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浴女》看个人化写作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es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个人化写作脱离集体经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感,用细致的笔墨叙写个人化经验与个人化欲望。本文将从《大浴女》切入,并结合文学功用与网络时代的个人化写作,表述对个人化写作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大浴女》;个人化写作;文学功用;网络文学
  在所有的文学形式里,小说是最有可读性的;在所有的小说里,青春题材、成长纪实是最贴近我们的。因为这样的小说有一种“本真”在里面,它写的是“小我”,细细碎碎微不足道的小小的一个“我”,生活得再平凡不过,却平凡得理直气壮,径自为自己的小悲小喜去歌颂去欢唱。这就是个人化写作的魅力,它脱离集体经验,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感,用细致的笔墨把这种隐秘情感真实地再现于我们面前。个人化写作的作者只是私人经验的表达者与私人欲望的倾诉者,而不是大写的“我”。
  一、《大浴女》的个人化写作
  凝的《大浴女》,书的宣传语中提到:“重新审视并扣问了亲情、爱情与友情,深入揭悉了女性与男性、女性与时代之间难以谐和的内在矛盾。”这样的评价,老实说并不公允,把《大浴女》冠上“主义”、“时代”这样的大词并不合适。我更乐意这样总结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尹小跳的小女孩一路长大,一直长成一个大人的故事。书里展示了她童年时代对于成人世界的窥探,包括对作为一个女人,而不是作为“妈妈”的章妩和唐医生的私情的冷眼注视;包括“美人鱼的渔网从哪里来?”“从海上来”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句子背后,关于女护士长的残酷的故事及结局;包括目睹唐菲的妈妈唐津津被批斗、“被吃屎”的记忆;以及她的爱情,不管另一半叫做方兢、麦克还是陈在;不管是被骗、被辜负、被珍惜,还是被妥善安放、悉心收藏的经历;以及她的朋友唐菲、她的妹妹尹小帆的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以及因为大人世界犯下的错、小孩儿心里的不宽容,而做下的终生无法心安的事。
  书里有革命年代的硝烟,像是下农场劳改、特务、批斗之类的历史集体记忆。但是这本书里,社会大背景,更多的是成为“人”或者说是“小我”的陪衬。换句话说,就是侧重于表现“人“,把焦点集中在单个个体的人的成长上。《大浴女》的文字行云流水,张扬不扭捏,把那些羞于出口的少女心理都坦坦荡荡写出来,把尹小跳的内心里那些沉重甚至阴暗的秘密,也诚实地展示出来,即使这些秘密,每一个都让她不能迈步向前,也无法退后,跳脱不出来。铁凝把这生活对灵魂的种种折磨,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背负重担的人发现自我并不孤独。“可以说,新生代作家的写作是建立在个体经验与个人记忆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化的写作,将包括被集体叙事视为禁忌的个人性经历从被压抑的记忆中释放出来。”[1]
  《大浴女》之名来自塞尚的名画,象征着“灵魂的洗浴”。因而从书名开始,就注定这是一本关注小我和内心的书:“努力书写或记录自己的一份真实,一己体验,一段困窘与纷繁的心路。做女人,同时通过对女性体验的书写,质疑性别秩序、性别规范与道德原则。”[1]所以,这可以说是一本充满了爱意的书,离我们很近,没有板着一张脸说教,没有盲着一双目狂热颂赞,没有冷着一副心肠戳穿这世界的丑陋与真实,而是以相对温和的,更像我们的朋友或者就正是我们自己,娓娓道来的方式,又恰到好处地揭开这生活这世界的残忍之处,把尹小跳他们几个人的青春,在我们看书的过程中演了一遍。
  二、用文学铭刻时光
  铁凝在书的自序里自问自答:“文学是一种妄图把时光留住的艺术吗?”“照片如果是回忆时光,文学或许更应当有能力去创造时光。”所以,她就在文字的世界里,创造了这样一个时光的故事。任尹小跳们去上演,去奔走,去歇斯底里,去打动我们,去拨弄心里的弦。雕刻时光。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词。文学做的,就是这样一件工作。文字构筑的世界里,作者注入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以及自己的积攒在心底不得不喷薄的记忆与感情,细细雕琢,写下光阴的故事。于是时光,在文学作品里凝固住了,像美丽的琥珀。当数千万年前松脂落下偶然包裹住昆虫,记录下的是最真实最自然的一瞬。文字镌刻下的青春,也有着同样的真实与诚挚。多年前看的《城南旧事》,留给我的是持久的感动。书里那些泛黄的往事,都已随着驼铃声一点点沉寂。小英子终究会長大,会变老,会青春不再。然而她的年少时光,却一遍遍复活在读者的心里,永不凋零。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镌刻时光,让记忆不朽。
  提出文学功用论的学者吴宓认为,“文学,不必出言必及社会邦国大事。”小说也切不可如“学究讲书、牧师登坛,期人感化;或如“辩士演说,戟指瞪目,声色俱厉,通众听众”。[3]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能让读者在阅读体验中产生共鸣,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与人生的感悟思考的。而个人化写作,因为更贴近小“我”,所以更容易使读者对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产生认同,看见文字构筑的世界里他人视野里的天地,和自己的宇宙沟通呼应,发现自己在精神的世界里并不孤单,从而生发出积极的人生向往。
