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年华,别以为自己什么都不缺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娟两年前毕业于某高校的医药类专业,专科学历,由于这份专业非自己所选,在度过了痛苦的三年大学时光之后,陈娟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于是这份职业生涯故事的开头,就和她所学的医药专业没有任何关联。和很多毕业生的选择不同的是,陈娟最终成为了一名社区服务人员。
  按照陈娟的说法,刚开始她对这份工作还是蛮喜欢的,但不知为何,后来越做越不开心,并且要命的是,她发现自己正在渐渐丧失一样可贵的东西,动力。
  陈娟告诉我,当时自己做这份选择时,仔细分析过自己的成就事件。让她感到满满成就感的事情就是,小时候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她,很乐于帮助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并因此获得了被帮助同学的认可与感激。这让陈娟认为,比起待遇环境等现实因素而言,一份职业能否让自己体会到意义,才是至关重要的。
  陈娟的这份选择看起来是经过反复权衡和思考的,但问题在于,为何这样一份看似理性且经过全面思考的选择,到头来还是会让自己感到不开心呢?
  原来,刚开始陈娟确实是怀揣极大热情从事这份工作的,当时她认为,这份工作能帮助很多很多的人,但后来她发现,自己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渐渐感受到了一种失落的情绪。
  陈娟和我说了这么一件事情。当时有位家庭主妇M嫂没有工作,就找到了陈娟所在的机构求助,希望他们能提供一份工作机会,然而当陈娟问完了这位主妇的工作要求之后,发现并没有匹配的全职工作机会。
  这位M嫂一方面希望工作能给自己带来收入,另一方面希望时间自由方便照顾孩子,而传统的全职工作根本无法同时满足这两个需求。
  陈娟找来了一份招聘信息,原来是一家保险公司招聘兼职保险业务员。M嫂后来真的去应聘了,并且让陈娟颇感意外的是,M嫂后来竟然做的不错,业绩非常突出。
  陈娟做过分析,首先,M嫂性格开朗为人热情,所以很容易和陌生人建立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其次,M嫂在当妈之前做过生意,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心脏及绝佳的口才,擅长说服他人;最后,M嫂还有个做生意的老公,每天也能给她介绍不少客户资源。
  陈娟坦言,自己确实喜欢帮助他人的感觉,但自己没有在意的是,被帮助的对方一旦真的开始强大了,自己似乎显得越来越渺小,就会产生心理落差。
  她发现,在自己帮扶的对象中,能取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现实状态存在强烈的不满情绪,异常渴望一样东西,这种渴望很直接很单纯,比如M嫂的愿望就是赚钱养娃,这些人反而能排除万难,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相比起来,陈娟似乎对什么都没有强烈的渴望,包括助人。
  没错,口口声声称“乐于助人”的陈娟,事实上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利他主义者。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发现。
  另外,助人这件事情并非一定要通过职业达成,如果你真有颗助人的心,处处都可以助人,比如搀扶老人过马路、义务献血、给贫困生捐款等等。
  很多咨询者在谈及“理想职业”的时候,总会对我说“如果能帮助他人,就是理想的职业。”果真?
  我曾经遇到一位房地产销售总监,收入高且稳定,但觉得工作无趣,在价值观的排序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利他主义”。
  后来他无意中看到了我的文章,认为生涯规划师的职业很有趣,就找到了我,想要了解如何能成为一名颇有成就的规划师?
  我告诉他,规划师这个职业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你要具备职场经验;其次至少需要200小时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咨询师;最后关键的一点是,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类似,在投资期间的经济回报很少,甚至一开始很多人都是从公益咨询做起的,意味着一分钱的回报也没有。
  我继续说,事实上,这200小时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学习拿证并不难,第一次咨询时的灰头土脸,第一次收到客户的否定及负面反馈,以及,每次咨询前的方案准备,咨询后的报告呈现,还有每次咨询后的反复揣摩,依然会伴随你好多年。
  当你知道这条路充满了艰辛及不确定性的时候,你还会认为有趣吗?
