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来看看几个时间节点。
20 16年8月8日,日本明仁天皇发表“生前退位意愿”电视讲话,表示“我已80有余,虽尚无大恙,但随着身体日渐衰老,恐怕难以像以往全身心地履行事务”。
2017年12月13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明仁的退位日程。
2019年3月12日,明仁在皇居的“宮中三殿”举行仪式,开启退位流程。待4月30日完成十个仪式后,退位正式完成,平成年代结束。
生前退位不容易
看似至高无上的明仁天皇,主动要求退位却碍于宪法关于“天皇不得以个人意愿干政”的规定,遭到了巨大的阻力。一方面,天皇生前退位牵扯到法律等复杂问题,需要经过学术探讨、社会意见收集、政府研究以及国会讨论、表决等一系列程序;另一方面,包括安倍政府在内的日本保守派,实际上并不愿意修改规定皇室制度与结构的《皇室典范》。因此,这位高龄天皇只能通过电视讲话委婉表达意愿,希望政府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那么,《皇室典范》究竟是如何规定的呢?
日本在战后重新修改了宪法,但现行的《皇室典范》仍是1889年明治维新时编纂的《旧皇室典范》的删减修改版,其中第四条“天皇驾崩,皇嗣继位”中,只将“天皇驾崩”作为新一任天皇继位的条件纳入考虑。明仁天皇是日本皇室近200年来首位提出希望“生前退位”的天皇,相关法律、典范都没有相应的条文做出应对措施。
不明就里的人看到“生前退位”四个字可能会觉得稀奇,但实际上就是禅位。纵观日本历史,至今共125位天皇中,有研究称生前退位的高达64位。可1889年的《皇室典范》完全避免提及“生前退位”这种常见的情况,那是因为明治维新时的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认为,前溯历史,天皇频繁生前退位,又常以“太上天皇”的身份处理一些事务,引起君权二元化,是导致国内政变战乱不止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主持编纂《皇室典范》时,反对天皇生前退位的伊藤博文特意避开了这点,要让生前退位无例可依。
不过,二战后的日本天皇逐渐已成为国家的象征,逐渐人格化。在宪政体制下,天皇生前退位与否几乎很难影响国家根本。而1989年明仁继位以来,抛弃了以往天皇刻意塑造的神秘与威严人设,展现出平易近人的一面,并主张和平与反战,更是不顾反对派阻挠,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访华的天皇,被年轻一代视为“和平及宪法最后的守护者”。尽管日本政坛丑闻不断,但日本人民对天皇的态度却由当初对裕仁的复杂、反感趋向于对明仁的好转。2016年的民调显示,出于尊敬和爱戴,91%的民众都支持明仁退位。
尽管明仁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大部分日本民众的心,但手中没有实权的他甚至连退位都无法自己决定。而200年前,也有一位天皇有感于自己身处高位却言轻无权,心灰意冷之下决定“生前退位”。
日本的“大礼议”
200多年前的江户幕府后期,第119代天皇光格天皇突然宣布退位,由儿子继承为仁孝天皇,自己则以“太上天皇”的身份继续执掌事务。虽然没有文献直接说明光格退位的原因,但他在位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再度激化了天皇与幕府之间的矛盾。
光格本出生于闲院宫,是从皇室正脉中独立出来的一支世袭亲王家族。光格在闲院宫排行第六,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是无继承权的,甚至要被送去寺庙出家。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本该在寺庙里度过一生的皇室成员,会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成为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1779年,后桃园天皇去世,日本皇室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没有继承人了,后桃园天皇只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为了保证“万世一系”,必须从皇室各脉中挑选一名继承人。考虑到闲院宫与皇室正脉更近,而闲院宫师仁亲王是候选人中唯一年幼、未婚配的,可以在成年后迎娶后桃园天皇的女儿为妻,于是,这个本打算出家的亲王一跃而成光格天皇。
光格天皇继位后,更尴尬的局面出现了。他的生父闲院宫典仁亲王依然健在,如今地位远不如自己的儿子不说,“三公之下亲王”,亲王还处在太政大臣、右大臣、左大臣之下。试想光格天皇如何能接受父亲对自己俯首称臣,并对其他大臣毕恭毕敬?
1788年,17岁的光格天皇向幕府提交申请,希望给父亲“上尊号”,称之为“太上天皇”。幕府的执政者松平定信坚决地拒绝了,表示“太平盛世无理由给未及皇位之人上尊号”。与明代嘉靖皇帝“大礼议”事件一样,支持者与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不过与明代帝王的高度集权不同,日本天皇势力相对较弱。最终嘉靖皇帝如愿为亲生父母上了尊号,“大礼议”以其胜利告终,而光格天皇却败下阵来。
在日本的“大礼议”事件中,典仁亲王的弟弟、光格天皇的叔叔鹰司辅平是一个关键人物。鹰司辅平早前被过继到公卿鹰司家担任关白,在他看来,自己的哥哥如果真的被上了“太上天皇”的尊号,皇室与幕府之间的矛盾会被激化,从而引起大混乱。于是他从中斡旋,代表闲院宫表示愿意放弃“上尊号”,但希望提高典仁亲王的待遇。
最终,此事件以支持“上尊号”的公卿被处分、典仁亲王增加1000石收入为结局。1817年,光格天皇选择了生前退位,成为幕府时代最后一个生前退位的天皇,往后两百年都再无天皇生前退位。
1884年,相较于前几代天皇更有实权一点的明治天皇追封典仁亲王为“庆光天皇”,后又追尊他为“太上天皇”,总算是圆了祖宗的一个梦。
20 16年8月8日,日本明仁天皇发表“生前退位意愿”电视讲话,表示“我已80有余,虽尚无大恙,但随着身体日渐衰老,恐怕难以像以往全身心地履行事务”。
2017年12月13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明仁的退位日程。
2019年3月12日,明仁在皇居的“宮中三殿”举行仪式,开启退位流程。待4月30日完成十个仪式后,退位正式完成,平成年代结束。
生前退位不容易
看似至高无上的明仁天皇,主动要求退位却碍于宪法关于“天皇不得以个人意愿干政”的规定,遭到了巨大的阻力。一方面,天皇生前退位牵扯到法律等复杂问题,需要经过学术探讨、社会意见收集、政府研究以及国会讨论、表决等一系列程序;另一方面,包括安倍政府在内的日本保守派,实际上并不愿意修改规定皇室制度与结构的《皇室典范》。因此,这位高龄天皇只能通过电视讲话委婉表达意愿,希望政府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那么,《皇室典范》究竟是如何规定的呢?
