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都要突破吗?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瓶颈,即影响与决定企业系统整体运行的约束点或者杠杆点。非瓶颈环节效率的提升,实际上无助于整体效率的改善;只有瓶颈环节效率的提升,才有助于整体效率的改善。
  从经济体系的多个互赖环节均衡发展的角度看,系统整体功能水平的高低,如规模、品质、速度、安全等,往往不是由系统的冗余环节决定的,而是由其中的稀缺环节决定的。正是系统产能相对不足的稀缺环节,才对系统整体运营性能的改善起着关键的瓶颈制约作用。因此,为了改进系统性能,人们在无意中总是希望不断地发现瓶颈、改进甚至突破瓶颈。
  然而,作为系统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局部的瓶颈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局部瓶颈的消除,可能引发更多的、新的瓶颈。也就是说,瓶颈总是相对存在的,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而只会转移。一个瓶颈的突破,并不意味着整个系统问题的终极解决,仅意味着原有瓶颈不再是瓶颈。这样不断地突破旧瓶颈,发现新瓶颈,似乎系统的改善是无限的,系统的产能也可以不断扩大。
  实际上,体现在以上逻辑背后的是一种错误的、机械的线性思维观。它认为任何系统都有可能通过突破现有瓶颈而不断做大,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个现有瓶颈的突破,有时可能引发多个新瓶颈的出现,从而使得组织的现有资源、能力、信誉等不足以应付;有时还会伴随着内部瓶颈的消除,使得系统的瓶颈转移到更为隐蔽而不可控的外部环节中去。比如,一个城市的一条入城主道瓶颈的突破,就很有可能引发市内多条道路的大规模拥堵。
  基于以上考虑,瓶颈并非都需要突破,有时候故意让它保留,将其作为管理的控制点,对其善加利用,使其处于受控状态,例如,据此调控整个系统各环节人、财、物流的节拍,可能反而有助于保持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行。显然,在信息时代,当人类使用和处理不断膨胀与加速传送的信息量的加工与承载能力成为瓶颈时,通信渠道与信息量的进一步扩张实际上就是一种浪费,不仅会给人们带来无谓的压力,还会干扰人们的正常思维决策。
  关注系统瓶颈,弄清关键约束所在,有助于建立整体眼光,做出更为适当的选择。比如,对任何企业来说,其发展目标的确定,就需要考虑自身实力及发挥到何种程度,必须认清市场需求、资源供给、企业产能,通过保持资源与能力的适当冗余,注意整体管理的可控性,以使企业有可能腾出力量把握新机会。在追求较高盈利水平目标时,需要关注规模经济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竞合互动的瓶颈制约。应该看到,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发展的瓶颈,俗话说“财不入急门”,赚快钱还是慢钱?通常是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如果内部产能太过充足,系统瓶颈就有可能外移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其他环节,企业也将由此失去对于瓶颈的实际掌控。显见,企业一旦因过度扩张而成为了产业链的非瓶颈,也就在无形中削弱了自身对于业态整体的影响力、主导权。基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考虑,更具创新性的冗余系统是不存在瓶颈的,精心设计的管理调控瓶颈可以起到系统盲目扩张或无度增长的制动阀的作用。所以,决策管理的核心在于,发现关键、创造关键、成为关键,从而牢牢把握系统运行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善用瓶颈,可以让企业按照自己能掌控的规模、速度或节拍运行。比如,在产业上下游关系处理上,可特意保持自身产能的相对稀缺,以使自己处于更为有利的市场地位,能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调控作用。反之,如果企业过度扩张,使得自己成为产业链相对过剩的非瓶颈,其产能的利用就会受制于外部资源或市场需求。再比如,在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关系的处理上,可以坚持这样的底线原则—确保欲望水平低于瓶颈产能、瓶颈产能小于管控实力,从而真正做到操之在我、从容管理,以彻底杜绝因无意识的过度扩张而导致管理失控情况的出现。
  关于底线原则,李嘉诚认为,在投资过程中,现金一定要大于负债,要关注“投资失败可以到什么程度?能拿什么去弥补?”考虑到瓶颈永远存在,可见,减少瓶颈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唯一可行的做法是,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太过于满负荷,结果超出自身能力可控的范围。17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曾说过:“知道如何隐藏自己的能力是一项了不起的技巧。”《道德经》主张,圣人之治为“虚心、实腹、弱志、强身”,也即保持开放心态,关注真正需要,降低欲望水平,提升自身实力,顺势而为、居下不争、利而不害。
其他文献
当一个CEO遇到婚姻问题、亲人健康问题的时候,其他CEO同僚们是否会给予他一些解决个人问题的支持行为?如有,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些社会性的支持行为?接受帮助的CEO能够得到什么的好处?  这是McDonald和Westphal两位学者在最新的研究中提出的研究问题。  虽然近些年,有关公司领导群体间社会关系的理论和研究都在明显增加,但总的来看,学者们关注的多是公司高层管理者之间与工作有关的信息交流方式
