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国著名小说巨匠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当中,作者深入描写了相互对立的两种不同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无不体现出人道主义精神。本文从正面人物彰显人道主义精神和反面人物反衬人道主义精神等两个方面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狄更斯小说中人道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旨在理解作者写作的真实想法和目的,为学生们在品读和学习世界名著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关键词:人物形象;人道主义精神;利他主义
引言:狄更斯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在其晚年的写作过程中,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创作出了《双城记》这一巨作。故事当中描写了法国大革命时代中,不同人物的遭遇与命运,体现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作者所要表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一部作品当中,作者通过二元对立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折射出了故事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正面人物彰显人道主义精神
(一)马奈特医生的宽恕人道主义
在小说《双城记》当中,狄更斯通过极力地塑造马奈特医生这一人物形象,彰显了狄更斯所要弘扬和歌颂的人道主义精神。马奈特医生是狄更斯笔下最为理想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不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而且他为人正直还具有高超精湛的医术。在面对社会的阴暗面时,这位正直善良的医生也能勇敢发声。虽然被侯爵兄弟陷害入狱,但是在暗无天日的牢房当中也没能磨灭他的勇气。马奈特医生始终是小说当中仁爱形象的代表,与文中德法奇太太的转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者同样也成为了英国和法国在革命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人群代表。马奈特医生始终坚持仁爱和宽恕的理念,并且借助此种理念缓和并化解了社会冲突,解决了贵族和底层劳动人民之间的尖锐矛盾[1]。
(二)卡尔顿律师的利他主义
在小说《双城记》当中,狄更斯并没有片面强调仁爱主义和宽恕理想,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对人类心灵的净化和救赎。小说中英国律师卡尔顿身上体现出的利他主义,便是狄更斯进行人类心灵净化和救赎的一项重要支撑。文章中的卡尔顿虽然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律师,但是他身上却体现出了悲剧命运的特点。卡尔顿不喜欢当时的社会,认为社会肮脏但自己却缺乏有效的抗争手段。当善良美丽的露西出现时,卡尔顿深深地爱上了她,并且为了她改掉自己悲天悯人的性格。他身患重病,又得知露西和代尔那结婚,虽然内心失落无比,但仍然给予了他们最美好的祝福。最终,卡尔顿代替了代尔那走向断头台,用生命完成了自己对露西的爱。卡尔顿的人物形象在小说当中极具人道主义色彩,理智上他明知自己的单相思不会有结果,但是情感上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爱人的幸福,使小说的主体得到了升华。
(三)代尔那绅士仁爱的人道主义
小说《双城记》当中的代尔那绅士是一个与卡尔顿律师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形象。故事中的代尔那绅士接近于完美,不仅关心他人的生命,而且拥有关心他人幸福的仁爱之心。他不满贵族对于基层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放弃了爵位世袭,选择到英国自谋生路。代尔那身上闪烁着可敬可佩的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尊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当他爱上露西时,并没有像叔父那样无理强占,而是将选择的权利交还到露西手中,一直耐心等待露西的答复。而且,在他同马奈特医生之间的谈话中也体现出了他十分尊重马奈特医生,表明了自己不会破坏他和露西父女之间亲密关系的立场,在代尔那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体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自由平等的理想。
(四)露西的博爱温情主义
露西是小说当中一名博爱的温情主义代表人物,同样也是一个连接两个世仇家庭的关键性人物。小说中的露西是一个用博爱化解仇恨的人道主义精神象征。露西不仅是一个好妻子,而且还一个温柔贴心的好女儿。在面对因为长期监禁而被折磨迫害的父亲时,露西表现出了不离不弃的亲情。露西不仅对待亲人和朋友体现出关心和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在面对初次见面的人也能用心中的正义感对其表现出关切之情。露西身上所体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重点在于她不仅希望自己能得到幸福,而且希望在自己幸福的同时他人也能得到属于各自的幸福。露西的宽容和仁爱精神维系着她的家庭,正是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反面人物反衬人道主义精神
小说《双城记》当中反面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为德法奇太太,在故事中德法奇太太是一个被仇恨蒙蔽双眼选择复仇的人物形象。德法奇太太在幼年时期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亲人被贵族迫害蹂躏直至死亡的全部过程,使得仇恨与复仇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从小说当中的许多情节中都可以看出,德法奇太太对穷人的同情以及对贵族的仇恨与日俱增。故事中的德发奇太太虽然是反面角色,但是她仍旧保有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在革命爆发之前,她沉着冷静,机智敏锐,疾恶如仇。但是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当她亲眼看到了火焰烧毁了封建贵族住所,沸腾的热血使她失去了理智,最终成为了疯狂的复仇者。作者通过刻画这一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与积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正面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德法奇太太的遭遇更能体现出仁爱精神化解仇恨的主题思想。作者寄希望于仁爱和人道主义的方式化解社会存在的阶级矛盾,彰显美好人性在矛盾冲突当中的调和作用[2]。
