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应用综合性基础治疗,实验组在综合性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拓莫兰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为;常规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4%。实验组在治疗过程种总共发生4种不良事件,有4例患者注射部位有轻微疼痛,但是不影响临床疗效;有2例发生胸闷;1例发生过心动过快;1例发生剧烈呕吐,继续用药之后各种不良症状均消失。但以上不良反应并不确定是因阿拓莫兰引发。结论: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有着较高的临床疗效,并且副作用反应并不明显,无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拓莫兰;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063-01
阿拓莫兰通用名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正常细胞当中的生理性物质,对于肝细胞膜有显著保护作用,能够促使肝脏酶更具活性,提高肝脏合成功能的作用,当前已经成为临床肝病的首选治疗方式。对此,为了更加明确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对我院病毒性肝炎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70患者的临床诊断为急性肝炎7例,慢性迁延性肝炎lO例,慢l生活动性肝30炎、慢性重型肝17炎、肝炎后肝硬6化。将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35例。实验组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43±7.7)岁;常规组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44±7.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治疗方式
常规组应用综合性基础治疗,主要是门冬氨酸钾镁、甘利欣、六合氨基酸、肝炎灵、护肝胶囊、血浆、白蛋白与多种中药等。实验组在综合性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拓莫兰(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每瓶0.6g,配合10%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每天注射3瓶,一周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3个疗程。
1.3疗效评定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疗程结束之后,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肿大缩小,肝功能检查各项目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疗程结束之后,主要症状减轻或消失,肝脾肿大稳定,肝功能检查各项指标有50%以上的恢复状况;无效:未达到有效的治疗标准甚至病情更加恶化。总有效例数=显效+有效。
分析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20.O软件实现。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临床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规范检验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实验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为;常规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2.2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实验组在治疗过程种总共发生4种不良事件,有4例患者注射部位有轻微疼痛,但是不影响临床疗效;有2例发生胸闷;1例发生过心动过快;1例发生剧烈呕吐,继续用药之后各种不良症状均消失。但以上不良反应并不确定是因阿拓莫兰引发。
3.讨论
阿拓莫兰是由光钛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含巯基的三肽物质,其在机体的各个细胞内均有一定程度的分布,特别是在干细胞内含量最多,并且在抗损伤、解毒以及肝脏代谢等功能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阿拓莫兰提供的巯基具备非常强的亲和力,能够与多种化学物质和代谢产物结合提高细胞的抗损伤能力。病毒性肝炎主要是因为原发性肝功能损伤所导致的肠源性内毒素大量堆积,借助肝脏人血,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形成大量的细胞毒性因子,也就是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与6以及白三烯,借助形成亲电子集团,氧自由基与过氧化氢等毒性代谢产物促使杆细胞膜过氧化,从而导致细胞内堆积大量的Ca2+,导致负荷性细胞坏死。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77.14%)。这一结果充分说明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具备较高的临床效果。另一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治疗过程种总共发生4种不良事件,有4例患者注射部位有轻微疼痛,但是不影响临床疗效;有2例发生胸闷;l例发生过心动过快;1例发生剧烈呕吐,继续用药之后各种不良症状均消失。但以上不良反应并不确定是因阿拓莫兰引发。这一结果说明阿拓莫兰并不具备明显的毒副作用,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有着较高的临床疗效,并且副作用反应并不明显,无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拓莫兰;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063-01
阿拓莫兰通用名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正常细胞当中的生理性物质,对于肝细胞膜有显著保护作用,能够促使肝脏酶更具活性,提高肝脏合成功能的作用,当前已经成为临床肝病的首选治疗方式。对此,为了更加明确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对我院病毒性肝炎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70患者的临床诊断为急性肝炎7例,慢性迁延性肝炎lO例,慢l生活动性肝30炎、慢性重型肝17炎、肝炎后肝硬6化。将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35例。实验组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43±7.7)岁;常规组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44±7.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治疗方式
常规组应用综合性基础治疗,主要是门冬氨酸钾镁、甘利欣、六合氨基酸、肝炎灵、护肝胶囊、血浆、白蛋白与多种中药等。实验组在综合性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拓莫兰(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每瓶0.6g,配合10%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每天注射3瓶,一周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3个疗程。
1.3疗效评定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疗程结束之后,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肿大缩小,肝功能检查各项目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疗程结束之后,主要症状减轻或消失,肝脾肿大稳定,肝功能检查各项指标有50%以上的恢复状况;无效:未达到有效的治疗标准甚至病情更加恶化。总有效例数=显效+有效。
分析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20.O软件实现。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临床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规范检验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实验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为;常规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实验组在治疗过程种总共发生4种不良事件,有4例患者注射部位有轻微疼痛,但是不影响临床疗效;有2例发生胸闷;1例发生过心动过快;1例发生剧烈呕吐,继续用药之后各种不良症状均消失。但以上不良反应并不确定是因阿拓莫兰引发。
3.讨论
阿拓莫兰是由光钛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含巯基的三肽物质,其在机体的各个细胞内均有一定程度的分布,特别是在干细胞内含量最多,并且在抗损伤、解毒以及肝脏代谢等功能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阿拓莫兰提供的巯基具备非常强的亲和力,能够与多种化学物质和代谢产物结合提高细胞的抗损伤能力。病毒性肝炎主要是因为原发性肝功能损伤所导致的肠源性内毒素大量堆积,借助肝脏人血,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形成大量的细胞毒性因子,也就是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与6以及白三烯,借助形成亲电子集团,氧自由基与过氧化氢等毒性代谢产物促使杆细胞膜过氧化,从而导致细胞内堆积大量的Ca2+,导致负荷性细胞坏死。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77.14%)。这一结果充分说明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具备较高的临床效果。另一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治疗过程种总共发生4种不良事件,有4例患者注射部位有轻微疼痛,但是不影响临床疗效;有2例发生胸闷;l例发生过心动过快;1例发生剧烈呕吐,继续用药之后各种不良症状均消失。但以上不良反应并不确定是因阿拓莫兰引发。这一结果说明阿拓莫兰并不具备明显的毒副作用,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有着较高的临床疗效,并且副作用反应并不明显,无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