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是帮助高等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有效方法之一,更是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在肯定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之后,总结了现阶段计算机类专业常用的校企合作模型,分析了当前合作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企业欠缺合作动力、专业自身实力不够、校企合作欠缺深度和内涵、政府配套政策尚未到位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四点改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企合作;计算机类专业;合作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17-05
一、协同创新环境下校企合作的意义
为了应对世界的激烈竞争,促进国家的飞速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10月浦江创新论坛上强调了论坛的主题是“协同创新,共享机遇”。“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在国家倡导协同创新的大环境下,深化产学研合作是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重大举措。
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是一种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企业和高校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充分融合双方优质资源,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填补了“理论”与“实际”的缝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对口所造成的就业压力,是世界各国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广大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热点课题[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这一理念更加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各大高等院校计算機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已逐渐向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转变。为了使其毕业生具有被市场认可的特色优势,计算机类专业坚持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学生学以致用和长远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其长期的发展规划中,计算机类专业往往积极采取与企业合作、实现共赢的办学模式,旨在促进就业需求与学生能力对口,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与工作满意度,进而获得自身发展。校企合作的实施对高校和企业双方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校企合作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3]。一方面,学生可以在高校向学识渊博的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查阅丰富的文献资料,奠定自己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最流行的专业技术,甚至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实习,了解专业领域的市场需求,共享企业先进的设施设备,将知识转换为技能,学到可实际应用的真本领,真正地做到从理论走向实践。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去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习,提升自己的实战水平,并将积累的经验融入到理论教学中,解决了课堂上容易出现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从高校的角度来说:第一,校企合作增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高校在合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校企合作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提高了高校的就业率;第三,校企合作能够促进高校在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帮助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教学体系,在培养模式上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在教学方式上实现由传授型向参与型转变[4];第四,高校可以适当利用企业投入的资金、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如双方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训中心等,以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校企合作给企业提供了合适的、对口的优质生源,缩短甚至取消了企业对毕业生的入职培训过程,使得企业有机会能够获得“毕业即精英”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对现有职工能力的提升与再造。企业可借助高校的理论平台和师资力量,充实职工的理论基础,提升现有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
总之,协同创新环境下的校企合作是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互补性合作。
二、现阶段计算机类专业常用的校企合作模型
自校企合作流行以来,很多国家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经典的合作模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型、日本的“产学结合”模型、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制度、英国的“三明治”学习模式等。目前,计算机类专业重点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型如下。
1.订单培养模型
该模式是校企合作中最为流行的合作方式。在该合作模型中,企业提出人才培养需求,校企双方基于该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签订培养协议。计算机类专业按照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开展教学,企业可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可指派企业专业人才承担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可指派企业精英加入合作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合作企业就业。“订单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专业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匹配度,避免了毕业生找工作时的盲目搜索,也降低了企业在新进人才培训方面的成本。然而,该模式对高校的要求较高:合作专业必须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具体要求,能科学预估出企业的人才需求类型与数量,正确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真正地做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统一。
目前,江苏省的独立学院大多采取“3 1”培养模式来完成校企合作。2008年4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成功申请并研究了“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计算机类重点子课题“采用‘3 1’模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该课题提出了“3 1”培养模式的概念,所谓“3 1”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前3年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第四年在有关企业或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的实训和毕业设计。该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着重培养更贴近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并让学生和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保证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践表明,“3 1”培养模式不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还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都是大有好处的。 2.校企一体化模型