三、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中的现实意义
狄更斯在完成小说《双城记》之后,曾经与柯林斯通信,在信中指出,这部小说深深地打动了他自己。正如小说开篇当中提到的“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在那个到处都存在着剥削和压迫的时代中,人性的缺失使人们寄希望于英雄主义的出现,人们渴望有英雄出现并且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自由平等。在小说《双城记》当中,并没有大力宣扬英雄主义,而是以人性为出发点,在刻画和描写书中的人物形象之时,弘扬和赞颂了人道主义精神,对于压迫和伤害人民的行为强烈谴责,在那个血腥、暴力和人性扭曲的乱世之中,作者渴望通过人道主义精神唤醒人们内心当中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小说《双城记》当中,狄更斯所歌颂和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当读者在感叹卡尔顿能为爱情勇于自我牺牲之时,同样也会在内心当中深入思考自己能否为了爱人无私奉献。小说《双城记》中关于爱情的理念,激发了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不仅如此,小说当中无时无刻不在歌颂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样对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在面对暴力、面对弱势群体时人们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和行动为正义发声,是当今社会所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总结:马奈特医生一家人与德法奇太太的故事是小说《双城记》当中重要的主线。马奈特医生是故事当中仁爱与正义的化身,而与之相对的德法奇太太则是仇恨与复仇的代表人物。狄更斯通过让正反两派的人物进行交织和对比,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从两个方面人物形象塑造之中折射出了人道主义精神。在对纷繁故事的叙述和众多人物的刻画当中,体现出了作者期待统治者觉醒体恤人民,反对以暴制暴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张彬.解读《双城记》中人道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5):37-38.
[2]宫一民.论《双城记》中的浪漫现实主义精神[J].科技视界,2014(06):119+163.
[3]常留英.探析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的主题内涵[J]. 语文建设,2013(36):57-58.
[4]许晖.浅析小说《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06):39-41.
[5]张世奇.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道德理想[J].文学教育(上),2013(05):32-34.
关键词:人物形象;人道主义精神;利他主义
引言:狄更斯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在其晚年的写作过程中,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创作出了《双城记》这一巨作。故事当中描写了法国大革命时代中,不同人物的遭遇与命运,体现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作者所要表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一部作品当中,作者通过二元对立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折射出了故事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正面人物彰显人道主义精神
(一)马奈特医生的宽恕人道主义
在小说《双城记》当中,狄更斯通过极力地塑造马奈特医生这一人物形象,彰显了狄更斯所要弘扬和歌颂的人道主义精神。马奈特医生是狄更斯笔下最为理想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不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而且他为人正直还具有高超精湛的医术。在面对社会的阴暗面时,这位正直善良的医生也能勇敢发声。虽然被侯爵兄弟陷害入狱,但是在暗无天日的牢房当中也没能磨灭他的勇气。马奈特医生始终是小说当中仁爱形象的代表,与文中德法奇太太的转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者同样也成为了英国和法国在革命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人群代表。马奈特医生始终坚持仁爱和宽恕的理念,并且借助此种理念缓和并化解了社会冲突,解决了贵族和底层劳动人民之间的尖锐矛盾[1]。
(二)卡尔顿律师的利他主义
在小说《双城记》当中,狄更斯并没有片面强调仁爱主义和宽恕理想,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对人类心灵的净化和救赎。小说中英国律师卡尔顿身上体现出的利他主义,便是狄更斯进行人类心灵净化和救赎的一项重要支撑。文章中的卡尔顿虽然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律师,但是他身上却体现出了悲剧命运的特点。卡尔顿不喜欢当时的社会,认为社会肮脏但自己却缺乏有效的抗争手段。当善良美丽的露西出现时,卡尔顿深深地爱上了她,并且为了她改掉自己悲天悯人的性格。他身患重病,又得知露西和代尔那结婚,虽然内心失落无比,但仍然给予了他们最美好的祝福。最终,卡尔顿代替了代尔那走向断头台,用生命完成了自己对露西的爱。卡尔顿的人物形象在小说当中极具人道主义色彩,理智上他明知自己的单相思不会有结果,但是情感上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爱人的幸福,使小说的主体得到了升华。
(三)代尔那绅士仁爱的人道主义