  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将之称为“火锅效应”。就像一个天天吃家常菜的人吵着去外面吃火锅一样。事实上,如果你让TA连续一个月吃火锅,哪怕每天变换火锅花样,TA也会哭着喊着要吃家常菜。
  同样的道理,对一名刚出校门的毕业生而言,如果家境不是那么阔绰甚至贫寒,TA在职业选择的时候应该诚实地面对自己——考虑一下自己最缺的是什么?最渴望的又是什么?而不是幻想弯道超车,一下子就到达所谓“自我实现”的终点。
  放眼望去,有太多太多的人都会被一个问题困住了手脚,那就是:“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事实上,如果不知道自己缺什么,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我们会死死抓住自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以此来淡化如影随形的匮乏感。你死都不肯放手的东西,叫做“价值观”;而在追逐价值观的过程中,你的命运才悄然发生着改变。
  《乱世佳人》里,内战把郝思嘉家里的庄园给毁了,在经历了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因无法接受现实精神错乱的情况下,郝思嘉勇敢地担起了重建家园的重任。
  剧中的一段场景成为永恒的定格:落日余晖,郝思嘉勇敢地抓起庄园里的泥土举起右手请求上帝见证“我一定会度过难关,战争结束后我再也不要挨饿,也绝不让我的家人挨饿。”就在那一刻,她迸发出了潜藏于心的渴望,从此以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与果敢,向着命运吹起了逆袭的号角。
  现实中有太多取得成就的人,你若仔细往前追溯不难发现,很多人在创业之初,根本谈不上情怀和梦想,无非是一个又一个极度饥渴的人:渴望钱财、渴望地位、渴望名誉……
  只不过他们从来不隐藏这些渴望,而是坦诚面对,并愿意为了得到这样东西付出最大的努力。这样的人,往往最容易取得成功。
  人之所以擅长伪装,无法袒露真实的渴望,是因为这种缺乏会导致痛苦,而痛苦这件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勇气面对和承受的。如果你试图躲过这种痛苦,你永远不会因为这种痛苦而行动,你的命运轨迹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文中的陈娟出身贫寒,小时候一度自卑,在班级里属于“被忽视”的一类学生,为了获得注意,她拼命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她之所以表现出“乐于助人”的行为,就是为了强化这种存在感。
  也就意味着,陈娟的助人动机并不是真正为了让对方强大,更多的的为了享受这个过程中来自他人的认可和赞美,获得满满的存在感。
  心理学早就指出,当一个人把“缺乏”暂时压抑,就会错过解决缺乏的最佳时机;多年之后,當这个人意识到缺口的存在,就像老了才发现自己缺少的东西,早已来不及解决。
  陈娟缺乏的,恰恰是她不曾直面的饥渴:对钱的饥渴、对他人认可的饥渴、对社会地位的饥渴,等等。陈娟渐渐意识到,原来,她一直在用所谓的“意义”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内心压抑着强烈的渴望,表面却装作毫不在意。
  她完全可以从自己渴望的需求入手,选择竞争激烈的职场奋力厮杀,闯出一条路;而不是像今天这般宛如一个无欲无求的老者,早早地选择远离竞争与压力,和一群大妈年纪的人做起了同事,过早地去接触小区居民中最真实而琐碎的家长里短。最终,陈娟决定甩开心理包袱重新出发。
  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每个人内心都有缺口,但只有一部分人被这些缺口推着往前走;而正是源于这些缺口,才能让人迸发出震惊的生命力和上进心。
其他文献
那段时间,一直精神恍惚着,因为他回了老家,而在那个小城里,有我的心病。我一直念念不忘惴惴不安咬牙切齿的他的前任。抱歉,我这样说似乎有些过火,但是哪个恋爱中的姑娘不是这样的小心眼,口口声声说不在乎男人过去的姑娘,哪个不是私底下企图看清旧人的庐山真面目,看不到还好,看到了之后多半的结果就是各种失落外加委屈打落了牙齿和着血泪往肚里吞。  彼此都有过和前任纠缠不清的历史,非常了解个中滋味。  所以他只要一
期刊
曾经有一个女孩经常会在晚上打电话给我,一不小心就会聊到深夜。我觉得她是喜欢我的,只是我们谁都没有说出口。  终于有一天,她牵着另一个男生的手出现在我面前,说,今天天气不错,不是吗。  我在心里说,是啊,好得跟世界末日似的。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表白了,她也答应了。我有点欣喜若狂,难以置信。梦里面她说:傻瓜,不信你可以捏自己脸呀。我照做了,然后我就醒了。  许多年后,我和她偶然聊起曾经的
