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很多企业退市进郊政策的推行,一些大型的企业园区在城镇建立,这也就使得城镇地区的土地需求以及耕地总面积的保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给城镇的建设用地整理带来新的挑战。只有进行村镇建设用地的有效整理,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顺应城镇化发展的潮流,同时既能够实现耕地总面积的有效保持,又能够提高村镇土地的利用率以及生产力,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城镇化;村镇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也不断加快,这也势必会带来较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动下,势必也会存在一些占用耕地来进行城镇建设的现象,这就容易导致耕地总面积的下降,加剧城镇建设土地需求与耕地需求之间的矛盾。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在减少耕地的因素中村镇的建设用地就占总比的60%以上。为了能够有效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及耕地之间的矛盾,各地政府也积极的开展多样的村镇土地整理工作,很多专业人士也纷纷投入到了土地整理的研究中。在很多研究中偏重于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的村镇农地整理,而忽视了村镇建设用地整理。在城镇化的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的整理具有较大的潜力,通过有效对村镇建设用地整理,不仅能够实现建设用地利用率的有效提高,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建设用地及耕地之间的矛盾。
一、土地整理的概念及内容
土地整理主要包括土地开发以及土地复垦,主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为了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生产率,实现对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按照相关的城市及土地利用规划中所确定的相关的目标,通过行政、工程技术以及法律等现代手段,对区域内的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的调整改变、综合整治。根据实施区域的不同,土地整理可以划分为市地整理以及农地整理。农地整理主要是为了实现耕地面积的增加、土地质量的提高以及农业赖以生存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农地整理主要是通过对已经利用的土地进行田、路、村、水的综合治理来实现的。市地整理则主要是针对一些城镇边缘地区、城市建成区内的一些限制地及不规则土地的整理,通过对这些区域进行绿地、水域、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公园等整体的改善,来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城市总体景观布局、市民生活环境以及生产过程的不断优化。土地整理主要是通过对现有土地资源的整理,实现耕地面积的增加,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建设用地存量的增加,能够缓解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
二、城镇化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整理
(一)城镇化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的内涵
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的内涵在宏观上主要是指对村镇居民点的数量、布局以及等级规模进行调整,微观上则主要是指对城镇居民点的用地规模以及内部结构的相应调整。在城镇化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的整体应该致力于挖掘建设用地存量的潜力,应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村庄进行相应的改造、归并或者是再利用来实现村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以及集中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村镇建设用地的利用率以及实现村镇土地利用的科学化、合理化以及有序化,同时也能够实现农民生活、生产以及农村的居住环境的改善,使得耕地的动态需求在城镇化发展中得到满足。
(二)城镇化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的现状
1、村镇建设用地超标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农村的经济水平就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农民对建房的需求也就不断增大。在村镇中,由于传统的住房习惯以及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相对松懈,就容易引起农民多占宅基地进行大肆建房的现象。随着这种扩张模式在村庄建设中的盛行,便导致了大量的空心村的形成。
通过研究表明,在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的总量还不及村镇建设用地总量的四分之一,并且在村镇建设用地中存在粗放利用、布局散乱以及分散无序等现象,极大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及耕地矛盾的不断加剧,需要根据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划以及政策,对村镇的建设用地进行相应的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2、村镇土地集约化程度低
随着农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我国的农村建设也就不断增加。在村镇建设用地中逐渐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这种村镇的空心村跟农村的空间布局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需求的不同有较为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在农村的建筑用地不断扩大的同时,建筑内部出现空置或者是只有少数人居住的情况,并且其中的建设大都为破旧的房屋建筑,一些村内的钱塘等地也都被闲置,严重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总体来说,村镇的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给农村的耕地保护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大大带动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出现及发展,这也势必会导致大量的耕地被用来进行乡镇企业的建设。很多村镇并未对乡镇企业的建设用地进行相应的控制,存在一些企业的土地不能充分利用的情况,同时也存在一些企业盲目的向外扩张建筑面积,导致很多地圈而不用,闲置浪费,这种只是注重增量而忽视存量的建设用地,严重降低了村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同时我国的村镇土地利用中也普遍存在一些因人力因素所造成的土地破坏以及废弃,如果对这些废弃的土地进行及时的土地复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我国村镇的耕地面积。村镇用地中生产及生活用地较为复杂,进而导致用地的无功能划分。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在农村一些以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厂以及村镇企业顺应而生,这些经济厂的建立一般是以农户住房或者是居民点而建造的,这就使得农村居民点具有生产以及生活的双重性。
三、城镇化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的相应举措
1、加大对村镇宅基地的行政管理力度,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严格控制人均居住面积。
2、对村镇的内部结构进行综合的整治与改造,既能够保证村镇居民点的整体布局的美观,又能够增加耕地面积,同时也有利于村镇的规模建设。
3、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不完善,很多土地保护方面的法律處于空白,这就需要制定完善的土地利用、土地整理以及土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4、进行村镇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将土地整理纳入其中。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对土地整理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实现各种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土地的整体利用率。
5、加大对提高土地利用方面的宣传力度,使村民能够意识到土地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推动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城镇化建设中,实现对村镇建设用地的有效整理,不仅能够提高村镇的土地利用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炜,马承伟,杨晓东.城镇化发展中的村镇建设用地整理——以河南省沁阳市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05:84-87.
