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诗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它从语言学及心理学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是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一个契合点。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背景---图形,隐喻等理论对李清照的《一剪梅》进行解读,希望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词有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认知诗学;认知语言学;诗歌;文学;一剪梅
引言
认知诗学是将语言学与心理学以及文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新兴学科,它的出现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认知诗学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Tsur首次使用“认知诗学”术语阐释诗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认为“认知诗学是使用认知科学的工具,探究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如何影响和制约诗歌的语言形式。”
诗歌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的形成过程自然也会受到关注,成为认知诗学研究的焦点。
1.认知诗学中的相关概念知识
1.1 图形——背景理论
这一理论在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提出,它是指我们在看待世界上的事物时,动态的、明显的事物比较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给予这类事物更多关注,称之为图形或焦点;而对于一些静态的、比较模糊的事物,我们往往给予它们较少的关注,只把它们作为焦点后的背景。
1.2 诗歌意境理论
诗歌意境是指诗歌所表达出的美感或者说情感。诗歌意境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不会直接显现出来。诗歌意境又分为客观意境,即诗歌直接表达出的客观存在,以及文学意境,即我们所说的通过对诗歌的分析、理解,我们所感悟出的较为委婉地情感。
1.3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那时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法、语言工具。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对隐喻的概念做出了新的定义,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认知机制,它与人类思维有关,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途径。我们可以利用一个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那个具体的概念就是源域,而抽象概念则是目标域。概念隐喻理论的出现是认知语言学的一大突破,将隐喻上升到概念和思维层面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2. 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的《一剪梅》是其婉约派词风的又一个代表作。这首词首先在开头点出大背景 “红藕香残玉簟秋”,即夏末秋初,李清照用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一幅背景图:夏末,池中的荷花已经残败,那花香也已经香消玉殒,不似从前,初秋时节已有了淡淡寒气;这一句中,词人实际上在背景---图形的模式下将词的开头氛围一笔点破,背景是季节的转变,而图形则是池中残败的荷花,以此为焦点,开头便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凄凉。第二句中,词人的焦点再次改变,由原本的荷花转变为词人本身。“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大的背景没有改变,而焦点是一个女子,她轻轻换下薄纱罗裙,一个人独自泛舟。这里的焦点不仅改变,而且更是一个由静到动的过程,我们仿佛看见一位佳人在花败的池中轻轻泛舟,衬托着秋日的凄冷,更加显现出她的孤单。上阕的最后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实际上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大雁比作传达思念的人。“锦书”在古代指妻子写给丈夫表达思念之情的情书,这一句中,焦点再次被转移,由人转变为天空中的云朵,再转变为“相思愁”,而这相思之情则由大雁传递。白云悠悠的天空中,有谁会寄来表达相思之情的书信?是大雁!它载着浓浓的相思飞回之时,月亮升起,银色的月光洒满西边独倚的亭楼。在这一句中,背景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大背景,时间已经从白天变为晚上,而第二个背景则是洒满月光的亭楼,而焦点也再次转变,由大雁转变为独倚西楼的人儿。诗歌的意境再次凸显,伴着月光的皎洁,独倚西楼望月的人更加忧伤、凄凉。
词的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向我们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画面:花瓣漫天飞舞,水潺潺流淌,这里的背景是初秋时节的天气,而焦点则不言而喻,花与水各自移动,成为了这一背景上的突显。“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焦点转移,又到了人的身上,由人入手,表达了词人与丈夫的相思之苦。词的最后一句,则使用了隐喻和转喻的手法,首先将“相思”与“离愁”比作物体,这一物体可以移动,这离愁,这相思,可以“下眉头”、“上心头”;其次以转喻的手法以“眉头”、“心头”这两个器官代表整个人,将人在相思之苦中的神态刻画的栩栩如生,渲染出整个人的忧伤之情。
整篇词,李清照委婉的采用移情的手法,借着景色一步步渲染出来,在背景与焦点的转换中,借用隐转喻的手法,将浓得化不开的相思之苦跃然纸上。
3.结语
认知诗学将认知语言学,心理学以及文学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我们研究文学现象的一个认知契合点。通过认知诗学,我们可以以一种新的视角,使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去欣赏文学作品,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思路,是我们将语言学应用到其他领域的一个闪光点。
参考文献:
[1]F.Ungerer&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Stockwell,P.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 [M].London:
Routlege,2002.
[5]苏晓军.认知科学背景上的文学研究概览[J].外国语言文学
研究,2006(3):63.
