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强调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与应用方法的掌握,同时也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以及主动发现、探究问题的创新精神。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教师朋友所关注的重点课题。主要分析了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有效性
1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内容简单,目标模糊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课程改革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仍然有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入,不能有效得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展开数学科目的授课。在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上,往往的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合作也能独立完成,这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又存在着模糊不清的问题,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缺乏明确的方向,不能围绕主题展开有效的交流沟通,合作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1.2分组随意,搭配不当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组成合作小组,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一个具有一定调整性的数学学科学习任务。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对于合作学习小组分配不够重视,不能从学生能力层次出发对组员进行合理搭配,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这部分教师在合作学习分组时较为随意,仅仅按照班级名单学号将相临近的学生分在一起,缺乏对于具体合作学习目标的考量,盲目的分组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发挥作用,难以获得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预期效果。
1.3分工欠妥,效率低下
合作学习小组内部的分工是保证每名学生都能承担相应相应的责任,针对学习任务目标展开探索研究,从而获得数学知识与合作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而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明确的任务分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与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这样一方面未获得明确分工的学生就会无所事事,不能很好的进行合作学习,另一方面,由于这名学生没能完成自己应有的任务,整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任务完成进度将无法保证。
1.4.时机不当,指导欠佳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有着一定的适用条件,在充分学习兴趣激发与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实施合作学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任务往往是在现有知识能力基础上的适度拓展提升,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部分教师不注重时机的选择,学生数学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培养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学生面对这些问题经常不知从何做起,难以结合自己的数学水平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相互的交流沟通往往也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同时,对于合作学习指导不足同样是当前存在的一大问题,教师不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行为进行及时的指导,不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和方法的核心关键,使得小组合作学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2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2.1科学搭配合学习小组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是合理搭配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应在深入研究学术数学能力与个性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划分。一般而言,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为3-4人,其中应搭配1名数学能力层次较高的优等生,1名能够有效组织合作的中等生,1名能够有效发现总结提出问题的中等生,以及1名数学能力层次相对较低的后进生。这样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汇总就实现了能力带动、有效组织、发现探讨、分享收获的良好局面。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心态,对学习小组进行动态调整,营造出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由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合作学习。
2.2合理设置合作学习计划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学习计划的设置,有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活动才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才有了方向。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进行始终是围绕着问题任务来展开的,因而学习计划的设置应从问题任务出发安排一系列的探索学习活动和能力培养目标。在合作学习任务选择时,教师应注意控制问题的难度,应使其维持在“个人无法解决,学生相互帮助则能完成”的难度水平上。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因问题过于简单而把合作视为无物,各自完成问题,或者问题过难学生不能进行讨论学习的情况。同时,合作学习计划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应将一系列的合作学习任务联系起来,在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中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分工,让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获得全面的发展。
2.3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的重要素质之一,这对于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小学生群体尤为重要。合作意识的培养作用不仅局限于当下具体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将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影响其团体合作与分享帮助的观念,是具有德育内涵的素质培养行为。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到合作分享的乐趣,同时认识到自己在合作小组内部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抱有要对团队负责的精神。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展,对于学习进展较快水平较高的小组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在活动结束后,要对合作学习教学进行及时的课后总结,总结出合作学习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并在下一次教学活动中做好预各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思考,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能够锻炼学生独立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全方位发展,以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能力,也使学生的小组探究、合作、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艳.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吴智敏.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冯春花.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4.
[4]张正玉.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有效性
1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内容简单,目标模糊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课程改革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仍然有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入,不能有效得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展开数学科目的授课。在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上,往往的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合作也能独立完成,这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又存在着模糊不清的问题,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缺乏明确的方向,不能围绕主题展开有效的交流沟通,合作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1.2分组随意,搭配不当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组成合作小组,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一个具有一定调整性的数学学科学习任务。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对于合作学习小组分配不够重视,不能从学生能力层次出发对组员进行合理搭配,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这部分教师在合作学习分组时较为随意,仅仅按照班级名单学号将相临近的学生分在一起,缺乏对于具体合作学习目标的考量,盲目的分组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发挥作用,难以获得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预期效果。
1.3分工欠妥,效率低下
合作学习小组内部的分工是保证每名学生都能承担相应相应的责任,针对学习任务目标展开探索研究,从而获得数学知识与合作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而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明确的任务分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与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这样一方面未获得明确分工的学生就会无所事事,不能很好的进行合作学习,另一方面,由于这名学生没能完成自己应有的任务,整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任务完成进度将无法保证。
1.4.时机不当,指导欠佳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有着一定的适用条件,在充分学习兴趣激发与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实施合作学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任务往往是在现有知识能力基础上的适度拓展提升,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部分教师不注重时机的选择,学生数学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培养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学生面对这些问题经常不知从何做起,难以结合自己的数学水平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相互的交流沟通往往也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同时,对于合作学习指导不足同样是当前存在的一大问题,教师不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行为进行及时的指导,不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和方法的核心关键,使得小组合作学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2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2.1科学搭配合学习小组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是合理搭配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应在深入研究学术数学能力与个性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划分。一般而言,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为3-4人,其中应搭配1名数学能力层次较高的优等生,1名能够有效组织合作的中等生,1名能够有效发现总结提出问题的中等生,以及1名数学能力层次相对较低的后进生。这样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汇总就实现了能力带动、有效组织、发现探讨、分享收获的良好局面。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心态,对学习小组进行动态调整,营造出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由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合作学习。
2.2合理设置合作学习计划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学习计划的设置,有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活动才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才有了方向。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进行始终是围绕着问题任务来展开的,因而学习计划的设置应从问题任务出发安排一系列的探索学习活动和能力培养目标。在合作学习任务选择时,教师应注意控制问题的难度,应使其维持在“个人无法解决,学生相互帮助则能完成”的难度水平上。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因问题过于简单而把合作视为无物,各自完成问题,或者问题过难学生不能进行讨论学习的情况。同时,合作学习计划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应将一系列的合作学习任务联系起来,在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中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分工,让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获得全面的发展。
2.3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的重要素质之一,这对于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小学生群体尤为重要。合作意识的培养作用不仅局限于当下具体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将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影响其团体合作与分享帮助的观念,是具有德育内涵的素质培养行为。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到合作分享的乐趣,同时认识到自己在合作小组内部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抱有要对团队负责的精神。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展,对于学习进展较快水平较高的小组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在活动结束后,要对合作学习教学进行及时的课后总结,总结出合作学习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并在下一次教学活动中做好预各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思考,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能够锻炼学生独立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全方位发展,以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能力,也使学生的小组探究、合作、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艳.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吴智敏.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冯春花.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4.
[4]张正玉.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