日本在战后重新修改了宪法,但现行的《皇室典范》仍是1889年明治维新时编纂的《旧皇室典范》的删减修改版,其中第四条“天皇驾崩,皇嗣继位”中,只将“天皇驾崩”作为新一任天皇继位的条件纳入考虑。明仁天皇是日本皇室近200年来首位提出希望“生前退位”的天皇,相关法律、典范都没有相应的条文做出应对措施。
不明就里的人看到“生前退位”四个字可能会觉得稀奇,但实际上就是禅位。纵观日本历史,至今共125位天皇中,有研究称生前退位的高达64位。可1889年的《皇室典范》完全避免提及“生前退位”这种常见的情况,那是因为明治维新时的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认为,前溯历史,天皇频繁生前退位,又常以“太上天皇”的身份处理一些事务,引起君权二元化,是导致国内政变战乱不止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主持编纂《皇室典范》时,反对天皇生前退位的伊藤博文特意避开了这点,要让生前退位无例可依。
不过,二战后的日本天皇逐渐已成为国家的象征,逐渐人格化。在宪政体制下,天皇生前退位与否几乎很难影响国家根本。而1989年明仁继位以来,抛弃了以往天皇刻意塑造的神秘与威严人设,展现出平易近人的一面,并主张和平与反战,更是不顾反对派阻挠,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访华的天皇,被年轻一代视为“和平及宪法最后的守护者”。尽管日本政坛丑闻不断,但日本人民对天皇的态度却由当初对裕仁的复杂、反感趋向于对明仁的好转。2016年的民调显示,出于尊敬和爱戴,91%的民众都支持明仁退位。
尽管明仁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大部分日本民众的心,但手中没有实权的他甚至连退位都无法自己决定。而200年前,也有一位天皇有感于自己身处高位却言轻无权,心灰意冷之下决定“生前退位”。
日本的“大礼议”
200多年前的江户幕府后期,第119代天皇光格天皇突然宣布退位,由儿子继承为仁孝天皇,自己则以“太上天皇”的身份继续执掌事务。虽然没有文献直接说明光格退位的原因,但他在位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再度激化了天皇与幕府之间的矛盾。
光格本出生于闲院宫,是从皇室正脉中独立出来的一支世袭亲王家族。光格在闲院宫排行第六,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是无继承权的,甚至要被送去寺庙出家。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本该在寺庙里度过一生的皇室成员,会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成为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1779年,后桃园天皇去世,日本皇室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没有继承人了,后桃园天皇只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为了保证“万世一系”,必须从皇室各脉中挑选一名继承人。考虑到闲院宫与皇室正脉更近,而闲院宫师仁亲王是候选人中唯一年幼、未婚配的,可以在成年后迎娶后桃园天皇的女儿为妻,于是,这个本打算出家的亲王一跃而成光格天皇。
光格天皇继位后,更尴尬的局面出现了。他的生父闲院宫典仁亲王依然健在,如今地位远不如自己的儿子不说,“三公之下亲王”,亲王还处在太政大臣、右大臣、左大臣之下。试想光格天皇如何能接受父亲对自己俯首称臣,并对其他大臣毕恭毕敬?
1788年,17岁的光格天皇向幕府提交申请,希望给父亲“上尊号”,称之为“太上天皇”。幕府的执政者松平定信坚决地拒绝了,表示“太平盛世无理由给未及皇位之人上尊号”。与明代嘉靖皇帝“大礼议”事件一样,支持者与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不过与明代帝王的高度集权不同,日本天皇势力相对较弱。最终嘉靖皇帝如愿为亲生父母上了尊号,“大礼议”以其胜利告终,而光格天皇却败下阵来。
在日本的“大礼议”事件中,典仁亲王的弟弟、光格天皇的叔叔鹰司辅平是一个关键人物。鹰司辅平早前被过继到公卿鹰司家担任关白,在他看来,自己的哥哥如果真的被上了“太上天皇”的尊号,皇室与幕府之间的矛盾会被激化,从而引起大混乱。于是他从中斡旋,代表闲院宫表示愿意放弃“上尊号”,但希望提高典仁亲王的待遇。
最终,此事件以支持“上尊号”的公卿被处分、典仁亲王增加1000石收入为结局。1817年,光格天皇选择了生前退位,成为幕府时代最后一个生前退位的天皇,往后两百年都再无天皇生前退位。
1884年,相较于前几代天皇更有实权一点的明治天皇追封典仁亲王为“庆光天皇”,后又追尊他为“太上天皇”,总算是圆了祖宗的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