校企一体化是指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办教学班,企业与学校成为了教学的“合伙人”,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企业可以参与打造自己满意的人才队伍的全过程。这种合作模型使学校通过借助企业的资源减少了教学成本;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需求,使自己学有所用、用有所长;企业建立了高可靠性、高匹配度的人才储备库。
自2014年以来,江苏省各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都积极争取以“嵌入式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实现校企一体化。为提高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着力培养服务外包急需人才,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江苏省教育厅从2014年开始面向符合条件的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实施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鼓励高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内(兼顾部分确实需要嵌入式培养的其他相關专业)开设服务外包专业方向,增设服务外包课程和实训实习环节,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建立共同培养学生的平台和机制。江苏省教育厅对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实行年度审定制度,批准项目仅限在当年招生,并组织专家对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情况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年度检查和实地抽查,检查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审核的重要依据。
在嵌入式联合培养模式中,计算机类专业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服务外包人才职业标准,探索以行业协会为支撑,以规模企业为依托,建设“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机制。借助合作企业的力量和政府部门的监管,高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嵌入式课程模块,强化实验实训实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
根据最新的结果统计,2015年申报成功的江苏省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共122项,其中本科88项,高职高专34项;2016年申报成功的江苏省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共156项,其中本科114项,高职高专42项。嵌入式联合培养模式已成为江苏省高校校企合作的首选方式。
3.工读交替模型
所谓“工读交替”,即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参加定岗工作相结合。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人才培养来说,该培养模式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在教学安排上采取了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办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勇于创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第二,分学年设定学生能够胜任的岗位(如图1所示),进而根据各岗位要求制定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系,并打造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如跨境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分为计算机软件与设计类、电子商务基础类、行业类、心理类、运营类、营销推广类、客户管理与沟通类、贸易类等课程。每个类别都有具体明确的实训教学和顶岗实践要求。
第三,该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政府的政策导航和保障作用,提高了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度。政企校各方承担的任务和彼此交互的形式如图2所示。
4.技术资源共享模型
相比于企业丰富的实战经验,高校则在理论研究上更胜一筹。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往往利用自己的师资力量为合作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甚至与企业一起展开项目研究。例如,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计算机学院与南京网博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平台、泰州市教育局中小学智慧教学平台、南京勤动科技移动OA平台的开发工作。这种合作方式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也发挥了地方高校辐射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受到了合作企业的欢迎。
另一方面,学院利用寒暑假或者特定的时间段,选派优秀教师到合作单位接受集中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使教师能够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掌握技术技能。学校还可选聘业界有一定名望的企业家担任“精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校企双方共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向交流机制,逐步培养起一支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强、有企业项目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校企共建基地模型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是一个促进双方更好合作的方式之一。为保证校内实践课程的学习效果,企业以提供项目、设备、资金等方式在校内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以丰富专业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双方积极建立能够在学生实习与就业、技术服务、项目开发、教材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深入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资源,使校外基地形成一个与专业对口、层次分明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群。
三、当前的合作模型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益交换的过程,合作过程中所能获得的利益既是推动双方合作的动力,也是维系校企合作模型良性运转的纽带。尽管校企合作是完全出于双方自愿的,但由于企业和高校的合作目的和愿望不同,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双方树立共同的理念,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双方的妥协甚至外力的干涉,以寻求“共赢”。目前,由于合作制度与保障机制的不够健全,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积极性不够
首先,在选择合作伙伴这一初级阶段时,往往是高校主动寻找合作企业以促进自身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而主动提出与高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企业则少之又少,即使有,其出发点也是考虑合作是否具有“性价比”。其次,在合作过程中存在“校热企冷”的问题,企业往往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且太过考虑经济投入与回报,导致企业多数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合作层面,很少全面介入人才培养过程,更缺乏主动建设校园文化氛围的意识。要想让企业认识到校企合作能给其带来长远利益,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热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5]。
2.合作专业自身实力需不断提高 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只有不断发展自身产学研综合能力,才能吸引更强的企业与其合作。以江苏省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为例,目前大部分民办院校都存在着两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首先,教师队伍整体偏年轻,缺乏管理、科研经验。教师队伍整体科研能力较弱,教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主要停留在一些低级别、重复性高的项目上,对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帮助不大。其次,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在资金和场地上经常受到限制,这严重制约了对实操要求较高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使得专业在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竞赛培养等方面受到了不小的束缚,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3.双方合作层次深度不够
