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刀朗地区地处古丝绸之路中段,天山山脉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叶尔羌河与塔里木河流域的广袤地域。刀朗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和古代西域及丝绸之路文化中心之一。丝绸之路的灿烂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孕育了与西方和中原地区迥异的古代刀朗文化,其中,历史悠久的刀朗木卡姆独树一帜。
刀朗木卡姆是维吾尔艺术史上最古老、最完整的艺术形式。刀朗木卡姆高亢激越,热瓦甫琴、卡伦琴声优美动人,麦西莱甫热烈诙谐。它是由配套的大型歌、舞、乐组成的民间艺术奇葩,也是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基石。它是由生活在丝绸之路上爱好艺术的刀朗先民们几千年前创造、祖辈相传至今的精神生命的无价之宝。生活在这里的劳动人民,传承了刀朗木卡姆这一艺术瑰宝,并创造性地将其继承和发扬光大。它的木卡姆名称和木卡姆唱词具有完整性,木卡姆名称大多用了“巴亚宛”一词。“巴亚宛”一词,在维吾尔语中表示戈壁、荒漠等意思。刀朗人的故乡,自古以来就被称作“塔克拉玛干”,这里是无边无际的丰沃之地,刀朗人生活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创造和传承了木卡姆艺术。这一艺术,不依附于任何木卡姆或歌舞艺术,具有独特的地方特征。
刀朗木卡姆分四段乐曲演奏,它以原始生活为渊源,突出表现了狩猎的生活场景。
序幕
瓦伊阿拉……噢……噢……
坟墓里黑咕隆咚,光亮从何处降临。
可怜兮兮静静卧,贪财之欲无穷尽。
贪财谋富穿戈壁,计较盘算脑绞尽。
到头来尸臭坟茔,贪财之欲无穷尽。
你说世上什么好?当然只有爹娘好。
无情无义亲兄弟,哪有忠贞恋人好。
瓦伊阿拉……瓦伊阿拉……瓦伊阿拉……
序幕部分,木卡姆手以“瓦伊阿拉……噢……噢……”的高音演唱,这时男女相互邀请起舞。这一音乐舞蹈表现了刀朗人在狩猎出发时的互相召唤的场景。
琪科特麦
因为我痴迷爱恋,所以患上相思病。
我对你一见钟情,爱情必不渝忠贞。
琪科特麦部分的舞蹈则表现出男子伸出双手,左一下、右一下用手拨开树丛寻找猎物,女子则点燃火炬为他们照亮行路方向的场景。
赛乃姆
1
你若见我心上人,别忘了代我问安。
她若问起我近况,就说我过得平安。
瓦伊……瓦伊……醉醉的呀来……狠心郎呀来……嗨呀来……我为你悲伤。
2
恋人赌气闹别扭,怎么才能哄转她?
一杯热茶递面前,甜言蜜语哄转她。
瓦伊……瓦伊……醉醉的呀来……瓦伊……瓦伊……狠心郎呀来……嗨呀来。
赛乃姆部分,舞者围成一圈表现了狩猎时直至围歼的情形。
赛丽凯
1
不知你是来见我?还是你来就放火?
点燃的火已熄灭,是不是你来点火?
2
谁的父亲不会死,谁的母亲不会亡。
跑进别人的村庄,谁没当过流浪汉。
瓦伊……瓦伊…瓦伊……瓦伊……啊里叶伊。
赛丽凯部分表现出刀朗人发现野兽并与之展开搏斗直至围歼的情形。
丝儿丽麦
1
杨树林哟杨树林,巴楚县的杨树林。
欲觅情人找少妇,玩起来大胆倾心。
阿伊瓦伊……阿伊瓦伊……阿伊瓦伊……阿拉耶伊。
2
瓦伊你的情人瓦伊我的恋人,快到大厅去跳麦西来甫舞。
瓦伊你平日看不上眼的恋人,今天在舞场让你争风斗醋。
阿伊瓦伊……阿伊瓦伊……阿伊瓦伊……叶伊。
几次想到你那儿去,徒步走不到你那儿。
雇匹马骑到你那儿,却没见你的人影儿。
丝儿丽麦部分表现了刀朗人欢庆围猎成功的喜悦心情。
刀朗木卡姆与其他维吾尔木卡姆相比有独特的乐器。它通过刀朗热瓦甫、刀朗艾捷克、卡伦、刀朗音乐手鼓等和弦乐器演奏来体现刀朗木卡姆的民族特征。
从以上唱词可以看到刀朗儿女是多么勇敢、勤劳、骄勇、剽悍,多么具有战斗精神。
刀朗木卡姆唱词和麦西莱甫声调,是以刀朗人民口头文学、民歌素材为基础创作的,它的唱词都是最成熟的民间口头文学的结晶,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受任何限制。刀朗麦西莱甫的唱词可根据麦西莱甫现场的情景而改变,并不强求规范和固定的唱词。唱词大部分吸收了有关爱情的民间歌谣,还有一部分吸收了有关劳动、生活哲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民间歌谣。
