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在外太空的人类大脑人类大脑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一下,一个个白花花,软绵绵的大脑在外太空漂移,时不时地来个亲密接触,这是何等的场面?是恐怖片吗?还别说,这很有可能就是人类未来的宿命。 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未来移民其它星球的关键在于彻底摆脱肉体的束缚,人类转而仅仅以大脑组织的形式存在;另一个可行的做法是将脑细胞提取出来,将其冷冻并发往遥远的星球,在抵达目的地之后再行解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们正在考虑在未来我们是否将能够脱离身体,只凭借大脑在其它遥远的星球上生存。很多科学家相信我们的身体已经是“过时的”,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抛弃这个没必要存在的“外壳”,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遥远星系中的环境,并将我们的生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变得更小。
  在持有这种观点的科学家当中,英国雷丁大学的控制论专家凯文·瓦维克便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我们致力于完善我们的身体是偏离主旨的行为,我们要做的应当是完全抛弃身体。他说:“大脑才是关键。尽管是在地球上,我们的身体都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环境,我们并不需要它的存在。”
  在此之前,瓦维克就曾做过一些奇特的实验,比如在他自己的手臂内部植入一个射频识别芯片,从而让他的手臂变成一个“人机系统”。这枚芯片让他能够控制门窗、灯光、加热器以及其他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的设备。
  在2002年,他更是进一步植入了一台可以与他的神经系统直接进行相互作用的芯片。这项实验取得了成功。瓦维克的同事皮特·凯博德教授制作了一个机械手臂,植入瓦维克教授手臂内的芯片可以采集其手臂运动时的神经信号并以极高的精度输出。这样一来,凯博德教授制造的机械臂便可以以极高的精度模仿和重现瓦维克教授手臂的动作。
  事实上,瓦维克教授的神经系统已经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因特网系统互相连接。在大西洋对岸的哥伦比亚大学,瓦维克教授可以遥控位于雷丁大学实验室的机械臂并同时接收来自机械臂的反馈信号。而在另一项实验中,瓦维克在他妻子的手臂里植入类似的芯片。他最终的目标则是实现某种类似心灵感应的交流方式。这项实验的另一项重大成就就是它首次实现了两个人之间完全通过神经系统电信号实现的相互交流。
  真正能预示未来太空殖民发展方向的一项,那就要数瓦维克教授他们研制的一种“小鼠”机器人,名为“戈登”。这个“生物”完全是由一个老鼠胚胎的脑细胞控制的,它能够做出一些决定,比如往哪里去,甚至就直接决定自己是不是想要移动位置或是干脆呆着不动。
  这项实验的目的是想在其身上复制人体神经系统试验的结果,从而验证是否可能在一台机器或外星探索漫游车内部直接植入一个大脑。瓦维克教授表示,我们在未来可以将一艘装载有人类大脑的探测器发往另一颗星球表面。
  就这一问题,美国纽约大学的生物化学家马修·廖同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马修教授相信通过改造升级我们的身体,使其变得更加“环境友好”,我们将可以借此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他认为我们目前的肉身甚至在地球上也不会幸存太久,更不要说是在其他星球上。可是我们为何要将自己局限在地球这个一隅之地呢?马修教授表示,提取出脑细胞,将其冷冻并发往遥远的星球,在抵达目的地之后再行解冻,这或许将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詹姆斯·休斯是一位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三一学院的生物伦理学家,他同样希望未来将会出现一种新的人类存在形式,他甚至更进了一步,都不在乎是否还有保存大脑的必要。他认为将水和食物送入太空作为后勤保障是非常没有必要的,他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就将能够实现将自己的意识转入某种体积非常微小但是又非常耐久的介质之中。
其他文献
长时间抑制呼吸、具备天然的夜视力、抵抗辐射、无须睡眠……动物们经常在做这些事情。也许不远的将来,只要吃几粒药丸或是进行一次新奇的手术,我们人类也能做到这些。  追踪气味  想像一下吧,只要在地上嗅一嗅,就能知道一个朋友是否刚刚经过。犬类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人类为什么不可以呢?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在这方面犬类具有某种优势,因为它们的嗅觉接受器是人类的20~40倍。那么我们能否拥有一个更好的鼻子呢?  佛
在1870年之前,日本只有少数贵族、武士、商人、地主才有名有姓。他们的姓大多彰显着自己的身份、门第、官职,如:近卫、左卫门。当时的平民百姓只有名字,没有姓氏。一般都按照所做的工作称呼彼此,如看守大桥的就叫“看守大桥的人”,或者按照家里兄弟的排行来称呼,如太郎、二郎、三郎……一男、二男、三男等等。  直到1870年,日本新政府立志改革,建设“文明开化”的近代国家,宣布“万民平等”以树立日本人的自立精
