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愿做这条街上最好的小裁缝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个裁缝的牌子写的是什么?上面写道: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立足实际,从当下做起,我愿做这条街上最好的小裁缝。”张薇笑着说
  7月中旬,记者前往湖北武汉采访,恰逢暴雨席卷江城。洪水无情,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几乎一片汪洋,但在武汉市武昌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以下简称“未检科”),记者有幸目睹了温情的一幕……
  “我又回到学校学习了,老师对我也挺关心照顾的,张姐您放心吧,我会振作起来的。”办公室里,一个小女孩拉住未检科负责人张薇,流着泪说着话。女孩名叫小段(化名),是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年仅14岁,刚念初中。她的父亲在多年前受过刑事处罚后,长期有家不归,母亲则因涉嫌毒品犯罪被公安机关查获。小段因交友不慎,惨遭一名成年男子强奸。由于家中无人照料,小段被强奸致孕7个月后才发现身体异常。
  引产手术后的小段伤痛欲绝,父母均不在身边,生活困难,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张薇在办案中了解情况后,立即整理材料,向有关单位申请上报,为小段申请到1万元司法救助金。为了防止小段“想不开”,张薇多次与她居住地的社区接洽,让居委会对小段多加关注和照顾,并把她列入扶贫帮困的对象,为其申请低保。平日里,张薇还利用业余时间多次上门回访,为小段做心理疏导。如今,小段已经摆脱了噩梦的纠缠,恢复了平静的校园生活,但与张薇的联系却从未间断。
  “你是个好孩子,我相信你!”张薇摸着小段的头,会心地笑了。有神的双眼、饱满的神采、清雅的谈吐——无论是安慰小段,还是面对记者,甚至是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张薇的脸上总是挂着谦和的微笑。
  在武昌区检察院,“80后”的张薇被称为“昌检之星”。说起自己的从检经历,张薇告诉记者,当她还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庄严的法庭,旁听了一起刑事案件的庭审,当看着法庭上身着藏青色制服的公诉人义正词严、指控犯罪的亮丽风采,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我渴望那就是我。”大学毕业后,带着这份理想,张薇考进了武昌区检察院,开始了梦寐以求的检察官生涯。
  人生第一起案件
  2005年,张薇进入武昌区检察院公诉科工作。经过3年的锤炼后,27岁的张薇开始独立办案。未曾想到,她人生中办理的第一起案件,就与未检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是一起棘手的案件,公安移送过来的案由注明为“猥亵儿童”。翻开案卷,张薇越看越生气,头上不知何时已渗出了汗珠。案情显示,湖北省某文化单位员工林某与潘某(女)再婚组建家庭,潘某带着与前夫的女儿小莉与林某一起生活。然而,知识分子出身的林某好几次趁潘某不在家时,对12岁的小莉强行进行亲吻、拥抱等猥亵行为。某晚,当林某再次试图进入小莉房间时,惊慌失措的小莉吓得夺门而逃,跑到生父家里后,生父让她报了警。
  此时的张薇,也已为人母,接触到这样的案件,气愤难当。但是,当看到嫌疑人处于取保候审状态时,她内心又充满困惑:为什么侦查机关不逮捕林某呢?带着气愤和疑问,张薇找到侦查机关有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对方告诉她,林某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逮捕很可能被单位开除,林某的工作就没了,一家人生活就会很困难,所以,考虑到特殊情况和林某此前并无其他不良犯罪记录,遂未采取强制措施。
  随后,张薇找到被害人小莉。小莉刚刚12岁,已经进入青春期,有了模糊的性别意识,对于受害的情节不愿多谈,她只是隐约觉得继父做的事情让她感到害怕。谈话的过程中,小莉哭着问张薇:“我爸爸会不会被抓起来啊?我不想让他坐牢的。”小莉说,报警是生父要求的,她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一想到家里因为自己发生这么大的变故,继父可能会因为这个事情坐牢,她觉得既后悔又有点愧疚。张薇安抚小莉,“这个事情非常严重,刑事案件是司法机关必须介入的,法律会保护你,你不用害怕。通过这个事情,你的爸爸也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小莉的母亲潘某称,一开始想把这个事情“捂”下来,一方面觉得说出去不光彩,另一方面不想失去这个家庭,直到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她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潘某告诉张薇,虽是继父,林某也照顾了小莉6年,也许是小莉进入青春期后,林某犯了糊涂,希望检察院关键时刻能“拉”林某一把,挽救这个处于崩溃边缘的家庭。
  按照职责,张薇传讯了林某。林某是一个头发乱蓬蓬、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神情恍惚、面容憔悴,脸上挂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沉沉暮气。张薇和林某谈了好几个小时,从林某和潘某相识相爱开始,谈到每一次带小莉到游乐场游玩,送她到兴趣班学习,给她买学习和生活用品等,事无巨细。张薇觉得,眼前的林某似乎跟想象中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有些出入,更像一个负重前行的中年男人。
