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愿景之下与中国校企谋求强联系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z1970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3年间,从没有半点天然资源的小岛,一跃成为了人均收入达53880美元的新兴工业国家,新加坡的崛起,在相当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其所实施的“精英治国”的人才战略。而人力资源的发挥,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
  2018年9月8日,在中国大饭店的会议大厅里,记者见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简称:南大)校长苏布拉·苏雷什教授(Professor Subra Suresh)。苏雷什教授的此次北京之行,专程为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年度中国学生毕业典礼。这也是他在2018年1月就任南大校长以来,首次参加南大中国的毕业典礼。为此,他特意戴上一条中国红领带。
  在2018年,共计300多名中国政府官员和企业专业人士从南洋理工大学顺利毕 业。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2013年,当时还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候选校长的苏雷什被浙江大学授予名誉博士。成为继安南、丘成桐、萨马兰奇之后,第八位获此荣誉学位的世界名人。当时给他授予学位的,正是时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前校长杨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这样熟悉的场景早在30多年前就出现过,只不过角色完全对调。1984年,杨卫作为第一批留美研究生赴布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时,苏雷什在美国布朗大学任助理教授。苏雷什教授的材料化学课讲得深入浅出,坐在台下的杨卫心生敬意。
  1990年,他们在布朗大学第二次相遇。杨卫作为访问学者;苏雷什,则已经成为学校的教授。因为杨卫,因为久别重逢的缘分,苏雷什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苏雷什的身份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新任校长。
  与其他国家的著名高校相比,南大的历史并不算悠久,然而,其发展却非常迅速。在2018 QS世界大学排名中,仅有27年历史的南洋理工大学位于第12名。而与南大排名相近的大学,则是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位列第10名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和第9名的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以及排名第13名、有着270多年历史的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南大的辉煌是新加坡重视教育的缩影
  新加坡在短短53年里,从没有半点天然资源的小岛,一跃成为了人均收入达53880美元(2017年数据,比建国时增加103倍)的新兴工业国家,并迅速发展为亚太地区的重要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
  根据对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和评估的权威性国际机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137个受评比国家及地区中,新加坡位于世界第3名,仅次于瑞士、美国。而在2018年度的《亚洲竞争力报告》中,通过对51个亚洲经济体在整体经济活力、社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等五个方面的评估,新加坡超过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区,一举摘得桂冠。
  所有的这一切,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实施“精英治国”的人才战略。而人力资源的发挥又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
  新兴工业国家背后的“精英治国”策略
  “南洋理工大学能够走在世界大学的前列,离不开新加坡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苏布拉·苏雷什教授在接受《留学》采访时说道,高等教育的发展受益于新加坡政府长期的资本和政策支持。据统计,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开支自2005年以来翻了一番,2017年政府的教育投资达到129亿新元,占国家总预算的17%(接近1/5),美国为5.2%左右,中国为4.2%左右。
  新加坡发达的教育体系为人们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共同合作技能,成为人才培养和人才吸引的沃土。“新加坡政府从全世界吸引人才,国际化的城市国家让人才聚集在此,这一点有利地辐射了南大的人才储备”苏雷什教授说。据2018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的调查统计,新加坡的人才竞争力在全球118个国家中连续5年排名第二,也是亚洲唯一一个进入前10名的国家。新加坡对于顶尖人才的吸引则来自于政府政策的支持、逐渐增长的就业机会和优厚薪金。
  新加坡政府对于学生的支持向来不遗余力,政府设有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可补贴优秀的本地学生到海内外高校深造。
  而每个新加坡人,也可以领到500新币的国人多样性终身学习经费,用来参加技能培训,鼓励终身学习。不仅对学生,新加坡对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也是很大的。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早在1984年就说过:“我们必须找更好的老师,给他们能比对金融和工商业的薪水。”丰厚的薪水和舒适安全的环境吸引了一流学者和教授云集。
  “吸引优秀人才是新加坡一直在做的事,南大是一所年轻的大学,热切盼望全世界优秀的导师、学生和科研人员、行政人员来到南大,为它的发展出力。”苏雷什教授在2018年8月大学全体人员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未来五年大学的愿景,即推动南大发展成为全球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其中重点计划便是吸引顶尖教师、博士后、员工和学生来到南洋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和交流,其次是发展建立在南大独特和现有优势基础上的新学术和科研实体及项目、精简和加强行政服务和基础设施、培养大学学院间合作和校园社区参与的新模式。
  南洋理工大学与中国有着强大的产业联系
  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代表的新加坡高等院校,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享有不菲的声誉。作为新加坡最大的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与中国校企的合作与交流,向来密切且深 厚。
  2012年,南大与中国合作的中新廣州知识城初见雏形。在政策引导之下,南大与广州市政府及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建立了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帮助广州市和广东省转化科研成果,包括开发电动车、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新技术。