小说《双城记》当中的代尔那绅士是一个与卡尔顿律师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形象。故事中的代尔那绅士接近于完美,不仅关心他人的生命,而且拥有关心他人幸福的仁爱之心。他不满贵族对于基层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放弃了爵位世袭,选择到英国自谋生路。代尔那身上闪烁着可敬可佩的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尊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当他爱上露西时,并没有像叔父那样无理强占,而是将选择的权利交还到露西手中,一直耐心等待露西的答复。而且,在他同马奈特医生之间的谈话中也体现出了他十分尊重马奈特医生,表明了自己不会破坏他和露西父女之间亲密关系的立场,在代尔那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体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自由平等的理想。
(四)露西的博爱温情主义
露西是小说当中一名博爱的温情主义代表人物,同样也是一个连接两个世仇家庭的关键性人物。小说中的露西是一个用博爱化解仇恨的人道主义精神象征。露西不仅是一个好妻子,而且还一个温柔贴心的好女儿。在面对因为长期监禁而被折磨迫害的父亲时,露西表现出了不离不弃的亲情。露西不仅对待亲人和朋友体现出关心和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在面对初次见面的人也能用心中的正义感对其表现出关切之情。露西身上所体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重点在于她不仅希望自己能得到幸福,而且希望在自己幸福的同时他人也能得到属于各自的幸福。露西的宽容和仁爱精神维系着她的家庭,正是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反面人物反衬人道主义精神
小说《双城记》当中反面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为德法奇太太,在故事中德法奇太太是一个被仇恨蒙蔽双眼选择复仇的人物形象。德法奇太太在幼年时期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亲人被贵族迫害蹂躏直至死亡的全部过程,使得仇恨与复仇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从小说当中的许多情节中都可以看出,德法奇太太对穷人的同情以及对贵族的仇恨与日俱增。故事中的德发奇太太虽然是反面角色,但是她仍旧保有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在革命爆发之前,她沉着冷静,机智敏锐,疾恶如仇。但是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当她亲眼看到了火焰烧毁了封建贵族住所,沸腾的热血使她失去了理智,最终成为了疯狂的复仇者。作者通过刻画这一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与积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正面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德法奇太太的遭遇更能体现出仁爱精神化解仇恨的主题思想。作者寄希望于仁爱和人道主义的方式化解社会存在的阶级矛盾,彰显美好人性在矛盾冲突当中的调和作用[2]。
三、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中的现实意义
狄更斯在完成小说《双城记》之后,曾经与柯林斯通信,在信中指出,这部小说深深地打动了他自己。正如小说开篇当中提到的“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在那个到处都存在着剥削和压迫的时代中,人性的缺失使人们寄希望于英雄主义的出现,人们渴望有英雄出现并且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自由平等。在小说《双城记》当中,并没有大力宣扬英雄主义,而是以人性为出发点,在刻画和描写书中的人物形象之时,弘扬和赞颂了人道主义精神,对于压迫和伤害人民的行为强烈谴责,在那个血腥、暴力和人性扭曲的乱世之中,作者渴望通过人道主义精神唤醒人们内心当中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小说《双城记》当中,狄更斯所歌颂和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当读者在感叹卡尔顿能为爱情勇于自我牺牲之时,同样也会在内心当中深入思考自己能否为了爱人无私奉献。小说《双城记》中关于爱情的理念,激发了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不仅如此,小说当中无时无刻不在歌颂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样对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在面对暴力、面对弱势群体时人们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和行动为正义发声,是当今社会所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总结:马奈特医生一家人与德法奇太太的故事是小说《双城记》当中重要的主线。马奈特医生是故事当中仁爱与正义的化身,而与之相对的德法奇太太则是仇恨与复仇的代表人物。狄更斯通过让正反两派的人物进行交织和对比,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从两个方面人物形象塑造之中折射出了人道主义精神。在对纷繁故事的叙述和众多人物的刻画当中,体现出了作者期待统治者觉醒体恤人民,反对以暴制暴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张彬.解读《双城记》中人道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5):37-38.
[2]宫一民.论《双城记》中的浪漫现实主义精神[J].科技视界,2014(06):119+163.
[3]常留英.探析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的主题内涵[J]. 语文建设,2013(36):57-58.
[4]许晖.浅析小说《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06):39-41.
[5]张世奇.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道德理想[J].文学教育(上),2013(0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