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神经阻滞麻醉致手指缺血24小时一例报道
【机 构】
:
264400 山东省文登市中心医院骨科,264400 山东省文登市中心医院骨科,
【出 处】
:
中华手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6年12期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临床应用游离足趾、甲瓣移植再造拇手指的实践经验。方法:1988年起,应用游离足趾、甲瓣及甲瓣加第2跖趾关节联合移植等多种方法,再造拇手指42例45指。结果:除1例失败外,其余全部成活,成活率达98%(44/45)。23例经1~2年随访,患者对再造拇手指的运动、感觉和外形,自我满意率达78.3%(18/23)。结论:在选择再造拇指的术式时,如游离足趾、甲瓣、跖趾关节或带足背复合组织瓣移植等
目的:通过对乳鼠坐骨神经条件培养基的研究,了解其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用静脉桥接10mm缺损的鼠坐骨神经,静脉腔内注入用Askanas〔1〕植块法得来的乳鼠坐骨神经条件培养基(实验组),对照组则注入单纯的培养液。术后8周、12周进行电生理、光镜及图象分析的研究。结果:实验组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数及再生有髓纤维直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乳鼠的坐骨神经培养基可引导并促进坐骨神经在静脉管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在药物舒张离体大鼠颈总动脉中的作用。方法:鼠血管环被悬挂在含20ml Krebs液的浴槽中,测定血管环对药物反应的等长收缩张力。结果:实验显示乙酰胆硷(ACh)、三磷酸腺苷(ATP)、硝普钠(SNP)和酚妥拉明(Phe)使内皮完整的颈总动脉产生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去除内皮后,ACh和ATP的血管舒张作用消失,而SNP和Phc的血管舒张作用无变化。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抑制剂美蓝可使内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989~1994年,共收治16例陈旧性腕舟骨腰部骨折,随机分成桡骨茎突切除加植骨组7例(A组)和桡骨茎突切除加带桡动脉茎突返支的桡骨骨膜移植组9例(B组)。通过3~28个月随访,比较其骨折愈合率和腕关节功能的改善。结果:B组骨折愈合率达100%(9/9),明显高于A组的57.1%(4/7),P<0.05。腕关节功能:B组9例中,8例基本恢复正常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复位及防止再移位的新术式。方法:采用掌骨持续牵引治疗12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结果:由于克服了前臂肌肉的作用,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该法简单、安全,且有效地防止了骨折再移位。
目的:介绍采用部分正中及尺神经束支移位,治疗臂丛C5、6根性撕脱伤的疗效。方法:1994年起,在尸体标本上对肌皮神经与尺神经进行测量与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部分正中及尺神经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肌支吻接的方法,治疗7例C5、6根性撕脱伤。结果:肱二头肌肌支与尺神经横截面积之比为1:12。因此,从尺神经切取束支移位时,束支的粗细为供体神经的1/12即可。临床7例中,4例采用尺神经束支移位,3例采用正中神
目的:报道20例尺侧腕关节慢性疼痛的治疗结果,并探讨其与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的关系。方法:通过对临床症状、X线片表现、腕关节造影11例、腕关节镜检查10例、12例手术发现及治疗结果等资料的分析,研究其病因,诊断和预后。结果:三角纤维软骨损伤11例,慢性滑膜炎2例,软骨骨折1例,尺月韧带部分撕裂1例;无肯定诊断5例。随访6个月以上,发现疗效为优者13例(无痛并恢复原来工作);良者4例(用力时轻度疼痛,恢
目的:介绍腱球代掌骨头行掌指关节成形术治疗掌指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受损的掌骨头修整成杯口状,取伤指指浅屈肌腱或掌长肌至腱腹移行处带部分肌膜,制成球状体植入掌骨头缺损处。结果:临床应用24例27指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4个月,27指均无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结论:腱球为自体肌腱和腱膜结构,耐缺氧、变形小,植入后能很好地保持掌骨头形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