  2018年2月,南大与阿里巴巴建立起阿里巴巴-南洋理工大学联合研究院的合作关系,将南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和阿里巴巴领先的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技术突破和实际场景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南大的人工智能以人为本,已被应用到诸如健康、老龄化、居家、社区等领域,而阿里巴巴已拥有包含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两者的强强联合,可谓水到渠成。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与南大推出阿里巴巴人才计划,符合条件的博士生在念博士学位期间可以前往一个或多个阿里的研究院工作,获取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物联网等系统的实践经 验。
  起源于中国的商汤科技,是目前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人工智能独角兽。而在2018年6月,南大与商汤科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建立起一个联合研究中心,旨在研发人工智能,加快企业数字化,并为新加坡和亚洲的行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 案。
  同月,南大与中国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共同建立了国轩-南大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为电动汽车开发电力储存的创新技术。
  “新加坡现在建设智慧国家,作为新加坡最大的校园,势必要建设智慧校园。与中国的这些合作符合我们要将南大打造成智慧校园的愿景。”苏雷什对于南大的定位,向来清晰。在苏雷什看来,南大作为一所公立大学,肩负社会责任是必须的,“智慧校园是南大未来科技的试验平台,致力于开发由技术支持的创新解决方案以提升生活和学习体验,以及新知识的发现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惠及当地百姓。”
其他文献
7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  《意见》支持校园实体书店与勤工助學和创新创业工作相结合。各地各高校要支持校园实体书店为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支持将校园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办校园实体书店。
华盛顿政客集聚,名流往来,百年间浸染于此吐纳声息,这所古老名校成就了自己的沉静气质。  10月28日下午,在U.S. News
1月5日微课堂:  主题:准留学生们如何利用申请后、留学前的“空窗期”?  主讲人:宋妍北航GAC-ACT中心负责人  准留学生在录取后、出国前需要做些什么,为开学做准备呢?  大家千万不可小看从拿到offer到真正踏上留学之旅的这段“空窗期”,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光,就会为自己拥有一段充实的留学生活增加很多的筹码。建议同学们在“空窗期”不要放松英语学习,多温习在考试中背过的词汇和语法。不管同学们是
离开了故乡,在海外留学,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生活,一切都是新鲜的。这样的新鲜,可以从每一个季节开始。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联系日益密切,留学生就像一个个信使,带着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也带着世界各地的文化来到中国,40年来,来华留学工作与出国留学一起蓬勃发展。  2017年,中国的在华留学生人数达到了48.92万,他们来自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现在他们出现在中国各个大学里,走在中国的大街小
做对外汉语教师:教汉语,赚老外的钱  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和对外汉语教师严重不成比例,对外汉语教师奇缺。到2015年年底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预计将达到1.5亿,对外汉语教师缺口量达500万。国际汉语教师逐渐成为热门行业,发展前景指日可待,既能赚取高额的报酬,又能够传播中国文化。拥有这一技能的人就相当于拿到了“全球通行证”。  对于想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士来说,“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
不想走出国门时被天下人笑,那么就请坐下来读书,踏踏实实的读书。  学习的重中之重,是读书。  多读书,读好书……一直以来围绕读书的说辞数不胜数。  在留学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在出国前具有相当的阅读量才是支撑出国后学习的基石。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暨佳莲学校校长石国鹏认为,高一学生的阅读量目标是5000页原版阅读量,大约20本书。他认为,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出去后无法适应外国的教学
据澳洲网1月8日报道,为了将过高的移民人口分散到墨尔本和悉尼等澳大利亚主要城市之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宣布了新区域移民协议(Designation Area Migration Agreement,简称DAMA),此协议通过开放更多移民职業,延长签证时间,为申请者提供便利,同时也吸引有能力的技术移民前往北领地等边远地区发展,弥补边远地区技术职业短缺现状。  据报道,联邦政府宣布了第二份DAMA计划,
2018年8月8日,知乎在北京进行了面向用户和内容创作者的“海盐计划”发布会。在发布会的最后,知乎创始人、CEO周源通过视频宣布,知乎已完成2.7亿美元E轮融资,这是知乎历史上最大的一轮融资。  知乎本轮融资额接近3亿美元,估值接近25亿美元,领投方为一家新基金,并有多家老股东跟投。知乎方面表示,本轮融资后,知乎將加速全民知识内容平台的建设,加大在AI技术、内容生态、知识服务和商业化等多个维度的投
与澳大利亚一样,新西兰亦是低龄留学家庭关注的热门留学国。《留学》记者了解到,共有25家来自新西兰的教育机构参加了2016(第21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其中除了12所高等院校,还有9所中小学。  新西兰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葛若兰(Alexandara Grace)向《留学》介绍道,新西兰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该国中小学教育。新西兰的基础教育水平较高,其私立中学的阅读、科学和数学三类课程在经合组织国家学生评
学音乐最根本的动机,应该是热爱,而不是为了表演、出人头地而练习,要真切地享受整个过程,才不负青春和汗水。  杨岷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外祖父刘诚甫是中国第一部音乐辞典的编著者,母亲刘虹是著名作曲家,父亲杨勇(涌)是位词作家。他们是《妈妈教我一支歌》的词曲作者。杨岷3岁时,妈妈给了她一张写着五线谱的纸条,要她识谱。那仿佛跃动在纸上的哆来咪发嗖拉西,不经意间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当她在幼儿园住满一个星期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