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酒店规模的扩张,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培养一流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现状,进而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策略,希望能够缓解当前的人才紧缺模式。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基本问题,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院校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乃至整个高职大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进而推动我国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 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现状
1.1 高职高专院校更偏重酒店理论知识教育
众所周知,酒店行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行业,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特别注重的特征,所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也就成为了检验学生能力以及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由于高职高专办学者长期受传统教学思维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在酒店管理教学中还是原来的理论教学方式,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大大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不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状况下,加上高职教育对学生认识的不够,势必会影响到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影响酒店管理人才的质量。
1.2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误导
现阶段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都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这种过高的专业培养目标给予了学生错误的理解,最终造成多数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在就业和择业时表现出了“眼高手低”这种不良的心态。更是有大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是管理专业,只有酒店管理的工作,并不用从基层做起,多数毕业生是从服务员做起的,这使内心产生了较大的落差,造成多数毕业生放弃了酒店管理这项工作。
1.3 酒店管理专业和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
酒店管理专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也不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也就造成多数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是照搬其他专业的教学方式,在教材的选取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甚至有些教师自编教材,开设课程,关起门来自己搞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最终造成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和国际标准差距较大。
1.4 未兼顾到专业技能学习与综合素质同时培养
酒店管理者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职业意识以及职业习惯,这也是酒店在进行管理人员选聘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我国进行酒店管理专业人员培养时更多是注重酒店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对学生个性素养、语言能力以及服务水平等方面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学生情商的培养,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进入酒店工作后,缺乏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导致学生不能进行角色的及时转换,加上与客人沟通能力的欠缺,不能更好地处理与同事和主管的人际关系,职业意识的提升和职业忠诚度不高。
2 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策略
2.1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准确
现阶段酒店业中最为缺乏的既不是基层的服务人员,也不是理论较强、知识渊博的学术人员,而是那些既懂得酒店管理运营和相关法律法规,又极具战略目标和经验丰富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为了让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接近这一需求,需要明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关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以及法律法规的培养,使其都能够掌握一定的服务操作能力,又懂得组织策划和现场指挥,同时也能够懂得如何进行市场调查和数字统计,只有培养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今后酒店的需求和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2.2 加强专业实训室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建设专业实训室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训室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践的主要地方,是模拟酒店实际的主要阵地,对于连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高校与市场经济的接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实训室建设,先后建成了3D虚拟酒店实践系统、酒店前沿案例实验室等实训室,为广大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模拟场所,既锻炼了技能,又增长了见识。除了实训室的建设外,院校还建设了虚拟酒店体验及创新实训室、酒店服务管理实训室、酒店运营管理实训室、基于国际化教学的酒店互动实训室、智慧酒店实训室等虚拟实验室,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学习平台。在校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方面,院校建成了万豪酒店集团和洲际酒店集团人才培训基地,聘请专业人士为大学生讲解专业知识,提升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水平。
2.3 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要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创建情境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及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将酒店的营销、运行、财务管理等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掌握各模块中的核心环节。创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做起:首先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作用建设真实的实训室,让学生进入酒店场景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可以增加学生真实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深入到酒店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再次,教师要本着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做好理论和实践知识结合能力的培养。最后,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做好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尽量让学生在情境模拟的场景中进行学习,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4 师资队伍培养与建设
做好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高专院校要做好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去国内进行学位的继续攻读。由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本身要求较高的应用性,要求专业技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实现与企业和行业的链接。高职高专院校更是要安排每位教师都去酒店进行实践,并利用校外人才培养的基地,组织教师参与有关课程的培训和企业组织的一些培训。教师还需要和酒店内部的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育课程的共同开发和管理,同时院校还要结合校企合作的工作项目,成立专门的实践小组,让教师主要参与到项目小组中去,锻炼到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这样大大提升了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素质。
2.5 构建互动型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是可以采用导师制的教学方式也就是由那些专业的教师从学生入学开展一直到学生毕业进行学生学习和专业发展方向的指导。其次就是进行教师授课方式和内容的规范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明确规律,确保学生了解教学步骤,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潜力的目的。最后就是关注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独立和自主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自身的自主自考能力,影响和带动学生,并硬性上将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同时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带着目的参与学习,从而达到学生质量提升的目的。
3 结束语
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不管是在闲暇时刻还是工作需求,都开始接触到酒店这一服务行业,这也就是给酒店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为了确保这一发展空间的壮大,需要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对酒店管理人员的重视,认清楚现阶段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不足,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培养出更多有素质有能力的酒店管理人才,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酒店服务。
参考文献:
[1]佘菁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子商务,2014(6).
[2]张媛.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13):39-40.
[3]周大农,周丽.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2.044.
[4]宋宏.基于我国酒店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3.
[5]袁畅.基于就业引导理念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电子制作,2014,(14):269-270.
