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便成为了横亘于当代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中间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因此,当代语文教师应立足于实际教学,并以此为出发点,在语文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049-01
从学生一生成长以及发展的角度来看便能发现,小学阶段既是知识日趋机构化的一个时期,同时也属于价值观养成的一个关键时期。所以,总的来讲,小学德育教育渗透的成败与否,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讲,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而在这中间,小学语文因其所独有的学科特征,使得其往往能够更好地同小学德育渗透相结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以教学实际为根本出发点,发掘语文教学中掣肘德育渗透的问题,使德育渗透能够同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继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
(一)教师对德育教育缺乏重视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语文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以传递知识为主,反之,德育教育的展开则缺乏一定的重视。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便能发现,语文教师在教学展开后,始终都在强调课文内容的传授,德育教育则多为一笔带过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便导致德育教育的渗透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小学语文教学“树人”的目标,为此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在展开德育渗透,应完善自身的思想建设,并洞悉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有更深層次的收获。
(二)德育渗透的策略较为单一
从德育教育的根本上来讲,德育教育可以被划分为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则属于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中,必须要借助应用多种手段进行渗透,这样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但就实际的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则存在着德育渗透策略较为单一的问题,即将德育渗透当做教学内容的一个补充,而没有系统性地采取渗透手段。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掣肘。
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一)提高德育教学的认识,完善课前德育设计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德育的渗透来讲,语文教师对德育教学认识,属于德育教育有效渗透的一个前提基础。因此,教师应不提升自身的认识,并将思想上的这份认识,有效地融合到课堂教学展开前的设计过程中,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来讲,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因为,不论是任何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顶层设计上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保证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推动德育内容形象化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其在教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教师实际上则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即将德育内容形象化。因为,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便能发现这一阶段的学生,实际上有着认知能力薄弱且无法理解抽象概念的特点,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德育内容形象化,便有助于德育的有效渗透。
以笔者的教学为例,在讲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便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了教学。这中间,笔者便选择了以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复原了圆明园由兴建到毁灭的整个过程。对此,笔者特意截取了纪录片《圆明园》的片段,尤其是重点截取了英法联军摧毁圆明园的片段。后面的教学反馈表明,纪录片的冲击对学生的认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结合生活展开德育教育,保证教学与实际并道而驰
同那句“知识来源于生活”所阐述的道理一样,知识与生活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展开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地保证德育教育能够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相结合,这样便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深度。例如,在渗透关于艰苦奋斗的品质时,教师可以例举如雷锋、焦裕禄等例子,同时教师也可以例举如中国当代的天眼之父南仁东、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等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德育内容,同一些名人的人生轨迹契合,继而保证教学与实际的并道而驰。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德育教育若要保证同实际并道而驰,应该建立在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同实际间桥梁的搭建。
(四)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促进课堂德育交流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人翁”效应,并促进学生之间的课堂德育交流,从而达到以交流促发展的目的,进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有效性。以笔者多年的教学心得来看,这中间教师可以尝试在课文讲解完后,提让学生以交流感受的方式来促进课堂的德育交流。如笔者在讲解为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便让学生进行了课堂互动交流。并在交流之后,笔者让学生以家庭作业的方式,记录下学习交流之后的心得,以此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讲,德育教学有着极其现实的教育意义,而在这中间,语文学科因其独有的特征,使得其成为了落实德育教育的一条绝佳路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致力于发现德育教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本身,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贯彻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继而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刘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2017,6(11):166-166.
[2]赵明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2017,6(10):295-296.
[3]安洪静,孙洪斌.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亚太教育,2019(01):26-26.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049-01
从学生一生成长以及发展的角度来看便能发现,小学阶段既是知识日趋机构化的一个时期,同时也属于价值观养成的一个关键时期。所以,总的来讲,小学德育教育渗透的成败与否,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讲,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而在这中间,小学语文因其所独有的学科特征,使得其往往能够更好地同小学德育渗透相结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以教学实际为根本出发点,发掘语文教学中掣肘德育渗透的问题,使德育渗透能够同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继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
(一)教师对德育教育缺乏重视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语文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以传递知识为主,反之,德育教育的展开则缺乏一定的重视。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便能发现,语文教师在教学展开后,始终都在强调课文内容的传授,德育教育则多为一笔带过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便导致德育教育的渗透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小学语文教学“树人”的目标,为此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在展开德育渗透,应完善自身的思想建设,并洞悉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有更深層次的收获。
(二)德育渗透的策略较为单一
从德育教育的根本上来讲,德育教育可以被划分为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则属于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中,必须要借助应用多种手段进行渗透,这样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但就实际的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则存在着德育渗透策略较为单一的问题,即将德育渗透当做教学内容的一个补充,而没有系统性地采取渗透手段。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掣肘。
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一)提高德育教学的认识,完善课前德育设计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德育的渗透来讲,语文教师对德育教学认识,属于德育教育有效渗透的一个前提基础。因此,教师应不提升自身的认识,并将思想上的这份认识,有效地融合到课堂教学展开前的设计过程中,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来讲,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因为,不论是任何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顶层设计上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保证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推动德育内容形象化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其在教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教师实际上则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即将德育内容形象化。因为,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便能发现这一阶段的学生,实际上有着认知能力薄弱且无法理解抽象概念的特点,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德育内容形象化,便有助于德育的有效渗透。
以笔者的教学为例,在讲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便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了教学。这中间,笔者便选择了以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复原了圆明园由兴建到毁灭的整个过程。对此,笔者特意截取了纪录片《圆明园》的片段,尤其是重点截取了英法联军摧毁圆明园的片段。后面的教学反馈表明,纪录片的冲击对学生的认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结合生活展开德育教育,保证教学与实际并道而驰
同那句“知识来源于生活”所阐述的道理一样,知识与生活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展开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地保证德育教育能够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相结合,这样便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深度。例如,在渗透关于艰苦奋斗的品质时,教师可以例举如雷锋、焦裕禄等例子,同时教师也可以例举如中国当代的天眼之父南仁东、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等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德育内容,同一些名人的人生轨迹契合,继而保证教学与实际的并道而驰。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德育教育若要保证同实际并道而驰,应该建立在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同实际间桥梁的搭建。
(四)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促进课堂德育交流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人翁”效应,并促进学生之间的课堂德育交流,从而达到以交流促发展的目的,进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有效性。以笔者多年的教学心得来看,这中间教师可以尝试在课文讲解完后,提让学生以交流感受的方式来促进课堂的德育交流。如笔者在讲解为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便让学生进行了课堂互动交流。并在交流之后,笔者让学生以家庭作业的方式,记录下学习交流之后的心得,以此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讲,德育教学有着极其现实的教育意义,而在这中间,语文学科因其独有的特征,使得其成为了落实德育教育的一条绝佳路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致力于发现德育教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本身,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贯彻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继而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刘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2017,6(11):166-166.
[2]赵明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2017,6(10):295-296.
[3]安洪静,孙洪斌.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亚太教育,2019(01):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