期刊
每年春天都是女人的甩肉焦虑期。我记得有一年此时,买了健身卡之后,登上某知名健身房论坛,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私人教练,然后我就被惊呆了——论坛里腥风血雨,一群女人在吵架,无非是争风吃醋(虽然大部分是干醋):一號私教是个势利眼,只喜欢好看的有钱的姐姐,我们这种普通人他都很敷衍的;二号私教最喜欢揩油,总扶着姑娘的腰不撒手;三号私教跟我借过钱诶!什么?跟你也借过?……我立刻觉得,私教是个高危行业,女人们不好
期刊
许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在一段关系中,对方一直与自己暧昧,却迟迟不真正摊牌,但凡自己有向前一步的意思,對方就会退后,就像是一曲无休止的探戈,彼此试探一圈,又回到原点。  哪怕是真正步入了恋爱关系,许多人最为怀念的,也是尚未挑明的暧昧时期。那个时期,就像是春日里的慵懒的午后,朋友们善意的起哄,意义不明的目光相互触碰,都能挠得人心里发痒。  相较于稳定的关系,暧昧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用负责,或者说,不用
期刊
我以为文字是万能的,但在现实面前文字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爱她,是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却让我日夜煎熬,此刻承诺在那些炙热的脸庞上显得是如此的虚伪无度,我想她,想的每个季节都可以让我无限的感慨,以至于我爱上了她出現的每个季节。  初次的相识是在朋友的派对上,你我显得都是那么的沉默不语。我知道你叫洁,然后我们就成为了故事里的朋友,然后延续着那份鬼使神差的身边的沉默的爱。那时的我们都无时不刻的沉醉在自己
期刊
在饥饿的年代,他把最后的食物给你,那他一定是爱你的;  在战争的年代,他为你挡子弹,把生的希望给你,那他一定是爱你的;  在缓慢的年代,他愿意用半生等你一封情书,那他一定是爱你的;  然而在今天,我们有了足够的食物,可以中餐西餐换着样地吃;我们身边也没有战争,很少需要生命的威胁,彼此的关心限于口头的“多喝水,别熬夜”;我们谈恋爱的效率也足够高,不管是否见面,只要想就能随时听到对方的声音,想见面也变
期刊
1931年,苏联发生大饥荒。蒋经国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他先后当过乌拉尔金矿的矿工和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工人。在工厂里,被任命为工人航空学校招生委员会的主席,为工厂写“改良工厂生产组织建议书”。第二年,晋升为副厂长,兼工厂报纸的主编。事业得意,并带来了爱情,在他管理下的一位女工,芳名芬娜,慧眼独具,看上了蒋经国。芬娜是个孤儿,金发蓝眼,有一种俄罗斯少女特有的魅力。不久前,刚从工人技术
期刊
与枚的相识是因为谭,那时我与谭刚开始恋爱,说笑的时候就聊起了他的高中同桌枚,并因此知道她暗恋谭很多年,因为长相不佳,而被谭只当哥们一样地相处着。  因为是高中三年的同桌,大学毕业后他们又在同一个城市里工作,还阴差阳错地连租房都在同一個小区的上下楼。有时候他们会在各种琐事上,麻烦到彼此,所以谭对于枚,还是像同学一样来往着,并在与我相爱后,打电话给周围的同学,请他们吃饭,并大大咧咧地通知了枚,让她给新
期刊
最近被刘涛和王珂刷屏了。  很多人羡慕他们的婚姻状态,觉得他们眉眼里都是幸福,简直藏都藏不住,明明结婚十年,却像在热恋中。  跟他们相比,阚清子和纪凌尘则是矛盾不断,三天两头地生闷气、吵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呀。  在《亲爱的客栈》里,阚清子诉说自己心情不好,刘涛却说,自己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一旁的王珂也随声附和,说刘涛很少不开心。这句话让好多人羡慕啊。  很多女人结了婚,变得很少开心,而刘涛十年
期刊
那天一路看路边的葡萄酒厂,那里整个房间都堆着橡木桶,整墙的白葡萄酒泛着金色的光芒。  饶舌的酒厂老板是个中年的大胖子男人,他一边滔滔不绝唠叨个没完,一边一人给我们倒了一杯上好的白葡萄酒,一喝之下顿时心旷神怡。和我在国内喝到的到底是不一样,甜,带着新鲜的橡木的味道,喝了还想再喝,酒劲却能明显感觉得到:强烈,甜美,纯净中带着妖气,像有种女人看上去很简单很纯净,但内心是个谜,让人猜不明白,会让接近她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