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数量和质量同样重要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上半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额出现小幅负增长,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的运行轨迹方向一致,近期利用外资的下降属于正常。
  
  中国吸收外资呈现新特点
  
  实际使用外资额下降
  2005年1~6月份,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1212家,比2004年同期下降1.79%;合同外资金额86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8.9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85.63亿美元,同比下降3.18%。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0153个,合同外资金额11827.9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906.64亿美元。
  
  西部地区出现新增势
  从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额的区域结构看,东部地区小幅下降,同比下降 1.00%,其中浙江出现较大降幅,同比下降了21.82%。但北京、江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比分别增27.65%和21.70%;中部地区呈现负增长,且降幅较大,同比下降了32.38%,其中江西和湖南实际使用外资降幅最大,同比下降了70.94%和49.04%;东北地区实际使用外资也出现了同比56.57%的下降;上半年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势迅猛,同比增长了28.48%,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为四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8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8.81%。尽管东部地区上半年吸收外资略有下降,但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仍达89.94%。全国吸引外资最多的5个省市均在东部,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和北京,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共计203.89亿美元,占全国比重高达71.38%。
  
  日本对华投资又超韩国
  从外资来源国看,美国及亚洲十国/地区中的大部分国家对华投资均呈下降。2005年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美国同比下降了28.85%,延续了美国从2002年开始对华投资的下降趋势。台商对大陆投资新设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投入资金均呈下降,其中实际投入外资金额下降了22.31%。亚洲十国/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了7.72%。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比增长了20.40%,保持了近几年来对华投资的增势。日本对华投资排位一直在韩国之前,2004年韩国对华投资额一度超过日本,2005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32.69亿美元,超过韩国的27.76亿美元。
  上半年欧盟对华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了18.30%。欧盟对华投资快速增长得益于中欧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2005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30周年,经过双方的不懈努力,中欧关系取得很大进展,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
  2005年上半年对华投资的前十位国家/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台湾、开曼群岛、新加坡、萨摩亚、德国,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6.01%,中国外资来源地进一步集中。
  
  外商独资企业继续增加
  从投资方式看,外商独资化趋势进一步显现。2005年上半年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同比分别下降了15.90%和47.60%,而外商独资企业同比却增长了6.66%。合同外资金额外商独资企业同比增幅更高达20.44%,这说明未来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的外资将进一步增多。
  
  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
  上半年,农、林、牧、渔领域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降幅较大,同比下降37.6%,其中农业下降最大,同比下降了50.28%;制造业有小幅下降,同比下降了0.76%,但是它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其金额占全国同期的实际使用外资额71.06%;服务业也有较大的下降,降幅达到了12.18%,但是其合同外资金额却取得了较大的增长,同比增长35.53%。这说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过程中,中国在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同时,也逐渐承接跨国公司采用外包形式向外转移的服务业,未来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前景将持续看好。
  
  高新技术领域投资增速较快
  从行业内部结构看,上半年制造业中高新技术领域增速较快,如电子计算机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设备制造企业的外商投资增幅较大,合同外资金额同比增幅分别为22.06%、39.61%和49.45%,相对其他行业增长明显。另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企业的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和增幅均较大。
  从服务业看,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呈负增长,但仍是外资进入服务业的主要行业,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服务业比重的47.75%;旅游和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建筑业、运输服务业、金融业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度下降;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际吸收外资大幅上升,同比增长207.56%,这体现了供电、供水、电信和企业活动在国际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比重不断加大的趋势。
  吸收外资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和公共服务行业集中说明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
  1~6月,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平均合同外资金额406.3万美元,同比增长了21.2%,显示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另外,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土地市场清理整顿的要求,各地加强了市场准入的管理,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从被动接受向主动选择外资转变,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占地多、附加值低的项目被拒之门外,促进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高于全国平均增幅
  上半年外资企业进出口额3698.85亿美元,同比增长24.62%,高于全国(6450.34亿美元)23.22%的增幅;出口额1958.95亿美元,同比增33.02%,高于全国(3423.40亿美元)32.70%的增幅;进口额1739.90亿美元,同比增
  16.35%,高于全国(3026.94亿美元)14.00%的增幅。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继续提高,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占到了57.34%、57.22%和57.48%。
  
