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 踩着高跷去钓鱼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里兰卡盛产茶,这“第一怪”当属茶厂当酒店。以生产锡兰红茶著称于世的努瓦拉埃利亚,位于斯里兰卡2000米的高山上,这里曾经是英国茶场主的乐园。他们从印度雇来泰米尔人打理茶园,自己和家人则在清爽的山间享受着世外桃源的惬意生活。茶厂酒店就位于这里,它以前是一座茶厂。走进酒店大门,老茶厂的韵味扑面而来。住在茶厂酒店,不仅能领略茶山美景,还能体验采茶、加工茶叶等。
  乌鸦比人多是斯里兰卡的“第二怪”。我发现,乌鸦总是哪人多去哪,人聚居的地方乌鸦更是随处可见。在斯里兰卡,乌鸦被认为是一种神鸟,那些贬低它的词语,要在斯里兰卡使用就会有亵渎神灵之嫌。平时,只要有“神鸟”在身边,斯里兰卡人都拿出点吃的喂它们。久而久之,乌鸦数量也越来越多,不亚于欧洲的广场鸽。
  斯里兰卡“三大怪”中最有趣的当然是“第三怪”——高跷钓鱼。
  斯里兰卡高跷钓鱼主要集中在西南海岸的浅海区。据说,这早先是由一些穷得连船也买不起的渔民想出来的办法。在近海的浅湾中竖起一根根长长的笔直的木杆,木杆下端每隔一段再绑上一根简单的横条,类似梯子一般以供踩蹬。每次钓鱼前,渔民们先要游泳到靠近木桩处,然后踩着横条爬上去,端坐在倒三角形的木杆顶上,旁边再挂一个装鱼的编织袋,手持一根细细的鱼竿。鱼竿尖头系着鱼线,线的另一端是白色的双钩,不需要挂饵。白色的双钩看起来像虫子,诱使眼神不好的鱼儿咬钩。
  这种骗鱼上钩法还挺见效。只见鱼竿一甩,迅速收线就能钓到一条鱼儿,看起来像武侠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有时候运气好,每分钟都有鱼上钩,不过钓到的多是小鱼,银光闪烁。他们乐在其中,即使屁股被木条勒出一道道痕也不在乎。那些木杆少的三五成趣,多的密匝成林。
  高跷钓鱼是当地渔民传统的捕鱼方法,每只木棍都是家族世代相传的财产。每当清晨或黄昏,海水退潮后,渔民们就会游到木杆附近。他们不顾浑身湿漉漉,麻利地爬上杆,坐立于高跷之上,把鱼竿抛向大海,开始垂钓。为了钓到足够的鱼,渔民们常常在高跷上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即便风急浪涌的时候,他们也端坐杆上如礁石般岿然不动。
  我很是佩服他们的耐心,要知道这活可不像想的那么简单。潇洒:首先你涉水过去基本裤子全湿,等一下坐在木桩上一呆就是几小时,难受程度可想而知,这得忍住;其次坐在木桩上完全露天,风吹日晒海浪打的,有太阳热死,有大风冷死,这得忍住;还有木桩在海浪冲击下,木头又湿又滑,坐在上面保持平衡,而且还有伸杆,拉杆,收鱼等动作,根本就是杂技,这就更考验耐心了。
  当地渔夫们钓的鱼主要是自己家里吃,略有剩余,通常则用竹签叉上,到集市去卖,不过收入也仅能糊口。可惜大概是旅游业要比钓鱼来得轻松又赚钱,有部分地方的渔夫们已经不是纯粹的渔夫,高跷钓鱼在那里已变成了一种民俗表演,不少不是渔夫的当地人穿上特色的渔民服装,摆上钓鱼的造型,只顾赚取旅游者的小费,并没有钓到上钩的鱼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