目前校企合作大多都还停留在低层次上,比如,大多数课程的教学工作仍采用传统的课堂传授方式,很多教师并不具备相关行业的企业工作经验,且对变革教学模式有抵触心理,不愿从课堂走向企业,再将企业经验反馈于教学。另一方面,学生与企业接触的频率和程度不够,尽管有少数企业教师会走入课堂参与授课,但学生很少有机会完全融入到企业环境接受专业化的培训。
4.政府配套政策尚未到位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国务院到教育部乃至地方政府,都积极引导学校进行相关的校企合作实验,各地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不少促进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然而,很多企业对这些政策并未深入了解,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往往都觉得缺少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与指导手册。同时,国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足,缺少完善的针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导致企业欠缺合作动力,很多共建项目难以获得企业的支持与协调。此外,政府尚未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法律保障体制,一旦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纠纷,极易发生双方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
四、解决校企合作问题的措施
实现校企合作的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合作主体首先应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转变,最终使政府、企业、学校的深入合作得以真正实现。
1.激发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动力
第一,遴选多个有实力的合适企业,形成良性竞争圈。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应扩大校企合作范围,让各企业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学生资源,激发企业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嵌入式联合培养项目,该项目分为3个培养方向——数字媒体方向、移动互联方向以及智能终端方向,分别与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南京网博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以及南京优奈特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合作。2016级该专业的嵌入式班成功招生104人,这些学生资源由三家合作企业共享。在大一期间,企业方需在专业的引导下积极向学生开设专业讲座、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参观,使学生对培养方向和企业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在大一结束之前,学生根据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自愿选择培养方向和与其相对应的企业。我们发现,这种良性竞争的方式能大大提升企业的合作动力,使企业的合作态度从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对行业的了解从表面变为深刻,对人才培养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作用。
第二,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包括基地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后期维护等。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尽管学校能为其提供所需人才,但经费上的高价投入往往让企业觉得校企合作的性价比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主动向企业提供技术人员培训服务以及各种图书资料、实验室资源。同时,政府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采用转移支付、补贴、税费减免等形式,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让企业不再对校企合作望而却步,增强校企合作的驱动力。
2.提升计算机类专业自身实力
作为校企合作的另一主体,计算机类专业应努力增强为企業服务的能力,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这要求高校能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如资金短缺、场地有限,招人困难等),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育质量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自身实力。
在专业设置上,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总原则,紧跟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充分调研,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热门的培养方向,协调好专业稳定性与适应市场变化之间的关系,形成品牌特色和专业优势,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在师资建设上,应努力构建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教师继续深造,钻研学术,向高级职称靠拢,另一方面积极为教师提供工程技术实践和国内外进修的机会,提升教师的实务操作能力,强化教师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在教学模式改革上,必须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而采用“双主角教学模式”,坚持“老师精讲、师生互动、学生动手”的原则,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教育质量管理上,应更新管理理念,针对校企合作制定一套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为向企业输送优质人才做好准备。
3.完善政府保障体制
政府各个部门应充分协调,各司其职,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首先,政府应从主观意识上保护各类高校,尤其是具有民营性质的民办院校,制定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相关政策;其次,应加大对校企合作双方的合作成本补偿,在企业投资和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第三,应出台一整套关于校企合作责任机制的法律法规,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做到鼓励性政策与惩罚性政策并举,以实现各方在明确的政策规定下协调互动。
4.构建“政企校”多方协调的合作模型
校企合作模型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企业、政府以及相关组织等的共同任务。要想实现校企合作的良好发展,需要政府搭建平台,院校全力配合,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应转变观念,向服务型政府积极转型;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方向,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努力寻求自身发展,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应全力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拓展校企合作空间。
五、结语
自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来,校企合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已成为帮助各大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成功转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中,作为应用性、实操性较强、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计算机类专业,更应坚持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道路,以实现其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企业、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参与者,应及时关注每个阶段热门的校企合作模型,分析其优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构建科学的、完善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终实现多方协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鑫, 唐春根, 储慧. 高职校企合作中的易忽略要素及系统构建[J]. 中国农业教育, 2013(3): 38-40.
[2] 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 人民教育, 2010(7): 8.
[3] 陶礼军. 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4(7): 86-88.
[4] 金辉. 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应然路径[J]. 教育研究, 2010(4): 59.
