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了一整天,辛苦了一周,晚上和周末回到家中,孩子仍然要继续埋头课本练习册中,继续写写算算抄抄背背,他们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作业。因为作业,孩子们不能与父母看电视、聊天,尽享天伦;不能与伙伴们奔跑嬉戏,释放本真;不能投身大自然感悟世间美丽;不能闲坐一角独想心事;更有甚者,因为完不成作业或者作业遇到困难而遭到父母的责骂,受到老师的喝斥……
当一个民族的青少年全部埋首于枯燥机械的作业训练中,成了作业动物,这个民族未来的创造力从何而来,孩子的幸福又从何而来?究竟什么是作业?作业究竟为了什么?一位资深教育者曾这样说:作业并不只是复习和巩固知识,更不是为了考试;作业是给学生提供又一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基于这一理念,作为班主任,我决定尝试:一周不写作业,玩鸡蛋。
小试牛刀,初战告捷——星期一:“杯沿上放鸡蛋”
晚托,我走进教室,宣布一个重大决定,这个星期的作业是“玩鸡蛋”。学生们欢呼雀跃,心花怒放。怎么玩呢?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鸡蛋,一个杯子,题目是“杯沿上放鸡蛋”,学生们哗然,滑滑的鸡蛋怎么可能放在杯沿上?“这是著名的少年商学院出的题,全国有很多学生挑战成功,希望你们也能成功,明天把成果带过来与大家分享。”斗志激发起来了,一打放学铃,学生们兴奋地冲出了教室。
第二天,学生们异常兴奋地在课堂上展示他们实验的结果:有人将三个杯子放在一起,中间留一点缝隙,刚好搁住鸡蛋;有人用透明胶带把杯口封住,让鸡蛋借用绷带的支撑力立在杯沿上;还有的将杯口倒置,扣住鸡蛋,倒过来看,鸡蛋就“放”在了杯沿上。“实验派”拼行动力,“学术派”则拼钻研精神。爸爸是物理老师的徐阳想到旋转的鸡蛋可以站在杯沿上,将鸡蛋放在水里,再加许多盐进去,达到一定程度,鸡蛋就能立到水里的杯沿上了。有人学以致用,也有人现学现卖,黄浩在动手前花了20分钟观察鸡蛋,并和自己的爸爸上网搜索资料,发现:在鸡蛋底下加盐,加大摩擦力;把鸡蛋泡在醋里几个小时,放在杯口上,接触面积大一点;在春分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引力会发生变化,当天立鸡蛋会容易许多……最后,他还把新学到的这个地理知识点画了出来。
看着学生这么开心地讲述,谁说作业是无情物,化作体验更开心!耶!旗开得胜!
挑战自我,Happy无限——星期二:“高空摔蛋”
还没放学,孩子们就急切地问:“今天鸡蛋怎么玩?”打开任务书,赫然写着:把鸡蛋从四楼摔下去,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壳不破?教室里一片惊叹。我作战前总动员:“昨天的艰巨任务完成了,希望你们今天乘胜追击,突破艰险,明天等你们的好消息!”
早上,我急切地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各种方法五花八门:有的把蛋放进厚厚的柚子皮,给鸡蛋穿上铠甲,亲切地称她的鸡蛋为“小铁蛋”;有的给塑料袋充满热气,把鸡蛋用盒子装紧,给鸡蛋插上翅膀,称“飞天蛋”;还有的把鸡蛋放到枕头里扔下去,鸡蛋也保住了小命……
学生的作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成功的快乐,失败的沮丧,任务后的思考,没有往日的应付,有的只是孩子们的真情流露。
看着孩子的作文,我陷入沉思:以前孩子们不喜欢写作文,不是他们的词汇真的那么贫乏,而是找不到自己要写的东西。在老师的逼迫下,只能编造一个根本没有的事情,七拼八凑一些压根儿不顺溜的语言,写上几百字应付交差。
两天的“鸡蛋”作业,它能吸引孩子,无非以下几点:其一,颇有挑战性——让蛋不破,绝非易事;其二,动手、动脑,还要合作——想要达成目标,需要寻找合理的方法,并和同学或家长一次次进行尝试;其三,易于操作——鸡蛋,家家都有,保护设备,信手拈来,任务难,工具却很凑手;其四,让孩子实实在在地做了再写,只有这样的作业才能真正地拨动孩子的心弦,滋润孩子的心田。
科学实验,学会探索——星期三:“笔尖戳蛋壳”
“同学们,昨天摔碎的鸡蛋壳还在吗?”今天的任务书,请看:一个鸡蛋壳口朝上,一个鸡蛋壳口朝下,用铅笔垂直朝下扔,哪个鸡蛋壳先破?任务一出,大家议论纷纷“方老师,任务怎么越来越简单,小菜一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家的鸡蛋摔碎了!”……
“小的们,回家操练起来!”孩子们齐声:“喳!”
