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树立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学生与教师的心走的更近,是现代素质教育与教学的要深刻讨论与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 素质教育 教法 心理 自信心
1.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与成因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很大部分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学生的厌学问题相较于统招学校或成绩优异的学生相比要大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为了让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就业,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职工),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要提升就要学习,学习的过程大部分都是痛苦的,而高职院校学生又有厌学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树立“我可以学会”、“我能学会”、“我不比别人差”的思想,首先在思想上战胜困难,再从行动上战胜困难。
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自信心的建立尤为重要。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很多,针对自信心方面大体归纳为以下5点:
(1)学习成绩差,厌学问题严重
目前以南京为例,初中升高中的学生为45%左右,高中升大学的比例20%左右。按照这个比例计算, 近一半以上的学生将步入高职院校学习。如何区分一个学生是否可以继续深造,主要还是看成绩。成绩高的学生可以进入高一级的学府(学校)继续深造;成绩低的学生可以通过高职院校或职业教育学习到一门或多门实用技术,进入企业工作。在进入高职院校前,学生的自信心已经备受打击,厌学思想已经萌芽,如果不认真引导与管理,厌学问题将非常严重。
(2)被贴上“差学生”的标签
学生学习成绩差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除了个别学生存在考试发挥失常的问题,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慢慢的变成了“差学生”。起初这些“差学生”只是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没有适合的教育方法,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被充分的认同或理解,就被贴上“差学生”的标签,时间一长,不仅是老师、同学、家长、朋友这么认为,就连学生自己也这么认为,最终就真的是差学生了。一旦被贴了标签就很难改变。
(3)家庭教育的不足与缺失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家庭教育的不足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之一。父母工作忙,把所有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正常的上课时间,学校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有效的管理,课外时间呢?家庭教育有没有及时的跟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好学生”已经培养了良好的自律自学的习惯,“差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律自学的习惯,同样都是在家庭教育的不足与缺失的情况下,对于“差学生”的影响将会更大。
(4)心理发展不健康
社會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健康的心理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人的心理发展是复杂的,是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自尊性与自卑性并存、批判性与创造性并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稳定性与可塑性并存、青春期冲动与压抑性并存,如果处理不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很不利的。而且就目前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有越发迟缓的趋势。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心理疾病,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心理疾病的发病趋势,也在逐年提高。
(5)社会舆论、家长炫耀心理的影响
社会舆论对人的发展的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假的也成为真的。前几年各个地方、学校都在宣传高考状元,甚至有的综艺节目中也时常出现“**省高考状元”或“**省高考理科第一名”的等头衔,无疑给某些人头上加了光环,也无疑给某些人头上加了标签。当他人父母炫耀孩子的成绩的时候,自己父母无法炫耀的时候,当父母心情不好,开始“踢猫”的时候,那些“差学生”就成了众矢之的。社会、家庭又变成了摧毁学生自信心的利器。最终是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滑入到更深的深渊。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每一位老师都不可能伴随学生的小学、中学、大学到就业的全过程,不同阶段的老师伴随着学生不同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不是一个老师、一个学校的老师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务。如何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努力做到十二个字“深入了解、逐步提升、持之以恒”。
2.深入了解
课堂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般体现为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待教材,如何对待学生,是教学生,还是教教材,这是有明显区别的。如何处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三种方式: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这是一个有趣而且值得讨论的问题。
(1)深入了解学生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首要任务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以往的学习情况与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爱好;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优缺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学生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要知道“材”是什么“材”。如果是“钢材”就要用火淬炼;如果是“玉材”就要精心雕琢。如何知道“材”的质地,需要老师用各种方法去了解。与学生直接交流、问卷调查、与家长交流(或家校联系簿)、与学生的朋友交流、与上学期的带班老师或班主任交流、查看交流记录表等。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本班学生的整体情况;通过与班主任沟通可以了解本班学生的整体情况与问题突出、优秀的学生情况;通过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可以掌握第一手学生资料;通过与学生家长与学生的朋友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其他情况(爱好、习惯、性格等等)。通过多方面的了解,进而验证所得信息的真实性,对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的前期的工作,才能做到后面的“有的放矢”。 (2)深入了解教材
根据课程的设计情况,高职院校的课程不是综合性的课程,而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是专业性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很紧密的课程。学生首先要学习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的演练,实现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最终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授课老师首先要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可以把知识无误的传授给学生;同时授课老师要根据书本上的知识设计相应的实践与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要求老师不是在理论层面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而是自己可以快速的、熟练的完成自己设计的实践内容并指出各个实践环节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再次授课老师需要不断的了解行业动态,了解行业的前沿技术,结合书本上的知识与案例,设计符合时代的特征的世界课程。书不是圣经,不是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变化,教材也要变化(书的内容可能没有变化,但是教材是要变化的)。
