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我有两个绰号,一个是“开课专业户”,还有一个是“超级替补”。前一个绰号,比较容易理解,后一个绰号的由来,则是因为每每有教师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来校上课,经常由我顶上,于是就有了“超级替补”的“美称”。
“开课专业户”固然难当,但比起“超级替补”的角色,恐怕还好些。因为,开公开课,底下坐的都是自己的“孩子”,你对他们了如指掌,他们自然也会积极配合你。而“替补”的角色则不同,底下坐的都是别人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先入为主,对来代课的教师诸多挑剔,甚至带有抵触情绪。
有一次,年级组里有一位老师请了两个月的病假,年富力强且没有家庭负担的我,理所当然地成了“替补队员”。虽然嘴上答应了校方领导,但是我心里还是有不少顾虑的:第一,两个月的时间不算短;第二,此时正值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是刚分好班且面临升高三的敏感时期;第三,这个班是理科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不大;第四,我自己带着两个班级,同时上三个班的语文课,教学任务颇重。
两个月代课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第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按照教学进度,第一堂课要上唐的《琐忆》。课前我作了充分准备:从钻研教材,梳理思路,到设计教案,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开个好头,用自己的实力来震住这群陌生的学生。就这样,我自信满满地踏进了这个陌生的教室。
课文内容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所以上课开始,我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女生站起来,想了想,吐出三个字“文思革”。一时间,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果然是应试教育训练出来的标准答案。我锲而不舍,继续鼓励学生发言。这时,最后一排的一个男生主动举手,我的精神为之一振,立刻走到他面前,请他发言。
“说起鲁迅,我们大家便‘谈虎色变’,他的杂文的确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带有一丝不解。并且他的主题往往是黑暗的——揭示社会的丑恶面;虽然让大众明白了这一现象,可同时也污染了读者的心灵。其缘由是他往往不加修饰,若是美的也就算了,可是丑的,则令他人产生一种厌恶之感。仿佛告诉你猪是臭的,担心你领悟不到,便将猪搬到你面前让你亲身体验它的‘独特’味道。虽然,他的文章措辞及所蕴含的道理值得褒奖,但一想到都是为了‘丑’做的陪衬,也就反感了。”这位男生侃侃而谈。
我一下子愣住了,虽然我也知道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但没想到学生心里居然对鲁迅这样反感,而且在课堂上毫不讳饰,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课堂里一片死寂,弥漫着一种尴尬的气氛。无疑这位男生正在挑战鲁迅,同时也在挑战我这个语文老师。学生们齐刷刷地注视着我,等待我作出反应。而此时,我的内心正在挣扎矛盾着:该怎样打破这一僵局?怎样为鲁迅正名?怎样让学生心悦诚服?短短的几秒钟,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抓住这个契机,帮助学生真正走进鲁迅的世界,摈弃先前偏激的鲁迅观。
于是,我对全班学生说:“这位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很富有感染力,更让我欣赏的是他的坦率和勇气。为了真实地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我想作个民意调查,请在座不喜欢鲁迅的同学举手。”几秒钟之后,全班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举起了手。接着,我说:“哪些同学喜欢鲁迅?请举手。”又有十来个学生举手。
“看来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鲁迅,我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不喜欢鲁迅。请同学们畅所欲言,不要有所顾忌。”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起来,纷纷举手发言,伴随着阵阵笑声,我听到了以下理由——
“鲁迅先生的作品实在太深刻了,短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好几层思想。本人真是深深佩服,只是可怜我们这群学生抓破了脑袋也难以理解,因此,一看到鲁迅先生我就头大。”
“他的语言有点怪,以前背过他的课文,错了3个字,把课文抄了3遍,所以一直不喜欢他。现在居然要围绕他来做一份作业,受不了啊……”
“他的文章,读老半天都不知道在讲什么,太深了,难懂!”
