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声音 新思维 新音乐 新专业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53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7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系列学术活动于10月17日至11月3日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此次大型系列学术活动共涵盖了“2017第十三届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和“舞台艺术·音乐创作教学论坛”两个方面的内容,与会作曲家和学者以专题讲座、音乐会、视奏研讨会和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围绕当代新音乐创作、舞台艺术音乐创作展开交流、讨论。
  关键词: 四川音乐学院;“阳光杯”;新音乐作品比赛;舞台艺术·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 J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8)01-0130-05
  DOI:10.15929/j.cnki.1004-2172.2018.01.016
  2017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系列学术活动于10月17日至11月3日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作为学院两年一届的年度作曲盛会,这场长达十几天的大型系列学术活动共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2017第十三届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舞台艺术·音乐创作教学论坛”。本文将该次系列学术活动的四个版块——“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11场学术讲座、“新西兰弦乐四重奏”音乐会以及舞台艺术·音乐创作工作坊作一个综合述评,力求对此次大型学术活动做一个全面概括。
  一、打开“新声音”窗口:“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
  2017年已是“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从创兴办到走向成熟的第13个年头。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是一项面向全世界学生征集新音乐作品的国际赛事,该赛事由国际当代音乐协会(ISCM)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个会员单位——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始办于2004年,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余届。作为一项国际性的作曲比赛,“阳光杯”从创办至今秉持了其特有的学术性和前瞻性,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促进国家、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同时,为世界各地的青年作曲学子提供了展示新音乐作品的平台,也为川音作曲系师生打开了一扇触摸“新声音”的窗口。
  2017年10月20日,第十三届(2017)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落下帷幕。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古巴、白俄罗斯、泰国、保加利亚、葡萄牙等国家的94部作品参赛。本届赛事评委会主席由美籍著名作曲家、第95届普利策音乐奖获得者、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音乐舞蹈学院杰出作曲教授、天津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周龙博士担任。评委会于2017年10月20日完成了比赛的终评工作,德国汉堡国立戏剧与音乐学院陆旻作的《互相》摘得桂冠,中央音乐学院马昊的《般若》和李晨瑶的《将晓的星河》荣获二等奖,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景琦的Fragile Illusion、首都师范大学刘鹏的Eclipse和四川音乐学院范玉青青的《臆想》获得三等奖;美国纽约城市大学Jean-Patrick Besingrand的La Ultima Catabasi、中央音乐学院蒋晓枫的《长夜将至》、胡晶莹的《闻鹂旧语》、法国马赛音乐学院山本哲也的Gimmick Bach 2、上海音乐学院张颢的《24重人格》以及四川音乐学院罗道荣辉的Waking获得优秀奖。
  从数量上来看,本届赛事共收到94部作品,是“阳光杯”历史之最;从质量上看,本届参赛选手普遍具有独特的创作视角、较娴熟的作曲技术以及清晰的音乐表达;从地域上看,参赛选手们均来自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各高等音乐学府,足见比赛国际化的影響力。
  此项比赛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赛后的“获奖作品点评会”,通过专家教授的点评以及师生们的互动,让川音的作曲学子们进一步走近获奖佳作。周龙教授在会中提到,本届赛事的作品整体水准很高,从构思、创意、作曲技术以及呈现的效果来看都很不错。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有近70%的中国以及华裔学生参赛,但其作品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文化符号,普遍缺乏中国的文化内涵,凸显出文化个性的缺失。他深有感触地说,“最近几年我经常到国内讲学、交流,我个人认为,国内高校的作曲专业过于重视西方的标准,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反而不太熟悉。我建议,除了课堂上学好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相关课程之外,学生最好经常到民间采风,亲身体验、获取民族民间音乐素材。”
