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南省澄迈县有多个火山岩古村落,具有至今保存完好的火山岩特色建筑和生产生活工具,火山岩文化价值较高。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古村落面临“空巢化”的问题,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澄迈县采取火山岩古村落群的保护开发模式,保护古村落文物和传统文化,开发火山岩特色历史文化旅游项目。
【关键词】澄迈;火山岩;古村落群;保护
【中圖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包含着传统民居与建造、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种传统民俗、节庆、手工艺、民间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独特的价值,常被称为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国文化的“细胞”、传统文化的“寄居地”、“民俗艺术的博物馆”、历史的“活化石”等。然而,近些年来一些美丽的古村落在现代化开发和建设中遭到破坏或消失,也有一些古村落还未被外界所知就遭到破坏或消失。以乡镇古民居为例,很多在城镇化建设及旅游的“借口”下大批消亡,学术界对于古村落的研究和保护呼声日益繁多。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现代旅游业的转型和发展,关于古村落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认同也越来越多,古村落保护也逐渐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创新出了各种保护模式,海南省澄迈县就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的火山岩古村落群进行了统一规划和保护。
一、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现状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与广东雷州半岛隔海相望。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因古县治老城有“澄江”“迈山”,故取山水名之首定县名为“澄迈”。澄迈县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中,地质时期形成了大范围的火山岩,出现了以火山岩为特色的建筑和生产生活工具。 因此,澄迈县具有很多火山岩为特色的古村落,据调查统计,澄迈县还有47个火山岩古村落,其中共有27个有代表性的古村落(见表1),有15个古村落先后列入中国第三批、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中。这些火山岩村落具有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其年代、面积、规模与保存完好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较为少见。
这些火山岩古村落错落有致,每个自然村都不大,具有着类似的火山岩民居,火山石民居全是用一块块的火山石垒成,很低矮,低处不足一个人高,伸手即可以触摸到屋顶。从房间里面通过石头缝可以看到外面的景物,但外面却看不到里面。据称,这种房子住起来通风凉爽。火山石民居简单朴素,以火山石外墙、火山石外廊柱、抬梁木结构屋架、双层青瓦、壁雕构成,一户一院。这些火山石民居院落沿用竹筒屋布局特征,即短面宽,长进深,两户间形成长巷,多排并列形成村。建筑风格受海南琼北传统民居、多风雨的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形成以火山石为主体建材的热带风情建筑。
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澄迈火山岩古村落的居住人口越来越少,面临“空巢化”问题,而且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量村民因子女上学或外出务工而不在村里居住。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在这种治理体制下,城市享有很多优势,特别是在就业和教育方面,而农村地区则要落后很多,为了提高经济收入以及培养子女,很多村民选择离开家乡去城市寻找机会。一些村落面临“空巢化”,许多老屋因无人居住而加速破败。
第二、现代建筑的标准使得火山岩古村落显得落后。与现代建筑相比,古村落的火山岩民居在基本服务设施如水管、卫生间等方面缺乏,可用生活空间狭小,而且结构区分也与现代生活习惯不符,再加上海南农村普遍存在着地广人稀的特征,除了一些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活在火山岩民居,选择在周边重新建盖砖瓦房。
第三、一些村民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对古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降低。受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一些村民对古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将其看作封建迷信进行坚决抵制,古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
二、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文化的价值及成因
村落是一种精神符号,人类总是群居生活,从村落逐渐发展到城市乃至整个文明。澄迈县这些古村落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古村落,不仅仅只有火山岩建筑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着厚重的历史。例如永发镇博罗村,是一个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该村历代尊师重教,自南宋至清朝曾出贡士、举人等数十人;金江镇大美村,具有“尊老、抚孤、重教”的规例,每年农历元月二十九是大美村祭祖的日子,这一天,村里会将一头全猪送给100岁以上的老人。不同年龄的老人也会得到不同的奖励。老城镇罗驿村则形成于南宋末年,宋时是海南往西行的驿站。村中古迹众多,人文奇特。村里遍布保存完好的牌坊、祠堂、古道、古屋、古井、古桥。罗驿村不同凡响的人文历史和家族源流,使之成为琼北最有特色的村庄之一,等等。至今仍有一些老人在古村落居住、生活,可以说,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是“活着的遗产”。
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是海南先辈对自然巧妙利用、和谐共生的杰作。火山岩地貌可用土地少、水资源少,同时石头多,不适宜人类居住,但还是有人类慢慢地在海南火山地区聚落成村。人们就地取材用火山岩建房子、做家具、制工具、修路修桥等,所有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些坚硬的淡黑色火山岩。如今走进这些古村落,火山岩房子、火山岩盆、火山岩桌椅等随处可见。正是由此,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除了其本身价值之外,还具有非常大的火山岩民居建筑文化和生产生活文化的价值。
三、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群文化保护模式