“鲁迅文章中充满憎恨,心胸不开阔。”
“他的某些作品有些过于残酷、灵异,让人捉摸不透,对他的心理产生怀疑。”
“我不喜欢他的理由就是每次都要学他那难懂的讽刺,每次都要考那一个个细节,真是他写得痛快了,别人看了心潮澎湃,我们学得头晕脑涨的。”
“鲁迅的作品中语言过于犀利,他的性格也过于固执。甚至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
“下面请喜欢鲁迅的同学谈谈他们的理由。”我把目光投向另一些跃跃欲试的学生。
“最喜欢周树人先生的犀利的文笔,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不浓不淡的杀气,每句话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平淡中却可刺伤人心,嬉笑嘲讽。”
“鲁迅的笔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笔,是一把刀。他将面具撕毁,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残忍却真实的世界。”
“他弃医从文的经历让我联想到了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尽管他没有扛着钢枪冲上前线与敌人作战。可是,他的笔杆子曾令手持钢枪的敌人畏惧,他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作家的使命感毅然用他的单薄的身躯抗起了唤醒国民觉悟的大任,用他的笔杆子敲击着麻木的国人,使无数人觉醒,并投入到拯救苦难中国的民族大义之中。”
“说得好!”
这时,一个男生没等我请他回答,就自己站起来抢着说:“其实我认为用‘喜欢’这个词很不恰当,我们任何一个人,我想都没有资格去这样说,唯独有的只是敬仰和赞美。我不把他看作是一个作家,更多地把他看作一个伟人。”
这个班级的孩子还真不简单啊!
“看来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大家对鲁迅的总体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鲁迅为文语言犀利,他的笔像刀、像剑、像枪,颇具杀伤力;鲁迅为人剑拔弩张,他充满憎恶和愤怒,时刻准备着抨击社会上的丑陋现象。生命中与鲁迅的第一次相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斗士,一个充满憎恨与愤怒的鲁迅。然而,我们真地了解鲁迅吗?在憎恶、愤怒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怎样一个鲁迅呢?”
鲁迅这个名字,在学生的眼里,几乎简单地和犀利、冷酷、憎恶、愤怒、神圣划上等号,只剩下抽象的没有血肉的一个个“标签”,难怪学生们不喜欢鲁迅了,症结就在这里啊!我不禁一阵窃喜。于是,试图启发学生全面地了解鲁迅,不要以偏概全,让学生走近鲁迅的另一面。
“同学们,我忽然想起前两天在备课的时候,看到的鲁迅的一些日记和书信,大家有没有兴趣读一读?”
“有!”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翻开我的备课笔记,找出一些摘抄下来的资料,请一个学生朗读。
“海婴是够活泼的了,他在家里每天都要闯一两场祸,阴历年底,幼稚园要放两礼拜假,家里的人都在发愁。”
“海婴出生时,因母乳不够,是很瘦的,到将要两个月,用母乳一次,牛乳加米汤一次,间隔喂之(两回之间,距三小时,夜间则只吃母乳)这才胖起来。米之于小孩,确似很好的,但粥汤似比米糊好,因至少有渣滓也。”
接下来,是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两封信。
“小刺猬:……此刻小刺猬=小莲蓬=小莲子不知是睡着还是醒着。计此信到时,我在这里距启行之日也已不远了。这是使我高兴的。但我仍然静心保养,并不焦躁,小刺猬千万放心,并且也自保重为要。你的小白象五月廿七夜十二时。”
“小刺猬:……从公园回来以后,未名社的人来访我了,谈了一点钟。他们去后,就接到小刺猬的十九,二十所写的两函。自然,看来信,小刺猬是很乖的,鼻子不再冻冷,也令我放心。不过勒令我的鼻子垂下,却未免专制。我的鼻子,虽然有时不免为刺猬所拉下,但不至于常如橡皮象那样也。”
朗读的学生声情并茂,在座的学生时不时忍不住掩口莞尔。学生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样温情脉脉、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情趣的文字竟然出自鲁迅之手。就这么几段话,把学生和鲁迅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我赶紧顺水推舟,推翻学生心中对鲁迅固有的成见:“看到这样的文字,我想每个人的心头都会感到很温暖。作为父亲,鲁迅爱他的儿子,他也会为儿子的调皮而烦恼,为儿子的聪明而骄傲,甚至做到一般父亲不能做到的细致和琐碎。作为丈夫,鲁迅爱他的妻子,和所有夫妻一样享有两个人的亲昵和甜蜜。一切就是这样平平常常。”