  认识新的朋友,展开新的对话,接收新的理念,一个极具包容性的“阳光杯”作曲比赛正以它更成熟的姿态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声音”。
  二、撑起“新思维”骨架:11场学术讲座
  10月23日上午,2017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系列学术活动开幕式暨舞台艺术·音乐创作教学论坛在梧桐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金复载教授以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阿历克斯·鲁贝特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伴随着开幕式的成功举行,此次大型学术活动举办的11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进入人们的视野。学术讲座分为“音乐创作”和“音乐剧场”两大部分,笔者将其名称与主讲人列表见表1。
  (一)“音乐创作”讲座
  “音乐创作”部分围绕作曲家、作品和作曲法等视域展开。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沈纳蔺博士以 “作曲家的自我挑战——谈杰克·波蒂的迻译作曲”为题做了学术报告。新西兰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杰克·波蒂是“迻译作曲风格”的代表人物。“迻译作曲”理念,即“返回原本声音”,指的就是返回民间音乐。在讲座中,沈教授讲解了杰克·波蒂的代表作《为管弦乐而作的三首旋律》《内陆》《噢,柬埔寨》以及《萨拉热窝》。从中既可以看到他对亚洲小国以及较贫困地区的音乐与文化的关注,又可以看到波蒂“人文主义”的人生观以及他“着眼于世界音乐”的理念。
  周龙教授以其大型交响史诗《九歌》为例,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创作感悟。在理念上,他注重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刻画与戏剧冲突;在素材上,他采用了楚地民歌以突出《九歌》的地域文化内涵。针对为古词谱曲的问题,他特别强调:“对于古词,首先字的读音是个难点,要尽可能多查阅资料,理解词义,遵照古字发音;在旋法上,旋律的走向应根据声韵而定……”讲座结束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上海音乐出版社还联合举办了《周龙音乐作品选》新书首发式。   高为杰教授的《山居》是一部运用数控支声技术创作的作品。他以“数控支声作曲方法的组织结构新探索”为题,讲述了他写作的心路历程。在作品《山居》中,他只采用有限的几个单音的重复,用支声手法在这些音上按一定的数控节奏拉出旋律线条。高为杰教授表示数控支声作曲技法可以实现全然不同的音乐结构、风格和审美取向,有着非常广阔的艺术创造空间。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杨晓忠教授的“形象塑造与主题变奏”是一场将作曲法与舞台艺术·音乐创作相结合的讲座。作曲家以其创作的获2012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3文化部优秀剧目“文华奖”的舞剧《红军花》为例展开讲解。在讲座中,他从“形象塑造”“主题构造”以及“藏族音乐元素的引用”诸多方面为切入点,多角度地分析了主题的设计、构造过程以及凝练主题的意义。在近3小时的时间里,师生们分享了他的理念以及《红军花》的音乐片段,获得了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
  (二)“音乐剧场”讲座
  “音乐剧场”部分的讲座从不同的角度对歌剧、音乐剧等的创作提供了方向和思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阿历克斯·鲁贝特的“美国音乐剧导论”从美国音乐剧的发展与教育现状两个方面对当代美国音乐剧作了介紹。美国麦克纳立史密斯音乐学院的阿迪·耶希哈雅教授在讲座“美国爵士作曲及表演的影响”中,讲解了爵士音乐与古典作曲、当代作曲的相关知识,并播放了Kevin’s Beat以及Hallelujah等他的原创作品。
  上海音乐学院金复载教授带来的是以“为音乐剧作曲”为题的讲座。金教授以他创作的10部作品为例分享了他创作音乐剧的几点心得体会,包括强调古典音乐的基本功、重视旋律创作、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处理好音乐与戏剧的关系,以及重视与剧作家、导演、编舞、演员、音响师的配合等。上海音乐学院赵光教授则以“戏剧中的音乐,音乐中的戏剧——浅谈我的音乐剧创作”为讲题展开。
  中央音乐学院陈丹布教授在讲座“舞剧《情殇》音乐创作”中,重点分析了舞剧《情殇》的创作特点,包括以大众文学为题材、采用古典舞形式,以及在音乐创作中融入现代元素等。他播放了国家大剧院版舞剧《情殇》视频,优美的舞蹈动作和充满戏剧性的音乐紧密相扣,极具感染力。
  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教授的“中国歌剧赏析”也独具亮点。他从“中国歌剧概念、历史与现状” “中国歌剧创演体系总论”“中国歌剧创演体系分论”“中国歌剧审美与作品赏析”四个专题对中国歌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在“中国歌剧创演体系分论”与“中国歌剧审美与作品赏析”环节,他以自己原创的民族歌剧《薛涛》《杜十娘》《卓文君》为例,邀请本院声乐系优秀教师进行现场演唱,讲唱结合,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剧中的人物形象,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最后一场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讲座——“从脑科学看音乐的力量”,由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尧德中教授主讲。尧教授从几个具有音乐力量的故事引入主题,先后提出了“我们为什么会喜欢音乐?”以及“我们需要音乐中的什么?”两个问题,由此引申出“倾听我们的灵魂”的观点,并引发了对“未来挑战”的思考。讲座以丰富的实例兼顾了专业性与趣味性,诠释以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艺术的学术成果。
  综观这11场学术讲座,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化、学术化、国际化水准,既彰显了作曲家们深厚的技术功底与艺术修养,也可以看到他们为事业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讲座更加走近了当代新音乐、当代舞台艺术音乐,获益良多。