  “你既然疼爱孩子,为什么要做这些令人不齿的行为?”张薇问。林某沉默一阵后,交代说,一家人生活全靠自己有限的收入,单位工作压力也很大,想到自己对母女几年的付出,并没有回报,心理有些失衡。林某称,起初并没有想要对小莉怎么样,但随着小莉一天天长大,自己心理也起了变化,就想寻找排遣压力的方法。
  林某对自己的行为也很悔恨,坦陈“自己都觉得自己心理不正常”,压力交织,无法解脱,心理失衡,走上歧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应该是无私的,你却把对小莉的抚养付出都记得清清楚楚,急于得到回报,这就是你犯罪的心理根源。”张薇斥责林某。
  一刀切掉还是耐心调养
  林某还“有药可救”吗?张薇走访了林某的邻居和单位。邻居证实,在小莉小的时候,林某的确尽到了父亲的职责;单位同事也反映,林某平日里工作也比较认真,并无异常。作为检察官,张薇的内心开始纠结,如果从严适用法律,林某可能被判数年有期徒刑,这个家庭就会破碎,母女生活将无依靠;如果从轻处理林某,他会悔改吗?小莉还会受到二次伤害吗?   办完这起案件,张薇开始探索建立“亲子约谈”工作机制,通过走进孩子的心灵,为家庭关系淡漠的父母、子女找到亲情融合的平台,提高未检工作质效。在未检岗位上,张薇又相继创了独具特色的“心桥工作室”和“微公益”帮扶平台,受到群众的欢迎。
  “法律有刻度,更应该有温度。”张薇认为,未检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而未检检察官的责任就是传递“司法温暖”。
  采访结束之际,谈及将来对未检工作的规划,张薇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条小街上,三个裁缝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想招揽最多的客人。第一个裁缝挂出一块大牌子,上写: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第二个裁缝一看,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于是做了一块更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个裁缝想了半天,最后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挂出去,结果这条街上的客人都来了第三家。第三个裁缝的牌子写的是什么?上面写道: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
  “立足实际,从当下做起,我愿做这条街上最好的小裁缝。”张薇笑着说。
  人物名片
  张薇,1980年出生,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负责人。从事检检察工作12年来,曾办理湖北省首例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武昌首例“黑车”非法运营案等具有影响力的案件,先后荣获“湖北省先进检察官”、“湖北省优秀公诉人”、“首届全国未检业务竞赛能手”等称号。
  心桥工作室
  “心桥工作室”是武昌区检察院2013年建立的集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信访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法律服务平台。一方面,“心桥工作室”积极与区妇联、区团委、区教育局开展紧密协作,吸收社区青教干部、学校政教老师为驻地联络员、特邀辅导员,为未成年人普法维权;另一方面探索针对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形式,为未成年人量身定制普法菜单。2014年至今,在张薇的大力倡导下,“心桥工作室”先后深入辖区内多个社区、学校,开展了“慧心家长课堂”、“自护教育进课堂”等十余场系列活动,参与人数累计达3000人次。
  微公益
  2014年,在张薇的积极奔走下,武昌区检察院未检科与法律公益组织“调解网”、武昌区吴天祥小组志愿者联合会开展协作,搭建“微公益”帮扶平台。通过网上报名,未检干警与未成年帮教对象一起以“法律宣传员”的身份走进社区,参与公益劳动,让失足未成年人在公益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心灵成长。
其他文献
强奸罪是一项重罪,强奸行为不仅危害社会治安,也会给刑事被害人承受人身损害,更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伤,严重践踏人性尊严和人身自由.被害人除了要求把犯罪分子绳之于法外,
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附近,一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老楼里,93岁的抗战老兵叶于良穿着一件印有“抗日英雄、民族脊梁”的白色T恤,坐在沙发上,电视里正在播放抗战题材的电视剧。这是叶于良每天必看的节目,其余时间就是散步和上网。  在后辈们的帮助下,叶于良学会了玩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并给自己起名叫“铁血老叶”。“这里面很有意思,我加了不少老战友,还有一些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有时候看到抗战有关的题材,我就把