此时,学生们的脸上都挂着会心的笑容。我一看手表,离下课只有五分钟了。该怎样结束这堂课,让学生再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内心世界呢?我想到了鲁迅病重时的一个细节:1936年,在鲁迅重病的时候,他不看报,也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是有一张小画,放在床边,却是不断地翻着、看着。我让学生猜画中画的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最终学生们随着我的提示,想象这幅画,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奔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花的花朵。
从学生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惊讶、疑惑、不解。为什么鲁迅离开这个世界时,他的心里盛着的竟是这样一幅画?此时,我借用一位学者对这幅画的诠释,为这堂课画上了一个句号:“那个披着长头发的,穿着长裙子的在风中奔跑的女孩,是美的象征,爱的象征,健全的活的生命的象征。鲁迅生命最深处是这个东西——爱与美,这是鲁迅的‘反抗’的底蕴所在,也是他战斗的底蕴。这正是反映鲁迅的本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对‘美’的特殊的敏感,对美的沉湎,美的沉醉,美的趣味,美的鉴赏力。这表现了鲁迅作为真正的艺术家的本质。”
这堂课由始至终都可以说是一个意外。学生对经典的挑战,对权威的挑战,对教师的挑战,恰恰成为一个难得的教学契机,成全了一堂让师生难忘的课。时至今日,仍有学生在和我的书信往来中提到那堂课,那堂让他改变对鲁迅看法的课,那堂让他和鲁迅真正结缘的课。
“开课专业户”固然难当,但比起“超级替补”的角色,恐怕还好些。因为,开公开课,底下坐的都是自己的“孩子”,你对他们了如指掌,他们自然也会积极配合你。而“替补”的角色则不同,底下坐的都是别人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先入为主,对来代课的教师诸多挑剔,甚至带有抵触情绪。
有一次,年级组里有一位老师请了两个月的病假,年富力强且没有家庭负担的我,理所当然地成了“替补队员”。虽然嘴上答应了校方领导,但是我心里还是有不少顾虑的:第一,两个月的时间不算短;第二,此时正值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是刚分好班且面临升高三的敏感时期;第三,这个班是理科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不大;第四,我自己带着两个班级,同时上三个班的语文课,教学任务颇重。
两个月代课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第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按照教学进度,第一堂课要上唐的《琐忆》。课前我作了充分准备:从钻研教材,梳理思路,到设计教案,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开个好头,用自己的实力来震住这群陌生的学生。就这样,我自信满满地踏进了这个陌生的教室。
课文内容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所以上课开始,我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女生站起来,想了想,吐出三个字“文思革”。一时间,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果然是应试教育训练出来的标准答案。我锲而不舍,继续鼓励学生发言。这时,最后一排的一个男生主动举手,我的精神为之一振,立刻走到他面前,请他发言。
“说起鲁迅,我们大家便‘谈虎色变’,他的杂文的确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带有一丝不解。并且他的主题往往是黑暗的——揭示社会的丑恶面;虽然让大众明白了这一现象,可同时也污染了读者的心灵。其缘由是他往往不加修饰,若是美的也就算了,可是丑的,则令他人产生一种厌恶之感。仿佛告诉你猪是臭的,担心你领悟不到,便将猪搬到你面前让你亲身体验它的‘独特’味道。虽然,他的文章措辞及所蕴含的道理值得褒奖,但一想到都是为了‘丑’做的陪衬,也就反感了。”这位男生侃侃而谈。
