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拉开了全国人民学雷锋运动的序幕。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性的报刊同时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手迹。第二天,《解放军报》又发表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大规模地为一位普通战士题词,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半个多世纪学雷锋活动历史的检验,证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是真理性的认识,它穿越世纪时间隧道,至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学雷锋,首先要明确学什么的问题。对于向雷锋学习什么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毛泽东也给予非常明确的指示——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根据现存的资料,至少有三处说明这一点。
第一处,是当年经办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秘书林克的回忆录。
据林克回忆,1963年2月22日,毛主席在把给雷锋的题词交给他时,曾经与他谈道:“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
第二处是毛泽东写给高殿英的题词。1965年7月20日,毛泽东与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高殿英交谈时,看到她的学习笔记扉页有一幅雷锋手持钢枪的画像,旁边还有临摹的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就询问是谁画的,还夸奖说:“画得挺像,字也临摹得很相似。”
然后,毛主席对在场的人员说:“青年同志们,你们应该好好向雷锋同志学习。”毛主席欣然拿起笔来,在高殿英的笔记本上写下“好好学习,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三处是毛泽东写给钟学坤的题词。1959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期间,庐山管理局为毛泽东选派了钟学坤做保健工作。后来,钟学坤十分怀念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日子,就于1965年8月给毛主席写信,希望得到毛主席亲笔鼓励之词。毛主席很快给钟学坤复信,信中教导她始终要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并在信中附上亲笔题词: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当年的这些谈话和题词,非常明确地指出雷鋒身上最本质的东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为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周恩来总理对雷锋精神的实质,也有着同样的见解。1963年2月8日,他在文化艺术工作者春节联欢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要过好“生活关”时,以雷锋为例指出:“雷锋是贫苦的孩子,
是革命胜利后才获得幸福生活的,他就全心全意为革命。劳动阶级出身的人才能体现这种精神。宋恩珍同志也是。《雷锋日记》反映了全心全意为集体的思想,是一部很好的日记体文学。过‘生活关’就是要全心全意为集体,要求我们先公后私,有时公而忘私。”
毛泽东、周恩来的这些谈话,还有给身边工作人员的题词,虽然当时没有公开发表,但是,这些思想充分体现在诸多指导学雷锋活动的文献中,指引着全国学雷锋活动的开展。直到1990年10月29日,江泽民在接见雷锋团的讲话中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用非常明确的概念来概括雷锋精神的实质。
对雷锋精神基本内涵的认识,是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方概括而逐渐完整地呈现出来的。
1963年1月21日,沈阳军区隆重举行“雷锋班”命名大会。大会召开之前,沈阳军区特请总参谋长罗瑞卿题词。罗瑞卿的题词是:“题给雷锋班命名大会:伟大的战士——雷锋同志永垂不朽!”罗瑞卿是最早给雷锋题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1963年2月26日,周恩来在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解放军政治工作会议联合举行的报告会上说:“雷锋同志的高贵品质,可以总结成这样的几句话:坚定的阶级立场,表现在爱憎分明上;充沛的革命精神,表现在学习和工作上;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表现在公而忘私上;伟大的无产阶级斗志,表现在奋不顾身上。”
1963年3月,周恩来总理应解放军总政治部之约,为雷锋题词。周恩来总理此时已经知道毛泽东为雷锋题词的内容,他仔细阅读雷锋的日记,经过反复句斟字酌的推敲,将雷锋精神概括为:“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周恩来总理为雷锋的第二次题词,根据毛主席的题词内容,对向雷锋学习什么,即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做了全面、系统、准确、精辟的概括,从而把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赋予具体内涵,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原则。
刘少奇同志给雷锋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谢觉哉同志的题词是“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这两段题词都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这一榜样的典型特征——平凡而伟大。平凡与伟大,一方面强调了雷锋榜样的典型性;另一方面突出了雷锋榜样的普适性。雷锋行为中体现出的忠诚守信、勤劳朴实、节俭爱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乐观积极、刻苦学习、“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等等,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整体优秀形象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能找到向雷锋学习的内容,因而为学雷锋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
周恩来总理的第一个题词是“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朱德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陈云的题词是“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大家向他学习”,邓小平的题词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这些思想,呼应了毛主席关于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的指示。学雷锋活动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怎样做人”的根本问题。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树立正确的“三观”,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是学雷锋活动的价值和最终目的。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讲话、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概念、范畴,如“平凡而伟大”“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傻子精神”等,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质的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据。而“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等,则为研究和阐释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构建了新的话语体系。
55年来,“向雷锋同志学习”由一个伟人的题词,化作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生动实践。雷锋精神,也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诠释与践履下不断得以拓展和升华。题词所孕育的一种文化传统,不仅每年以仪式感很强的纪念日展现民众的追随意愿,而且以诠释性、扩散性和积累性为诉求的文本纪念,构建与强化人们对“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的集体记忆。