[5] 熊荣生.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存问题分析[J]. 教育与职业, 2008(5): 37-38.
(编辑:郭桂真)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企合作;计算机类专业;合作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17-05
一、协同创新环境下校企合作的意义
为了应对世界的激烈竞争,促进国家的飞速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10月浦江创新论坛上强调了论坛的主题是“协同创新,共享机遇”。“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在国家倡导协同创新的大环境下,深化产学研合作是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重大举措。
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是一种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企业和高校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充分融合双方优质资源,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填补了“理论”与“实际”的缝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对口所造成的就业压力,是世界各国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广大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热点课题[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这一理念更加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各大高等院校计算機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已逐渐向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转变。为了使其毕业生具有被市场认可的特色优势,计算机类专业坚持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学生学以致用和长远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其长期的发展规划中,计算机类专业往往积极采取与企业合作、实现共赢的办学模式,旨在促进就业需求与学生能力对口,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与工作满意度,进而获得自身发展。校企合作的实施对高校和企业双方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校企合作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3]。一方面,学生可以在高校向学识渊博的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查阅丰富的文献资料,奠定自己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最流行的专业技术,甚至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实习,了解专业领域的市场需求,共享企业先进的设施设备,将知识转换为技能,学到可实际应用的真本领,真正地做到从理论走向实践。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去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习,提升自己的实战水平,并将积累的经验融入到理论教学中,解决了课堂上容易出现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从高校的角度来说:第一,校企合作增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高校在合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校企合作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提高了高校的就业率;第三,校企合作能够促进高校在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帮助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教学体系,在培养模式上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在教学方式上实现由传授型向参与型转变[4];第四,高校可以适当利用企业投入的资金、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如双方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训中心等,以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校企合作给企业提供了合适的、对口的优质生源,缩短甚至取消了企业对毕业生的入职培训过程,使得企业有机会能够获得“毕业即精英”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对现有职工能力的提升与再造。企业可借助高校的理论平台和师资力量,充实职工的理论基础,提升现有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
总之,协同创新环境下的校企合作是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互补性合作。
二、现阶段计算机类专业常用的校企合作模型
自校企合作流行以来,很多国家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经典的合作模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型、日本的“产学结合”模型、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制度、英国的“三明治”学习模式等。目前,计算机类专业重点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型如下。
1.订单培养模型
该模式是校企合作中最为流行的合作方式。在该合作模型中,企业提出人才培养需求,校企双方基于该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签订培养协议。计算机类专业按照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开展教学,企业可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可指派企业专业人才承担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可指派企业精英加入合作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合作企业就业。“订单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专业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匹配度,避免了毕业生找工作时的盲目搜索,也降低了企业在新进人才培训方面的成本。然而,该模式对高校的要求较高:合作专业必须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具体要求,能科学预估出企业的人才需求类型与数量,正确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真正地做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统一。
目前,江苏省的独立学院大多采取“3 1”培养模式来完成校企合作。2008年4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成功申请并研究了“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计算机类重点子课题“采用‘3 1’模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该课题提出了“3 1”培养模式的概念,所谓“3 1”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前3年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第四年在有关企业或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的实训和毕业设计。该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着重培养更贴近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并让学生和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保证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践表明,“3 1”培养模式不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还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都是大有好处的。 2.校企一体化模型
校企一体化是指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办教学班,企业与学校成为了教学的“合伙人”,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企业可以参与打造自己满意的人才队伍的全过程。这种合作模型使学校通过借助企业的资源减少了教学成本;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需求,使自己学有所用、用有所长;企业建立了高可靠性、高匹配度的人才储备库。