当前,澄迈县保护这些火山岩古村落的主要方式是政府保护和旅游开发,通过政府保护来提升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价值、科研价值和教育价值等,通过旅游开发则使人们认识到古村落的旅游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等。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整理历史文化资料并做规划。保护古村落重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澄迈县于10年前就已开始探索对这些古村落文化进行保护,首先是对这些村落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第一部分中关于古村落现状的论述资料即来自澄迈官方统计,其次是对火山岩文化特色突出的古村落进行集中规划设计,聘请多方面的专家共同研讨和制定古村落文化传承的规划。 第二、修缮古村落文物并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澄迈县组织相关部门对古村落人文遗存进行梳理,并建立了一支文物保护队伍,对破损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对于古村落民间流传的传統民俗进行记载,并通过媒体宣传的形式进行保护与传承。例如在很多村落,将废弃的宗祠改造成学堂,每逢过年,家族都会派出代表在宗祠学堂承传先祖遗训;在一些古村如大美村,每年春季会举行隆重的祭祖庆典,并严格按照族谱记录的古法祭祀仪式进行祭祀之礼。通过利用村民能够喜闻乐见的这些形式让村民参与其中,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不仅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同,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礼。
第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文化遗产是对古村落文化的最好保护与传承,2014年初澄迈县从47个有规模的火山岩村庄中,精选了23个火山岩古村落,率先提出火山岩古村落群申遗。申遗是最好的保护与传承,通过申遗,这些散落的、曾经被忽视的火山文化会得到人们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在未来更好地保护、传承、发扬。此外,世界遗产的含金量很高,一旦申请成功,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旅游价值,从而带动当地发展,激活当地村民的内生动力,更好地投入对自己家园的保护和传承。当然,如果申遗不成功,一样可以促进古村落的保护,申遗的调研和论证有利于转变火山岩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申遗项目的开展,使得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祖屋、石壁是一笔宝贵遗产,他们为自己拥有这些文化遗产而自豪。
第四、统筹联合创建古村落群文化旅游景点。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推动下,澄迈县利用这些古村落采取“带状发展”的模式,将美丽乡村与文化保护相结合,在保持原有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优化古村环境,改善村落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引进社会资本,合理利用当地古村落资源,适度开发农业种植和观光旅游项目,例如在美朗村姐妹双塔前种植九品莲花、在罗驿村发展高效农业,成功打造了福桥带、永美带、罗美带三个火山岩“美丽乡村”带,修缮完好的古村祠堂、美榔双塔等人文古迹都在这条美丽乡村带上,寻吸引了大量游客。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J].传统村落,2013(1).
[2]李枝秀.古村落保护模式研究——以江西为例[J] .江西社会科学,2012(1).
[3]赵勇,骆中钊,张韵.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传统村落,2013(1).
[5]司徒尚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娄瑞雪,讲师,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研究方向:科学哲学、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澄迈;火山岩;古村落群;保护
【中圖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包含着传统民居与建造、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种传统民俗、节庆、手工艺、民间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独特的价值,常被称为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国文化的“细胞”、传统文化的“寄居地”、“民俗艺术的博物馆”、历史的“活化石”等。然而,近些年来一些美丽的古村落在现代化开发和建设中遭到破坏或消失,也有一些古村落还未被外界所知就遭到破坏或消失。以乡镇古民居为例,很多在城镇化建设及旅游的“借口”下大批消亡,学术界对于古村落的研究和保护呼声日益繁多。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现代旅游业的转型和发展,关于古村落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认同也越来越多,古村落保护也逐渐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创新出了各种保护模式,海南省澄迈县就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的火山岩古村落群进行了统一规划和保护。
一、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现状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与广东雷州半岛隔海相望。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因古县治老城有“澄江”“迈山”,故取山水名之首定县名为“澄迈”。澄迈县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中,地质时期形成了大范围的火山岩,出现了以火山岩为特色的建筑和生产生活工具。 因此,澄迈县具有很多火山岩为特色的古村落,据调查统计,澄迈县还有47个火山岩古村落,其中共有27个有代表性的古村落(见表1),有15个古村落先后列入中国第三批、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中。这些火山岩村落具有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其年代、面积、规模与保存完好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较为少见。
这些火山岩古村落错落有致,每个自然村都不大,具有着类似的火山岩民居,火山石民居全是用一块块的火山石垒成,很低矮,低处不足一个人高,伸手即可以触摸到屋顶。从房间里面通过石头缝可以看到外面的景物,但外面却看不到里面。据称,这种房子住起来通风凉爽。火山石民居简单朴素,以火山石外墙、火山石外廊柱、抬梁木结构屋架、双层青瓦、壁雕构成,一户一院。这些火山石民居院落沿用竹筒屋布局特征,即短面宽,长进深,两户间形成长巷,多排并列形成村。建筑风格受海南琼北传统民居、多风雨的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形成以火山石为主体建材的热带风情建筑。
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澄迈火山岩古村落的居住人口越来越少,面临“空巢化”问题,而且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量村民因子女上学或外出务工而不在村里居住。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在这种治理体制下,城市享有很多优势,特别是在就业和教育方面,而农村地区则要落后很多,为了提高经济收入以及培养子女,很多村民选择离开家乡去城市寻找机会。一些村落面临“空巢化”,许多老屋因无人居住而加速破败。