自称“刀朗”的村落在阿克苏地区不在少数,在阿瓦提、阿克苏、沙雅、库车、拜城、新和、温宿等县市的很多村落,都有刀朗人居住,因此,这些地方至今仍自称“刀朗村落”。由刀朗人创造出的刀朗木卡姆在整个阿克苏地区得到普及。尤其在阿瓦提、沙雅、阿克苏市等地,刀朗麦西莱甫,内涵丰富,日趋活跃。刀朗木卡姆在劳动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和陶冶道德风尚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古至今,在麦西莱甫中形成了一系列规矩。这些规矩在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约束伤风败俗等方面,起到了警示和教育后代的作用。
刀朗人喜欢刀朗木卡姆,他们对此的痴迷程度让外人难以理解。有时一阵音乐声传来,田野里的农民立即放下手中的工具,路上的行人脱掉外衣,扔下褡裢,便如醉如痴地跳起舞来。刀朗木卡姆热烈、奔放,在音乐声中,任谁都不会放过畅快跳一曲的机会。刀朗人从其先辈们开始,一直都保持着什么时候想跳刀朗舞,就在什么地方跳,什么时候想唱木卡姆,就在什么地方唱的习惯。 由刀朗木卡姆我想到了刀朗人。史学家研究,刀朗乃维吾尔族的一个分支,但在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及相貌上却与维吾尔人有一定的差别。上溯到13世纪,蒙古人征服了整个亚洲及东欧部分地区,建立了威名赫赫的蒙古帝国,南疆及中亚地区成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此后,在伊斯兰化的过程中,因蒙古人拒绝改信伊斯兰教,受到世俗政权的压迫,被迫迁至沙漠边缘,以打漁狩猎为生。至15世纪,他们开始皈依伊斯兰教,开始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语言、文化、民族方面的交融,形成了现在的刀朗人。所以说,刀朗人有着蒙古人的血统。据考证,刀朗舞与蒙古人的倒喇舞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倒喇舞的节奏也是由慢及快,然后在疾速旋转的高潮中结束。从现代蒙古人的倒喇舞中,我们也许可以寻找到刀朗人身上蒙古血统的信息。在新疆作协组织的奇台笔会上,就“刀朗”一词的渊源,我请教了蒙古族学者索苏尔先生,他说“刀朗”是蒙语,在察合台时期,“刀朗”一词是“集中”、“成堆地聚在一起”的意思。刀朗人反抗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信念,吸引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穷苦人加入他们的行列,刀朗不断壮大。初时的刀朗人是由蒙古人杜格拉特部与维吾尔人混血而成,后来的刀朗人已并不限于某个民族了,而是各民族下层阶级的组合,并成了“反抗统治者而自立的人”的代名词。在漫长的岁月中,刀朗人在远离人世的荒漠旷野、原始胡杨林中狩猎游牧,或从事落后的农耕,与大自然作着不息的抗争,过着艰苦的生活。在闭塞的环境里,刀朗人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化、艺术和心理特征。到清朝初年,刀朗人已与其他维吾尔人迥然有别。
阿瓦提宣传部副部长玉素甫江告诉我,刀朗木卡姆是新疆地方音乐中最古老的艺术,其中共有九个套典。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名叫努尔木汗的母亲,她有三个儿子,他们每天都要出去打猎,母亲在家担惊受怕,度日如年。于是,她叮嘱三个孩子,打完猎一定要高声唱歌。她只要听到孩子的歌声,便知道他们平安无事。三个儿子每天都去不同的地方打猎,大儿子声音粗犷深沉,她就知道这是包孜巴亚的声音;二儿子歌声圆润优美,她就知道这是胡迪克巴亚;小儿子歌声温柔婉约,她便知道是孜力巴亚。以后,三个孩子的名字便成了套曲的名称。这是一个多么生动的传说呀,其中透着人类最伟大的感情,透着浓厚的草原气息。我归真返璞,在这里享受着意切情浓的刀朗人生活。
