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烈火金刚》到《红高粱》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d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小学时,家中有一本书,因翻阅太多,封面封尾都不见了,即便这样,只要能认识字的,还在继续翻。这本书就是《烈火金钢》。几十年后我在书店看到新印的版本,才知《烈火金钢》的作者叫刘流。他对我们这一代人影响大啊!说句实话,那时,有几个孩子不知道肖飞、史更新这些英雄呢?尤其肖飞,他左右开弓,两支二十四响驳壳枪,想打鬼子左眼就绝不会打右眼,在我们眼里恍若神人。上次同学聚会,说起《烈火金钢》,大家都笑:肖飞,使二十四响驳壳枪的,好厉害!
  可以这样说,后来金大侠的小说,虽也让我们记住了郭靖、杨过等人物,但《烈火金钢》烙印更深,因为那是我们成长的时代呢。我觉得,十几岁时,看过《说唐》《岳传》等书,无非李元霸、岳云与肖飞、史更新都是英雄好汉,没什么差别。
  在我们成长的年代,写抗日战争的小说,就是那么几本:《烈火金钢》《苦菜花》《平原枪声》,它们像一张张历史民俗画,闪动着。如果没有这些小说,真不知我们能不能记住抗日战争?所以这几本书,出了新版本我就买了,放在书架上,闲时看几眼,少年时代的记忆又回来了。然而,令人伤感的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再没看到过新的关于抗日战争的小说。是没作家写吗?中国那么多作家,为何写不出呢?虽然后来产生了许多抗日神剧,也包括小说,但冷静下来想想,真有那么一部让中国大众满意吗?当然,从抗日神剧里获得快感,这倒或多或少包含着一种民族情结,起码,它让人知道,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为了赶走日寇,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然而,中国作家对这种牺牲,以及这背后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写了那么多,几乎没有经典。如果不是小说《红高粱》的出现,那关于抗战的小说,是一种美丽的残缺。
  《红高粱》像一道惊雷闪电,浓墨重彩,出现了。读这部小说,一下就进入了中国的北方大地,所有的庄稼、人,一律的沉浑。故事雖闪透着现代格调,但又有中国式的色彩,老让人想起古典小说里的叙述。这倒在其次。《红高粱》最令人迷恋的地方,就是在这个五六万字的小说里,写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这大背景下的状态。而且,我觉得它相当的写实,无论作家运用了何种上乘的手法,也无法掩饰他内心对家乡故土的爱。后来莫言说,高密是他的血地!是啊,那一片片接天连地的红高粱,乃中华大众的热血,这是独特的意象,有它在,中华民族永远不会亡。后来有人骂莫言美化日本人,这估计是根本没看过《红高粱》,人云亦云,生怕别人抢先说了。莫言别的小说我不敢讲,但《红高粱》,它的整个基调是反法西斯的,而且用十分魔幻的技巧写出来,更让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暴露无疑。如果诺贝尔文学奖连这个共识都达不到,那文学还存在爱人类理想的光辉吗?
  据说莫言写这部小说,是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读书时,有人说二战出了那么好的小说,唯独中国没有。莫言说,我写一部给你们看看。
  果真写出来了!
  《红高粱》那种感觉,正应了王小波那句:现代小说是火箭飞机,呼啸而来,让人对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有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还过上千年,《红高粱》仍是中华民族的一道光、一个符咒,永远美丽。电影《红高粱》以及前几年的电视剧,使文学彻底进入大众。写抗日战争,《红高粱》无疑是经典。
  十年前,前苏联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拍了个中国版的,感觉也还好。不过,再来看电视剧《红高梁》,那高下立判。《红高粱》毕竟是中华的文学!我闲时也看看抗日神剧,仍旧是一句话,艺术虽粗糙,但我是中国人,寻找一下打击侵略者的快感吧。
  《红高粱》大约是抗日剧的大成,立在那里,红遍东西南北。
  如果说《烈火金钢》《苦菜花》是开先河的抗战小说,那《红高粱》就是抗战小说的高山。莫言在几篇文章中都向《苦菜花》致敬,足见这小说对他是有过影响的。
  《红高粱》汪洋恣肆,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概从此小说始,莫言的小说风格是沿着那种粗放豪迈的节奏行进的。除了编辑,张艺谋是《红高粱》的知音。他将文字画了出来且汹涌澎湃,电影《红高粱》的色调,对北方大地的表达,两个字:写实。当时我已阅读了小说,再看电影,那颗心仿佛地震了,我第一次被电影中那铺天盖地的感觉击中。
  后来,在鲁迅文学院作家班,余华和莫言关于小说的风格有过一番争论。余华说莫言的小说,比方《红高粱》,用的是加法。而自己的小说,比方《活着》,用的是减法。
  一浓一淡,这不正是当代小说的极致吗?
  不过,依我的审美情趣,更喜欢《红高粱》。它是浓烈的酒,在中华民族抗战的记忆上,越陈越烈,供后世人灼亮自己的热血。
  《烈火金刚钢》像版画,托出北方大地的英雄豪杰;《红高粱》像油画,泼洒着火焰般的色彩,深入人心。
  从《烈火金钢》到《红高粱》,这是中国式小说的漫漫征程。我相信,还会有好的抗战小说出世。
  兄弟,你敢像莫言一样说“我写一部给你们看看”么?