(3)深入了解自己
授课的评价不仅来源于他人,也来源于自己。他人的评价包括:教案打分,听课打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备课,课堂的现场发挥情况,学生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质量情况等。教师的舞台就是讲台,教材是故事原型,教案是剧本,备课就是熟悉剧本,授课就是现场表演,学生就是观众。如果一位教师借用了其他老师的教案,而不去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细心研究与琢磨,就会出现“东施效颦”的情况。如果只是注重教材的内容,不考虑自己在授课的现场表演,就会出现一位“及格”的老师。人是复杂的,教师也同样是复杂的,学生也同样是复杂的,如果教师还不了解自己,对自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何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将无从下手。
3.逐步提升
(1)对了解学生方法的逐步提升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授课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同样也很重要。了解学生情况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更多的是授课教师自己的事情。掌握学生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状态,结合自己的课程,树立学生的对本学科学习及学好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的就业。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偏爱的科目或教师并不是本班的班主任;有时班主任会从教师了解学生的信息;有时学生有问题要进行反馈,他第一时间是与他关系较好的教师而非班主任。所以对于任何一名教师,要逐步提升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与水平,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学生的方法。除了沟通以外,还有许多了解学生的方法。对于教师要全面掌握各种了解学生情况的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逐步提升的过程。所以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教师对各种方式方法要了解、熟练、掌握、精通,逐步提升的过程。
(2)对教材掌握程度的逐步提升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也需要逐步提升。掌握书本上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点是基础,讲解方式与案例设计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三十年前,可以加入“港台四大天王”,十年前,可以加入“周杰伦”,现在可以加入“毛不易”。如果给现在的学生讲《书剑恩仇录》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如果讲《甄嬛传》、《芈月传》、《延禧攻略》许多学生就会产生共鸣,毕竟近期的影视剧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书是死的,教材是活的。只有不断提升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看待知识。
(3)对自己教学能力的逐步提升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掌握多种教学技巧是很重要的。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只有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才能把学生吸引在课堂上。在讲解同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运用的手段不同,產生的学习效果就不同。所以要让更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掌握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4.持之以恒
(1)对了解学生情况的持之以恒
对于学生情况的了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想真正了解学生,真正走到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一两次的谈话是做不到的。如果只是教师在学期初找了学生进行了例行的谈话或交流,后面也没有任何交流。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就算是教师通过一两次的交流,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后面也要跟进学生的情况,毕竟人都是会变的。“事无恒常”,教师要抱着一个持之以恒的心态、发展的眼光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第一手情况,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学习的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爱生活、爱学习的好学生。
(2)对教材修订的持之以恒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同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材。即便是相同的知识点,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对于学生理解掌握的效果是不同的。时代在不断变化,学生在不断变化,教材也要不断变化。只有持之以恒的对教材进行修订,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被学生普遍接受,才能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3)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持之以恒
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是任重道远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用普遍的教学方法或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不能故步自封,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也要向前面讲到的一样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跟得上学生的变化,跟得上社会的进步。
5.结语
总之,要树立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做好了解学生、教材、自己,逐步提升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持之以恒的做好各方面的提升。相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更高更好”的目标,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杨彦,周同民,朱艳.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培养高职生综合素质的保障机制及提升路径研究[J].山西青年,2016,(13):37,36.
[2]邓满英.高职生综合素质培育与提升教学理念探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76-77.doi:10.3969/j.issn.1003-6180.2013.04.038.
[3]李想.多渠道开展团建工作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4,(6):28-29.doi:10.3969/j.issn.1003- 2223(g).2014.06.016.
[4]唐作厚,李长峻,罗法荣.高职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时代,2014,(18):411-413.
[5]王婷婷.论生源危机下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C].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2:1171-1173.
[6]吴国辉.论社会视角下的高职素质教育[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
[7]杨国祥.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C].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261-267.
[8]杨建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构想[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5:9-12.
[9]王攀藻.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C].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409-412.
