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陶瓷绘画技法的探索为主线,探析陶瓷绘画技法的多样性。通过对陶瓷材料的研究,提出了陶瓷绘画新技法–灰泥彩绘。笔者希望通过从业者的不懈努力,为陶瓷绘画艺术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陶瓷绘画;灰泥彩绘;创新
引言
景德镇陶瓷绘画技法丰富多样,有青花、粉彩、古彩、新彩和颜色釉绘画等。在现代西方观念和绘画形式的影响下,陶瓷绘画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怎样才能创造出令大众耳目一新的技法和表现形式,笔者以陶瓷材料的泥性作为切入点,研究出符合时代审美的陶瓷绘画语言。
一、灰泥彩绘技法的灵感来源
陶瓷绘画艺术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主要以陶器作为艺术表现载体。彩绘陶器是在外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彩绘,烧制完成后表面呈现出赭红、黑、白等颜色的装饰图案,达到美化陶器的效果。
彩陶表面古朴的颜色和粗糙的质感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灵感。同时,也了解了其他一些古老的绘画遗迹,比如岩画、地画、壁画和砖画等。它们有着一种契合点,都是以泥土作为绘画载体,以矿物质作为绘画颜料,这些古典美术使笔者对陶瓷绘画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彩绘陶器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突出的创造高峰,为今后的陶瓷绘画创作起到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壁画艺术给了很大的启发。敦煌壁画艺术成就了近代画坛的不少画家,有张大千,赵望云,关山月,董希文等人,他们从壁画艺术中吸收了大量的养分,为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神秘的敦煌壁画所绘题材众多,有经变类、供养人物类、山水类,动物类和风俗类等,可以为收集创作资料方面提供参考价值。古魅的敦煌壁画色彩丰富多样,每个历史朝代有着独特的色彩体系,北魏的浓郁厚重,西魏、北周的清新舒朗,隋朝的雅致华丽,唐代的浓重繁艳、富丽华贵,五代、两宋青绿为主、色调单一,元代色调雅致。这些中国传统的色彩学体系,在创作中对整个画面氛围的把握以及色彩的搭配运用能起到指导性作用。
在现代各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笔者选择了最为古典的陶瓷绘画表现形式,从泥土本身出发,吸收中西方不同艺术门类的长处,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二、灰泥彩绘技法的探索研究
受到彩绘陶器的影响和启发,笔者首先从“灰泥”进行探索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彩绘陶器的颜色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现代陶瓷绘画色彩丰富性的需求。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陶瓷矿物质颜料种类繁多,为陶瓷绘画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泥根据烧成的温度、色泽和质感分为高白泥、中白泥、普通泥、浅陶泥和粗陶泥等。因为高白泥的纯度、明度和不影响颜料发色等特点,从而选择用高白泥浆充当调和剂来调和矿物质颜料。根据泥浆和矿物质颜料比例的不同,调制出每种颜料由浅至深的色阶渐变。同时,受色彩原理的影响,每种矿物质颜料是可以调和的,增加了陶瓷绘画颜料色彩种类的丰富多样性,克服了传统青花、粉彩和古彩色彩单一的缺点,避免了颜色釉绘画色彩不可控的因素。“灰泥”这种说法是在高白泥浆和矿物质颜料调和后,有色泥的明度和纯度方面来讲,以此来达到画面对设色的要求。
其次,笔者在“彩绘”方面进行了尝试。在坯体上用“灰泥”进行“彩绘”,由于坯体的强吸水性给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减缓坯体的吸水速度,在“灰泥”中加入了少量悬浮状液体,这样才能更加便利的在坯体上设色,提高了灰泥彩绘技法在技术层面的可实施性。因为泥坯的不同所表现的画面效果截然不同,笔者实验了高白泥坯和普通泥坯,高白泥坯彩绘烧制后画面亮丽明快、清新淡雅,用同样的“灰泥”在普通泥坯上彩绘,坯体发色沉闷,整个画面的烧成效果厚重典雅。
三、灰泥彩绘技法的成果展示
《葵》这件作品是在高白泥坯上绘制。首先,用铅筆在坯体上大概勾勒整幅画的布局,确定花、枝和叶的造型,使细节更加的具体化;然后,对整幅画进行色彩搭配,用色标的形式注明每块区域的色彩属性,调整色彩的冷暖、明度和纯度等;最后,根据之前预设的色彩搭配,调制画面所需的颜料进行绘制。这件作品的背景是大面积的且富有变化的冷灰色调,笔者采用喷、涂、抹等技法给背景设色。叶子组织繁密、穿插复杂,叶子的配色分了7个不同的色阶,明度、纯度以及冷暖的不同来表现层次感和空间感。花卉形态变化丰富,有正又反、有倚有斜、有大有小,色彩处理比较简洁,有前后、正反4个色阶,来区别花卉在不同状态下的色彩关系。图1为灰泥彩绘技法初探的成果展示。
四、结语
陶瓷绘画作为发展了几千年的艺术门类,直到现代被学者提出。陶瓷绘画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脉传承,艺术表现形式面貌各异,表现技法种类多样。在全世界各种艺术门类、艺术思潮和艺术材料的大范围下,陶瓷绘画创新的契机越来越多。但是,立足于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其他艺术的优点,才是当今陶瓷绘画艺术重返往昔辉煌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陶瓷绘画;灰泥彩绘;创新
