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盆为一完整的闭合骨环,结构坚固,多因挤压、撞辗或高处坠落等高能量外力所致。骨盆骨折常因出血量大而引起休克。对一些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但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降低伤残率,2008~2010年收治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29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2010年收治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14~78岁,平均38岁。合并失血性休克9例,膀胱及后尿道损伤4例,直肠损伤2例,腹腔后血肿3例,骶丛损伤2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19例,高处坠落伤6例,砸伤4例。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给予补液、补血进行抗休克治疗,给予留置导尿,怀疑有膀胱破裂者请泌尿科急行会诊后行修补术或造瘘术。根据病情,对于骨盆骨折移位不明显者行骨盆悬吊牵引,而不稳定性骨折均需行骨骼牵引术暂时固定复位,待病情稳定,伤后7~10天手术。
护理
合并伤的观察:①失血性休克: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且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极易引起失血性休克。如合并脏器损伤更加重休克程度。应尽量减少病员的搬运,防止骨折端擦伤血管、神经,加重或继发损伤[1]。快速建立2条以上有效的静脉通道,且静脉通道应建立在上肢或颈部,以免出现下肢血管损伤后,液体不能有效进入血液循环。最好能建立一条中心静脉通道,这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基础。急行配血、输血,快速补液,同时作好术前准备,一旦具备手术条件,立即入手术室进行手术。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在进行各种抢救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表情、皮肤色泽、尿量等。给予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动态观察BP、P、R、SPO2,准确记录。同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注意有无腹痛、腹胀、腹膜刺激症等。如出现较剧烈的腹痛,并伴有腹肌紧张,及时汇报医生。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有血尿,以及肛门处是否便血或滴血,早期发现膀胱、尿道和直肠的损伤。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骨盆骨折病情危急,常引起严重的合并症,如休克、尿道、膀胱及直肠等损伤。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对患者产生巨大的身心压力。患者往往对治疗及愈后担忧,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甚至濒死感[2]。对此,护士应给予恰当的心理支持,并以娴熟的抢救技术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患者的恐惧。②预防压疮:由于骨盆环遭到破坏,轻微的翻动都会引起患者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引起周围软组织、血管的进一步损伤。所以此类患者不主张大幅度的侧翻身,而是指导陪护双手平伸到患者骶尾部托起臀部并给予按摩,两小时1次,以免骶尾部长时间受压而出现压疮。③肠道准备:术前晚给予灌肠排便处理,防止术中污染手术野及术后肠麻痹。因重度骨盆骨折手术时间长,故术日晨可先静滴一组广谱抗生素作预防性抗感染处理[3]。④骨牵引的护理:常规2次/日,予75%酒精钉眼消毒,防止继发感染。避免牵引绳受压和重锤受阻,保持有效牵引。⑤便秘的预防: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3000ml/日,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利于排便。
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尽量减少大幅度搬动患者,防止内固定断裂、脱落。术后上气垫床,或给予骶尾部垫水垫,每2~3小时更换1次,平卧和健侧卧交替换位,以预防压疮。②伤口及引流管护理: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若有渗血、渗液情况,应及时更换,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以防感染。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叠、扭曲、脱落,保持负压引流适当负压,以便及时引流出伤口积血,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做好记录。③留置尿管护理:妥善固定导尿管,以防脱落。每天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尿管,防止感染。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必要时每天生理盐水500ml进行膀胱冲洗1~2次,预防血块及分泌物堵塞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尿液的排出。对于膀胱造口的患者,造口管留置1~2周,拔管前先夹管,观察能否自行排尿,如排尿困难或切口处有漏尿则延期拔管。④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按摩双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发生,如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环转运动等。⑤饮食指导:此类患者因失血较多,需要高营养富含蛋白、铁类的饮食,又因长期卧床,易发生便秘,需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⑥功能锻炼:未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及下肢肌肉收缩活动。伤后1周后半卧及坐位练习,并做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屈运动。4~6周,可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加大活动量。然后再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无合并症者,卧硬板床休息,并进行上肢活动。伤后第2周开始半坐位,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伸屈等活动。伤后第3周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伤后6~8周拆除牵引固定后,开始扶拐不负重行走,并加强下肢各关节的活动,12周后骨折初步愈合相对稳定,可拄拐下床逐渐负重行走[4]。
参考文献
1李桂清,左拥军.103例骨盆骨折并出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护理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9):1054.
2魏红云,吕园仙,徐恒,等.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59.
3郭志民,丁真奇,郭林新,等.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1):28.
4钱齐荣,苟三怀,贾连顺,等.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后骨盆骨折脱位[J].临床骨科杂志,2002,5(2):97.