[6]束定芳.诗歌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以汶川地震诗
歌现象为例[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1):32.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关键词】:认知诗学;认知语言学;诗歌;文学;一剪梅
引言
认知诗学是将语言学与心理学以及文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新兴学科,它的出现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认知诗学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Tsur首次使用“认知诗学”术语阐释诗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认为“认知诗学是使用认知科学的工具,探究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如何影响和制约诗歌的语言形式。”
诗歌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的形成过程自然也会受到关注,成为认知诗学研究的焦点。
1.认知诗学中的相关概念知识
1.1 图形——背景理论
这一理论在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提出,它是指我们在看待世界上的事物时,动态的、明显的事物比较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给予这类事物更多关注,称之为图形或焦点;而对于一些静态的、比较模糊的事物,我们往往给予它们较少的关注,只把它们作为焦点后的背景。
1.2 诗歌意境理论
诗歌意境是指诗歌所表达出的美感或者说情感。诗歌意境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不会直接显现出来。诗歌意境又分为客观意境,即诗歌直接表达出的客观存在,以及文学意境,即我们所说的通过对诗歌的分析、理解,我们所感悟出的较为委婉地情感。
1.3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那时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法、语言工具。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对隐喻的概念做出了新的定义,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认知机制,它与人类思维有关,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途径。我们可以利用一个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那个具体的概念就是源域,而抽象概念则是目标域。概念隐喻理论的出现是认知语言学的一大突破,将隐喻上升到概念和思维层面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2. 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的《一剪梅》是其婉约派词风的又一个代表作。这首词首先在开头点出大背景 “红藕香残玉簟秋”,即夏末秋初,李清照用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一幅背景图:夏末,池中的荷花已经残败,那花香也已经香消玉殒,不似从前,初秋时节已有了淡淡寒气;这一句中,词人实际上在背景---图形的模式下将词的开头氛围一笔点破,背景是季节的转变,而图形则是池中残败的荷花,以此为焦点,开头便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凄凉。第二句中,词人的焦点再次改变,由原本的荷花转变为词人本身。“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大的背景没有改变,而焦点是一个女子,她轻轻换下薄纱罗裙,一个人独自泛舟。这里的焦点不仅改变,而且更是一个由静到动的过程,我们仿佛看见一位佳人在花败的池中轻轻泛舟,衬托着秋日的凄冷,更加显现出她的孤单。上阕的最后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实际上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大雁比作传达思念的人。“锦书”在古代指妻子写给丈夫表达思念之情的情书,这一句中,焦点再次被转移,由人转变为天空中的云朵,再转变为“相思愁”,而这相思之情则由大雁传递。白云悠悠的天空中,有谁会寄来表达相思之情的书信?是大雁!它载着浓浓的相思飞回之时,月亮升起,银色的月光洒满西边独倚的亭楼。在这一句中,背景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大背景,时间已经从白天变为晚上,而第二个背景则是洒满月光的亭楼,而焦点也再次转变,由大雁转变为独倚西楼的人儿。诗歌的意境再次凸显,伴着月光的皎洁,独倚西楼望月的人更加忧伤、凄凉。
词的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向我们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画面:花瓣漫天飞舞,水潺潺流淌,这里的背景是初秋时节的天气,而焦点则不言而喻,花与水各自移动,成为了这一背景上的突显。“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焦点转移,又到了人的身上,由人入手,表达了词人与丈夫的相思之苦。词的最后一句,则使用了隐喻和转喻的手法,首先将“相思”与“离愁”比作物体,这一物体可以移动,这离愁,这相思,可以“下眉头”、“上心头”;其次以转喻的手法以“眉头”、“心头”这两个器官代表整个人,将人在相思之苦中的神态刻画的栩栩如生,渲染出整个人的忧伤之情。
整篇词,李清照委婉的采用移情的手法,借着景色一步步渲染出来,在背景与焦点的转换中,借用隐转喻的手法,将浓得化不开的相思之苦跃然纸上。
3.结语
认知诗学将认知语言学,心理学以及文学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我们研究文学现象的一个认知契合点。通过认知诗学,我们可以以一种新的视角,使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去欣赏文学作品,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思路,是我们将语言学应用到其他领域的一个闪光点。
参考文献:
[1]F.Ungerer&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Stockwell,P.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 [M].London:
Routlege,2002.
[5]苏晓军.认知科学背景上的文学研究概览[J].外国语言文学
研究,2006(3):63.
[6]束定芳.诗歌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以汶川地震诗
歌现象为例[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1):32.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