我一下子愣住了,虽然我也知道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但没想到学生心里居然对鲁迅这样反感,而且在课堂上毫不讳饰,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课堂里一片死寂,弥漫着一种尴尬的气氛。无疑这位男生正在挑战鲁迅,同时也在挑战我这个语文老师。学生们齐刷刷地注视着我,等待我作出反应。而此时,我的内心正在挣扎矛盾着:该怎样打破这一僵局?怎样为鲁迅正名?怎样让学生心悦诚服?短短的几秒钟,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抓住这个契机,帮助学生真正走进鲁迅的世界,摈弃先前偏激的鲁迅观。
于是,我对全班学生说:“这位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很富有感染力,更让我欣赏的是他的坦率和勇气。为了真实地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我想作个民意调查,请在座不喜欢鲁迅的同学举手。”几秒钟之后,全班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举起了手。接着,我说:“哪些同学喜欢鲁迅?请举手。”又有十来个学生举手。
“看来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鲁迅,我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不喜欢鲁迅。请同学们畅所欲言,不要有所顾忌。”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起来,纷纷举手发言,伴随着阵阵笑声,我听到了以下理由——
“鲁迅先生的作品实在太深刻了,短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好几层思想。本人真是深深佩服,只是可怜我们这群学生抓破了脑袋也难以理解,因此,一看到鲁迅先生我就头大。”
“他的语言有点怪,以前背过他的课文,错了3个字,把课文抄了3遍,所以一直不喜欢他。现在居然要围绕他来做一份作业,受不了啊……”
“他的文章,读老半天都不知道在讲什么,太深了,难懂!”
“鲁迅文章中充满憎恨,心胸不开阔。”
“他的某些作品有些过于残酷、灵异,让人捉摸不透,对他的心理产生怀疑。”
“我不喜欢他的理由就是每次都要学他那难懂的讽刺,每次都要考那一个个细节,真是他写得痛快了,别人看了心潮澎湃,我们学得头晕脑涨的。”
“鲁迅的作品中语言过于犀利,他的性格也过于固执。甚至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
“下面请喜欢鲁迅的同学谈谈他们的理由。”我把目光投向另一些跃跃欲试的学生。
“最喜欢周树人先生的犀利的文笔,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不浓不淡的杀气,每句话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平淡中却可刺伤人心,嬉笑嘲讽。”
“鲁迅的笔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笔,是一把刀。他将面具撕毁,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残忍却真实的世界。”
“他弃医从文的经历让我联想到了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尽管他没有扛着钢枪冲上前线与敌人作战。可是,他的笔杆子曾令手持钢枪的敌人畏惧,他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作家的使命感毅然用他的单薄的身躯抗起了唤醒国民觉悟的大任,用他的笔杆子敲击着麻木的国人,使无数人觉醒,并投入到拯救苦难中国的民族大义之中。”
“说得好!”
这时,一个男生没等我请他回答,就自己站起来抢着说:“其实我认为用‘喜欢’这个词很不恰当,我们任何一个人,我想都没有资格去这样说,唯独有的只是敬仰和赞美。我不把他看作是一个作家,更多地把他看作一个伟人。”
这个班级的孩子还真不简单啊!
“看来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大家对鲁迅的总体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鲁迅为文语言犀利,他的笔像刀、像剑、像枪,颇具杀伤力;鲁迅为人剑拔弩张,他充满憎恶和愤怒,时刻准备着抨击社会上的丑陋现象。生命中与鲁迅的第一次相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斗士,一个充满憎恨与愤怒的鲁迅。然而,我们真地了解鲁迅吗?在憎恶、愤怒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怎样一个鲁迅呢?”
