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格活泼开朗的王润,喜欢标新立异。大学毕业后,他进入百度公司。尽管工作环境和薪水都不错,但他总想自己创业做老板。
2013年,王润和同事韩立新、孟军贤创立了北京青果工坊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搬家的时候,有大批剩余的物品不需要了,王润便叫来了楼下一个收废品的小贩。小贩的报价让王润大吃一惊:一个300多元的空调扇,小贩最多给20元;一套新款台式PC机,小贩报价50元;一台旧冰箱,仅给80元……如果这些物品卖给有需要的人,起码也能值原价的1/3吧。
因为急着搬家,王润任由小贩估价了。后来,他将这件事告诉了朋友,朋友一迭声地埋怨:“你怎么不通知我啊,我正好需要个冰箱,300元我也愿意掏啊,太可惜了!”
王润又想到,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有着上千万的外来人口,二手用品的需求量是惊人的,市场也是庞大的,这不就是很好的商机吗?
伙伴们却持反对意见:“二手用品的市场竞争早就白热化了,诸如淘宝二手栏目、豆瓣分组、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等,早就拼得头破血流。我们这样的小电商,如何从中分得一杯羹?”
王润发现:无论是电商巨头,还是街边的二手用品小店,买家和卖家都是不熟悉的两个群体,而当初王润的朋友说如果把冰箱卖给他,他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是因为他信任熟人。
王润进一步想到:二手用品交易在陌生人之间完成,会让很多人有顾虑,担心用过的二手物品有质量问题。如果是熟人之间进行交易,肯定有一说一,不会夸大也不会矫情,二手用品的质量有保障。如果从这一点切入,新的市场卖点就能凸显。
王润说服了两位合作伙伴,于2014年初推出了手机APP应用软件,取名“有闲”,寓意利用闲暇时间,让每件物品都发挥其最大价值。
“有闲”不是从事一般的二手用品交易,而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交易二手用品的平台,等用户下载后,就可在朋友圈中发布自己身边闲置的二手用品,最终在朋友之间便捷地去完成。
“有闲”上线后,因为其特点就是针对熟人,所以它的推广也是通过微信、微博、QQ群、知名电商网站论坛发布。这些搞技术的IT人大都泡在写字楼里,平时购买生活用品时经常被宰,如今可以在熟人之间交易二手用品,这让他们很放心。
“有闲”一上线,就受到圈内人的追捧,他们纷纷在自己的手机上下载这个实用的APP,然后在朋友圈里传播。
一位用户试着上传了自己两年前买的MP4,机子听歌、看视频都挺不错的,但因为现在大家都使用智能手机了,所以MP4就成了鸡肋,丢了又觉得可惜,也不愿当作废品处理。几天后,有朋友表示对MP4有兴趣,想买来给自己读初中的孩子练习英语听力用。两个人以一个合适的价格成交了。
2014年2月,“有闲”推出转发分成机制,促成与朋友的朋友之间完成交易,也就是如果你朋友看见你发布的用品信息,可以转发到其他的朋友圈,促成你们的交易,你朋友可以得到10%的利润回报,也就是中介费。这一举措大大地促进了“有闲”的发展,用户下载量不断攀升。一些没有闲置用品的用户,只是顺手转发朋友的信息,就可以在不经意间获得一定的提成,何乐而不为呢?
2014年3月,针对手机上的GPS定位功能,王润和伙伴们推出了“LBS定位服务”,也就是让用户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有闲用户之间形成一个类似“周末集市”的服务。比如:用户有一款手机需要转让后,该用户周围一公里内的所有“有闲”用户,都能自动获取由“有闲”平台发出的这份信息。这个交易不再局限于熟人之间,而是拓展到邻里、社区的人脉。
经调研,有52%的闲置物品交易发生在一度或二度人脉之间,熟人关系起到了一定的品质担保作用。通过LBS方式实现的交易比例则有22%,邻里、社区交易也发生在地理位置相近的“准熟人”之间。
那么,“有闲”的盈利模式在哪里?由于线下已经有多个平台提供二手出售服务,因此“有闲”的线下信息服务部分并不收费,而针对线上的交易部分。“有闲”推出一个收益性的服务——由于加入支付宝的成本高昂,因此“有闲”创立了一套支付机制,即产品发布时系统会自动提醒价格包含运费以及有闲会抽取10%的佣金。当用户下单后,无需联系快递公司,便会有快递员来电预约取件时间,成交3日内是保障时间,如果遭遇不诚信行为,买方可以在此期间退货给卖方。
“有闲”第二个盈利模式则是闲置物品的寄存和代售。用户家中如果有闲置物品可以付费寄存到他们那里,有购买意向的用户只需要按一下键,然后让人上门收货,等货物卖出收钱即可。其余的销售、保养等中间环节,由“有闲”完成,“有闲”和用户按比例分成。
因为用户寄存的闲置用品逐渐增多,比如数码用品,那么有闲就会采取“闪购”的方式销售,这种限时抢购模式,价格优惠,先到先买,限时限量,极大地调动了用户的购买欲望。
鉴于“有闲”是颇有革新模式的二手用品交易,2014年11月初,王潤的公司又获得了500万元投资。
2013年,王润和同事韩立新、孟军贤创立了北京青果工坊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搬家的时候,有大批剩余的物品不需要了,王润便叫来了楼下一个收废品的小贩。小贩的报价让王润大吃一惊:一个300多元的空调扇,小贩最多给20元;一套新款台式PC机,小贩报价50元;一台旧冰箱,仅给80元……如果这些物品卖给有需要的人,起码也能值原价的1/3吧。
因为急着搬家,王润任由小贩估价了。后来,他将这件事告诉了朋友,朋友一迭声地埋怨:“你怎么不通知我啊,我正好需要个冰箱,300元我也愿意掏啊,太可惜了!”
