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民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由“传统百姓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的转型,大力倡导和实施公民教育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话题。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实现公民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的切实有效的办法,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目的。本文将公民教育的内涵、现实意义及其实现途径进行探索,构建和谐的思想教育模式。
[关键词]思想教育 公民教育 构建
一、传统思想教育及其缺陷
思想教育以疏导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完善人、发展人为宗旨。然而,教育实践中,特别是中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却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情况。首先,过于强调社会本位、集体本位,忽视了对个人思想动机的尊重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从学生时起就被灌输许多因思维能力所限而难以理解的政治术语和德育要求,甚至按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分子的标准去衡量人的言行举止。这些过于高深和抽象的要求,难以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动机,相反由于无法实现而可能导致道德的缺失。其次,评价的标准也过于单一和抽象。而由此采取的单向灌输教育不能考虑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学生的主观道德需要,实质上是把学生当成了一种不清楚自己需要、没有行动能力的“人”,一种只能被动地接受先进道德的“容器”。再次,没能形成一种和谐的教育观,不能培养一种平等观念。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听话的就是好学生,学习好又听话的就是好学生。学生见到教育者的第一个感觉往往是“我归他管”,惧怕多于恭敬,恭敬多于亲近。这种观点和我国的和谐社会观点的树立是格格不入的。最后,权利观念淡薄、权力意识的严重偏离导致不正确的还是“官”的观念的长期存在。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在不自觉的培养这种惯性,贿选班干部、把班干部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等日益束缚学生的思想,这对于培养公民意识和建立公民社会是很有害的。
二、公民教育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德国教育学家凯兴斯坦纳曾经指出:“公民应该指的是这样一些人:无论能力大小,都必须工作,只知享受而不工作,不仅不是有用的公民,而且是不道德的;个人应将所任的职务看作是郑重的公事,看做是对于社会团体应尽的义务,而不只是专为个人的生活,专为个人的道德主张去做;在职务完成以外,还要借着工作去完成他的特殊人格的价值,以协助他所属的国家达到伦理化的理想方向。”由此可见,公民的价值判断标准并不仅是本人个性的完善程度,还要看他是否有助于整个社会。显然,这种完备的公民素质不是仅凭自然生长就能形成的,它应借助一定的教育来完成。
三、和谐社会我国公民教育的模式构建
国家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相关的文件,明确了公民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党的十七大更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架构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模式。
第一,设立“公民教育委员会”,统一协调指导全国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也是各个国家最关心的问题。把一国公民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关系到民族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需要社会权威部门来统筹考虑规划安排。因此,在全国建立一个专职机构,就是“公民教育委员会”,也必需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领导机构指公民教育。以指导公民教育方向、确定目标、规范内容、安排课程体系等,监督、评估公民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第二,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公民教育平台。国家高度重视公民教育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为中国开展公民教育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明确的任务。开展公民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公民教育的内容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依靠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借鉴成功的经验,强化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权利意识,把每个社会成员都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
第三,拓展公共空间,建立高度民主的和谐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共政治生活和公共事业领域会呈现许多新的机会和机遇,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事业,为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我们国家近些年来,也出现了许多像关怀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见义勇为基金会、希望工程等非营利的部门,还有其它一大批的非营利中介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加快拓展公共空间的领域,让社会管理资本加速转移到公民手中,给公民创造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机会,提高公共资源分配的公正性,提高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公信力,提高社会公共机构的信誉,为建立高度文明的民主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第四,注重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加强对公民的独立自由的人格、诚实守信的品德、团结合作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等,还要加强对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等这些特有的精神和传统。在当前人类普遍存在精神信仰危机的时代,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独特的民族性格,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德]凯兴斯坦纳·凯兴斯坦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关键词]思想教育 公民教育 构建
一、传统思想教育及其缺陷
思想教育以疏导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完善人、发展人为宗旨。然而,教育实践中,特别是中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却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情况。首先,过于强调社会本位、集体本位,忽视了对个人思想动机的尊重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从学生时起就被灌输许多因思维能力所限而难以理解的政治术语和德育要求,甚至按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分子的标准去衡量人的言行举止。这些过于高深和抽象的要求,难以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动机,相反由于无法实现而可能导致道德的缺失。其次,评价的标准也过于单一和抽象。而由此采取的单向灌输教育不能考虑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学生的主观道德需要,实质上是把学生当成了一种不清楚自己需要、没有行动能力的“人”,一种只能被动地接受先进道德的“容器”。再次,没能形成一种和谐的教育观,不能培养一种平等观念。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听话的就是好学生,学习好又听话的就是好学生。学生见到教育者的第一个感觉往往是“我归他管”,惧怕多于恭敬,恭敬多于亲近。这种观点和我国的和谐社会观点的树立是格格不入的。最后,权利观念淡薄、权力意识的严重偏离导致不正确的还是“官”的观念的长期存在。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在不自觉的培养这种惯性,贿选班干部、把班干部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等日益束缚学生的思想,这对于培养公民意识和建立公民社会是很有害的。
二、公民教育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德国教育学家凯兴斯坦纳曾经指出:“公民应该指的是这样一些人:无论能力大小,都必须工作,只知享受而不工作,不仅不是有用的公民,而且是不道德的;个人应将所任的职务看作是郑重的公事,看做是对于社会团体应尽的义务,而不只是专为个人的生活,专为个人的道德主张去做;在职务完成以外,还要借着工作去完成他的特殊人格的价值,以协助他所属的国家达到伦理化的理想方向。”由此可见,公民的价值判断标准并不仅是本人个性的完善程度,还要看他是否有助于整个社会。显然,这种完备的公民素质不是仅凭自然生长就能形成的,它应借助一定的教育来完成。
三、和谐社会我国公民教育的模式构建
国家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相关的文件,明确了公民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党的十七大更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架构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模式。
第一,设立“公民教育委员会”,统一协调指导全国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也是各个国家最关心的问题。把一国公民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关系到民族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需要社会权威部门来统筹考虑规划安排。因此,在全国建立一个专职机构,就是“公民教育委员会”,也必需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领导机构指公民教育。以指导公民教育方向、确定目标、规范内容、安排课程体系等,监督、评估公民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第二,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公民教育平台。国家高度重视公民教育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为中国开展公民教育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明确的任务。开展公民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公民教育的内容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依靠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借鉴成功的经验,强化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权利意识,把每个社会成员都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
第三,拓展公共空间,建立高度民主的和谐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共政治生活和公共事业领域会呈现许多新的机会和机遇,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事业,为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我们国家近些年来,也出现了许多像关怀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见义勇为基金会、希望工程等非营利的部门,还有其它一大批的非营利中介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加快拓展公共空间的领域,让社会管理资本加速转移到公民手中,给公民创造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机会,提高公共资源分配的公正性,提高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公信力,提高社会公共机构的信誉,为建立高度文明的民主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第四,注重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加强对公民的独立自由的人格、诚实守信的品德、团结合作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等,还要加强对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等这些特有的精神和传统。在当前人类普遍存在精神信仰危机的时代,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独特的民族性格,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德]凯兴斯坦纳·凯兴斯坦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