期刊
“占领华尔街”运动进行很长一段时间了,却还在持续扩大,如今已得到上千个城市的响应,并扩散到七十多个国家,最近已经发展到香港,有了“占领中环”运动。  9月17日运动刚开始时,并不红火,一直到八天后才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注意与报道。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事是在“占领华尔街”的人占到了附近的布鲁克林大桥,阻碍了交通,数百人被捕时,凤凰卫视经济评论员只淡淡地评论说,这是一场“无组织、无目标的群众发泄情绪”、“不
期刊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获取竞争优势。这是《斯隆管理评论》创新中心执行编辑David Kiron和IBM商业价值研究所分析员Rebecca Shockley最近的研究成果。  分析是指,组织为了促进基于事实的计划、决策、执行、管理、测量和学习,通过统计方法、内容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手段来利用数据和相关经营洞见(insights)。研究者收集了超过4500位管理者的调查结果,相对于去年的37%,今年有58%
期刊
对一个人公众身份产生影响力的维度有两个:声望和权势。权势是指一个人在群体中具有统治地位,而声望则是通过他人的钦佩和赞誉建立起来的。例如,阿尔 · 卡彭(Al Capone)被认为是具有统治地位的人,而特蕾莎修女(Mother Theresa)则是具有很高声望的人。  研究认为具有高声望的人是适合非竞争性组织的领导,与那些试图最大化个体利益的人相比,他们是温顺的。在这个崇尚竞争的时代,那些秉持较少利
期刊
在管理界,彼得 · 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1909-2005年)的名声如雷贯耳,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共出版了40本著作,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当然,德鲁克的成就绝不仅仅在于他的著作数量上,而在于他的著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新了人们对社会的观念,对个人、企业、政府以及非营利组织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哈佛商业评论》杂志
期刊
1954年,德鲁克出版《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开启了管理学发展史上的新时代。南京大学商学院赵曙明教授认为:“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粗略列举一下,就可以包括: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等。”的确,彼得 · 德鲁克对管理学的方方面面都
期刊
“山寨”一词,一开始是负面的,但随着产业的发展,逐步蕴含了“破坏性创新”的意味,也就是熊彼特所称的“创造性毁灭的过程”,即通过新产品、新市场、新产业组织,不断地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事实上,山寨产品从军工产业、纺织业开始出现,到计算机配件,最终以手机产业的发展达到巅峰。早期的山寨手机厂商在市场上是以模仿知名品牌甚至以仿冒品的方式吸引客户,但是随着后来面向客户的需求而逐渐加入自身独特的创意,并迎合
期刊
二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日本诞生了一批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经营者,其中最负盛名者是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与稻盛和夫,他们被人称为“经营四圣”。四圣之中,稻盛和夫的年龄最小,但他创办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即京瓷和KDDI。与其他企业家不一样的是,稻盛和夫不但积极参与教育和社会慈善事业,而且在其晚年皈依佛门。世界上的企业家多得数不清,相信佛教的
期刊
作为中层领导者,经常会面临以下挑战:(1)高压力与高期望。11~12小时的连续工作成为很多中层领导的家常便饭;(2)三明治夹心层。中层管理者肩负着为下属基层领导将高层的战略目标转化为运营目标与具体流程的任务,经常会身处其中而感到左右为难;(3)有限的上升空间。事业的路径到目前为止都还明确清晰,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却非常狭窄;(4)不断提升的复杂性。几十年前,领导和管理是相对简单易行的工作。与此相反,今
期刊
已经是下午4点了,马克的目光在写字台上堆积如山的未处理公文和显示着有73封新邮件到达的电脑屏幕间逡巡。他甚至还没有开始处理哪怕一丁点儿今天计划中的工作。一声长叹!他知道,今天又要加班了,要见到他的两个孩子只能是在他们熟睡之后了。幸运的是,他的妻子凯瑟琳表现出了充分的宽容和理解。其实,他原来以为,升任中层后就可以把更多的工作委派给下属做,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多的空闲时间,可情形恰恰相反。马克拿起了一份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