自从“玩鸡蛋”开始,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学生的作业。一大早,翻开学生的作业本,孩子们有了惊人的改变,作文不光写长了,有的学生居然写起了实验报告,有数据记录,有图表统计,结论有人生哲理,有生活百科。孩子的创造力让人惊叹。
附上学生作品:
“戳蛋壳”实验报告
502班 纪祥
实验项目:戳蛋壳
实验目的:研究半个蛋壳朝上放和朝下放,哪一种状况下更容易被戳破。
实验器材:鸡蛋壳、2B铅笔。
实验过程与数据记录:
实验过程:
1.将1个鸡蛋磕破,把蛋壳一分为二。
2.将半个蛋壳凸面朝上,放在桌上,用2B铅笔去戳,直到戳破。
3.将另半个蛋壳凹面朝上,放在桌上,用同样的2B铅笔和同样的力度去戳蛋壳,直到戳破。
数据记录:
上:28次 下:6次
实验结论:蛋壳凹着放更容易戳破。
心得体会:我终于明白了。这是个力学问题,因为凸面朝上可以把外来的力沿着曲面均匀地分散开,使得它能经受住较大的压力,所以蛋壳不容易破;而凹面朝上的鸡蛋没有这个特点,当笔尖戳下来时,由于力量集中,才易破。生活中的拱桥、建筑工人的帽子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这个实验,我也获得了两个人生启示:
1.遇到困难时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说不定就会成功!
2.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再加把劲可能就成功啦!
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鸡蛋壳、铅笔等,通过孩子们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来感知体会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也许不是所有孩子的实验都能成功,但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喜欢探索,这就是最有价值的收获。 脑洞大开,创意无限——星期四:“如何将一个鸡蛋分给一百个人吃”
当学生把“如何将一个鸡蛋分给一百个人吃”的方案呈现在我眼前时,我的脑洞大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方法一:可以拿一个很大很大很大的锅,加满水,在里面打上一个鸡蛋煮成鸡蛋汤,让一百个人一人一口。
方法二:鸡鸡复鸡鸡——先将鸡蛋孵成鸡,再由一只鸡生蛋,再孵蛋,以此类推直到生出一百个蛋为止。
方法三:有一个人的网名叫做“一百个人”,可以直接把鸡蛋给他吃。
方法四:可以用3D实物打印机打出一百个鸡蛋,分给一百个人。
方法五:这个蛋是鸡蛋中的战斗蛋——一个太空蛋,把它拿到拍卖会,肯定能卖一个好价钱,再拿这些钱去买100个鸡蛋,分给一百个人。
方法六:到大人国去拿一个蛋带到我们这儿来吃,再从我们这儿拿一个蛋到小人国去,这两种方法都可行。
方法二不太实用哦,因为生下来的鸡可能是公鸡,呵呵!
体验生命,关乎成长——星期五:“护蛋行动”
周末到了,鸡蛋被我们折腾来折腾去,最后一天,要好好犒劳鸡蛋。
周末任务书:
1.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生鸡蛋。这个道具“生鸡蛋”在这里被当作一个小生命,同学们就是这个“蛋宝宝”的“蛋妈妈”,每个同学给“蛋宝宝”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同学们要随身携带这只鸡蛋,并做到不要破坏别人的鸡蛋。
3.在“护蛋行动”开展过程中,每位同学可以对自己携带的鸡蛋实施一定的防护措施,并由班主任统一进行签名做记号,不得随意替换鸡蛋。
4.如果活动期间鸡蛋破了,请自行处理,并退出“护蛋行动”,护蛋成功者,将获得一份神秘小礼物。
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精心装扮自己的蛋宝宝,用各种方式赋予蛋宝宝灵动的情感。有的给蛋宝宝穿上了精致的衣裳;有的给蛋宝宝化上了美丽的妆容;有的用粘土做发型;有的用纸巾做衣服;还有的给蛋宝宝搭建了舒适的小床……瞧:有漂亮的淑女蛋、帅哥蛋,可爱的小兔妹、彩纹蛋、蝙蝠蛋、kitty猫蛋,还有当下流行的“土豪金”蛋。蛋爸爸、蛋妈妈们小心翼翼地将蛋宝宝揣在口袋中,提心吊胆地度过保护蛋宝宝的每分每秒,想尽一切办法去悉心呵护。但是,意外还是时有发生,有的蛋宝宝很快就在粗心的蛋爸爸、蛋妈妈手中夭折了,更多的蛋宝宝却在细心的照料下,安然度过了一天……
护蛋记之精彩瞬间
我平时是个大大咧咧的小女孩,可是今天作为“蛋妈妈”,可谓是尽心尽力,从早上到校、课间、形体课,一直到放学,我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蛋宝宝,连走路、上洗手间都轻轻的“不能吵醒正在睡觉的宝宝”。我感到保护一个蛋宝宝真不容易,而我们的爸爸妈妈却一直保护着我爱着我,真的太谢谢他们啦!