其他文献
二十多年前就担任铜陵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的汤永志,历经岁月的洗礼,把人生的感悟融入对艺术的理解中,通过将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受到同道们的赞许和敬意。  汤永志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习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篆刻理论家阮良之先生。他以颜柳楷书为根基,行书法二王,篆追《散氏盘》《毛公鼎》,隶宗曹全、史晨、衡方、乙瑛、礼器、张迁诸碑帖。三十多年的学书实践中,上溯汉魏,下窥唐宋明清各
期刊
我喜欢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去发现惊喜,特别喜欢野草这样的题材,它总是蕴藏着看不见的生命力。春夏里它绿意盎然,但在秋冬中,又将鲜绿色转化为褐绿色,然后枯萎之后又再生,这样的转化虽然一年复一年,但年年都不会相同。这样随着季节、气候不同的转变,有如自然界风格的转变,尤其是春天的风舞动着草原,草原随风起舞,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浪,有时急,有时缓,有时向前倒,有时向后仰,自己彷佛能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草带给我很强大
期刊
志群篆刻功力与激情并峙,古意与时代双楫,于艺一道可谓日臻上乘焉,观后欣慰之际有所感言也。子曰,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乃志群之谓哉。  ——范正红(山东印社社长、山东财经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郑志群刻得磅礴大气,用刀如暴风骤雨,说其为齐鲁印风似不为过,因为山东作者似颇多这一类刻法。这一类刻法长处在于雄悍,缺陷在于偶然性大,有时候刀下迸裂的准确性不同,作品便有霄壤之别。郑志群作品应该称
期刊
泓丽女史以迥超常格的工笔花鸟步入画坛,不涉浮华、不追时风,静心于古典工笔花鸟典范,沉潜含玩而师古不泥,其作品深得宋代花鸟精谨雅致之风而彰自家宁静温婉之精神,这在当今浮躁功利的画坛显得殊为可贵。其所以如此,窃以为主要有三点:一是取法乎上,重视古法传承与经典意识;二是师法造化,善于观察自然花木的四时变化,深究其理法;三是回归传统,重视诗书画的全面修养。当然,泓丽女史的心性和慧悟靈心则是贯穿其中的“源头
期刊
周雅玲的花鸟画,工笔花鸟追求意笔之韵,写意花鸟呈现精微之笔,特别是她创作的“青花瓷”系列花鸟画,描绘的语境,是传统文人画的方式重新梳理与建构,注入现代审美精神,将传统情结融入现代人文环境的感怀,让观者浸沉于一种诗、书、画、印的营造中,而体味完整、纯粹的审美氛围,充溢着诗性、诗意、诗情的隽永意境,令人心动、钦佩不已。  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而深远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陶器和玉器上的动植物
期刊
对话时间:2018年6月27日、7月6日、7月8日、7月9日、7月11日、7月13日  对话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水木轩小区王超尘先生寓所  访者说明:作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生的湖南书坛代表人物,王超尘先生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在湖南省书协副秘书长吴萍女士的引领下,我与王先生在他的寓所第一次见面。王先生虽然行动有点迟缓,但他的思维极为敏捷。特别是谈到书法创作和他个人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王先生的记忆
期刊
茂林修竹,亭亭如盖,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不至苏州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賞国城画作,怎知山水之秀?“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以此北宋王通叟的佳句来形容其山水画作,是真再合适不过了。因此,我认为:明山延北郭,秀水绕东城,余国城的山水作品实为精品。  “天际霞光入山中,山中天际一时红”, 细品画作《日出》,利用重彩及渲染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红日东升,秋高气爽的金秋清晨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作
期刊
勒阿佛尔(Le Havre)是法国北部上诺曼底大区塞纳省的一个海港,位于英吉利海峡塞纳河口弯的右岸。生活在1870年代的法国人都知道,勒阿佛尔是全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仅次于马赛的法国第二大港,它每年吞吐2500多艘船只,输送270万多吨棉、糖、机器和其他货物,是普法战争之后象征民族复兴的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城市。  勒阿佛尔吸引过不少文学艺术家,作家奥诺瑞·巴尔扎克、居伊·德·莫泊桑、埃米尔·左拉,画
期刊
谈及“扬州美女”,华鬘是不可忽略的。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隐居十六观·缥香》是为华鬘画像。华鬘削肩,身材修长,柔若无骨,衣纹屈曲萦回,含蓄从容,透露着一种娇媚的气息,表现出超凡脱俗的风韵。  华鬘,姓胡(一说姓吴),本名净鬘,小名小宝,又名鬘华、净德,是陈洪绶侍妾。陈洪绶擅长人物、仕女、花鸟、草虫和山水画,被誉为“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张庚《国朝画徵录》)
期刊
今年国庆节期间,我一直在与张甸先生的儿子张东明老师沟通展览的事情。他一边在医院照顾患病的老父亲,同时又不厌其烦地应付我的琐碎要求。10月7日凌晨,他传来最终选定的大图。不料,当我8日上班后,就得知了张老去世的消息,震惊、内疚、痛惜之情难以言表。  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首批会员,张甸先生从事摄影创作60余载。在大时代下,个体的命运与时代洪流间的交汇,碰撞出无数可歌可叹的故事,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缩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