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工业废水对中国对虾胚胎的毒性效应

来源 :海洋水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农药废水都是常见的,易进入近岸海域的工业废水.作者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这3种工业废水及其混合物对中国对虾胚胎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和农药废水及其混合物对中国对虾胚胎发育孵化有显著影响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0.4%、1%和0.5%.对中国对虾胚胎起始半数致死浓度(95%可信限)分别为2.94%(2.45%~3.52%)、1.19%(1.01%~1.42%)、2.68%(2.31%~3.10%)和1.38%(0.61%~3.13%).以对中国对虾胚胎起始半数致死浓度为指标
其他文献
采用新型复合鱼类保鲜剂PF浸渍处理鲜鱼,然后用海藻酸钠及氯化钙涂膜处理以试验对鱼类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新型鱼类涂膜保鲜技术具有良好的保鲜性能,鱼类经处理后4℃冷藏能
应用RT-PCR技术,对福建南部养殖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自然暴发的急性传染病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检出桃拉综合征病毒.对231bp的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并与Genbank桃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为试验材料,将细菌J-10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对虾,测定其对凡纳滨对虾血清酚氧化酶(PO)、抗菌活力(Ua)和溶菌活力(Ul)、溶血素活性和血
利用SMART (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以同源重组的方式构建了中国明对虾鳃细胞的全长cDNA文库.首先用RNA提取试剂盒从中国明对虾鳃细胞中
我国内陆水域渔业是我国渔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内陆水域增殖渔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多种问题,如增殖品种不合理,不重视遗传多样性的保
为研究WSSV的粘附蛋白VP37相关蛋白的基因,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Ⅲ筛选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细胞全长cDNA文库.构建VP37基因的重组载体PGBKT7-VP37,把它转化
对广泛分布于温、热带近海海域的大型深水贝类栉江珧的分类地位和地理分布作了介绍,并就栉江珧栖息状况,对水温、盐度、pH、溶解氧等各种环境因子适应性的生态习性作了详细描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 Tchang et Koo)鳃骨条的结构.发现其鳃条骨条横切面的外部,有时可见两个相连的细胞密集区,细胞排列紧
在室内实验室玻璃钢水槽中,以细长脚虫戎为饵料,研究了黄、东海主要小型鱼类玉筋鱼的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摄食排空率.结果表明,玉筋鱼的摄食排空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