张雅洁
大课间活动时,我们最最喜欢玩1、2、3的游戏,大家齐喊“1、2、3”,话音一落就要蹲下,否则就要成为抓捕者去抓其他同学。所有的同学蹲下时都把手放在裤兜里,小心翼翼地护着蛋宝宝,有的同学担心蛋被挤碎了,甚至是跪在地上的。看着他们这么用心呵护蛋宝宝,甚是感动。
高民泽
课堂写作业时,我的“蛋宝宝”从桌肚里滚了出来,掉在地上。我的心都碎了,顿时眼圈红了,强忍着泪水,不影响上课。
杜瑾暄
我去图书馆阅读时将蛋宝宝放在口袋,阅读中,旁边一个同学想和我分享一本书,没打招呼,整个人直接倒向我,那一刻,我马上用手护住蛋宝宝,生怕被同学压破。我握鸡蛋的手已经红了,早已出汗,不禁感叹:做蛋爸爸真不容易。
安江越
捏在手中的小小鸡蛋,把“生命”的抽象概念,变成了可知可感的对象,激发出了孩子们的爱心和责任感。这次护蛋行动,带给孩子们的是奇妙的生命之旅,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相信,这次,我们的孩子在心灵上又成长了一点点,又进步了一点点……
一周的“鸡蛋系列作业”结束了,它也受到了媒体的关注,《长江日报》、武汉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它似乎无关知识,但学生学到了另一种知识;它似乎无关乎成绩,但学生定会获得另一种分数。它关乎道德,关乎身体,关乎能力,关乎情操……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光谷第四小学)
当一个民族的青少年全部埋首于枯燥机械的作业训练中,成了作业动物,这个民族未来的创造力从何而来,孩子的幸福又从何而来?究竟什么是作业?作业究竟为了什么?一位资深教育者曾这样说:作业并不只是复习和巩固知识,更不是为了考试;作业是给学生提供又一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基于这一理念,作为班主任,我决定尝试:一周不写作业,玩鸡蛋。
小试牛刀,初战告捷——星期一:“杯沿上放鸡蛋”
晚托,我走进教室,宣布一个重大决定,这个星期的作业是“玩鸡蛋”。学生们欢呼雀跃,心花怒放。怎么玩呢?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鸡蛋,一个杯子,题目是“杯沿上放鸡蛋”,学生们哗然,滑滑的鸡蛋怎么可能放在杯沿上?“这是著名的少年商学院出的题,全国有很多学生挑战成功,希望你们也能成功,明天把成果带过来与大家分享。”斗志激发起来了,一打放学铃,学生们兴奋地冲出了教室。
第二天,学生们异常兴奋地在课堂上展示他们实验的结果:有人将三个杯子放在一起,中间留一点缝隙,刚好搁住鸡蛋;有人用透明胶带把杯口封住,让鸡蛋借用绷带的支撑力立在杯沿上;还有的将杯口倒置,扣住鸡蛋,倒过来看,鸡蛋就“放”在了杯沿上。“实验派”拼行动力,“学术派”则拼钻研精神。爸爸是物理老师的徐阳想到旋转的鸡蛋可以站在杯沿上,将鸡蛋放在水里,再加许多盐进去,达到一定程度,鸡蛋就能立到水里的杯沿上了。有人学以致用,也有人现学现卖,黄浩在动手前花了20分钟观察鸡蛋,并和自己的爸爸上网搜索资料,发现:在鸡蛋底下加盐,加大摩擦力;把鸡蛋泡在醋里几个小时,放在杯口上,接触面积大一点;在春分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引力会发生变化,当天立鸡蛋会容易许多……最后,他还把新学到的这个地理知识点画了出来。
看着学生这么开心地讲述,谁说作业是无情物,化作体验更开心!耶!旗开得胜!