  三、网络时代的个人化写作
  而今,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网络时代兴起了网络文学。通过网络平台写作的低门槛性使得网络上作品质量与审美参差不齐,因此网络文学常常为人所诟病,被贴上“肤浅”、“速食”、“没有意义”这类的标签,然而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动人,也跟网络的开放性有关,因为开放兼容,所以网络文学中的个人化姿态更鲜明,作品可以更多、更自由地表现个人经历与体验。像闹市孤灯《武汉晃晃》刻画的伴着武汉这座城的七零年代青春记忆,八月长安《你好,旧时光》对八零青春的描摹,夏茗悠《三年K班》里对九零高三生活的记录,虽然这些作品免不了有一些商业化因素与痕迹,但不可否认,有很多语句,都讲到读者心坎上去了,也就是我们说的因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而产生的“共鸣”。我们被这些书打动,是因为它们写出了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小爱恋小虚荣,属于那个年纪的别扭倔强,那些学生之间的还没有运用到收放自如的客套话场面话,隐秘的心事,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同的抉择……各种各样的和这个世界上的大事——不管是政治局势、两国交战、领土争端、领导人访问,还是卫星接轨,核子弹威胁——比起来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并且对于我们来说占据整个世界的心情和故事。这些都是我们曾经历过的,但是从来没有人把它们用文字构筑的世界记录下来,还记录得那么妥帖那么恰当,捏出小说中的主人公炮灰路人甲乙丙丁,却都分明是我们的模样。
  思及自身,我们的青春这样贫乏,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可以传颂子孙辈的苦难经历,我们是这样安安稳稳本本分分地长大的,我们的童年、我们的青春,都困囿在一方窄窄的学校里,被各种的竞争竞赛考试排名填充着,平凡无奇。但是谁说没有东西可以记录呢,把这些看起来最普通最寻常的记忆写下来,铭记下的,正是我们这一代独一无二的青春。所以,我们应该利用网络文学张扬个性的长处,少一点功利,更纯粹地记录、摹写一些记忆一段时光。有一天,作者会老去,曾经是少年的读者也会老去,然而总有些文字,它们不老不死,有着永远鲜活的容颜,在每一代少年身上活着。当人们读到时,会从文字间感受到绵延其中的时光的故事,并且被它们深深打动。
  参考文献
  [1] 张彩红.依靠个体经验的个人化叙事——论新生代作家小说的叙事模式[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 赵玲玲.走入心灵花园 重建身份认同——评铁凝小说《大浴女》[J].衡水学院学报,2012(3).
  [3] 刘云昌. 吴宓的文学功用论[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5).
  作者简介:
  邱若茹(1993-),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其他文献
奢侈品箱包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事项都有哪些?rn定期使用同色系的皮膏擦拭手袋,可使皮料保持光亮润泽,但避免使用液态皮油;给手袋上皮膏时避免把皮膏直接涂在皮面上,应先涂在
六十几幅油画作品,命名为《山水系列》,以一种平实而简朴的语言,不仅表达出画家马虹对家乡周围景色的钟爱和依恋,也透析出画家的架上绘画有意于对东方传统山水精神的追寻和复
有关照片图的要求:(1)提供的照片必须是原始图像,要清晰,对比度好,彩色图像的色彩正常。数码图片需用高分辨率的数码冲印照片(至少为4×3英寸或以上),不要用打印照片(用热升华打印的照
马虹的作品具有一股明显的北方人的气质.他的作品凝重、厚实、丰满,绝没有南方人那样的秀逸、灵动和机巧,马虹在色彩的层层 染和笔触的相互叠压中,渐以构筑起一个他自己的世
刚看到马虹的画时,估计观众很难为之一惊.倘若不是徐良海一定要我发表观感,我会与马虹的风景擦肩而过.有什么办法,周围抢眼的东西太多.如果非要找一句话来概括马虹的风景.那
噪声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已被大部分学者所认同[1-3],观察指标主要为心电图、血压、心血管功能检测、微循环测试等,但尚未有眼底动脉变化方面的报道。本文对噪声作业人员
鲁东乡贤姜宏光先生,钟爱动物,崇尚自然,儿时便与绘画有了不解之缘.递次渐进,由喜欢绘画,呵护动物到忘我痴迷的境界.rn1995年少年长成,负笈进京,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黄胄
糖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是一种同结直肠癌细胞株免疫小鼠所获抗体结合的抗原。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
目的 探讨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00-2008年本院58例肠血管畸形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血期选择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