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1996-2011年四川省数据,从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乡村就业人员数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文盲率等因素出发对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这四个因素中,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影响最大。增加农民收入,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比;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5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120-03
2011年在社科院报告《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中指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同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是不同的。我国城乡收入比呈东部<中部<西部的特点,特别是西部地区城乡收入比差距最大。因此,解决我国城乡差距问题,最迫切在西部。文章选取西部老大哥四川省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数据收集有限,文章仅选取四川省1996-2011年的数据。
一、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
2005年,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名列其中。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一般是在1.5左右。我国城乡收入比在改革开放初期为2:1,2002年上升为3.11:1,之后10年,我国城乡收入比一直在3以上。由于政策、体制、资源禀赋等的不同,不同区域之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必然存在差异。从图1、图2中可以看到,东部、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城乡收入比,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规律变动,东部<中部<西部。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不存在同样的变动规律,而是东部>西部>中部。
(二)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2007年6月7日,成都市被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后,四川省在城乡统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至今,四川省城乡统筹已有成效。2007年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46.69元,2011年增至6128.55元,年均增长18.2%。2011年四川省城乡收入比为2.92,是近6年以来首次下降到3以下。虽然,已有成效,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的不足。一方面,四川省自1990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从1990年的932.24元,增至2011年的11770.45元。另一方面,根据国际标准,城乡收入比的合理范围是2:1。显然,四川省的城乡收入比远非合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仍将是四川省今后工作的重点。
二、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具体来说可以包括:国家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人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机会不均等。本文将选取指标: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乡村就业人员数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文盲率等。
(一) 确定模型
从图3、图4、图5、图6,各变量与Y的关系图中可以发现X1、X2、X3与Y的关系为线性或对数关系,而X4与Y的关系不确定。 因此,可以初步确定模型:Y=α+β1X1+β2X2+β3X3+β4X4+ε
其中,Y为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X1为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X2为乡村就业人员数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X3为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X4为文盲率。
(二)回归分析
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Y=51538.44 - 1428.421X1 - 62669.40X2 + 5341.312X3- 84.79995X4
(2.375099) (-0.756289) (-0.437805) (-1.787600) (4.762022)
R^2=0.975799 DW=1.347956 F=161.2807
可决系数为0.967229,说明模型拟合度较高。F=81.16501,且Prob.(F-statistic)=0,结果显著。但是,模型中x1、x2、X4的prob.>0.05,且X1、X2不能通过t检验。因此,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如上表格,X1、X2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X1、X3,X2、X3之间具有高度的负相关性。也就是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的比值与乡村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的比值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而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乡村就业人员数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则负相关。
(四)逐步回归分析
为消除变量间的共线性,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1、分别对Y、X1 ,Y 、X2 ,Y 、X3, Y、 X4 分别进行简单回归,结果如下:
(1) Y = 18568.06 -3 8219.25 X1
(17.42639) (-12.07763)
R^2 = 0.912428 DW= 0.339479 F = 145.8691
(2) Y = 90765.32 -11429.7 X2
(14.30058) (-13.36840)
R^2=0.927354 DW=0.960957 F= 178.7140
(3) Y = -1123.789 + 14768.18 X3 (-1.737584) (11.63360)
R^2 = 0.906255 DW= 1.732238 F= 135.3406
(4) Y = 12628.00 - 533.0372 X4
(8.307564) (-4.597025)
R^2=0.601510 DW=1.244161 F=21.13264
上述方程中,X4前面的系数为负,也就是说,提高文盲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与经验不符,因此剔除参数X4。方程(1)前面的系数最大,可见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奉献最大,与经验相符合,因此选方程(1)作为初始模型。
2、将其他变量X2、X3分别导入上述初始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1) Y= 65386.75 - 14036.84 X1 - 73679.18 X2
(2.903544) (-1.173243) (-2.080899)
R^2 = 0.934309 DW = 0.578923 F= 92.44834
(2) Y= 9201.416 - 20700.72 X1 + 7479.589 X3
(3.173860) (-3.610129) (3.364309)
R^2=0.953187 DW=1.071096 F=132.3496
结果分析:引入X2,拟合优度提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X1未能通过t检验,DW=1.071096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比;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5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120-03
2011年在社科院报告《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中指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同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是不同的。我国城乡收入比呈东部<中部<西部的特点,特别是西部地区城乡收入比差距最大。因此,解决我国城乡差距问题,最迫切在西部。文章选取西部老大哥四川省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数据收集有限,文章仅选取四川省1996-2011年的数据。
一、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
2005年,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名列其中。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一般是在1.5左右。我国城乡收入比在改革开放初期为2:1,2002年上升为3.11:1,之后10年,我国城乡收入比一直在3以上。由于政策、体制、资源禀赋等的不同,不同区域之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必然存在差异。从图1、图2中可以看到,东部、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城乡收入比,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规律变动,东部<中部<西部。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不存在同样的变动规律,而是东部>西部>中部。
(二)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2007年6月7日,成都市被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后,四川省在城乡统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至今,四川省城乡统筹已有成效。2007年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46.69元,2011年增至6128.55元,年均增长18.2%。2011年四川省城乡收入比为2.92,是近6年以来首次下降到3以下。虽然,已有成效,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的不足。一方面,四川省自1990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从1990年的932.24元,增至2011年的11770.45元。另一方面,根据国际标准,城乡收入比的合理范围是2:1。显然,四川省的城乡收入比远非合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仍将是四川省今后工作的重点。