挑战自我,Happy无限——星期二:“高空摔蛋”
还没放学,孩子们就急切地问:“今天鸡蛋怎么玩?”打开任务书,赫然写着:把鸡蛋从四楼摔下去,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壳不破?教室里一片惊叹。我作战前总动员:“昨天的艰巨任务完成了,希望你们今天乘胜追击,突破艰险,明天等你们的好消息!”
早上,我急切地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各种方法五花八门:有的把蛋放进厚厚的柚子皮,给鸡蛋穿上铠甲,亲切地称她的鸡蛋为“小铁蛋”;有的给塑料袋充满热气,把鸡蛋用盒子装紧,给鸡蛋插上翅膀,称“飞天蛋”;还有的把鸡蛋放到枕头里扔下去,鸡蛋也保住了小命……
学生的作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成功的快乐,失败的沮丧,任务后的思考,没有往日的应付,有的只是孩子们的真情流露。
看着孩子的作文,我陷入沉思:以前孩子们不喜欢写作文,不是他们的词汇真的那么贫乏,而是找不到自己要写的东西。在老师的逼迫下,只能编造一个根本没有的事情,七拼八凑一些压根儿不顺溜的语言,写上几百字应付交差。
两天的“鸡蛋”作业,它能吸引孩子,无非以下几点:其一,颇有挑战性——让蛋不破,绝非易事;其二,动手、动脑,还要合作——想要达成目标,需要寻找合理的方法,并和同学或家长一次次进行尝试;其三,易于操作——鸡蛋,家家都有,保护设备,信手拈来,任务难,工具却很凑手;其四,让孩子实实在在地做了再写,只有这样的作业才能真正地拨动孩子的心弦,滋润孩子的心田。
科学实验,学会探索——星期三:“笔尖戳蛋壳”
“同学们,昨天摔碎的鸡蛋壳还在吗?”今天的任务书,请看:一个鸡蛋壳口朝上,一个鸡蛋壳口朝下,用铅笔垂直朝下扔,哪个鸡蛋壳先破?任务一出,大家议论纷纷“方老师,任务怎么越来越简单,小菜一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家的鸡蛋摔碎了!”……
“小的们,回家操练起来!”孩子们齐声:“喳!”
自从“玩鸡蛋”开始,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学生的作业。一大早,翻开学生的作业本,孩子们有了惊人的改变,作文不光写长了,有的学生居然写起了实验报告,有数据记录,有图表统计,结论有人生哲理,有生活百科。孩子的创造力让人惊叹。
附上学生作品:
“戳蛋壳”实验报告
502班 纪祥
实验项目:戳蛋壳
实验目的:研究半个蛋壳朝上放和朝下放,哪一种状况下更容易被戳破。
实验器材:鸡蛋壳、2B铅笔。
实验过程与数据记录:
实验过程:
1.将1个鸡蛋磕破,把蛋壳一分为二。
2.将半个蛋壳凸面朝上,放在桌上,用2B铅笔去戳,直到戳破。
3.将另半个蛋壳凹面朝上,放在桌上,用同样的2B铅笔和同样的力度去戳蛋壳,直到戳破。
数据记录:
上:28次 下:6次
实验结论:蛋壳凹着放更容易戳破。
心得体会:我终于明白了。这是个力学问题,因为凸面朝上可以把外来的力沿着曲面均匀地分散开,使得它能经受住较大的压力,所以蛋壳不容易破;而凹面朝上的鸡蛋没有这个特点,当笔尖戳下来时,由于力量集中,才易破。生活中的拱桥、建筑工人的帽子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这个实验,我也获得了两个人生启示:
1.遇到困难时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说不定就会成功!
2.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再加把劲可能就成功啦!