  三、搭建“新音乐”桥梁:“新西兰弦乐四重奏”音乐会
  本次系列学术活动的音乐会邀请到“新西兰弦乐四重奏”乐团担任演奏。“新西兰弦乐四重奏”自1987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新西兰的顶级室内乐团,在欧洲、美洲及亚洲等国际巡演中广受好评并留下了大量出色的录音。1991年起,“新西兰弦乐四重奏”的几位成员——Helene Pohl、 Monique Lapins、Gillian Ansell、 Rolf Gjelsten作为副教授任教于维多利亚大学音乐学院。在本次学术活动期间,乐团成功举行了“新西兰弦乐四重奏专场音乐会”,并担任了“作曲系学生作品教学视奏会”的演出。
  10月30日晚的“新西兰弦乐四重奏专场音乐会”精彩纷呈,座无虚席。上半场演奏了周龙的《琴曲》、舒伯特的《c小调弦乐四重奏》、高平的《天光云景》、加莱斯·法尔的《塔斯曼海》。《琴曲》创作于1982年,是一部以古琴曲《渔歌》为主题发展而成的大三部曲。该作品以中国古代音乐为素材,通过现代作曲技法对接古老的东方音乐文化与西方表现手法,既传统又现代。《天光云景》创作于2006年。作品灵感源自八大山人《天光云景》题画诗,古人气定神闲、坐望浮云的精神状态以及中国书法笔、墨、纸相触而生的细妙情趣成为了作曲家创作此曲的动机。《塔斯曼海》由新西兰作曲家加莱斯·法尔创作于2013年。作品的音阶构成包含小二度和小三度音程,营造出黑暗的基调,展现了神秘莫测的大海形象。下半场演奏的是贝多芬的《F大调第七弦乐四重奏》。整场音乐会在曲目安排上独具匠心,将西方经典力作与当代新音乐融为一炉,既古典又现代,可谓在场听众的饕餮盛宴。
  10月31日晚举行的“作曲系学生作品教学视奏会”也是本次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视奏会集演奏、交流、讨论为一体,演奏了面向川音作曲系本科生、研究生征集而来作品,以及一部本届“阳光杯”的获奖作品。视奏会上师生们与演奏家们互动,通过曲作者的介绍、导师的点评以及其他师生的提问讨论等环节,尽可能地展示学生的新作品并收获师生的新观点。川音作曲系主任杨晓忠教授说到:“这样的教学视奏会在作曲教学中是不多见的,虽不能说填补了业界的空白,至少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作品的上演对作曲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它不单是教学课堂,更是实践基地。身临其中,老师们、演奏家以及同学们的讨论、分享、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全新的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延伸意义。”   音乐如同一座桥梁,横架在时间的维度和空间的广度上,让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通过这座桥梁在这个时代、这个地点奏响。“新西兰四重奏”乐团以精湛的技术、良好的默契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听众的高度评价。
  四、创建“新专业”平台:舞台艺术·音乐创作工作坊
  舞台艺术·音乐创作工作坊活动的开展为作曲系舞台艺术·音乐创作新专业创建起实践的平台,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征程。舞台艺术·音乐创作是由四川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于2017年6月批准,在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同时开设的作曲专业新增研究方向。該方向是作曲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为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儿童剧、杂技剧、木偶剧、皮影戏、小剧场戏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和具有创新性、跨界融合特点的表演艺术形式等艺术品种创作音乐。
  作为本次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艺术·音乐创作工作坊” 于2017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在川音作曲系音乐创作数字化实验基地开设。在为期两周的时间内,作曲系的12名学生完成了成都戈亚盛世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独立制片的院线电影《河豚狂想曲》的25段完整配乐。美国阿迪·耶希哈雅教授和阿历克斯·鲁贝特教授在活动期间应邀担任工作坊指导。在教学现场,两位教授分别对主题的发展运用、和声的张力控制、音色的选择与使用、节奏及速度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知晓通过何种技术手段可以获得不同情绪、不同情节、不同画面的配乐,以达到音乐形象与电影情节的高度统一,多名学生创作不同段落的风格统一。
  工作坊的音乐创作实践给学生们带来崭新的创作体验,使他们体会到多元化创作的乐趣。零距离地与整个电影制作团队协同合作,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并让他们参与到面向市场的作品创作中,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
  结 语
  2017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系列学术活动在以“阳光杯”为基础的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之上,不断拓展创作、教学、舞台实践的广度与深度,将作曲比赛延伸成为大型音乐季,在保持原有的作曲比赛、学术讲座、系列音乐会等版块的高端学术性同时,兼顾了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两个层面,培养了更多专业方向的人才并面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市场,从中可以看到本次系列学术活动的传承与创新。
  新声音、新思维、新音乐、新专业,在更多的目光都聚焦到此次活动的同时,也将四川音乐学院所在的西南地区的作曲与作曲理论学术动向、学术发展态势传递给业界,相信这正是该次大型系列学术活动的意义所在。不断耕耘,也不断收获,期待下一次川音作曲系的系列学术活动会更加多元与令人瞩目!
