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将至,“死亡”话题很容易被提起。很多家长纠结:不知道该不该跟孩子谈起“死亡”这个敏感话题,也不知道该怎样跟孩子讨论这个话题。一方面,家长担心这个话题太沉重,孩子们可能无法理解;另一方面,家长本身对这个话题就很避讳,所以缄口不谈。实际上,死亡教育不仅是每个成年人必修的功课,也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必修的课程,和孩子共同讨论这个话题还可能成为一次很好的亲子沟通。
正视生命直面死亡
清晨,妈妈送多多上幼儿园,路过小区一幢楼房前,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吹吹打打办丧事。多多问:“妈妈,他们在做什么?”多多妈回答说:“有一个老爷爷走了,大家送送他。”多多问:“那为什么要唱歌呢?”多多妈妈说:“因为这样爷爷走在路上就不孤单了啊”。多多应了一声“哦”,似乎明白了,然后跟着妈妈去上幼儿园。下午放学回家,再一次经过这户人家时,多多突然想起早上那个问题,问:“妈妈,那个老爷爷回来了吗?”多多妈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这种情形在亲子对话中经常会出现。当孩子问起关于“死亡是什么”的问题时,家长可以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进行“死亡教育”并不是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和心理阴影,而是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正视生命。可以跟孩子说,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和我们的出生一样,死亡会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让孩子知道并正视这个事实:每个生命的过程是有限的,而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不可逆转。除了正视生命和死亡,对孩子的生命安全教育也很重要,家长需要着重告诉孩子:生命只有一次,每个生命的诞生都很珍贵,每个生命都不可替代。所以我们要热爱、珍惜自己的生命!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有不一样的理解
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不一样,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时应该遵循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规律,找到适合的方法跟孩子谈这个敏感的话题。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对死亡的理解能力与他们的认知发展紧密相关的模型,他把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的区别,对于“死亡”,孩子有分离或者剥夺的情绪感受。在此阶段,孩子最需要的是亲密感,父母或者其他抚养者给予孩子持续性的身体接触非常重要,比如说抚触、拥抱。
第二阶段(2~7岁):这个阶段的幼儿认为死亡真实,生者和死者会分离,死者是不会动的。孩子对死亡会产生神奇的想法,例如想象出一些死亡的原因。他们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是短暂的,但会一再发生。他们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比如“他是因我不乖而死的”)。他们害怕被抛弃,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为另一种存在方式(比如变成了天使)。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持续性的身体接触、重复的再保证和温和的教导,直至成熟的死亡观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死亡”有比较客观地认知,认为死亡不可逆,死亡有内外在的原因。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增加,认为死者仍然有生理机能,但死亡是最终的结局。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只发生在老年的时候。他们对死亡的解释开始具体化了。
第四阶段(11岁以上):11岁以上年龄的青少年已经具有与成人接近的认知能力,这个阶段的孩子能把死亡理解为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且具有个人的意义。认为死亡是最终的事情,死者已经没有生理机能。他们会对死亡感到焦虑。
让孩子在仪式中理解生命的意义
高校心理教师刘振中在谈到“死亡教育”这个问题时说,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下,家长可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死亡教育。比如,家长可结合儿童的亲身经验谈论死亡。儿童第一次接触死亡概念,可能是看到家里的小宠物死亡,可能看到一次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也可能是家里老人过世。结合生活中的事实,跟孩子谈“死亡”,能使孩子们对死亡的理解更直观、更全面。
“中国人传统的祭奠仪式其实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形式。”刘老师如是说。比如清明节扫墓,参加葬礼,临终关怀等,有些场合可以带着孩子,让孩子在这种仪式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所在。而在这种特殊的场景中,哀伤是必然的,对生命、对死亡的敬畏不是教育出来,而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每一次小的丧失都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振动,以及对生命的敬重。在感受哀伤之后孩子对生命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另外,在生活细节中也要注意塑造孩子爱的能力和对爱的珍惜。如孩子的玩具娃娃,在舍弃之前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因为对于7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并不能客观理解生命和死亡,这个时候,在孩子的理解中,布娃娃也是具有生命的,不能随意舍弃。值得家长注意的是,最好不要跟7岁以前的孩子谈“意外死亡”这个话题,因为7岁以前的孩子尚不能区分想象中的死亡和现实中的死亡之间的差别。成人可以忍受的意外事件在孩子眼中会变成无所不在灾难。他们会陷入恐惧和忧郁中。大一些的孩子认知能力较强,可以多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如自杀等内容。