引言
景德镇陶瓷绘画技法丰富多样,有青花、粉彩、古彩、新彩和颜色釉绘画等。在现代西方观念和绘画形式的影响下,陶瓷绘画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怎样才能创造出令大众耳目一新的技法和表现形式,笔者以陶瓷材料的泥性作为切入点,研究出符合时代审美的陶瓷绘画语言。
一、灰泥彩绘技法的灵感来源
陶瓷绘画艺术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主要以陶器作为艺术表现载体。彩绘陶器是在外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彩绘,烧制完成后表面呈现出赭红、黑、白等颜色的装饰图案,达到美化陶器的效果。
彩陶表面古朴的颜色和粗糙的质感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灵感。同时,也了解了其他一些古老的绘画遗迹,比如岩画、地画、壁画和砖画等。它们有着一种契合点,都是以泥土作为绘画载体,以矿物质作为绘画颜料,这些古典美术使笔者对陶瓷绘画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彩绘陶器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突出的创造高峰,为今后的陶瓷绘画创作起到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壁画艺术给了很大的启发。敦煌壁画艺术成就了近代画坛的不少画家,有张大千,赵望云,关山月,董希文等人,他们从壁画艺术中吸收了大量的养分,为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神秘的敦煌壁画所绘题材众多,有经变类、供养人物类、山水类,动物类和风俗类等,可以为收集创作资料方面提供参考价值。古魅的敦煌壁画色彩丰富多样,每个历史朝代有着独特的色彩体系,北魏的浓郁厚重,西魏、北周的清新舒朗,隋朝的雅致华丽,唐代的浓重繁艳、富丽华贵,五代、两宋青绿为主、色调单一,元代色调雅致。这些中国传统的色彩学体系,在创作中对整个画面氛围的把握以及色彩的搭配运用能起到指导性作用。
在现代各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笔者选择了最为古典的陶瓷绘画表现形式,从泥土本身出发,吸收中西方不同艺术门类的长处,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二、灰泥彩绘技法的探索研究
受到彩绘陶器的影响和启发,笔者首先从“灰泥”进行探索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彩绘陶器的颜色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现代陶瓷绘画色彩丰富性的需求。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陶瓷矿物质颜料种类繁多,为陶瓷绘画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泥根据烧成的温度、色泽和质感分为高白泥、中白泥、普通泥、浅陶泥和粗陶泥等。因为高白泥的纯度、明度和不影响颜料发色等特点,从而选择用高白泥浆充当调和剂来调和矿物质颜料。根据泥浆和矿物质颜料比例的不同,调制出每种颜料由浅至深的色阶渐变。同时,受色彩原理的影响,每种矿物质颜料是可以调和的,增加了陶瓷绘画颜料色彩种类的丰富多样性,克服了传统青花、粉彩和古彩色彩单一的缺点,避免了颜色釉绘画色彩不可控的因素。“灰泥”这种说法是在高白泥浆和矿物质颜料调和后,有色泥的明度和纯度方面来讲,以此来达到画面对设色的要求。
其次,笔者在“彩绘”方面进行了尝试。在坯体上用“灰泥”进行“彩绘”,由于坯体的强吸水性给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减缓坯体的吸水速度,在“灰泥”中加入了少量悬浮状液体,这样才能更加便利的在坯体上设色,提高了灰泥彩绘技法在技术层面的可实施性。因为泥坯的不同所表现的画面效果截然不同,笔者实验了高白泥坯和普通泥坯,高白泥坯彩绘烧制后画面亮丽明快、清新淡雅,用同样的“灰泥”在普通泥坯上彩绘,坯体发色沉闷,整个画面的烧成效果厚重典雅。
三、灰泥彩绘技法的成果展示
《葵》这件作品是在高白泥坯上绘制。首先,用铅筆在坯体上大概勾勒整幅画的布局,确定花、枝和叶的造型,使细节更加的具体化;然后,对整幅画进行色彩搭配,用色标的形式注明每块区域的色彩属性,调整色彩的冷暖、明度和纯度等;最后,根据之前预设的色彩搭配,调制画面所需的颜料进行绘制。这件作品的背景是大面积的且富有变化的冷灰色调,笔者采用喷、涂、抹等技法给背景设色。叶子组织繁密、穿插复杂,叶子的配色分了7个不同的色阶,明度、纯度以及冷暖的不同来表现层次感和空间感。花卉形态变化丰富,有正又反、有倚有斜、有大有小,色彩处理比较简洁,有前后、正反4个色阶,来区别花卉在不同状态下的色彩关系。图1为灰泥彩绘技法初探的成果展示。
四、结语
陶瓷绘画作为发展了几千年的艺术门类,直到现代被学者提出。陶瓷绘画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脉传承,艺术表现形式面貌各异,表现技法种类多样。在全世界各种艺术门类、艺术思潮和艺术材料的大范围下,陶瓷绘画创新的契机越来越多。但是,立足于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其他艺术的优点,才是当今陶瓷绘画艺术重返往昔辉煌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