  吸收外资前景依然看好
  
  近期利用外资下降不用“大惊小怪”
  在中国经济整体处于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外商投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的运行轨迹方向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近期利用外资的下降是正常的。
  目前,造成外资下降的主要因素有:
  国际因素:
  全球产业转移速度放慢对中国吸收外资的影响有所体现。另外,其他发展中国家纷纷出台优惠引资条件也吸引了一部分本想在中国投资的外商。
  美国经济从2004年起明显进入上升周期,美元利率不断调高,吸引了大量美资回流和分流了国际资本。
  发达国家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需要,近期加大了对华投资批评的声音,其所采取的实质性措施对中国吸收外资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外资的主要来源国美国,其2004年出台了《本土投资法》,将美国公司海外收益回国投资的所得税税率下调了近30个百分点,由原来的35%大幅降至5.25%,从而导致美国资本的回流。
  国内因素:
  由于前几年同期使用外资金额增速过快,导致2004年基数较高,从而使得 2005年上半年吸收外资额增长乏力。
  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收缩开发区项目、规范土地开发使用等宏观调控以及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的滞后效应在2005年发生作用,使外商投资项目减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
  需要由地方负担的超基数出口退税25%的部分越来越大,对地方财政构成巨大压力,致使一些地方政府在引进出口型外资项目时,迫于退税压力过大而忍痛割爱。
  人民币汇率的上升趋势也使一部分以出口导向型的投资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从而减少或转移对华投资。
  酝酿已久却迟迟没有出台的内外资所得税并轨,给外商带来政策上不确定的预期,使得部分外商采取了观望态度。另外各地的招商引资优惠条件减弱,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外资的积极性。
  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华投资制造业的外商也在向现代服务业拓展,而中国服务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失衡现象,新兴的服务业如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旅游服务业、证券保险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业相对薄弱,导致了一些外商投资服务业的滞后。
  
  提高引资质量同时进一步扩大规模
  上半年几个月的外资额下降,并不能表明中国吸收外资将进入下降通道,相反,短暂下降可以看作是一个理性的回归过程,今后中国吸收外资将在加强提高引资质量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规模,使吸收外资规模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等诸多基本面并没有下滑,没有变差,基本面的优势依然保持,这十分有利于中国吸收外资的进一步发展。
  纵观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像中国经济这样连续二十余年保持稳定的高增长实属罕见。目前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局面依在,并且,从中期预测,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有望继续保持稳定高增长。经济景气看好是一个国家吸收外资首要方面,国际投资资本选择直接投资地时也都十分注重这一地区经济景气的状况。比如,在中国加强经济宏观调控时,一些国际投资机构就外国对华投资进行调查,显示投资者最担心的就是中国经济下滑,而最吸引他们对华投资的要素正是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加之庞大的市场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
  现在看来,中国经济中期内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国际经济机构普遍预测,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经济增长、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这些构成了吸收外资的三大基本面,中国经济增长持续稳定,市场容量随着国民收入日益提高也在不断扩容,劳动力成本在合理增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能够吸引国际投资者的竞争力优势,加之,中国大力加强完善与国际投资规则一致或接近的投资法律法规,坚持积极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所以,从中长期看,中国吸收外资前景依然看好。
  并且,现在许多地方开始主张不单纯以GDP及招商引资的多少来考核官员,更多要考虑当地经济均衡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因此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将更加规范,也更加注重引资质量和外资项目的环保等社会综合效应,一些地方吸收外资正在逐渐从单纯追求数量向追求规模和质量过渡。
  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将为外商货物与服务销售提供巨大机会,仍将继续是吸引外资的大磁场。2005年上半年合同外资额同比增长18.99%,也说明了中国吸收外资后劲十足。2005年中国吸收外资区域将主要还是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将逐渐向中西部倾斜;外资来源地还是以东亚和自由港为主;独资化趋势将进一步显现;制造业也仍将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高新技术行业将是引资重点方向。另外,随着中国服务业的逐渐放开,服务业吸收外资的规模将会逐渐加大。
  
