增长17.91%;完成工业总产值3437.79亿元,同比增长18.89%;实际使用外资1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2.63%;出口总额102.32亿美元;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64.58亿元,同比增長23.90%;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11.41亿元,同比增长23.13%。全区经济总量、经济效益、经济增速在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全市各区县中名列第一或名列前茅。
二、广州开发区发展模式成功的主要经验分析
作为198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多年来保持了跨越式的发展态势。功能从单纯的“经济功能区”向新颖的“生态新城区”转变,组织结构也从最初的“广州经济开发区”单一结构向包括经济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街道、行政村以及社区居委会的综合性结构转变,形成了广州开发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按照“整合资源、优化功能、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开发区保持了城乡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该区的主要经验为:
(一)打破体制分割,实现功能统一。
200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实行了“一套班子、四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四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功能整合,有效发挥了不同开发区的功能、资源、开发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首先是组织机构的高度精简,该开发区管委会是广州市政府的代表机构,依法享有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其管理层次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把跟企业办事有关的16个单位集中在一个大厅内,使现场办公从每月一次变成了每天的常规工作;学习借鉴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广办公自动化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机关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办事程序进一步规范;其次是“四区合一”实现了政策资源的综合集成。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四大功能区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优惠政策。
(二)提高准入门槛,提升土地效益。
广州开发区1984年成立时,走的也是粗放开发的道路,1993年开始探索内涵和外延两条路互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所谓内涵之路,就是通过产业政策调整,提高企业入住门槛,并对前十年低价值企业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往山区转移,把土地腾出来给高新技术企业。所谓外延之路,即滚动式开发,做好片区发展的文章,做到开发一片,成熟一片。截至目前,广州开发区共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设厂,外商投资项目达2500多个,500强投资项目105个。以不到广州市0.8%的占地面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广州的1/7、工业总产值占广州的1/4、实际利用外资占广州的1/4、工业利润占广州的40%的显著土地产出效益。2009年全年,广州开发区每平方米出让土地创造工业总产值11887元;产出GDP3528元,财税总收入831元、税收收入714元,分别比2008年提高315元、86元、87元,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改变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广州开发区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发展方向,以中心区域、中心村(社区建设)为重点,2004年完成辖区内村民农业户口全部变更为居民户口,2005年使辖区内村委会全部转为居委会;同时保护特色农业,发展都市型农业,推进中心区域农村经济结构向工业、第三产业转型;逐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建设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形成城乡一体化,促进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超过100亿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村庄搬迁改造,启动了16个新村建设。
三、广州开发区发展高速发展模式的启示
1、理顺体制、优化功能、自主创新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模式成功的首要关键。该区实行的管理模式,拥有我国对外开放最完整、最系统以及最丰富的政策体系,可供外商选择的投资领域的最宽、政策空间最大,非常有利于产品加工链条长、产业关联强、辐射带动效益大的产业发展,可以充分满足和适应各类投资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同时具备较好的硬环境,充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专业化优质服务体系。广州开发区还在近年倾力打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载体,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学研机构有机合作、良性互动的三螺旋创新网络系统,制定科技配套政策,实施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到成熟期的全过程多样化持续性解决方案。
2、统盘规划、城乡一体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模式成功的重要举措。广州开发区由“经济功能区”向“新城区”转型,开发区按照广州的新城区以及最适宜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的绿色生态新城的战略发展规划,经过2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推进广州东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要力量。该区工业化的发展对周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加快了区域城市化过程,由于在这过程中措施得当,有效化解了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有力促进了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一是对开发区管辖的经济功能区以及周边农村统一规划,整体发展;二是以中心区域、中心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以机制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引导失去土地的农民向配套设施齐全的农民公寓集中;三是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解决失地农民的经济来源。
3、优势互补、相互辐射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模式成功的有效途径。四区合一优化了结构,四个国家级功能区由开始的恶性竞争转为统一协调,最大地利用了不同开发区的资源,节约了大量人力财力,发挥了最大效益。首先一套管理机构,覆盖四个区域,机构高度精简。其管理层次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有146个行政许可项目的新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理时限缩短968天,平均压缩6.63天。第二是法规体系完备严格。该开发区已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法规体系,保证了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严格执法,依法办事方面,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行政复议等相关制度,强化对执法机构的监督约束。积极建设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将全区保留的21个部门的167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监察范围。通过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强化部门内部管理,促进行政效能建设,提升行政执行力。第三是信用体系完善有效。开发区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和“外资企业维权中心”,建立了知识产权办公联席会议制度,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事件及时处理,维护了开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信用体系。最好是市场开拓积极有力。
4、集约资源、合理利用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模式成功的必要手段。广州开发区集约资源,合理利用,尤其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开发区整合优化了招商资源,建成了成熟、高效的网上招商系统,完善了产业化招商、集群化招商、代理招商等策略,围绕高度关联的龙头项目重点攻关,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继续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开发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等指标挂钩,让每一寸土地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设置准入条件,保证引进项目的质量;是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等指标挂钩;三是供地量与建筑密度、容积率挂钩,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
(作者单位:广州开发区、萝岗区联和街道办事处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胡新智.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效果分析. 管理评论. 2005.(07)
[2]季崇威. 我国经济特区、开发区的概况、特点和经验. 科技导报. 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