自2014年以来,江苏省各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都积极争取以“嵌入式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实现校企一体化。为提高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着力培养服务外包急需人才,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江苏省教育厅从2014年开始面向符合条件的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实施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鼓励高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内(兼顾部分确实需要嵌入式培养的其他相關专业)开设服务外包专业方向,增设服务外包课程和实训实习环节,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建立共同培养学生的平台和机制。江苏省教育厅对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实行年度审定制度,批准项目仅限在当年招生,并组织专家对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情况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年度检查和实地抽查,检查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审核的重要依据。
在嵌入式联合培养模式中,计算机类专业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服务外包人才职业标准,探索以行业协会为支撑,以规模企业为依托,建设“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机制。借助合作企业的力量和政府部门的监管,高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嵌入式课程模块,强化实验实训实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
根据最新的结果统计,2015年申报成功的江苏省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共122项,其中本科88项,高职高专34项;2016年申报成功的江苏省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共156项,其中本科114项,高职高专42项。嵌入式联合培养模式已成为江苏省高校校企合作的首选方式。
3.工读交替模型
所谓“工读交替”,即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参加定岗工作相结合。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人才培养来说,该培养模式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在教学安排上采取了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办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勇于创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第二,分学年设定学生能够胜任的岗位(如图1所示),进而根据各岗位要求制定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系,并打造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如跨境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分为计算机软件与设计类、电子商务基础类、行业类、心理类、运营类、营销推广类、客户管理与沟通类、贸易类等课程。每个类别都有具体明确的实训教学和顶岗实践要求。
第三,该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政府的政策导航和保障作用,提高了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度。政企校各方承担的任务和彼此交互的形式如图2所示。
4.技术资源共享模型
相比于企业丰富的实战经验,高校则在理论研究上更胜一筹。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往往利用自己的师资力量为合作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甚至与企业一起展开项目研究。例如,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计算机学院与南京网博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平台、泰州市教育局中小学智慧教学平台、南京勤动科技移动OA平台的开发工作。这种合作方式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也发挥了地方高校辐射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受到了合作企业的欢迎。
另一方面,学院利用寒暑假或者特定的时间段,选派优秀教师到合作单位接受集中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使教师能够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掌握技术技能。学校还可选聘业界有一定名望的企业家担任“精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校企双方共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向交流机制,逐步培养起一支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强、有企业项目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校企共建基地模型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是一个促进双方更好合作的方式之一。为保证校内实践课程的学习效果,企业以提供项目、设备、资金等方式在校内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以丰富专业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双方积极建立能够在学生实习与就业、技术服务、项目开发、教材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深入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资源,使校外基地形成一个与专业对口、层次分明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群。
三、当前的合作模型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益交换的过程,合作过程中所能获得的利益既是推动双方合作的动力,也是维系校企合作模型良性运转的纽带。尽管校企合作是完全出于双方自愿的,但由于企业和高校的合作目的和愿望不同,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双方树立共同的理念,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双方的妥协甚至外力的干涉,以寻求“共赢”。目前,由于合作制度与保障机制的不够健全,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积极性不够
首先,在选择合作伙伴这一初级阶段时,往往是高校主动寻找合作企业以促进自身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而主动提出与高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企业则少之又少,即使有,其出发点也是考虑合作是否具有“性价比”。其次,在合作过程中存在“校热企冷”的问题,企业往往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且太过考虑经济投入与回报,导致企业多数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合作层面,很少全面介入人才培养过程,更缺乏主动建设校园文化氛围的意识。要想让企业认识到校企合作能给其带来长远利益,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热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5]。
2.合作专业自身实力需不断提高 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只有不断发展自身产学研综合能力,才能吸引更强的企业与其合作。以江苏省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为例,目前大部分民办院校都存在着两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首先,教师队伍整体偏年轻,缺乏管理、科研经验。教师队伍整体科研能力较弱,教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主要停留在一些低级别、重复性高的项目上,对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帮助不大。其次,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在资金和场地上经常受到限制,这严重制约了对实操要求较高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使得专业在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竞赛培养等方面受到了不小的束缚,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3.双方合作层次深度不够
目前校企合作大多都还停留在低层次上,比如,大多数课程的教学工作仍采用传统的课堂传授方式,很多教师并不具备相关行业的企业工作经验,且对变革教学模式有抵触心理,不愿从课堂走向企业,再将企业经验反馈于教学。另一方面,学生与企业接触的频率和程度不够,尽管有少数企业教师会走入课堂参与授课,但学生很少有机会完全融入到企业环境接受专业化的培训。