第二、现代建筑的标准使得火山岩古村落显得落后。与现代建筑相比,古村落的火山岩民居在基本服务设施如水管、卫生间等方面缺乏,可用生活空间狭小,而且结构区分也与现代生活习惯不符,再加上海南农村普遍存在着地广人稀的特征,除了一些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活在火山岩民居,选择在周边重新建盖砖瓦房。
第三、一些村民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对古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降低。受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一些村民对古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将其看作封建迷信进行坚决抵制,古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
二、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文化的价值及成因
村落是一种精神符号,人类总是群居生活,从村落逐渐发展到城市乃至整个文明。澄迈县这些古村落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古村落,不仅仅只有火山岩建筑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着厚重的历史。例如永发镇博罗村,是一个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该村历代尊师重教,自南宋至清朝曾出贡士、举人等数十人;金江镇大美村,具有“尊老、抚孤、重教”的规例,每年农历元月二十九是大美村祭祖的日子,这一天,村里会将一头全猪送给100岁以上的老人。不同年龄的老人也会得到不同的奖励。老城镇罗驿村则形成于南宋末年,宋时是海南往西行的驿站。村中古迹众多,人文奇特。村里遍布保存完好的牌坊、祠堂、古道、古屋、古井、古桥。罗驿村不同凡响的人文历史和家族源流,使之成为琼北最有特色的村庄之一,等等。至今仍有一些老人在古村落居住、生活,可以说,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是“活着的遗产”。
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是海南先辈对自然巧妙利用、和谐共生的杰作。火山岩地貌可用土地少、水资源少,同时石头多,不适宜人类居住,但还是有人类慢慢地在海南火山地区聚落成村。人们就地取材用火山岩建房子、做家具、制工具、修路修桥等,所有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些坚硬的淡黑色火山岩。如今走进这些古村落,火山岩房子、火山岩盆、火山岩桌椅等随处可见。正是由此,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除了其本身价值之外,还具有非常大的火山岩民居建筑文化和生产生活文化的价值。
三、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群文化保护模式
当前,澄迈县保护这些火山岩古村落的主要方式是政府保护和旅游开发,通过政府保护来提升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价值、科研价值和教育价值等,通过旅游开发则使人们认识到古村落的旅游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等。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整理历史文化资料并做规划。保护古村落重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澄迈县于10年前就已开始探索对这些古村落文化进行保护,首先是对这些村落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第一部分中关于古村落现状的论述资料即来自澄迈官方统计,其次是对火山岩文化特色突出的古村落进行集中规划设计,聘请多方面的专家共同研讨和制定古村落文化传承的规划。 第二、修缮古村落文物并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澄迈县组织相关部门对古村落人文遗存进行梳理,并建立了一支文物保护队伍,对破损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对于古村落民间流传的传統民俗进行记载,并通过媒体宣传的形式进行保护与传承。例如在很多村落,将废弃的宗祠改造成学堂,每逢过年,家族都会派出代表在宗祠学堂承传先祖遗训;在一些古村如大美村,每年春季会举行隆重的祭祖庆典,并严格按照族谱记录的古法祭祀仪式进行祭祀之礼。通过利用村民能够喜闻乐见的这些形式让村民参与其中,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不仅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同,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礼。
第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文化遗产是对古村落文化的最好保护与传承,2014年初澄迈县从47个有规模的火山岩村庄中,精选了23个火山岩古村落,率先提出火山岩古村落群申遗。申遗是最好的保护与传承,通过申遗,这些散落的、曾经被忽视的火山文化会得到人们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在未来更好地保护、传承、发扬。此外,世界遗产的含金量很高,一旦申请成功,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旅游价值,从而带动当地发展,激活当地村民的内生动力,更好地投入对自己家园的保护和传承。当然,如果申遗不成功,一样可以促进古村落的保护,申遗的调研和论证有利于转变火山岩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申遗项目的开展,使得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祖屋、石壁是一笔宝贵遗产,他们为自己拥有这些文化遗产而自豪。
第四、统筹联合创建古村落群文化旅游景点。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推动下,澄迈县利用这些古村落采取“带状发展”的模式,将美丽乡村与文化保护相结合,在保持原有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优化古村环境,改善村落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引进社会资本,合理利用当地古村落资源,适度开发农业种植和观光旅游项目,例如在美朗村姐妹双塔前种植九品莲花、在罗驿村发展高效农业,成功打造了福桥带、永美带、罗美带三个火山岩“美丽乡村”带,修缮完好的古村祠堂、美榔双塔等人文古迹都在这条美丽乡村带上,寻吸引了大量游客。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J].传统村落,2013(1).
[2]李枝秀.古村落保护模式研究——以江西为例[J] .江西社会科学,2012(1).
[3]赵勇,骆中钊,张韵.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传统村落,2013(1).
[5]司徒尚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娄瑞雪,讲师,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研究方向:科学哲学、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