(作者单位:南京雷镀职业培训学校)
关键词:高职 素质教育 教法 心理 自信心
1.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与成因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很大部分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学生的厌学问题相较于统招学校或成绩优异的学生相比要大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为了让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就业,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职工),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要提升就要学习,学习的过程大部分都是痛苦的,而高职院校学生又有厌学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树立“我可以学会”、“我能学会”、“我不比别人差”的思想,首先在思想上战胜困难,再从行动上战胜困难。
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自信心的建立尤为重要。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很多,针对自信心方面大体归纳为以下5点:
(1)学习成绩差,厌学问题严重
目前以南京为例,初中升高中的学生为45%左右,高中升大学的比例20%左右。按照这个比例计算, 近一半以上的学生将步入高职院校学习。如何区分一个学生是否可以继续深造,主要还是看成绩。成绩高的学生可以进入高一级的学府(学校)继续深造;成绩低的学生可以通过高职院校或职业教育学习到一门或多门实用技术,进入企业工作。在进入高职院校前,学生的自信心已经备受打击,厌学思想已经萌芽,如果不认真引导与管理,厌学问题将非常严重。
(2)被贴上“差学生”的标签
学生学习成绩差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除了个别学生存在考试发挥失常的问题,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慢慢的变成了“差学生”。起初这些“差学生”只是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没有适合的教育方法,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被充分的认同或理解,就被贴上“差学生”的标签,时间一长,不仅是老师、同学、家长、朋友这么认为,就连学生自己也这么认为,最终就真的是差学生了。一旦被贴了标签就很难改变。
(3)家庭教育的不足与缺失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家庭教育的不足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之一。父母工作忙,把所有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正常的上课时间,学校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有效的管理,课外时间呢?家庭教育有没有及时的跟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好学生”已经培养了良好的自律自学的习惯,“差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律自学的习惯,同样都是在家庭教育的不足与缺失的情况下,对于“差学生”的影响将会更大。
(4)心理发展不健康
社會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健康的心理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人的心理发展是复杂的,是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自尊性与自卑性并存、批判性与创造性并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稳定性与可塑性并存、青春期冲动与压抑性并存,如果处理不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很不利的。而且就目前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有越发迟缓的趋势。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心理疾病,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心理疾病的发病趋势,也在逐年提高。
(5)社会舆论、家长炫耀心理的影响
社会舆论对人的发展的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假的也成为真的。前几年各个地方、学校都在宣传高考状元,甚至有的综艺节目中也时常出现“**省高考状元”或“**省高考理科第一名”的等头衔,无疑给某些人头上加了光环,也无疑给某些人头上加了标签。当他人父母炫耀孩子的成绩的时候,自己父母无法炫耀的时候,当父母心情不好,开始“踢猫”的时候,那些“差学生”就成了众矢之的。社会、家庭又变成了摧毁学生自信心的利器。最终是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滑入到更深的深渊。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每一位老师都不可能伴随学生的小学、中学、大学到就业的全过程,不同阶段的老师伴随着学生不同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不是一个老师、一个学校的老师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务。如何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努力做到十二个字“深入了解、逐步提升、持之以恒”。
2.深入了解
课堂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般体现为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待教材,如何对待学生,是教学生,还是教教材,这是有明显区别的。如何处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三种方式: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这是一个有趣而且值得讨论的问题。
(1)深入了解学生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首要任务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以往的学习情况与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爱好;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优缺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学生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要知道“材”是什么“材”。如果是“钢材”就要用火淬炼;如果是“玉材”就要精心雕琢。如何知道“材”的质地,需要老师用各种方法去了解。与学生直接交流、问卷调查、与家长交流(或家校联系簿)、与学生的朋友交流、与上学期的带班老师或班主任交流、查看交流记录表等。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本班学生的整体情况;通过与班主任沟通可以了解本班学生的整体情况与问题突出、优秀的学生情况;通过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可以掌握第一手学生资料;通过与学生家长与学生的朋友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其他情况(爱好、习惯、性格等等)。通过多方面的了解,进而验证所得信息的真实性,对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的前期的工作,才能做到后面的“有的放矢”。 (2)深入了解教材
根据课程的设计情况,高职院校的课程不是综合性的课程,而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是专业性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很紧密的课程。学生首先要学习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的演练,实现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最终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授课老师首先要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可以把知识无误的传授给学生;同时授课老师要根据书本上的知识设计相应的实践与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要求老师不是在理论层面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而是自己可以快速的、熟练的完成自己设计的实践内容并指出各个实践环节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再次授课老师需要不断的了解行业动态,了解行业的前沿技术,结合书本上的知识与案例,设计符合时代的特征的世界课程。书不是圣经,不是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变化,教材也要变化(书的内容可能没有变化,但是教材是要变化的)。