  本篇责任编辑 何莲子
  收稿日期: 2017-11-08
  作者简介: 周姝(1991— ),女,美国密歇根大学作曲专业硕士,四川音乐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21)。
其他文献
摘 要: 室内乐混声合唱《名垂宇宙》是一部当代音乐风格的声乐作品,通过分析作品的若干代表性旋律片段,阐明作品音响所体现出的语音旋律特色,介绍语音旋律的音效特征与技术运用特点。  关键词: 《名垂宇宙》;语音旋律;声调;旋律旋法  中图分类号: J6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9)02 - 0086 - 10  DOI:10.15929/j.
期刊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视角,以传统音乐教育为主线,旁涉国学、民间文学、传统美术、武术、手工艺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就我国行政区划意义上的西南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资料基础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文化教育;传统文化;西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J
期刊
摘 要: 文化产业是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已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战略性、引领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前沿。应该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战略性和引领性意义,着力推动文化要素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强化从产业链整体视角发展文化产业,准确把握四川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因地制宜,聚焦重点,加快推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有力推动四川经济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文化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产
期刊
摘 要:大卫·列文创立的“转换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后调性音乐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学习研究,将研究观点立足于“转换理论”的微观材料结构——集合,以达拉皮科拉《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的第5首为例,对全曲的集合进行分析,以集中一点的研究态度对大卫·列文提出的集合概念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大卫·列文;转换理论;集合;序列;嵌入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 - 2
期刊
摘 要: 钢琴是“乐器之王”,然而关于这种键盘乐器的起源却知之者不多。键盘乐器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钢琴在其中属于“晚辈”。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向读者展示钢琴“父辈”之一的“大键琴”制作起源与早期发展里程。  关键词: 乐器学;大键琴;小型拨弦古钢琴;立地型大键琴  中图分类号: J6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8)03 - 0126 - 06  DOI:
期刊
摘 要: 在大约一个世纪之中,音乐史学科在法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初始阶段,一部分博学的专家以文献学的方式为法国音乐学的诞生打下了学术基础,随后,该学科在转型过程中面临了挑战,但同时也因为机构设置的更新而获得了机遇。尤其是在“二战”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和综合性大学都产生了很多音乐学的职位,系统性的课程也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1970—1980年代,音乐分析和音乐史这两个学科的竞争使后
期刊
摘要:笔者与居其宏老师就音乐批评的对象问题分歧已久。对此问题进行基本的“词语梳理”关乎本学科的学理基础与现实操作之“大局”,也关乎本学科的现实生存与未来发展之“命运”。居其宏老师以为,现实生存着的主体对“当下”的各类音乐事项开展的理性审视活动,才是音乐批评的学科对象;笔者则以为,对既往的、历史的音乐事项的诸类评价,应当音乐批评学科的题中应有之议。  关键词:居其宏;音乐批评;现实事项;历史事项  
期刊
摘要:黎英海先生认为我国传统音乐中有三种不同的七声音阶,除“雅乐音阶”和“清乐音阶”外,“燕乐音阶”也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笔者赞成黎先生的看法,并认为笛子的筒音可奏出的是“燕乐音阶”中的七声,并非“雅乐音阶”中的七声。杨善武先生要证明笛子的筒音只能奏出“雅乐音阶”中的七声,首先应证明“燕乐音阶”为什么不存在。  关键词:雅乐音阶;清乐音阶;燕乐音阶;笛子筒音;工尺七调  黎英海先生1959年在《汉族
期刊
摘 要: 音乐与舞蹈都是能深度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善于在流动的音响中营造审美感知氛围,舞蹈则靠无数具象的肢体动作连接达到艺术表现,二者在塑造艺术形象上各具特色,而在艺术表达上则具有同步性和互补性。以音乐与舞蹈的表达方式为对象,梳理音乐与舞蹈的艺术特性,可探究音乐与舞蹈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音乐意象;舞蹈造型;情感表达;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 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期刊
摘 要: 《堂吉诃德》诞生于巴洛克早期。巴洛克时期处于从“相似”知识型向“表征”知识型的过渡期,在福柯看来,《堂吉诃德》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它既体现了“相似”知识型的衰落,又预示了“表征”知识型行将登场。和声发展的情况也大抵符合这种趋势,数字低音在巴洛克时期大行其道,既具有虚幻的相似性外观,又体现了某种内在的确定性;这一时期,表征性的调性和声初露峥嵘,而相似性的调式和声仍在散发余音;离调性的半音和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