王润又想到,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有着上千万的外来人口,二手用品的需求量是惊人的,市场也是庞大的,这不就是很好的商机吗?
伙伴们却持反对意见:“二手用品的市场竞争早就白热化了,诸如淘宝二手栏目、豆瓣分组、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等,早就拼得头破血流。我们这样的小电商,如何从中分得一杯羹?”
王润发现:无论是电商巨头,还是街边的二手用品小店,买家和卖家都是不熟悉的两个群体,而当初王润的朋友说如果把冰箱卖给他,他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是因为他信任熟人。
王润进一步想到:二手用品交易在陌生人之间完成,会让很多人有顾虑,担心用过的二手物品有质量问题。如果是熟人之间进行交易,肯定有一说一,不会夸大也不会矫情,二手用品的质量有保障。如果从这一点切入,新的市场卖点就能凸显。
王润说服了两位合作伙伴,于2014年初推出了手机APP应用软件,取名“有闲”,寓意利用闲暇时间,让每件物品都发挥其最大价值。
“有闲”不是从事一般的二手用品交易,而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交易二手用品的平台,等用户下载后,就可在朋友圈中发布自己身边闲置的二手用品,最终在朋友之间便捷地去完成。
“有闲”上线后,因为其特点就是针对熟人,所以它的推广也是通过微信、微博、QQ群、知名电商网站论坛发布。这些搞技术的IT人大都泡在写字楼里,平时购买生活用品时经常被宰,如今可以在熟人之间交易二手用品,这让他们很放心。
“有闲”一上线,就受到圈内人的追捧,他们纷纷在自己的手机上下载这个实用的APP,然后在朋友圈里传播。
一位用户试着上传了自己两年前买的MP4,机子听歌、看视频都挺不错的,但因为现在大家都使用智能手机了,所以MP4就成了鸡肋,丢了又觉得可惜,也不愿当作废品处理。几天后,有朋友表示对MP4有兴趣,想买来给自己读初中的孩子练习英语听力用。两个人以一个合适的价格成交了。
2014年2月,“有闲”推出转发分成机制,促成与朋友的朋友之间完成交易,也就是如果你朋友看见你发布的用品信息,可以转发到其他的朋友圈,促成你们的交易,你朋友可以得到10%的利润回报,也就是中介费。这一举措大大地促进了“有闲”的发展,用户下载量不断攀升。一些没有闲置用品的用户,只是顺手转发朋友的信息,就可以在不经意间获得一定的提成,何乐而不为呢?
2014年3月,针对手机上的GPS定位功能,王润和伙伴们推出了“LBS定位服务”,也就是让用户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有闲用户之间形成一个类似“周末集市”的服务。比如:用户有一款手机需要转让后,该用户周围一公里内的所有“有闲”用户,都能自动获取由“有闲”平台发出的这份信息。这个交易不再局限于熟人之间,而是拓展到邻里、社区的人脉。
经调研,有52%的闲置物品交易发生在一度或二度人脉之间,熟人关系起到了一定的品质担保作用。通过LBS方式实现的交易比例则有22%,邻里、社区交易也发生在地理位置相近的“准熟人”之间。
那么,“有闲”的盈利模式在哪里?由于线下已经有多个平台提供二手出售服务,因此“有闲”的线下信息服务部分并不收费,而针对线上的交易部分。“有闲”推出一个收益性的服务——由于加入支付宝的成本高昂,因此“有闲”创立了一套支付机制,即产品发布时系统会自动提醒价格包含运费以及有闲会抽取10%的佣金。当用户下单后,无需联系快递公司,便会有快递员来电预约取件时间,成交3日内是保障时间,如果遭遇不诚信行为,买方可以在此期间退货给卖方。
“有闲”第二个盈利模式则是闲置物品的寄存和代售。用户家中如果有闲置物品可以付费寄存到他们那里,有购买意向的用户只需要按一下键,然后让人上门收货,等货物卖出收钱即可。其余的销售、保养等中间环节,由“有闲”完成,“有闲”和用户按比例分成。
因为用户寄存的闲置用品逐渐增多,比如数码用品,那么有闲就会采取“闪购”的方式销售,这种限时抢购模式,价格优惠,先到先买,限时限量,极大地调动了用户的购买欲望。
鉴于“有闲”是颇有革新模式的二手用品交易,2014年11月初,王潤的公司又获得了500万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