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为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305例因恶性疾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胰管直径≥3 mm的患者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120例);对于胰管直径<3 mm者,进一步比较胰腺残端与空肠管口径,若胰腺残端较粗大且大于空肠管径者采用改良Child法胰肠吻
【机 构】
: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为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305例因恶性疾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胰管直径≥3 mm的患者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120例);对于胰管直径<3 mm者,进一步比较胰腺残端与空肠管口径,若胰腺残端较粗大且大于空肠管径者采用改良Child法胰肠吻合(80例),若胰腺残端直径小于空肠管径者选择捆绑式胰肠吻合(105例).统计比较不同胰肠吻合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改良Child法胰肠吻合组胰腺残端直径明显大于捆绑式胰肠吻合组(F=5.78,P<0.05).本组总体胰瘘发生率为11.1%(34/305).三组患者术后胰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消化功能异常、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51,2.78,1.16,3.75,1.94,F=2.13,P>0.05).结论 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可以根据胰管直径、胰腺残端直径及空肠管口径合理选择不同的胰肠吻合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5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15例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明确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为超声检查、胃镜检查、上消化道X线造影、腹部CT或核磁共振等,其中11例为胃镜检查发现,3例为超声检查发现,超声内镜穿刺病理诊断明确5例.15例中12例行腹部CT检查,1例行腹部MRI检查.本组行胰十
患者女,75岁,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肿块伴明显增大一年余,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偶有刺痛感,于外院行左侧腋窝淋巴结活检,病理结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口服希罗达化疗1个月,肿块无明显缩小,来我院门诊,拟诊为“左侧乳腺恶性肿瘤伴左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收治入院.入院后检查:左乳饱满,外上象限可及一肿块,大小约8 cm×7 cm×6 cm,质硬,界不清,表面不平,皮肤发红,皮温高,活动度佳,挤压乳头无溢液,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情况.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8例患者随访3~ 10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随访期间77例(71.3%)死亡,31例健在或带瘤生存.患者术后生存时间4~98个月
目的 评价阴性淋巴结数目在T3期胃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有完整临床和随访资料的胃癌根治术T3期患者214例,采用Kaplan-Metier生存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比较组间差异,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比较阴性淋巴结数目(negative lymph node count,NLNC)分期与p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率(metastatic lymph
目的 探讨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4(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4,STAT4)信号通路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诱导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cell,VSMC)增殖、迁移和衰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VSMC,给予不同浓度Hcy(0~0.50 mmol/
泌尿外科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微创技术.随着设备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单孔腹腔镜手术学习曲线逐渐缩短,并在国内外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普及.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和文献系统回顾均显示单孔腹腔镜手术在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切口美观等方面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有优势[1-2].但是单孔腹腔镜手术中器械相互干扰及操作角度小等问题明显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
15%的胆囊结石患者并发胆总管结石,其最佳治疗方式尚未明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术前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应用较多,而LC联合术中EST是新兴的治疗方法.我们通过Meta分析比较术中与术前EST治疗的优劣。
患者女,59岁,5年前腹部彩超发现直径约3 cm的肝血管瘤,其后随访发现血管瘤逐渐长大,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入院查体: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上腹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示:肝右叶前段异常信号灶,最大截面约9.18cm×3.91cm(图1),增强后明显结节样强化.考虑肝血管瘤.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输血前全套提示乙肝“小三阳”(乙
目的 建立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ic/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NOD/SCID)小鼠肾包膜下患者来源的前列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为前列腺癌病因学研究和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理想的工具. 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选取20只NOD/SCID小鼠.4~6周龄.体质量28~30 g.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每组5只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前列腺癌发病差异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3年10月以下尿路症状就诊且年龄>50岁的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患者行PSA检测、直肠指检及经腹前列腺超声、MRI检查.符合前列腺穿刺活检指征者696例,其中维吾尔族152例、汉族544例,对两组患者不同年龄tPSA、不同tPSA水平前列腺癌检出率以及病理分级进行对比分析.tPSA值以中位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