鲁迅这个名字,在学生的眼里,几乎简单地和犀利、冷酷、憎恶、愤怒、神圣划上等号,只剩下抽象的没有血肉的一个个“标签”,难怪学生们不喜欢鲁迅了,症结就在这里啊!我不禁一阵窃喜。于是,试图启发学生全面地了解鲁迅,不要以偏概全,让学生走近鲁迅的另一面。
“同学们,我忽然想起前两天在备课的时候,看到的鲁迅的一些日记和书信,大家有没有兴趣读一读?”
“有!”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翻开我的备课笔记,找出一些摘抄下来的资料,请一个学生朗读。
“海婴是够活泼的了,他在家里每天都要闯一两场祸,阴历年底,幼稚园要放两礼拜假,家里的人都在发愁。”
“海婴出生时,因母乳不够,是很瘦的,到将要两个月,用母乳一次,牛乳加米汤一次,间隔喂之(两回之间,距三小时,夜间则只吃母乳)这才胖起来。米之于小孩,确似很好的,但粥汤似比米糊好,因至少有渣滓也。”
接下来,是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两封信。
“小刺猬:……此刻小刺猬=小莲蓬=小莲子不知是睡着还是醒着。计此信到时,我在这里距启行之日也已不远了。这是使我高兴的。但我仍然静心保养,并不焦躁,小刺猬千万放心,并且也自保重为要。你的小白象五月廿七夜十二时。”
“小刺猬:……从公园回来以后,未名社的人来访我了,谈了一点钟。他们去后,就接到小刺猬的十九,二十所写的两函。自然,看来信,小刺猬是很乖的,鼻子不再冻冷,也令我放心。不过勒令我的鼻子垂下,却未免专制。我的鼻子,虽然有时不免为刺猬所拉下,但不至于常如橡皮象那样也。”
朗读的学生声情并茂,在座的学生时不时忍不住掩口莞尔。学生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样温情脉脉、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情趣的文字竟然出自鲁迅之手。就这么几段话,把学生和鲁迅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我赶紧顺水推舟,推翻学生心中对鲁迅固有的成见:“看到这样的文字,我想每个人的心头都会感到很温暖。作为父亲,鲁迅爱他的儿子,他也会为儿子的调皮而烦恼,为儿子的聪明而骄傲,甚至做到一般父亲不能做到的细致和琐碎。作为丈夫,鲁迅爱他的妻子,和所有夫妻一样享有两个人的亲昵和甜蜜。一切就是这样平平常常。”
此时,学生们的脸上都挂着会心的笑容。我一看手表,离下课只有五分钟了。该怎样结束这堂课,让学生再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内心世界呢?我想到了鲁迅病重时的一个细节:1936年,在鲁迅重病的时候,他不看报,也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是有一张小画,放在床边,却是不断地翻着、看着。我让学生猜画中画的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最终学生们随着我的提示,想象这幅画,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奔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花的花朵。
从学生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惊讶、疑惑、不解。为什么鲁迅离开这个世界时,他的心里盛着的竟是这样一幅画?此时,我借用一位学者对这幅画的诠释,为这堂课画上了一个句号:“那个披着长头发的,穿着长裙子的在风中奔跑的女孩,是美的象征,爱的象征,健全的活的生命的象征。鲁迅生命最深处是这个东西——爱与美,这是鲁迅的‘反抗’的底蕴所在,也是他战斗的底蕴。这正是反映鲁迅的本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对‘美’的特殊的敏感,对美的沉湎,美的沉醉,美的趣味,美的鉴赏力。这表现了鲁迅作为真正的艺术家的本质。”
这堂课由始至终都可以说是一个意外。学生对经典的挑战,对权威的挑战,对教师的挑战,恰恰成为一个难得的教学契机,成全了一堂让师生难忘的课。时至今日,仍有学生在和我的书信往来中提到那堂课,那堂让他改变对鲁迅看法的课,那堂让他和鲁迅真正结缘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