我曾应邀翻译刀朗木卡姆唱词,但当我身临其境欣赏刀朗木卡姆时,我禁不住既欢喜又惊诧,既感动又木讷,每每沉浸于这种天籁之音之中不能自拔,被其震撼,陶醉其中。相传刀朗木卡姆共有12章,后来失传了。再后来,有维吾尔族音乐家阿曼尼沙汗整理出九章,现在学界所承认的仍旧是刀朗九章木卡姆。
刀朗木卡姆是维吾尔艺术史上最古老、最完整的艺术形式。刀朗木卡姆高亢激越,热瓦甫琴、卡伦琴声优美动人,麦西莱甫热烈诙谐。它是由配套的大型歌、舞、乐组成的民间艺术奇葩,也是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基石。它是由生活在丝绸之路上爱好艺术的刀朗先民们几千年前创造、祖辈相传至今的精神生命的无价之宝。生活在这里的劳动人民,传承了刀朗木卡姆这一艺术瑰宝,并创造性地将其继承和发扬光大。它的木卡姆名称和木卡姆唱词具有完整性,木卡姆名称大多用了“巴亚宛”一词。“巴亚宛”一词,在维吾尔语中表示戈壁、荒漠等意思。刀朗人的故乡,自古以来就被称作“塔克拉玛干”,这里是无边无际的丰沃之地,刀朗人生活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创造和传承了木卡姆艺术。这一艺术,不依附于任何木卡姆或歌舞艺术,具有独特的地方特征。
刀朗木卡姆分四段乐曲演奏,它以原始生活为渊源,突出表现了狩猎的生活场景。
序幕
瓦伊阿拉……噢……噢……
坟墓里黑咕隆咚,光亮从何处降临。
可怜兮兮静静卧,贪财之欲无穷尽。
贪财谋富穿戈壁,计较盘算脑绞尽。
到头来尸臭坟茔,贪财之欲无穷尽。
你说世上什么好?当然只有爹娘好。
无情无义亲兄弟,哪有忠贞恋人好。
瓦伊阿拉……瓦伊阿拉……瓦伊阿拉……
序幕部分,木卡姆手以“瓦伊阿拉……噢……噢……”的高音演唱,这时男女相互邀请起舞。这一音乐舞蹈表现了刀朗人在狩猎出发时的互相召唤的场景。
琪科特麦
因为我痴迷爱恋,所以患上相思病。
我对你一见钟情,爱情必不渝忠贞。
琪科特麦部分的舞蹈则表现出男子伸出双手,左一下、右一下用手拨开树丛寻找猎物,女子则点燃火炬为他们照亮行路方向的场景。
赛乃姆
1
你若见我心上人,别忘了代我问安。
她若问起我近况,就说我过得平安。
瓦伊……瓦伊……醉醉的呀来……狠心郎呀来……嗨呀来……我为你悲伤。
2
恋人赌气闹别扭,怎么才能哄转她?
一杯热茶递面前,甜言蜜语哄转她。
瓦伊……瓦伊……醉醉的呀来……瓦伊……瓦伊……狠心郎呀来……嗨呀来。
赛乃姆部分,舞者围成一圈表现了狩猎时直至围歼的情形。
赛丽凯
1
不知你是来见我?还是你来就放火?
点燃的火已熄灭,是不是你来点火?
2
谁的父亲不会死,谁的母亲不会亡。
跑进别人的村庄,谁没当过流浪汉。
瓦伊……瓦伊…瓦伊……瓦伊……啊里叶伊。
赛丽凯部分表现出刀朗人发现野兽并与之展开搏斗直至围歼的情形。
丝儿丽麦
1
杨树林哟杨树林,巴楚县的杨树林。
欲觅情人找少妇,玩起来大胆倾心。
阿伊瓦伊……阿伊瓦伊……阿伊瓦伊……阿拉耶伊。
2
瓦伊你的情人瓦伊我的恋人,快到大厅去跳麦西来甫舞。
瓦伊你平日看不上眼的恋人,今天在舞场让你争风斗醋。
阿伊瓦伊……阿伊瓦伊……阿伊瓦伊……叶伊。
几次想到你那儿去,徒步走不到你那儿。
雇匹马骑到你那儿,却没见你的人影儿。
丝儿丽麦部分表现了刀朗人欢庆围猎成功的喜悦心情。
刀朗木卡姆与其他维吾尔木卡姆相比有独特的乐器。它通过刀朗热瓦甫、刀朗艾捷克、卡伦、刀朗音乐手鼓等和弦乐器演奏来体现刀朗木卡姆的民族特征。
从以上唱词可以看到刀朗儿女是多么勇敢、勤劳、骄勇、剽悍,多么具有战斗精神。
刀朗木卡姆唱词和麦西莱甫声调,是以刀朗人民口头文学、民歌素材为基础创作的,它的唱词都是最成熟的民间口头文学的结晶,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受任何限制。刀朗麦西莱甫的唱词可根据麦西莱甫现场的情景而改变,并不强求规范和固定的唱词。唱词大部分吸收了有关爱情的民间歌谣,还有一部分吸收了有关劳动、生活哲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民间歌谣。