[2]王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3]阎红.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挂钩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
关键词:城镇化;村镇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也不断加快,这也势必会带来较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动下,势必也会存在一些占用耕地来进行城镇建设的现象,这就容易导致耕地总面积的下降,加剧城镇建设土地需求与耕地需求之间的矛盾。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在减少耕地的因素中村镇的建设用地就占总比的60%以上。为了能够有效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及耕地之间的矛盾,各地政府也积极的开展多样的村镇土地整理工作,很多专业人士也纷纷投入到了土地整理的研究中。在很多研究中偏重于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的村镇农地整理,而忽视了村镇建设用地整理。在城镇化的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的整理具有较大的潜力,通过有效对村镇建设用地整理,不仅能够实现建设用地利用率的有效提高,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建设用地及耕地之间的矛盾。
一、土地整理的概念及内容
土地整理主要包括土地开发以及土地复垦,主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为了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生产率,实现对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按照相关的城市及土地利用规划中所确定的相关的目标,通过行政、工程技术以及法律等现代手段,对区域内的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的调整改变、综合整治。根据实施区域的不同,土地整理可以划分为市地整理以及农地整理。农地整理主要是为了实现耕地面积的增加、土地质量的提高以及农业赖以生存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农地整理主要是通过对已经利用的土地进行田、路、村、水的综合治理来实现的。市地整理则主要是针对一些城镇边缘地区、城市建成区内的一些限制地及不规则土地的整理,通过对这些区域进行绿地、水域、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公园等整体的改善,来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城市总体景观布局、市民生活环境以及生产过程的不断优化。土地整理主要是通过对现有土地资源的整理,实现耕地面积的增加,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建设用地存量的增加,能够缓解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
二、城镇化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整理
(一)城镇化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的内涵
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的内涵在宏观上主要是指对村镇居民点的数量、布局以及等级规模进行调整,微观上则主要是指对城镇居民点的用地规模以及内部结构的相应调整。在城镇化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的整体应该致力于挖掘建设用地存量的潜力,应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村庄进行相应的改造、归并或者是再利用来实现村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以及集中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村镇建设用地的利用率以及实现村镇土地利用的科学化、合理化以及有序化,同时也能够实现农民生活、生产以及农村的居住环境的改善,使得耕地的动态需求在城镇化发展中得到满足。
(二)城镇化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的现状
1、村镇建设用地超标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农村的经济水平就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农民对建房的需求也就不断增大。在村镇中,由于传统的住房习惯以及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相对松懈,就容易引起农民多占宅基地进行大肆建房的现象。随着这种扩张模式在村庄建设中的盛行,便导致了大量的空心村的形成。
通过研究表明,在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的总量还不及村镇建设用地总量的四分之一,并且在村镇建设用地中存在粗放利用、布局散乱以及分散无序等现象,极大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及耕地矛盾的不断加剧,需要根据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划以及政策,对村镇的建设用地进行相应的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2、村镇土地集约化程度低
随着农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我国的农村建设也就不断增加。在村镇建设用地中逐渐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这种村镇的空心村跟农村的空间布局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需求的不同有较为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在农村的建筑用地不断扩大的同时,建筑内部出现空置或者是只有少数人居住的情况,并且其中的建设大都为破旧的房屋建筑,一些村内的钱塘等地也都被闲置,严重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总体来说,村镇的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给农村的耕地保护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大大带动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出现及发展,这也势必会导致大量的耕地被用来进行乡镇企业的建设。很多村镇并未对乡镇企业的建设用地进行相应的控制,存在一些企业的土地不能充分利用的情况,同时也存在一些企业盲目的向外扩张建筑面积,导致很多地圈而不用,闲置浪费,这种只是注重增量而忽视存量的建设用地,严重降低了村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同时我国的村镇土地利用中也普遍存在一些因人力因素所造成的土地破坏以及废弃,如果对这些废弃的土地进行及时的土地复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我国村镇的耕地面积。村镇用地中生产及生活用地较为复杂,进而导致用地的无功能划分。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在农村一些以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厂以及村镇企业顺应而生,这些经济厂的建立一般是以农户住房或者是居民点而建造的,这就使得农村居民点具有生产以及生活的双重性。
三、城镇化发展中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的相应举措
1、加大对村镇宅基地的行政管理力度,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严格控制人均居住面积。
2、对村镇的内部结构进行综合的整治与改造,既能够保证村镇居民点的整体布局的美观,又能够增加耕地面积,同时也有利于村镇的规模建设。
3、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不完善,很多土地保护方面的法律處于空白,这就需要制定完善的土地利用、土地整理以及土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4、进行村镇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将土地整理纳入其中。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对土地整理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实现各种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土地的整体利用率。
5、加大对提高土地利用方面的宣传力度,使村民能够意识到土地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推动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城镇化建设中,实现对村镇建设用地的有效整理,不仅能够提高村镇的土地利用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炜,马承伟,杨晓东.城镇化发展中的村镇建设用地整理——以河南省沁阳市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05:84-87.
[2]王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3]阎红.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挂钩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