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障碍患儿的肛提肌MRI评价及治疗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4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障碍患儿肛提肌的形态学变化及肛提肌成形术治疗排便障碍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1年2月间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大便失禁患儿32例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4~13岁,均同时合并排便困难,无肛门狭窄及直肠扩张,全部病例行盆腔MRI检查,于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对肛提肌进行观察,同时行肛肠测压和结肠传输试验.30例排泄分数<80%,传输指数>50%.临床评分良11例,差21例.全部患儿利用转移的臀大肌瓣行肛提肌成形,术后随访6个月~1年,26例行肛肠测压,21例行结肠传输实验及全部病例行肛门功能临床评价.结果 盆底肌MRI显示肛提肌变薄、不完整及下塌.术后6个月~1年,24例排便功能改善,15例结肠传输试验排泄分数>80%.临床评分9例为优,15例为良,8例为差.结论 肛提肌发育不良可能是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转移的臀大肌瓣行肛提肌成形术可改善患儿的排便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儿童肺外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对于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外科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外IMT患儿14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并结合病理结果探讨其疾病发展过程.结果 14例患儿中无典型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依据发病部位不同
目的探讨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该科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鼻咽癌(NPC)患者171例,均行放射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CT扫描、局部体征、临床表现等
目的 探讨儿童囊性肾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囊性肾瘤7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年龄、临床表现、影像检查、病理,治疗和预后.结果 3例4侧行肿瘤剜除术,4例行瘤肾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未见肿瘤复发,保留肾脏的3例4侧残肾功能良好.结论 囊性肾瘤是临床罕见的良性肿瘤,与囊性部分分化型肾母细胞瘤术前无法鉴别,手术切除是主要的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环状胰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组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环状胰腺6例的临床资料.本组均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后,在腹腔镜下完成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结果 手术时间为80~140 min,平均105 min.腹腔镜术后4~7 d,平均5d进流质饮食;8~14d,平均10d出院.现术后随访4~20 个月,平均6.8个月,患儿疗
目的 研究血清雄激素水平与婴儿肛周脓肿发病的关系,探讨婴儿肛周脓肿的发病机制.方法 以100例肛周脓肿男患儿为研究组,11例年龄3月龄以下的腹股沟疝(无嵌顿史)男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儿的血清总睾酮、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浓度,并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清睾酮水平(8.01±4.29) nmol/L较对照组的(4.55±1.23)n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