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炊烟的味道》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a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前思考: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炊烟的味道”展开。作者在青涩的少年时代曾经拥有过一缕炊烟,成年后漂泊在异乡,故乡的炊烟一直萦绕心头,炊烟成了漂泊的游子灵魂的归宿。文章中的“炊烟的味道”有什么含义呢?作者怀念“炊烟的味道”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呢?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
  炊烟的味道余继聪
  “很喜欢炊烟的味道!”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说。她说出了我心底的话。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我爱曲曲弯弯从村落农家升起的炊烟,更爱炊烟的味道。
  每次乘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总是会经过很多村庄。我总是会睁大眼睛,很惬意地欣赏村庄。
  我羡慕这些庄户人,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炊烟,就是守着幸福。离开一座城市,我总是很激动,因为我又可以靠近一缕缕温暖的、香喷喷的炊烟。每当接近一座城市时,我总是会不断地回头,目光总是不愿离开那远去的炊烟,就好像每次离家时,总不愿放开母亲温暖的手。
  十三岁以前,我曾拥有过一缕炊烟。那是从滇中的一个小村庄里升起的炊烟。守住一缕香喷喷温暖暖的炊烟,当然也就守住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青涩的少年时代,贫穷与欢乐共存。每到农忙,学校都放假回家,即使上学作业也寥寥无几,没有任何负担,给了我们这些“半截缸”疯跑玩耍的机会。记得最清的是,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酷夏,一连几天的雨下个不停,我们几个小伙伴在村里玩游戏玩腻了,不知谁出了个主意,何不趁着下雨去偷黄瓜吃,于是一呼百应。看菜园的于老头因为雨天也没有出来瞭望,坐在屋里发呆,我们几个毛孩子趁机下手,黄瓜架不高,尽管小心翼翼、蹑手蹑脚,但不知谁不小心“扑腾”一声把黄瓜掉在地上,惊动了于老头,他疯一样从屋里出来,边骂边追,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背起自己的猎物撒腿就跑。慌不择路,从小河里窜过去,身上、脸上布满了泥水。他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哪是我们的对手,眼看追不上就停了下来。于是我们带着胜利的果实回到了家。
  从十六岁开始,我离家到更远的城里读书,就离我所熟悉的炊烟越来越远了。上大学的时候,尽管庞大的食堂里有几十种菜,只有角落里那位大妈常摆的一小盆腊肉最受我的青睐,它久经炊烟熏炙,自然有了炊烟的味道。吃着腊肉,我可以暂时忘记孤独,会想到炊烟,想到家乡的村庄和亲人。
  工作后,一个人孤零零生活在这冷冷的城市,我常常会怀念小时候扶着灶头,一边添柴,一边煮腊肉的日子。腊肉香,炊烟也香,我知道这只是我心理上的感觉。那时家里有时烧辣椒秆、烤烟秆,烟常常熏得我眼睛生疼,鼻涕涟涟。于是,每隔一段我都得回家一趟,否则我就会无心做事。那是因为我离炊烟、离村庄、离家、离母亲太久了。我急切地赶回村庄,随着村庄和一缕缕炊烟越来越近,浑身就有一种温暖踏实的味道。我一踏进家门,母亲就会急急地去拾柴,生火,为我做饭,尽管我一再表示自己吃碗开水泡饭就行了,但她仍旧会急急地到地里去拔蒜苗,因为她知道我爱吃腊肉炒蒜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天涯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炊烟梦里萦,心乡有此影!也许,在各种清洁、高效能源走入了千家万户的今天,已很少有人对炊烟有什么感情,但我对炊烟的情感依然如故,万分牵挂。炊烟是乡村的丝巾,炊烟是母亲伫立街头呼唤儿女的回音,炊烟是古典田园诗的韵脚,炊烟是流传在土地深处的民间摇篮曲的一部分。
  如今我的笔下,炊烟依然是天下苍生的一根命脉,血液一样写在土地上。行书叫温暖、楷书则叫骨架一样凝重的古训,明明暗暗,昭示千秋万代。没有炊烟,我魂魄里总有种漂泊无依的感觉。在故乡的袅袅炊烟里,做个黄粱梦,也美在心头!