二、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具体来说可以包括:国家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人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机会不均等。本文将选取指标: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乡村就业人员数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文盲率等。
(一) 确定模型
从图3、图4、图5、图6,各变量与Y的关系图中可以发现X1、X2、X3与Y的关系为线性或对数关系,而X4与Y的关系不确定。 因此,可以初步确定模型:Y=α+β1X1+β2X2+β3X3+β4X4+ε
其中,Y为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X1为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X2为乡村就业人员数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X3为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X4为文盲率。
(二)回归分析
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Y=51538.44 - 1428.421X1 - 62669.40X2 + 5341.312X3- 84.79995X4
(2.375099) (-0.756289) (-0.437805) (-1.787600) (4.762022)
R^2=0.975799 DW=1.347956 F=161.2807
可决系数为0.967229,说明模型拟合度较高。F=81.16501,且Prob.(F-statistic)=0,结果显著。但是,模型中x1、x2、X4的prob.>0.05,且X1、X2不能通过t检验。因此,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如上表格,X1、X2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X1、X3,X2、X3之间具有高度的负相关性。也就是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的比值与乡村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的比值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而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乡村就业人员数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则负相关。
(四)逐步回归分析
为消除变量间的共线性,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1、分别对Y、X1 ,Y 、X2 ,Y 、X3, Y、 X4 分别进行简单回归,结果如下:
(1) Y = 18568.06 -3 8219.25 X1
(17.42639) (-12.07763)
R^2 = 0.912428 DW= 0.339479 F = 145.8691
(2) Y = 90765.32 -11429.7 X2
(14.30058) (-13.36840)
R^2=0.927354 DW=0.960957 F= 178.7140
(3) Y = -1123.789 + 14768.18 X3 (-1.737584) (11.63360)
R^2 = 0.906255 DW= 1.732238 F= 135.3406
(4) Y = 12628.00 - 533.0372 X4
(8.307564) (-4.597025)
R^2=0.601510 DW=1.244161 F=21.13264
上述方程中,X4前面的系数为负,也就是说,提高文盲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与经验不符,因此剔除参数X4。方程(1)前面的系数最大,可见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奉献最大,与经验相符合,因此选方程(1)作为初始模型。
2、将其他变量X2、X3分别导入上述初始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1) Y= 65386.75 - 14036.84 X1 - 73679.18 X2
(2.903544) (-1.173243) (-2.080899)
R^2 = 0.934309 DW = 0.578923 F= 92.44834
(2) Y= 9201.416 - 20700.72 X1 + 7479.589 X3
(3.173860) (-3.610129) (3.364309)
R^2=0.953187 DW=1.071096 F=132.3496
结果分析:引入X2,拟合优度提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X1未能通过t检验,DW=1.071096
- 引入X3,拟合优度提高,且参数符合合理。X3能通过t检验,但DW=1.07
- 从结果分析来看,线性模型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结果不理想,可能是由于变量存在异方差引起的。因此,需要对变量进行异方差检验,消除异方差。
(五)异方差检验
1、绘制各变量与RESID^2的散点图,图形如下,发现各变量均存在异方差。
2、重建模型。建立对数模型,并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异方差,取权数为1/abs(resid)。(前文中分析了X4的参数符号不合理,因此,对数模型中将不再对X4与Y的关系进行分析。)由于X1、X2具有高度正相关,对数模型中将对这两个因素分开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1) Y=81.42852 -7269.806 lnX1+2981.573 lnX3
(0.035900) (-4.714315) (4.024499)
R^2=0.996958 DW=1.396999 F=623.5171
模型拟合优度高,但是常数不能通过t检验,去掉常数,修正模型得:
(2) Y=-7643.977 lnX1+3065.207 lnX3
(-100.6460) (26.94860)
R^2=0.999298 DW=2.548715
修正后的模型拟合优度提高,参数符号合理,变量能够通过t检验,且DU
(-2.657128)(-10.45959) (7.548134)
R^2=0.999962 DW=1.325261 F=3525.787
模型拟合度非常高,参数符号合理,且各参数能通过t检验,DU
(一)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四川山多地少,实施大规模机械化操作,不可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考虑其地形特征,趋利避害。对于能够进行机械化操作的地区,集中规划,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不适于进行机械化操作的地区,探索一条适于当地的小型机械化道路。另外,积极引导农民,优化农产品结构,向具有高附加值或经济价值的方向发展。在山地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应当以林果业为主,并通过引进现代化技术,实现林果业管理的现代化。
(二)合作社
合作社一头联系着农民,一头联系着市场。对于引导农民优化农产品结构,降低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缩短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省2012年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7241个,居全国第11位。近些年,四川省农业合作社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如区域发展不平衡、政策落实差、管理不规范、整体规模不大、单个规模小等问题。在合作社建设方面,国内外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四川省可以在综合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使合作社建设更加完善。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川地处西部,由于区位上的原因,加之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农业以农户为主,分散经营,不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并能够规避上述不利因素。四川省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惠农政策,吸引企业对农业的投资,走“企业+农户”,即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模式,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四)促进农村人口就业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脱离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在促进就业方面,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更多惠农体制的建立,让进城务工人员能享受同等待遇,使之能安心、踏实地工作。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岗前培训,使之具备工作必备的技能,而获得工作的机会。
(五)增加对农村、农业的投资
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加并不能缩小城乡差距。主要是因为当前投资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是用于城镇,从而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对农村、农业的投资,一方面将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工具、基础设施的改造,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民增收,更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将资金投资于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及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的能力,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
参考文献:
[1] 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陈元刚、周冲.重庆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12).
[3] 熊邓灵、李芳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学咨询,2011,(04).
[4] 胡雪琴.社科院:中国成世界城乡收入差距最大国家之一[N].中国经济周刊,2011-9-20.
[5] 中国经济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N].http://news.hexun.com,2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