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七氟醚麻醉所致幼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2只新生6日龄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8只):对照+生理盐水组(Con+NS组)、对照+Rg1组(Con+Rg1组)、七氟醚麻醉+生理盐水组(Sev+NS组)、七氟醚麻醉+Rg1组(Sev+Rg1组)。Sev+NS组和Sev+Rg1组分别在出生后
【机 构】
: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七氟醚麻醉所致幼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72只新生6日龄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8只):对照+生理盐水组(Con+NS组)、对照+Rg1组(Con+Rg1组)、七氟醚麻醉+生理盐水组(Sev+NS组)、七氟醚麻醉+Rg1组(Sev+Rg1组)。Sev+NS组和Sev+Rg1组分别在出生后6~8 d每天接受3%七氟醚+100%氧气麻醉2 h,Con+NS组及Con+Rg1组小鼠在相应日龄吸入相同时间100%氧气。麻醉前30 min各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1 ml·kg-1·d-1)或Rg1(10 mg ·kg-1·d-1)腹腔注射。各组取12只小鼠于第31~37天行水迷宫实验,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海马行Western blot检测突触后密度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95, PSD-95)含量,其余小鼠(每组6只)于第8天麻醉手术后即刻行ELISA检测海马ATP及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
结果与Con+NS组比较,Sev+NS组第35~37天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35.6±4.5)、(28.3±3.5)、(21.9±2.4)s比(45.7±8.1)、(41.9±8.8)、(35.1±12.4)s]明显延长(P<0.05),平台次数[4(8,2)次比2(6,0)次]明显减少(P<0.05),PSD-95水平[(100±6)%比(77±6)%]明显降低(P<0.05),ROS水平[(100±4)%比(121±11)%]明显升高(P<0.05),ATP水平[(100±6)%比(82±7)%]明显降低(P<0.05)。Sev+Rg1组与Con+Rg1组比较,31~37 d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PSD-95水平、ROS水平及AT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g1可改善七氟醚麻醉所致的幼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功能并增强突触可塑性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异常体位下气管造口时临床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需行气管造口病人9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气管穿刺组采用经皮旋转穿刺气管造口方法,气管切开组采用传统手术气管切开方法。对处于异常体位病人探究比较不同体位、不同手术方法的护理注意事项。结果异常体位下气管造口术对病人体位护理要求较高,气管穿刺方法可在平卧位、半卧位、侧卧位、前倾位以及俯卧位
DNA疫苗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免疫效力还不够强大,尤其在大动物和人类中.CTLA-4融合基因免疫能同时增强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在抗感染、抗肿瘤中显示巨大的应用前景,并且其免疫增强效应已在部分大动物体内得到证实。
背景 RNA结合基序蛋白3(RNA binding motif protein 3,RBM3)是一种低温诱导产生的冷休克蛋白,可在神经元、部分胶质细胞和其他一些细胞系中表达.RBM3在多种神经元损伤中起到
目的 探究RNA干扰靶向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BUC) T24细胞株中的表达对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4个针对HIF-1α的小干扰RNA(siRNA)表
HIV的典型遗传特征之一是高度的遗传多样性,这一特征为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和HIV疫苗的研制带来了困难,然而也为研究人群中病毒的传播和进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HIV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特征,HIV-1可分为多种亚型.对HIV-1基因亚型的分析,可敏感地提示HIV的流行信息,及早发现新的HIV亚型毒株的传播,预测HI流行趋势,为艾滋病诊断试剂的更新换代、HIV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还可用于估计疾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探讨Survivin mRNA和VEGF mRNA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初发和复发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
宿主遗传因素在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单基因疾病不同,感染性疾病的基因研究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此文对目前感染性疾病基因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作了综述。
目的 观察采用非病毒、非质粒微量免疫原定义的基因表达(minimalistic immunological defined gene expression,MIDGE)方法构建前脑啡肽原(preproenkephalin,PPENK)-MIDGE-核
目的 探讨硒结合蛋白-1(Selenium binding protein 1,SBP1)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膀胱癌组织、膀胱黏膜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