[ZK)][HT][FL)][HJ]
资料与方法
2008~2010年收治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14~78岁,平均38岁。合并失血性休克9例,膀胱及后尿道损伤4例,直肠损伤2例,腹腔后血肿3例,骶丛损伤2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19例,高处坠落伤6例,砸伤4例。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给予补液、补血进行抗休克治疗,给予留置导尿,怀疑有膀胱破裂者请泌尿科急行会诊后行修补术或造瘘术。根据病情,对于骨盆骨折移位不明显者行骨盆悬吊牵引,而不稳定性骨折均需行骨骼牵引术暂时固定复位,待病情稳定,伤后7~10天手术。
护理
合并伤的观察:①失血性休克: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且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极易引起失血性休克。如合并脏器损伤更加重休克程度。应尽量减少病员的搬运,防止骨折端擦伤血管、神经,加重或继发损伤[1]。快速建立2条以上有效的静脉通道,且静脉通道应建立在上肢或颈部,以免出现下肢血管损伤后,液体不能有效进入血液循环。最好能建立一条中心静脉通道,这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基础。急行配血、输血,快速补液,同时作好术前准备,一旦具备手术条件,立即入手术室进行手术。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在进行各种抢救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表情、皮肤色泽、尿量等。给予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动态观察BP、P、R、SPO2,准确记录。同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注意有无腹痛、腹胀、腹膜刺激症等。如出现较剧烈的腹痛,并伴有腹肌紧张,及时汇报医生。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有血尿,以及肛门处是否便血或滴血,早期发现膀胱、尿道和直肠的损伤。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骨盆骨折病情危急,常引起严重的合并症,如休克、尿道、膀胱及直肠等损伤。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对患者产生巨大的身心压力。患者往往对治疗及愈后担忧,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甚至濒死感[2]。对此,护士应给予恰当的心理支持,并以娴熟的抢救技术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患者的恐惧。②预防压疮:由于骨盆环遭到破坏,轻微的翻动都会引起患者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引起周围软组织、血管的进一步损伤。所以此类患者不主张大幅度的侧翻身,而是指导陪护双手平伸到患者骶尾部托起臀部并给予按摩,两小时1次,以免骶尾部长时间受压而出现压疮。③肠道准备:术前晚给予灌肠排便处理,防止术中污染手术野及术后肠麻痹。因重度骨盆骨折手术时间长,故术日晨可先静滴一组广谱抗生素作预防性抗感染处理[3]。④骨牵引的护理:常规2次/日,予75%酒精钉眼消毒,防止继发感染。避免牵引绳受压和重锤受阻,保持有效牵引。⑤便秘的预防: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3000ml/日,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利于排便。
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尽量减少大幅度搬动患者,防止内固定断裂、脱落。术后上气垫床,或给予骶尾部垫水垫,每2~3小时更换1次,平卧和健侧卧交替换位,以预防压疮。②伤口及引流管护理: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若有渗血、渗液情况,应及时更换,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以防感染。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叠、扭曲、脱落,保持负压引流适当负压,以便及时引流出伤口积血,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做好记录。③留置尿管护理:妥善固定导尿管,以防脱落。每天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尿管,防止感染。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必要时每天生理盐水500ml进行膀胱冲洗1~2次,预防血块及分泌物堵塞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尿液的排出。对于膀胱造口的患者,造口管留置1~2周,拔管前先夹管,观察能否自行排尿,如排尿困难或切口处有漏尿则延期拔管。④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按摩双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发生,如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环转运动等。⑤饮食指导:此类患者因失血较多,需要高营养富含蛋白、铁类的饮食,又因长期卧床,易发生便秘,需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⑥功能锻炼:未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及下肢肌肉收缩活动。伤后1周后半卧及坐位练习,并做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屈运动。4~6周,可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加大活动量。然后再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无合并症者,卧硬板床休息,并进行上肢活动。伤后第2周开始半坐位,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伸屈等活动。伤后第3周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伤后6~8周拆除牵引固定后,开始扶拐不负重行走,并加强下肢各关节的活动,12周后骨折初步愈合相对稳定,可拄拐下床逐渐负重行走[4]。
参考文献
1李桂清,左拥军.103例骨盆骨折并出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护理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9):1054.
2魏红云,吕园仙,徐恒,等.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59.
3郭志民,丁真奇,郭林新,等.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1):28.
4钱齐荣,苟三怀,贾连顺,等.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后骨盆骨折脱位[J].临床骨科杂志,2002,5(2):97.
[ZK)][HT][FL)][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