[6]罗晓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1(3).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基本问题,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院校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乃至整个高职大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进而推动我国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 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现状
1.1 高职高专院校更偏重酒店理论知识教育
众所周知,酒店行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行业,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特别注重的特征,所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也就成为了检验学生能力以及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由于高职高专办学者长期受传统教学思维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在酒店管理教学中还是原来的理论教学方式,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大大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不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状况下,加上高职教育对学生认识的不够,势必会影响到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影响酒店管理人才的质量。
1.2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误导
现阶段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都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这种过高的专业培养目标给予了学生错误的理解,最终造成多数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在就业和择业时表现出了“眼高手低”这种不良的心态。更是有大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是管理专业,只有酒店管理的工作,并不用从基层做起,多数毕业生是从服务员做起的,这使内心产生了较大的落差,造成多数毕业生放弃了酒店管理这项工作。
1.3 酒店管理专业和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
酒店管理专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也不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也就造成多数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是照搬其他专业的教学方式,在教材的选取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甚至有些教师自编教材,开设课程,关起门来自己搞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最终造成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和国际标准差距较大。
1.4 未兼顾到专业技能学习与综合素质同时培养
酒店管理者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职业意识以及职业习惯,这也是酒店在进行管理人员选聘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我国进行酒店管理专业人员培养时更多是注重酒店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对学生个性素养、语言能力以及服务水平等方面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学生情商的培养,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进入酒店工作后,缺乏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导致学生不能进行角色的及时转换,加上与客人沟通能力的欠缺,不能更好地处理与同事和主管的人际关系,职业意识的提升和职业忠诚度不高。
2 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策略
2.1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准确
现阶段酒店业中最为缺乏的既不是基层的服务人员,也不是理论较强、知识渊博的学术人员,而是那些既懂得酒店管理运营和相关法律法规,又极具战略目标和经验丰富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为了让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接近这一需求,需要明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关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以及法律法规的培养,使其都能够掌握一定的服务操作能力,又懂得组织策划和现场指挥,同时也能够懂得如何进行市场调查和数字统计,只有培养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今后酒店的需求和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2.2 加强专业实训室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建设专业实训室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训室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践的主要地方,是模拟酒店实际的主要阵地,对于连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高校与市场经济的接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实训室建设,先后建成了3D虚拟酒店实践系统、酒店前沿案例实验室等实训室,为广大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模拟场所,既锻炼了技能,又增长了见识。除了实训室的建设外,院校还建设了虚拟酒店体验及创新实训室、酒店服务管理实训室、酒店运营管理实训室、基于国际化教学的酒店互动实训室、智慧酒店实训室等虚拟实验室,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学习平台。在校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方面,院校建成了万豪酒店集团和洲际酒店集团人才培训基地,聘请专业人士为大学生讲解专业知识,提升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水平。
2.3 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要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创建情境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及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将酒店的营销、运行、财务管理等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掌握各模块中的核心环节。创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做起:首先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作用建设真实的实训室,让学生进入酒店场景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可以增加学生真实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深入到酒店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再次,教师要本着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做好理论和实践知识结合能力的培养。最后,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做好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尽量让学生在情境模拟的场景中进行学习,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4 师资队伍培养与建设
做好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高专院校要做好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去国内进行学位的继续攻读。由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本身要求较高的应用性,要求专业技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实现与企业和行业的链接。高职高专院校更是要安排每位教师都去酒店进行实践,并利用校外人才培养的基地,组织教师参与有关课程的培训和企业组织的一些培训。教师还需要和酒店内部的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育课程的共同开发和管理,同时院校还要结合校企合作的工作项目,成立专门的实践小组,让教师主要参与到项目小组中去,锻炼到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这样大大提升了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素质。
2.5 构建互动型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是可以采用导师制的教学方式也就是由那些专业的教师从学生入学开展一直到学生毕业进行学生学习和专业发展方向的指导。其次就是进行教师授课方式和内容的规范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明确规律,确保学生了解教学步骤,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潜力的目的。最后就是关注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独立和自主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自身的自主自考能力,影响和带动学生,并硬性上将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同时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带着目的参与学习,从而达到学生质量提升的目的。
3 结束语
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不管是在闲暇时刻还是工作需求,都开始接触到酒店这一服务行业,这也就是给酒店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为了确保这一发展空间的壮大,需要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对酒店管理人员的重视,认清楚现阶段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不足,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培养出更多有素质有能力的酒店管理人才,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酒店服务。
参考文献:
[1]佘菁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子商务,2014(6).
[2]张媛.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13):39-40.
[3]周大农,周丽.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2.044.
[4]宋宏.基于我国酒店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3.
[5]袁畅.基于就业引导理念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电子制作,2014,(14):269-270.
[6]罗晓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