悉尼内西区一酒吧最近实施新规定:禁止穿耐克鞋的顾客入内。原因竟然是,耐克鞋多受毒贩和斗殴者青睐。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32岁的塞布·艾尔默上月和3个朋友前往当地的“The Bank”酒吧,遭到酒吧保安阻拦,因为他穿了一双耐克鞋。当时艾尔默以为保安在开玩笑,没想到保安相当认真。沮丧的艾尔默回家后在该酒吧的网站上宣泄自己的不满,认为这一规定很荒谬。对此,酒吧工作人员回应说,虽然耐克鞋穿起来很舒
眼睛,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而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长久以来,科学家从动物的眼睛中获得灵感,设计出了各种高性能的人造眼睛以及人造光学系统,解决了不少高科技难题。  猫眼VS夜视仪  提起夜视,你一定会想到猫。猫的视网膜上具有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圆锥细胞位于视网膜的中央,能感受白昼普通光的光强和颜色;圆柱细胞位于视网膜的周围,能感受夜间的光觉。因此,猫
秘鲁北部的沙漠里,考古学家正在美洲历史上最大的金字塔遗址内发掘人类骸骨。死者都是躺在地上,骸骨身首异处。虽然经过了1500年,这些残缺不全的骸骨仍然像刚刚遇难的凶案死者,脑袋被利刀劈开,变成碎片或者是破了一个大洞,还有人被割断喉咙或者被斩首……这些带着不祥意味的骸骨留给人们一系列的问号——这些被虐杀的受害者到底是谁?行凶者又是谁?为什么会在秘鲁的古迹月亮金字塔被杀?  1、公元6世纪,在不足600
当时,还出现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戒烟歌。这首《戒烟歌》由华航琛作词作曲,其歌词是——  纸烟纸烟,害人不浅。精神钱财,损伤胜鸦片。劝同胞快快戒吸纸卷烟;纸烟不吸,空气清新人不厌,纸烟不吸,名誉保全谁敢轻贱?纸烟不吸,民壮国强乐永年!  这首歌仿当时学堂乐歌《男儿第一志气高》填词创作,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曾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在民众中广为传唱。《戒烟歌》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南京市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
2019年5月15日至16日,广东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2019年广东中学语文名师论坛活动在广州市第二中学顺利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广东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及中学语文教师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把广东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第九届年会和2019年广东中学语文名师论坛安排在一起举行。  出席第九届年会的理事候选人共135人。年会包括以下议程:第八届理事会
据美联社报道,一位名为“圣诞老人”的68岁候选人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北极市参加市议员的竞选活动,结果轻松当选。据悉,该老人原名为托马斯·帕特里克·奥康纳,来自内华达州,于10年前正式改名为“圣诞老人”。 10年来,他一直倡导政府应该为处境危险的孩子们立法并提供服务。成功当选后,“圣诞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圣诞老人要从北极来了,他将会立法保护他的孩子们。”
恰塔霍裕克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时间为公元前7400年——公元前5200年。那里留下了很多描绘周边景观的壁画,其中的一幅橙色壁画最为古老,上面画有两个山顶的大山。  始于1958年历时6年,英国考古学家詹姆斯·梅拉德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这幅壁画。壁画的下半部分是恰塔霍裕克城市的建筑物群,上面橙色部分描绘了爆发中的哈珊双峰火山,这座火山描绘得如此鲜明,别无仅有。  哈珊双峰火山坐落
《星球大战》剧照  “死星”是什么?是一颗恒星?行星?还是一颗彗星或陨石?都不是,那么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其实,死星是一颗人造“星球”,或者将其比喻为一座长得很像行星的巨大空间站更为贴切,但它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停靠宇宙飞船或居住。毁灭,才是“死星”的真正用途!现实生活中,有死星存在的可能性吗?  来自科幻电影的脑洞产物  “死星”来源于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在这个粉丝遍布全球的系列作品中,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