(3)深入了解自己
授课的评价不仅来源于他人,也来源于自己。他人的评价包括:教案打分,听课打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备课,课堂的现场发挥情况,学生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质量情况等。教师的舞台就是讲台,教材是故事原型,教案是剧本,备课就是熟悉剧本,授课就是现场表演,学生就是观众。如果一位教师借用了其他老师的教案,而不去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细心研究与琢磨,就会出现“东施效颦”的情况。如果只是注重教材的内容,不考虑自己在授课的现场表演,就会出现一位“及格”的老师。人是复杂的,教师也同样是复杂的,学生也同样是复杂的,如果教师还不了解自己,对自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何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将无从下手。
3.逐步提升
(1)对了解学生方法的逐步提升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授课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同样也很重要。了解学生情况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更多的是授课教师自己的事情。掌握学生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状态,结合自己的课程,树立学生的对本学科学习及学好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的就业。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偏爱的科目或教师并不是本班的班主任;有时班主任会从教师了解学生的信息;有时学生有问题要进行反馈,他第一时间是与他关系较好的教师而非班主任。所以对于任何一名教师,要逐步提升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与水平,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学生的方法。除了沟通以外,还有许多了解学生的方法。对于教师要全面掌握各种了解学生情况的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逐步提升的过程。所以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教师对各种方式方法要了解、熟练、掌握、精通,逐步提升的过程。
(2)对教材掌握程度的逐步提升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也需要逐步提升。掌握书本上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点是基础,讲解方式与案例设计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三十年前,可以加入“港台四大天王”,十年前,可以加入“周杰伦”,现在可以加入“毛不易”。如果给现在的学生讲《书剑恩仇录》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如果讲《甄嬛传》、《芈月传》、《延禧攻略》许多学生就会产生共鸣,毕竟近期的影视剧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书是死的,教材是活的。只有不断提升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看待知识。
(3)对自己教学能力的逐步提升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掌握多种教学技巧是很重要的。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只有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才能把学生吸引在课堂上。在讲解同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运用的手段不同,產生的学习效果就不同。所以要让更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掌握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4.持之以恒
(1)对了解学生情况的持之以恒
对于学生情况的了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想真正了解学生,真正走到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一两次的谈话是做不到的。如果只是教师在学期初找了学生进行了例行的谈话或交流,后面也没有任何交流。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就算是教师通过一两次的交流,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后面也要跟进学生的情况,毕竟人都是会变的。“事无恒常”,教师要抱着一个持之以恒的心态、发展的眼光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第一手情况,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学习的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爱生活、爱学习的好学生。
(2)对教材修订的持之以恒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同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材。即便是相同的知识点,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对于学生理解掌握的效果是不同的。时代在不断变化,学生在不断变化,教材也要不断变化。只有持之以恒的对教材进行修订,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被学生普遍接受,才能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3)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持之以恒
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是任重道远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用普遍的教学方法或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不能故步自封,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也要向前面讲到的一样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跟得上学生的变化,跟得上社会的进步。
5.结语
总之,要树立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做好了解学生、教材、自己,逐步提升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持之以恒的做好各方面的提升。相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更高更好”的目标,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杨彦,周同民,朱艳.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培养高职生综合素质的保障机制及提升路径研究[J].山西青年,2016,(13):37,36.
[2]邓满英.高职生综合素质培育与提升教学理念探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76-77.doi:10.3969/j.issn.1003-6180.2013.04.038.
[3]李想.多渠道开展团建工作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4,(6):28-29.doi:10.3969/j.issn.1003- 2223(g).2014.06.016.
[4]唐作厚,李长峻,罗法荣.高职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时代,2014,(18):411-413.
[5]王婷婷.论生源危机下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C].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2:1171-1173.
[6]吴国辉.论社会视角下的高职素质教育[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
[7]杨国祥.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C].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261-267.
[8]杨建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构想[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5:9-12.
[9]王攀藻.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C].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409-412.
(作者单位:南京雷镀职业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