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大规模地为一位普通战士题词,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半个多世纪学雷锋活动历史的检验,证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是真理性的认识,它穿越世纪时间隧道,至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题词揭示了雷锋精神的本质核心
学雷锋,首先要明确学什么的问题。对于向雷锋学习什么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毛泽东也给予非常明确的指示——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根据现存的资料,至少有三处说明这一点。
第一处,是当年经办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秘书林克的回忆录。
据林克回忆,1963年2月22日,毛主席在把给雷锋的题词交给他时,曾经与他谈道:“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
第二处是毛泽东写给高殿英的题词。1965年7月20日,毛泽东与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高殿英交谈时,看到她的学习笔记扉页有一幅雷锋手持钢枪的画像,旁边还有临摹的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就询问是谁画的,还夸奖说:“画得挺像,字也临摹得很相似。”
然后,毛主席对在场的人员说:“青年同志们,你们应该好好向雷锋同志学习。”毛主席欣然拿起笔来,在高殿英的笔记本上写下“好好学习,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三处是毛泽东写给钟学坤的题词。1959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期间,庐山管理局为毛泽东选派了钟学坤做保健工作。后来,钟学坤十分怀念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日子,就于1965年8月给毛主席写信,希望得到毛主席亲笔鼓励之词。毛主席很快给钟学坤复信,信中教导她始终要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并在信中附上亲笔题词: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当年的这些谈话和题词,非常明确地指出雷鋒身上最本质的东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为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周恩来总理对雷锋精神的实质,也有着同样的见解。1963年2月8日,他在文化艺术工作者春节联欢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要过好“生活关”时,以雷锋为例指出:“雷锋是贫苦的孩子,
是革命胜利后才获得幸福生活的,他就全心全意为革命。劳动阶级出身的人才能体现这种精神。宋恩珍同志也是。《雷锋日记》反映了全心全意为集体的思想,是一部很好的日记体文学。过‘生活关’就是要全心全意为集体,要求我们先公后私,有时公而忘私。”
毛泽东、周恩来的这些谈话,还有给身边工作人员的题词,虽然当时没有公开发表,但是,这些思想充分体现在诸多指导学雷锋活动的文献中,指引着全国学雷锋活动的开展。直到1990年10月29日,江泽民在接见雷锋团的讲话中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用非常明确的概念来概括雷锋精神的实质。
题词概括了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
对雷锋精神基本内涵的认识,是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方概括而逐渐完整地呈现出来的。
1963年1月21日,沈阳军区隆重举行“雷锋班”命名大会。大会召开之前,沈阳军区特请总参谋长罗瑞卿题词。罗瑞卿的题词是:“题给雷锋班命名大会:伟大的战士——雷锋同志永垂不朽!”罗瑞卿是最早给雷锋题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1963年2月26日,周恩来在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解放军政治工作会议联合举行的报告会上说:“雷锋同志的高贵品质,可以总结成这样的几句话:坚定的阶级立场,表现在爱憎分明上;充沛的革命精神,表现在学习和工作上;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表现在公而忘私上;伟大的无产阶级斗志,表现在奋不顾身上。”
1963年3月,周恩来总理应解放军总政治部之约,为雷锋题词。周恩来总理此时已经知道毛泽东为雷锋题词的内容,他仔细阅读雷锋的日记,经过反复句斟字酌的推敲,将雷锋精神概括为:“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周恩来总理为雷锋的第二次题词,根据毛主席的题词内容,对向雷锋学习什么,即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做了全面、系统、准确、精辟的概括,从而把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赋予具体内涵,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原则。
题词揭示了榜样雷锋的典型特征
刘少奇同志给雷锋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谢觉哉同志的题词是“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这两段题词都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这一榜样的典型特征——平凡而伟大。平凡与伟大,一方面强调了雷锋榜样的典型性;另一方面突出了雷锋榜样的普适性。雷锋行为中体现出的忠诚守信、勤劳朴实、节俭爱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乐观积极、刻苦学习、“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等等,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整体优秀形象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能找到向雷锋学习的内容,因而为学雷锋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
题词定位了学雷锋活动的价值和目的
周恩来总理的第一个题词是“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朱德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陈云的题词是“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大家向他学习”,邓小平的题词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这些思想,呼应了毛主席关于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的指示。学雷锋活动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怎样做人”的根本问题。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树立正确的“三观”,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是学雷锋活动的价值和最终目的。
题词奠定了雷锋精神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讲话、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概念、范畴,如“平凡而伟大”“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傻子精神”等,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质的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据。而“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等,则为研究和阐释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构建了新的话语体系。
55年来,“向雷锋同志学习”由一个伟人的题词,化作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生动实践。雷锋精神,也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诠释与践履下不断得以拓展和升华。题词所孕育的一种文化传统,不仅每年以仪式感很强的纪念日展现民众的追随意愿,而且以诠释性、扩散性和积累性为诉求的文本纪念,构建与强化人们对“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