  (作者单位: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
其他文献
在品牌经济时代,中国服装业欠缺的不是国家名牌,而是国际品牌。“唐诗”在借鉴国外成功品牌的经验基础之上,走出了一条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品牌内涵核心,从品牌设计出发,用品质作保证,积极开发主品牌的延伸产品来强化品牌战略,打造国际品牌之路。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丝绸发源地和生产大国,经过多年的出口加工贸易,中国丝绸服装工艺也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而位于中国丝绸主产地杭州的“唐诗”品牌经过多年的市场化发展和精心
期刊
医学无国界,医学成果的发展、进步和应用,将造福于人类,回馈于全社会,并将以更加丰厚的积累带动新的发展和进步。正是本着这个理念,新加坡政府以超前的眼光,打造着国际水平的医疗服务行业。    来自越南55岁的Nguyen先生,在其美国朋友的极力推荐下,选择了到新加坡就医。Nguyen的美国朋友告诉他,新加坡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尽责的医护人员,无论在亚洲还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Nguyen先生在新加坡
期刊
低附加值、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外贸增长方式,导致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贸易摩擦频发,不利于中国外贸的长远发展。贸易危机频繁发生,不但考验着国家的利益保护意识,也审视着管理者们长远战略眼光。  随着近两年国家对出口结构的大力调整,外贸出口领域已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专家认为,依靠“十五”期间中国外贸出口打下的良好基础,“十一五”将成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拐点。有迹象显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已实
期刊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对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即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出小幅双向波动,总体升值的趋势。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料显示,在近4个月(83个交易日)的交易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49个交易日中上升,34个交易日出现下跌。其中,人民币对美元最低收盘价为8.1128:1,最高价则报8.0831:1;人民币对欧
期刊
新一届协会要坚持市场化指导方向,贯彻观念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做到工作自主、经费自筹、人员自聘,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手段来管理和经营企协。同时,要加强与其它商会、协会、学会等中介组织的交流合作,维护会员企业的权利,共同为外经贸企业服务。    在7月29日召开的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 周可仁顺利当选为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企协)第三任会长。 他对企协将采取哪些改革措施?在他的带领下,企协今
期刊
大开大合,大俗大雅,那是化境。   如果把钱视为天下第一俗物,那么,陈军琪也很难脱俗,因为他曾在终日和钱打交道的《中国金融家》工作。但是,俗的表象并不影响雅的内核。这一点很像他的名字:琪,美玉也。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绘画26年的陈军琪一直怀揣雅的冲动,这不仅仅指他把美术当职业,而把绘画当事业。   “内观心,外法自然。”人物、风景、静物都曾进入过他的画面,也曾在全国美展中多次获奖,但这一切都
期刊
国内资讯    青岛工业出口大增  2005年以来,青岛工业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产品出口份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38.03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37.42%,高于全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速4.23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27.02%。全市工业经济外向度进一步趋强。  (商务部驻青岛特办)    大连港货物吞吐增速23%居全国第一  2005年上半年,大连港货
期刊
现代企业已经从“以利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扩展到“以人为本、高满意度”的双重管理目的。如何留住人才,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成为现代企业必须经受的考验。    现在,一些企业已经明显地感到,人才竞争,特别是新兴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竞争,已成为企业能否适应全球化的热点问题。现代企业已经从“以利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扩展到“以人为本、高满意度”的双重管理目的。如何留住人才,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成为现代企
期刊
总结郑和七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当时中国航海技术飞速发展当属其内。如果没有那些排水量达千吨以上的宝船,就不可能携带供上万人使用一年的生活用品,也不可能对抗海上的狂风恶浪。为此,在总结郑和一行的成功经验时,学术界总是强调那些“维绡挂席,际天而行”的设备,“牵星过洋”的天文知识,用水罗盘定航向的技术,以及在船上储积淡水的方法。  然而,古代中国航海技术迅速提高,与对外贸易事业发展有密切联系,这是习惯“重本
期刊
在知识经济、新经济、经济全球化正待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财富,成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财产,成为当今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外国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好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和学习。    必须重视对知识产权的投入    知识产权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必要的投入,如中国俗话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必要的投入,讲知识产权保护就是一句空话。这方面正是国内企业最欠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