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醛缩酶(Aldolase)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内。它能催化-1,6-二磷酸果糖(Fructase-1, 6-diphosphate)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及磷酸甘油醛(Glyceraldehyde Phosphate)。此酶首先由Meyerhof及Lohmann二氏于1934年发现。虽然此酶在正常人血清内之含量极其稳定,但各种不同组织中的含量是不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醛缩酶(Aldolase)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内。它能催化-1,6-二磷酸果糖(Fructase-1, 6-diphosphate)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及磷酸甘油醛(Glyceraldehyde Phosphate)。此酶首先由Meyerhof及Lohmann二氏于1934年发现。虽然此酶在正常人血清内之含量极其稳定,但各种不同组织中的含量是不相同的。含醛缩酶较为丰富的组织为骨骼肌、脑、以及心脏。所以一些学者在心肌梗死、肌疾患、脑疾患的患者血清中发现此酶之含量有显著变化。Bruns氏曾研究了肝脏疾病时血清醛缩酶的变化,此后国外许多学者还作了有关此酶的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其他文献
有关阿的平治疗阿米巴病的报道,已见诸国内外文献。NorEl-Din(1949),Radke氏(1951)及Abdel-Ghaffar氏(1955)等先后在试管内试验证实了阿的平有杀阿米巴的作用;临床方面Radke氏首先用阿的平与卡巴胂合并治疗25例肠阿米巴病,收到良好效果;在国内,作者等于1955年报告了用阿的平治疗肠、肝阿米巴病9例,以后也有其他学者相继报道了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一致认为阿的平对阿
本文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47例缺铁性贫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第二部分为含糖氧化铁的制备与治疗效果的研究。47例缺铁性贫血症患者的年龄大部分(57.4%)在21~40岁之间,仅少数小于10岁及大于50岁。女性患者远比男性为多。致成铁质缺乏的主要原因为慢性失血(38.4%)、营养不良(20.4%)、需要增多(16.8%)、寄生虫感染(14.4%)及其他。本病发作缓慢,绝大多数患者(72.3%)于
经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我们的认为,对儿童精神病患者,依据其不同的年龄阶段及症状特点,采取医疗、教育、劳动相结合的治疗方针不仅可以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培养患儿的良好习惯,增强其体质,丰富其知识。现将我们开展劳动与文娱治疗的情况介绍如下。
车前别名当道、芣苡、马舃、牛遗、牛舌、车轮菜、地衣、蝦蟆衣、观世音草、打官司草,系车前种多年生草本,学名车前(Plantago Mator L.var asiatica Decne)。中医大都用作利小便、明目、止血等。本草纲目载有:“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近来对其镇咳、利尿、明目、消炎等作用,国内外曾有不少研究和报告。其对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的应用,中医亦多习用复方,翻阅手边文献,尚未见有
关于传染性肝炎的治疗,中西医迄今尚缺少特效的方法,中医中药虽有一定疗效,但各地治疗方法都不相同,病例选择标准也不一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疗效的正确估价。上海市卫生局党委为此组织了全市性的传染性肝炎协作研究组,大搞协作和群众运动,以冀能从祖国医学领域中探讨各期各型肝炎的辨证论治规律。本文就是基于以上企图,用对比的方法,在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以及慢性肝炎三种不同的对象上,从不同的中医中药治疗
本文将我们在1958年4月到11月在宁夏南部回民地区所调查之805例单纯性甲状腺肿做一初步分析报告以供同道们参考。
甘草系祖国所产草木药物之一,远在上古时代已被采用入药,甘草属豆科植物,产于川陕等省。神农本草记载甘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节骨、长肌肉、倍力气、解毒等。国外文献中研究甘草性能者亦复不少,荷兰人Revers用草流浸膏治疗消化性溃疡,认为疗效很好。国内近年来应用此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报告很多。我院也于近两年来在临床上试用效果颇为满意。在应用该药中,根据文献报告可引起水肿。Molhuysen氏等的研究
辣蓼(别名班蕉草、辣尿草)是一种分布极广的野生植物。辣蓼汤是将新鲜或晒干之辣蓼全草洗净切碎,加水至刚浸没药物(药与水重量之比例,新鲜的为1∶5,干的为1∶20),用文火煮沸一小时,过滤取汁;药渣如上法再煎一次,将二次煎液混匀。加适量糖浆和0.1‰石碳酸,以矫味和防腐。
依对组织亲和力的不同,可分为向皮肤性、向器官性、向淋巴性三种病毒。属于向淋巴性病毒疾患群者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肝炎、麻疹及病毒性肺炎等。其共同的特征为淋巴性网织系统呈现刺激状态,并在末梢血中出现该组织所产生的淋巴性网织细胞、淋巴性浆细胞及淋巴性单核细胞。Litwin及Leibowitz氏(1951)认为这种血液相系由于淋巴网织装置的反应所引起,此时出现的特异细胞则称为病毒细胞(Vi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