正视生命直面死亡
清晨,妈妈送多多上幼儿园,路过小区一幢楼房前,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吹吹打打办丧事。多多问:“妈妈,他们在做什么?”多多妈回答说:“有一个老爷爷走了,大家送送他。”多多问:“那为什么要唱歌呢?”多多妈妈说:“因为这样爷爷走在路上就不孤单了啊”。多多应了一声“哦”,似乎明白了,然后跟着妈妈去上幼儿园。下午放学回家,再一次经过这户人家时,多多突然想起早上那个问题,问:“妈妈,那个老爷爷回来了吗?”多多妈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这种情形在亲子对话中经常会出现。当孩子问起关于“死亡是什么”的问题时,家长可以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进行“死亡教育”并不是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和心理阴影,而是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正视生命。可以跟孩子说,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和我们的出生一样,死亡会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让孩子知道并正视这个事实:每个生命的过程是有限的,而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不可逆转。除了正视生命和死亡,对孩子的生命安全教育也很重要,家长需要着重告诉孩子:生命只有一次,每个生命的诞生都很珍贵,每个生命都不可替代。所以我们要热爱、珍惜自己的生命!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有不一样的理解
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不一样,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时应该遵循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规律,找到适合的方法跟孩子谈这个敏感的话题。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对死亡的理解能力与他们的认知发展紧密相关的模型,他把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的区别,对于“死亡”,孩子有分离或者剥夺的情绪感受。在此阶段,孩子最需要的是亲密感,父母或者其他抚养者给予孩子持续性的身体接触非常重要,比如说抚触、拥抱。
第二阶段(2~7岁):这个阶段的幼儿认为死亡真实,生者和死者会分离,死者是不会动的。孩子对死亡会产生神奇的想法,例如想象出一些死亡的原因。他们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是短暂的,但会一再发生。他们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比如“他是因我不乖而死的”)。他们害怕被抛弃,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为另一种存在方式(比如变成了天使)。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持续性的身体接触、重复的再保证和温和的教导,直至成熟的死亡观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死亡”有比较客观地认知,认为死亡不可逆,死亡有内外在的原因。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增加,认为死者仍然有生理机能,但死亡是最终的结局。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只发生在老年的时候。他们对死亡的解释开始具体化了。
第四阶段(11岁以上):11岁以上年龄的青少年已经具有与成人接近的认知能力,这个阶段的孩子能把死亡理解为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且具有个人的意义。认为死亡是最终的事情,死者已经没有生理机能。他们会对死亡感到焦虑。
让孩子在仪式中理解生命的意义
高校心理教师刘振中在谈到“死亡教育”这个问题时说,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下,家长可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死亡教育。比如,家长可结合儿童的亲身经验谈论死亡。儿童第一次接触死亡概念,可能是看到家里的小宠物死亡,可能看到一次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也可能是家里老人过世。结合生活中的事实,跟孩子谈“死亡”,能使孩子们对死亡的理解更直观、更全面。
“中国人传统的祭奠仪式其实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形式。”刘老师如是说。比如清明节扫墓,参加葬礼,临终关怀等,有些场合可以带着孩子,让孩子在这种仪式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所在。而在这种特殊的场景中,哀伤是必然的,对生命、对死亡的敬畏不是教育出来,而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每一次小的丧失都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振动,以及对生命的敬重。在感受哀伤之后孩子对生命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另外,在生活细节中也要注意塑造孩子爱的能力和对爱的珍惜。如孩子的玩具娃娃,在舍弃之前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因为对于7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并不能客观理解生命和死亡,这个时候,在孩子的理解中,布娃娃也是具有生命的,不能随意舍弃。值得家长注意的是,最好不要跟7岁以前的孩子谈“意外死亡”这个话题,因为7岁以前的孩子尚不能区分想象中的死亡和现实中的死亡之间的差别。成人可以忍受的意外事件在孩子眼中会变成无所不在灾难。他们会陷入恐惧和忧郁中。大一些的孩子认知能力较强,可以多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如自杀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