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随着建筑行业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工程造价在成本核算和經济利益核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社会对工程造价方面的人才日益渴求。基于此背景下,各大中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成为输出工程造价方面人才的重要“工厂”。2013年3月,我国教育部提出要“集聚优质教学资源、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探索工程造价核心课程建设并实施改革创新成为当前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和专业人才市场迫切尚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措施
TU723.3-4;G712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反映某具体专业最基本的知识点和专业特点的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某一学科专业应用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工程造价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热门专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在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单独设置的专业十多年来蓬勃发展。如何构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抓住专业建设重点,是这些院校共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在此对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进行探讨,以供课程建设借鉴和参考。
一、高职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定位
2006年,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五条规定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根据教育部“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定位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适应地方经济的应用型、高技能的工程造价人才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才需求-培养目标-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培养理念,对核心课程设定和实施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构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几点误区
1.不重视工程技术类课程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涉及学科面广,由工程技术学科、经济学、法律、管理学等学科交叉组成,且有很强的实践性,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是识读施工图、列项、计算工程量的前提,有的学校完全按照工作过程设置课程,将材料应用、识图、施工方法的应用并入专业课程,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工程技术知识,将会大大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多数还保留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中,高职学院的学生由于自身对学习兴趣与自觉性缺乏,一般较难将精力集中于完整一堂单纯理论教学中,特别是刚刚踏入校门的大一学生,对工程造价职业的理解浮于表面,一旦工程造价教师陷入一味的讲解局面,则学生会进入无兴趣的听讲状态,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目标。
3.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是依附理论教学而存在的,无法体现其学术性,因此,重点还是应该放在理论教学上。只要掌握了理论知识,就能证明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很高的要求。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接触到更多的实物,一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由于,开展实践教学的实践准备、结果审查等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特别是到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教学,还需要与实习单位进行协调,过程相对麻烦,因此有部分教师避重就轻,少进行甚至是不进行实践教学。
三、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措施
1.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案
工程造价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确定工程造价的能力;二是控制工程造价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主要有:《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装饰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及这四门课的专业实训。这种设置是综合考虑到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以及学科培养目标,即按照上述的核心课程设置思路来定。当然,其他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法规》《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等也不容轻视,可以作为次核心课程来看待。
2.教学手段多样化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后,既成为老师的“助力”工具,也为“照本宣科”提供了手段。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手段,不能完全依赖这一手段,也不能完全抛开。因为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强的专业,所以教师不仅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本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综合使用多媒体教学、电子教案等多种教学手段,而且要促使作业上交、批存和存档的形式进一步向电子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校园BBS、E-MAIL、QQ以及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开展师生学术交流和答疑。
3.重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教育部2015年8月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按照素质高,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原则,构建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体系。为构建工程造价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首先应确定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就业岗位和岗位素质及能力要求,其次,根据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岗位素质及能力要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然后,由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得出应具备的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最后,根据要具备的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进行系统的课程分析,确定工程造价专业要开设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核心课程和核心技能知识点都有相对应的实训配套,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应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能力,应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核心能力、职业应用核心能力和拓展核心能力,为了构建这三大核心能力体系,应适应双证融通的需要,结合造价员和造价工程师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设置三个系列的课程。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中,要明确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突出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的特色,针对当前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完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双师型”教学团队和充分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才能实现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上需求的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邓红,厉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能力考核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5:23-26.
[2]卓菁.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26-127.
[3]武彦芳.高职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探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72-74.
作者简介:
孙敬涛(男,出生于:1983.10)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材料;工程技术经济;工程项目管理 。职称:讲师。
关键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措施
TU723.3-4;G712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反映某具体专业最基本的知识点和专业特点的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某一学科专业应用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工程造价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热门专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在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单独设置的专业十多年来蓬勃发展。如何构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抓住专业建设重点,是这些院校共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在此对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进行探讨,以供课程建设借鉴和参考。
一、高职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定位
2006年,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五条规定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根据教育部“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定位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适应地方经济的应用型、高技能的工程造价人才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才需求-培养目标-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培养理念,对核心课程设定和实施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构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几点误区
1.不重视工程技术类课程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涉及学科面广,由工程技术学科、经济学、法律、管理学等学科交叉组成,且有很强的实践性,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是识读施工图、列项、计算工程量的前提,有的学校完全按照工作过程设置课程,将材料应用、识图、施工方法的应用并入专业课程,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工程技术知识,将会大大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多数还保留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中,高职学院的学生由于自身对学习兴趣与自觉性缺乏,一般较难将精力集中于完整一堂单纯理论教学中,特别是刚刚踏入校门的大一学生,对工程造价职业的理解浮于表面,一旦工程造价教师陷入一味的讲解局面,则学生会进入无兴趣的听讲状态,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目标。
3.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是依附理论教学而存在的,无法体现其学术性,因此,重点还是应该放在理论教学上。只要掌握了理论知识,就能证明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很高的要求。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接触到更多的实物,一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由于,开展实践教学的实践准备、结果审查等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特别是到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教学,还需要与实习单位进行协调,过程相对麻烦,因此有部分教师避重就轻,少进行甚至是不进行实践教学。
三、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措施
1.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案
工程造价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确定工程造价的能力;二是控制工程造价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主要有:《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装饰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及这四门课的专业实训。这种设置是综合考虑到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以及学科培养目标,即按照上述的核心课程设置思路来定。当然,其他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法规》《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等也不容轻视,可以作为次核心课程来看待。
2.教学手段多样化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后,既成为老师的“助力”工具,也为“照本宣科”提供了手段。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手段,不能完全依赖这一手段,也不能完全抛开。因为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强的专业,所以教师不仅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本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综合使用多媒体教学、电子教案等多种教学手段,而且要促使作业上交、批存和存档的形式进一步向电子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校园BBS、E-MAIL、QQ以及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开展师生学术交流和答疑。
3.重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教育部2015年8月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按照素质高,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原则,构建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体系。为构建工程造价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首先应确定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就业岗位和岗位素质及能力要求,其次,根据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岗位素质及能力要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然后,由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得出应具备的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最后,根据要具备的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进行系统的课程分析,确定工程造价专业要开设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核心课程和核心技能知识点都有相对应的实训配套,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应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能力,应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核心能力、职业应用核心能力和拓展核心能力,为了构建这三大核心能力体系,应适应双证融通的需要,结合造价员和造价工程师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设置三个系列的课程。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中,要明确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突出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的特色,针对当前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完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双师型”教学团队和充分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才能实现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上需求的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邓红,厉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能力考核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5:23-26.
[2]卓菁.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26-127.
[3]武彦芳.高职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探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72-74.
作者简介:
孙敬涛(男,出生于:1983.10)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材料;工程技术经济;工程项目管理 。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