自称“刀朗”的村落在阿克苏地区不在少数,在阿瓦提、阿克苏、沙雅、库车、拜城、新和、温宿等县市的很多村落,都有刀朗人居住,因此,这些地方至今仍自称“刀朗村落”。由刀朗人创造出的刀朗木卡姆在整个阿克苏地区得到普及。尤其在阿瓦提、沙雅、阿克苏市等地,刀朗麦西莱甫,内涵丰富,日趋活跃。刀朗木卡姆在劳动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和陶冶道德风尚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古至今,在麦西莱甫中形成了一系列规矩。这些规矩在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约束伤风败俗等方面,起到了警示和教育后代的作用。
刀朗人喜欢刀朗木卡姆,他们对此的痴迷程度让外人难以理解。有时一阵音乐声传来,田野里的农民立即放下手中的工具,路上的行人脱掉外衣,扔下褡裢,便如醉如痴地跳起舞来。刀朗木卡姆热烈、奔放,在音乐声中,任谁都不会放过畅快跳一曲的机会。刀朗人从其先辈们开始,一直都保持着什么时候想跳刀朗舞,就在什么地方跳,什么时候想唱木卡姆,就在什么地方唱的习惯。 由刀朗木卡姆我想到了刀朗人。史学家研究,刀朗乃维吾尔族的一个分支,但在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及相貌上却与维吾尔人有一定的差别。上溯到13世纪,蒙古人征服了整个亚洲及东欧部分地区,建立了威名赫赫的蒙古帝国,南疆及中亚地区成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此后,在伊斯兰化的过程中,因蒙古人拒绝改信伊斯兰教,受到世俗政权的压迫,被迫迁至沙漠边缘,以打漁狩猎为生。至15世纪,他们开始皈依伊斯兰教,开始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语言、文化、民族方面的交融,形成了现在的刀朗人。所以说,刀朗人有着蒙古人的血统。据考证,刀朗舞与蒙古人的倒喇舞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倒喇舞的节奏也是由慢及快,然后在疾速旋转的高潮中结束。从现代蒙古人的倒喇舞中,我们也许可以寻找到刀朗人身上蒙古血统的信息。在新疆作协组织的奇台笔会上,就“刀朗”一词的渊源,我请教了蒙古族学者索苏尔先生,他说“刀朗”是蒙语,在察合台时期,“刀朗”一词是“集中”、“成堆地聚在一起”的意思。刀朗人反抗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信念,吸引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穷苦人加入他们的行列,刀朗不断壮大。初时的刀朗人是由蒙古人杜格拉特部与维吾尔人混血而成,后来的刀朗人已并不限于某个民族了,而是各民族下层阶级的组合,并成了“反抗统治者而自立的人”的代名词。在漫长的岁月中,刀朗人在远离人世的荒漠旷野、原始胡杨林中狩猎游牧,或从事落后的农耕,与大自然作着不息的抗争,过着艰苦的生活。在闭塞的环境里,刀朗人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化、艺术和心理特征。到清朝初年,刀朗人已与其他维吾尔人迥然有别。
阿瓦提宣传部副部长玉素甫江告诉我,刀朗木卡姆是新疆地方音乐中最古老的艺术,其中共有九个套典。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名叫努尔木汗的母亲,她有三个儿子,他们每天都要出去打猎,母亲在家担惊受怕,度日如年。于是,她叮嘱三个孩子,打完猎一定要高声唱歌。她只要听到孩子的歌声,便知道他们平安无事。三个儿子每天都去不同的地方打猎,大儿子声音粗犷深沉,她就知道这是包孜巴亚的声音;二儿子歌声圆润优美,她就知道这是胡迪克巴亚;小儿子歌声温柔婉约,她便知道是孜力巴亚。以后,三个孩子的名字便成了套曲的名称。这是一个多么生动的传说呀,其中透着人类最伟大的感情,透着浓厚的草原气息。我归真返璞,在这里享受着意切情浓的刀朗人生活。
我曾应邀翻译刀朗木卡姆唱词,但当我身临其境欣赏刀朗木卡姆时,我禁不住既欢喜又惊诧,既感动又木讷,每每沉浸于这种天籁之音之中不能自拔,被其震撼,陶醉其中。相传刀朗木卡姆共有12章,后来失传了。再后来,有维吾尔族音乐家阿曼尼沙汗整理出九章,现在学界所承认的仍旧是刀朗九章木卡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