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鸡蛋壳、铅笔等,通过孩子们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来感知体会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也许不是所有孩子的实验都能成功,但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喜欢探索,这就是最有价值的收获。 脑洞大开,创意无限——星期四:“如何将一个鸡蛋分给一百个人吃”
当学生把“如何将一个鸡蛋分给一百个人吃”的方案呈现在我眼前时,我的脑洞大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方法一:可以拿一个很大很大很大的锅,加满水,在里面打上一个鸡蛋煮成鸡蛋汤,让一百个人一人一口。
方法二:鸡鸡复鸡鸡——先将鸡蛋孵成鸡,再由一只鸡生蛋,再孵蛋,以此类推直到生出一百个蛋为止。
方法三:有一个人的网名叫做“一百个人”,可以直接把鸡蛋给他吃。
方法四:可以用3D实物打印机打出一百个鸡蛋,分给一百个人。
方法五:这个蛋是鸡蛋中的战斗蛋——一个太空蛋,把它拿到拍卖会,肯定能卖一个好价钱,再拿这些钱去买100个鸡蛋,分给一百个人。
方法六:到大人国去拿一个蛋带到我们这儿来吃,再从我们这儿拿一个蛋到小人国去,这两种方法都可行。
方法二不太实用哦,因为生下来的鸡可能是公鸡,呵呵!
体验生命,关乎成长——星期五:“护蛋行动”
周末到了,鸡蛋被我们折腾来折腾去,最后一天,要好好犒劳鸡蛋。
周末任务书:
1.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生鸡蛋。这个道具“生鸡蛋”在这里被当作一个小生命,同学们就是这个“蛋宝宝”的“蛋妈妈”,每个同学给“蛋宝宝”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同学们要随身携带这只鸡蛋,并做到不要破坏别人的鸡蛋。
3.在“护蛋行动”开展过程中,每位同学可以对自己携带的鸡蛋实施一定的防护措施,并由班主任统一进行签名做记号,不得随意替换鸡蛋。
4.如果活动期间鸡蛋破了,请自行处理,并退出“护蛋行动”,护蛋成功者,将获得一份神秘小礼物。
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精心装扮自己的蛋宝宝,用各种方式赋予蛋宝宝灵动的情感。有的给蛋宝宝穿上了精致的衣裳;有的给蛋宝宝化上了美丽的妆容;有的用粘土做发型;有的用纸巾做衣服;还有的给蛋宝宝搭建了舒适的小床……瞧:有漂亮的淑女蛋、帅哥蛋,可爱的小兔妹、彩纹蛋、蝙蝠蛋、kitty猫蛋,还有当下流行的“土豪金”蛋。蛋爸爸、蛋妈妈们小心翼翼地将蛋宝宝揣在口袋中,提心吊胆地度过保护蛋宝宝的每分每秒,想尽一切办法去悉心呵护。但是,意外还是时有发生,有的蛋宝宝很快就在粗心的蛋爸爸、蛋妈妈手中夭折了,更多的蛋宝宝却在细心的照料下,安然度过了一天……
护蛋记之精彩瞬间
我平时是个大大咧咧的小女孩,可是今天作为“蛋妈妈”,可谓是尽心尽力,从早上到校、课间、形体课,一直到放学,我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蛋宝宝,连走路、上洗手间都轻轻的“不能吵醒正在睡觉的宝宝”。我感到保护一个蛋宝宝真不容易,而我们的爸爸妈妈却一直保护着我爱着我,真的太谢谢他们啦!
张雅洁
大课间活动时,我们最最喜欢玩1、2、3的游戏,大家齐喊“1、2、3”,话音一落就要蹲下,否则就要成为抓捕者去抓其他同学。所有的同学蹲下时都把手放在裤兜里,小心翼翼地护着蛋宝宝,有的同学担心蛋被挤碎了,甚至是跪在地上的。看着他们这么用心呵护蛋宝宝,甚是感动。
高民泽
课堂写作业时,我的“蛋宝宝”从桌肚里滚了出来,掉在地上。我的心都碎了,顿时眼圈红了,强忍着泪水,不影响上课。
杜瑾暄
我去图书馆阅读时将蛋宝宝放在口袋,阅读中,旁边一个同学想和我分享一本书,没打招呼,整个人直接倒向我,那一刻,我马上用手护住蛋宝宝,生怕被同学压破。我握鸡蛋的手已经红了,早已出汗,不禁感叹:做蛋爸爸真不容易。
安江越
捏在手中的小小鸡蛋,把“生命”的抽象概念,变成了可知可感的对象,激发出了孩子们的爱心和责任感。这次护蛋行动,带给孩子们的是奇妙的生命之旅,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相信,这次,我们的孩子在心灵上又成长了一点点,又进步了一点点……
一周的“鸡蛋系列作业”结束了,它也受到了媒体的关注,《长江日报》、武汉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它似乎无关知识,但学生学到了另一种知识;它似乎无关乎成绩,但学生定会获得另一种分数。它关乎道德,关乎身体,关乎能力,关乎情操……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光谷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