  (摘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中国三峡出版社,有删改)
  思考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理解题目的含义是常常考察的内容,对题目的理解是需要建立在整体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的。文中“炊烟的味道”是作者关于童年的记忆,是作者成年后的精神寄托。所以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是幸福温暖的味道。同时换一个角度,作者漂泊异乡时,只有“炊烟的味道”能让人感受到有温暖、有归宿,这也折射出现代化都市太冰冷了,人们需要心灵的温暖。
  (作者:孙霁蔚,南京市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读前思考:本文将如画之景、景中之人,深邃之意和纯真之情融为一体,创造出诗意盎然的优美意境。游鱼,鹅卵石,水草,阳光,绿树,人们……请仔细阅读,并请想想文章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一条鱼顺流而下  谢冕  一条鱼顺流而下,桥上和两岸的人向它行注目礼。那鱼游得非常惬意,骄傲如公主,活泼如飞鸿,而那份潇洒自如,却如舞场上飞旋的身影。  这么清的水,这么自由的鱼,如今已是稀世奇珍。难怪有这么多的人驻足观
期刊
例文六  仔细读了材料,我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画眉鸟之所以不乐意生活在大森林里,是因为它安于笼子里享受吃喝的现状,不想经历风雨,不思拼搏进取。由鸟及人,我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有一面前行的帆,才能横渡浩瀚的海洋;人有一双翱翔的翅膀,才能搏击万里长空;人有一份执着进取的信念,才能创造未来,才能建成小康社会。  (起笔提出两个问题,前一个就材料,后一个就生活,可见,文章内容有现实性,同时,排比句式有气
期刊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26页“本期作文”。  例文一  王氏面条店王运状  废黄河的水缓缓东流,一座水泥桥连接南头的老市区和北头的新市区。桥北头是机场专线车的临时停靠站。这里有一顶蓝色帐篷,帐篷上的横幅“王氏面条店”五个字很是醒目,面条店的主人是食品学院退休的王教授。  这时,约摸七点钟光景,王教授的面条店,几个候车的人吃着王教授亲手做的面条,有白水面、青菜面,也有肉丝面。吃面的人里有年轻父母带着
期刊
例文七  亲爱的罗阳叔叔:  您好!  我在考场给您写信。此时,您的笑容浮现在我的脑幕,您的声音响彻在我的耳畔,您的开拓精神触动着我的心灵。  我凝视着您拍于辽宁舰上的照片,心头涌动着一种崇敬之情。身着羽绒服的您,佩戴着一副显示您身份的眼镜,投向远方的目光,流露出一种自信和坚韧。是啊,在广袤大海的背景下,一架歼-15正展翅起飞,飞向祖国的无垠海天。这里,有您的志向和智慧。您虽然走进另一个世界,但,
期刊
例文六  逃出这个笼子是我好长时间的计划。  去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和兄弟们从大山深处走到地势开阔的山脚下,广阔的绿野让我们心旷神怡,和煦的春风使我们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个不畅快。我们唱啊,跳啊,开心得不亦乐乎。  不经意间,一个莽撞大汉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人高马大,膀阔腰圆。真是来者不善,他打开笼子,正想抓我们。一见此状,哄地,我们就跑散了。  几个兄弟都比我大,手脚麻利,跑回了大山深处。而我
期刊
【延伸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粘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要求:
期刊
选好的立意在大型考试当中还是有很多撞车的可能,一旦文题、立意接连重复,势必影响到作文的得分。而材料作文的立意毕竟受到材料相关性的牵制,不能海阔天空,离题万里,不受约束。因此,要在立意的表述上力求挖掘,力求创新,以展示自己对材料的深刻理解与个性体验。  以前文的“现场练兵”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该题的有效构思。  1. 搞好框架,明确思路  写议论文,比较有效的思路就是按照“背景”——“原因”—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哈佛大学期末布置了一门课程的开卷考试,让学生回家去做,开学后交卷。老师改卷时发现有近一半雷同现象,学校认为是学生互相交流、无独立思考的结果,属严重作弊行为。哈佛将家丑公布于众,一个个约见作弊学生,认真调查处理,最严重的要劝其休学一年。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应在材料范围之内,除诗歌
期刊
推荐阅读二  上了出租车我就跟师傅说:“前面红绿灯往右拐。”说了三遍,师傅也没应声。  “师傅,你睡着了?”  “死了。”  妈呀,一具尸体拉着我满街跑。  “在昆仑饭店这儿堵一上午了,这车就没动过,我都快睡着了。大街上跑的全是送礼的车。”  “快过年了嘛,可以理解。”  电话响了。  “眼珠子是摆设啊?没看见水池子上有条带鱼?……怎么不够?剁五段,我吃两段,儿子吃一段,头尾你一收拾,焖上一锅大米
期刊
形成了作文的构思之后,选材很重要。因为,议论文不能仅仅作空洞的议论阐释。否则既无说服力,更无表现力。素材选择可以引用名言警句来增强议论文的文学内涵与感染力。但引用的名言警句一定要与文章的立意相关,与语境的表达需要相关,引用的语言一定要自然地融入整体表达之中,切不可仅仅追求以引用来装点门面,而进行格格不入的引用,这样的论证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选材:新颖鲜活  1. 相关名言素材  (1) 即使跌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