4.政府配套政策尚未到位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国务院到教育部乃至地方政府,都积极引导学校进行相关的校企合作实验,各地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不少促进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然而,很多企业对这些政策并未深入了解,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往往都觉得缺少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与指导手册。同时,国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足,缺少完善的针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导致企业欠缺合作动力,很多共建项目难以获得企业的支持与协调。此外,政府尚未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法律保障体制,一旦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纠纷,极易发生双方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
四、解决校企合作问题的措施
实现校企合作的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合作主体首先应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转变,最终使政府、企业、学校的深入合作得以真正实现。
1.激发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动力
第一,遴选多个有实力的合适企业,形成良性竞争圈。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应扩大校企合作范围,让各企业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学生资源,激发企业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嵌入式联合培养项目,该项目分为3个培养方向——数字媒体方向、移动互联方向以及智能终端方向,分别与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南京网博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以及南京优奈特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合作。2016级该专业的嵌入式班成功招生104人,这些学生资源由三家合作企业共享。在大一期间,企业方需在专业的引导下积极向学生开设专业讲座、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参观,使学生对培养方向和企业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在大一结束之前,学生根据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自愿选择培养方向和与其相对应的企业。我们发现,这种良性竞争的方式能大大提升企业的合作动力,使企业的合作态度从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对行业的了解从表面变为深刻,对人才培养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作用。
第二,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包括基地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后期维护等。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尽管学校能为其提供所需人才,但经费上的高价投入往往让企业觉得校企合作的性价比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主动向企业提供技术人员培训服务以及各种图书资料、实验室资源。同时,政府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采用转移支付、补贴、税费减免等形式,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让企业不再对校企合作望而却步,增强校企合作的驱动力。
2.提升计算机类专业自身实力
作为校企合作的另一主体,计算机类专业应努力增强为企業服务的能力,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这要求高校能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如资金短缺、场地有限,招人困难等),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育质量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自身实力。
在专业设置上,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总原则,紧跟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充分调研,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热门的培养方向,协调好专业稳定性与适应市场变化之间的关系,形成品牌特色和专业优势,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在师资建设上,应努力构建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教师继续深造,钻研学术,向高级职称靠拢,另一方面积极为教师提供工程技术实践和国内外进修的机会,提升教师的实务操作能力,强化教师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在教学模式改革上,必须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而采用“双主角教学模式”,坚持“老师精讲、师生互动、学生动手”的原则,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教育质量管理上,应更新管理理念,针对校企合作制定一套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为向企业输送优质人才做好准备。
3.完善政府保障体制
政府各个部门应充分协调,各司其职,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首先,政府应从主观意识上保护各类高校,尤其是具有民营性质的民办院校,制定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相关政策;其次,应加大对校企合作双方的合作成本补偿,在企业投资和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第三,应出台一整套关于校企合作责任机制的法律法规,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做到鼓励性政策与惩罚性政策并举,以实现各方在明确的政策规定下协调互动。
4.构建“政企校”多方协调的合作模型
校企合作模型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企业、政府以及相关组织等的共同任务。要想实现校企合作的良好发展,需要政府搭建平台,院校全力配合,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应转变观念,向服务型政府积极转型;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方向,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努力寻求自身发展,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应全力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拓展校企合作空间。
五、结语
自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来,校企合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已成为帮助各大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成功转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中,作为应用性、实操性较强、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计算机类专业,更应坚持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道路,以实现其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企业、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参与者,应及时关注每个阶段热门的校企合作模型,分析其优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构建科学的、完善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终实现多方协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鑫, 唐春根, 储慧. 高职校企合作中的易忽略要素及系统构建[J]. 中国农业教育, 2013(3): 38-40.
[2] 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 人民教育, 2010(7): 8.
[3] 陶礼军. 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4(7): 86-88.
[4] 金辉. 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应然路径[J]. 教育研究, 2010(4): 59.
[5] 熊荣生.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存问题分析[J]. 教育与职业, 2008(5): 37-38.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