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多角度概述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发展 概述 作用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11-01
计算机的发展,信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之一,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會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的,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从而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
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世纪)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时间:第六世纪中国随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时间:19世纪)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时间:现代,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
近代人类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人们获取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的相关技术,它包括现代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标志性事件,它们的出现代表了信息技术在每个时代的最新发展。帕特里斯·费里奇的《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从光学电报、电报、摄影、唱机、电话、电影、电视到互联网,为我们展示了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要发明。书中从技术的来源到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如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都给出了详细的阐释。在横跨两个世纪信息交往的历史中,以技术史和社会史的视角勾勒出其中的精彩篇章。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传媒文化方面的著作影响极大,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媒体思想家,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一部思想深刻之作。在书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信息时代新概念,如“媒介即是讯息”、“一切媒介均是人的感觉的延伸”、“地球村”等,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果说上面两部著作是信息技术的历史,那么威廉·J·米切尔的《伊托帮——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则为我们展望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书名采用了一个新造的词“伊托邦”(E-topia),明显是与“乌托邦”(Utopia)相呼应的。本书的作者威廉·J·米切尔是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委员会的现任主席。他对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变革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书中的观点值得我们回味。
在以事件为主线的书籍中,还有一类对我们系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有帮助的书籍,就是年表。年表通常以编年体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等。在信息技术发展史的年表中,由利萨·罗斯纳任编撰顾问的《科学年表》毫无疑问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述信息技术发展史时手头理想的参考用书。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现在男女老幼都逐渐熟悉了手机、电视、计算机的操作。但是并不等于就都懂得信息技术了、就可以不学了。“会用”和“真懂”不是一回事。如果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不仅会用信息技术,而且会创造发明新的信息技术,甚至引领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光是会用是远远不够的,何况,信息技术不等于就是手机、电视和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要把学生放在未来生产力的主人公、生产主体的位置上来看,他们必须要挑起社会发展这个重任。
如果问到“信息技术课程会不会消亡”?那要看是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程。那些不符合认识规律和不能反映知识认知层次和教学方法上不能循序渐进(因而教学效果不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肯定应当加以大力的改造,代之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信息科学技术认知层次而且教学方法上能够循序渐进和引人入胜的“信息科学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 高速、大容量。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
2. 综合化。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
3. 数字化。一是便于大规模生产。过去生产一台模拟设备需要花很多时间,模拟电路每一个单独部分都需要进行单独设计单独调测。而数字设备是单元式的,设计非常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可大大降低成本。二是有利于综合。每一个模拟电路其电路物理特性区别都非常大,而数字电路由二进制电路组成,非常便于综合,要达到一个复杂的性能用模拟方式往往综合不起来。现在数字化发展非常迅速,各种说法也很多,如数字化世界、数字化地球等。而搞数字化最主要的优点就是便于大规模生产和便于综合这两大方面。
4. 个人化。即可移动性和全球性。一个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可以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手段。中国构想用10到15年建成世界信息产业强国_hc360...2005年09月16日 初步提出的课题有:未来五到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分析,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分析,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十一五”通信法律法规和监管在不久的将来,你将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中,只需拿着薄如蝉翼,轻似鸿毛的便携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的无线上网,接口只有一种,通信协议也只有一种,你可以连接任何设备,甚至世界。回到家,你可以将笔记本连接扩展坞,组成高性能计算机,只需几步就可将冗长的计算工作交付给云计算。做好准备吧,梦想即将变成现实!
【关键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发展 概述 作用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11-01
计算机的发展,信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之一,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會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的,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从而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
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世纪)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时间:第六世纪中国随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时间:19世纪)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时间:现代,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
近代人类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人们获取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的相关技术,它包括现代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标志性事件,它们的出现代表了信息技术在每个时代的最新发展。帕特里斯·费里奇的《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从光学电报、电报、摄影、唱机、电话、电影、电视到互联网,为我们展示了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要发明。书中从技术的来源到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如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都给出了详细的阐释。在横跨两个世纪信息交往的历史中,以技术史和社会史的视角勾勒出其中的精彩篇章。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传媒文化方面的著作影响极大,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媒体思想家,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一部思想深刻之作。在书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信息时代新概念,如“媒介即是讯息”、“一切媒介均是人的感觉的延伸”、“地球村”等,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果说上面两部著作是信息技术的历史,那么威廉·J·米切尔的《伊托帮——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则为我们展望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书名采用了一个新造的词“伊托邦”(E-topia),明显是与“乌托邦”(Utopia)相呼应的。本书的作者威廉·J·米切尔是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委员会的现任主席。他对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变革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书中的观点值得我们回味。
在以事件为主线的书籍中,还有一类对我们系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有帮助的书籍,就是年表。年表通常以编年体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等。在信息技术发展史的年表中,由利萨·罗斯纳任编撰顾问的《科学年表》毫无疑问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述信息技术发展史时手头理想的参考用书。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现在男女老幼都逐渐熟悉了手机、电视、计算机的操作。但是并不等于就都懂得信息技术了、就可以不学了。“会用”和“真懂”不是一回事。如果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不仅会用信息技术,而且会创造发明新的信息技术,甚至引领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光是会用是远远不够的,何况,信息技术不等于就是手机、电视和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要把学生放在未来生产力的主人公、生产主体的位置上来看,他们必须要挑起社会发展这个重任。
如果问到“信息技术课程会不会消亡”?那要看是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程。那些不符合认识规律和不能反映知识认知层次和教学方法上不能循序渐进(因而教学效果不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肯定应当加以大力的改造,代之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信息科学技术认知层次而且教学方法上能够循序渐进和引人入胜的“信息科学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 高速、大容量。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
2. 综合化。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
3. 数字化。一是便于大规模生产。过去生产一台模拟设备需要花很多时间,模拟电路每一个单独部分都需要进行单独设计单独调测。而数字设备是单元式的,设计非常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可大大降低成本。二是有利于综合。每一个模拟电路其电路物理特性区别都非常大,而数字电路由二进制电路组成,非常便于综合,要达到一个复杂的性能用模拟方式往往综合不起来。现在数字化发展非常迅速,各种说法也很多,如数字化世界、数字化地球等。而搞数字化最主要的优点就是便于大规模生产和便于综合这两大方面。
4. 个人化。即可移动性和全球性。一个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可以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手段。中国构想用10到15年建成世界信息产业强国_hc360...2005年09月16日 初步提出的课题有:未来五到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分析,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分析,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十一五”通信法律法规和监管在不久的将来,你将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中,只需拿着薄如蝉翼,轻似鸿毛的便携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的无线上网,接口只有一种,通信协议也只有一种,你可以连接任何设备,甚至世界。回到家,你可以将笔记本连接扩展坞,组成高性能计算机,只需几步就可将冗长的计算工作交付给云计算。做好准备吧,梦想即将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